第117章 显摆了

2025-03-22 07:21:22

两个儿子一文一武、横空出世, 似乎昭示着,一直作风低调的雍亲王府,就此向朝廷和天下世人, 亮出已然丰满的羽翼。

也是这时起,让后来的雍正帝有了各种版本因子继位的逸闻轶事。

为了证明自己和两个孙子都不是闹着玩儿的,康熙按照惯例, 给弘昀和弘时都安排了职位。

一个任翰林院编修, 一个由兵部授职正五品守备。

原本四爷跟康熙说, 让弘时当个侍卫就行了, 还是弘时自己在殿试时强烈要求,才被想要继续看戏的康熙授了营职,进京城水师训练。

眼看西风起来了,那边东风也没落下。

弘晖在圆明园种了半年的地, 招了几十老农、甚至还有个炼丹的道士潜心研究,终于把四蛋小蛋的初版化肥捣鼓出稳定版本。

四蛋小蛋完全不在意被大哥中途摘走桃子,他们毕竟是小孩, 更喜欢新奇的研究过程, 而不是单调重复的试验。

最近,理科蛋们受到了越来越浪的弘时的怂恿,把研究目标偷偷转向更刺激、更拉风的火器。

乌希哈发现后, 先是后怕, 发火骂了弟弟们一顿, 又以私下接触危险物品为由,向长辈打小报告,剥夺蛋蛋们实验权利三个月, 连带弘时一起罚抄课本。

等到弘昀弘时适应了上班生活, 弘晖也种完了第一茬菜, 准备开始第二轮试种,并扩大试用作物范围。

产量翻番是肉眼可见的,具体能有多大效用,用后有没有隐患,还需要很长时间去验证。

四爷和弘晖习惯了谨慎,见了初期成效后,没想急吼吼就张扬出去。

反倒是康熙,心里一直记挂着这事,一旬一问,又数度摆驾圆明园,看见那几亩向阳疯长的试验田,回宫后在勤政殿独坐到三更天。

之后,康熙开始在人前有意提起弘晖在干的事,又指派了心腹人手和几个能吏到圆明园。

不是抢功劳,而是给弘晖打下手。

既举人阿哥后,种田世子的名头也逐渐传开了。

很明显,康熙在捧雍亲王府,在给他们造势。

他这像是认定四爷架势,在朝廷上下激起无数暗潮。

大部分朝臣,被当年太子、直郡王和八爷的几次风波弄怕了,更倾向于康熙又想搞事。

高高捧起四爷,要么是想以四爷为刀,对付某些不安定分子,要么就是捧杀,想对付四爷自己,重复当初废太子的路。

也有小部分人,顺势就靠上来,盯准下任帝王,想混个从龙之功。

有的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有的大智若愚、真心投效,还有的暗藏心思,想要浑水摸鱼。

不止四爷,在外当差的弘晖三兄弟,偶有出门交际的乌拉那拉氏和侧福晋们,都察觉到明显的变化。

连乌希哈,这几个月收到的、来自于京城其他贵女赏花出游的帖子,加起来都赶得上过去十年总和了。

为此,四爷在府里没少开家庭会议,统一对外行动方针,不管是造势还是捧杀,他们都要借力发挥,该占的名和势,不必再让,将这阵猜测疑似的风气,做实到名正言顺。

关注越大,压力越大,风险越大。

收获也会越大。

他要让康熙,让那些兄弟们,让朝臣、让天下百姓看到,他配得上。

现在也只有他能配得上。

……颁金节前,宫里传来了一条有些奇怪的命令。

今年宫宴,叫四爷和乌拉那拉氏,把府里所有的孩子都带进宫。

除了出嫁的玉录玳,也就是从大到小,足足十个阿哥,加上乌希哈这个夹在中间的格格,到时雍亲王府的队伍,想想就很壮观。

乌希哈猜想,也许是康熙年纪大了,更喜欢热闹?到了进宫当日,乌希哈才发现,事情比她想得大条多了。

他们家,是一个不少的乌泱泱大部队,一溜排开,简直可以横霸宫道。

别人家,除了几个被封世子、或是有爵位在身的堂兄,其他皇孙辈一个没带。

这对比也太明显了!看四爷和乌拉那拉氏并不意外的神情,就知道康熙肯定事先交代过。

权势最盛的亲王,十个儿子,双胞胎三胞胎,阳盛阴衰队伍中唯一的一朵金花,无论哪个因素,都足以吸引目光。

乌希哈在数不清的注视中,一直憋着一口气,脸上保持着标准的微笑,举手投足不敢有任何失礼之处。

她勉强用自己没啥政治细胞的小脑瓜思考康熙的用意。

起初,她受上辈子听过的清穿小说和历史课的影响,知道四爷是最后的胜利者,但夺嫡之路走得很不容易,还有许多野史记载他有篡改遗诏、从十四爷手上抢走皇位的嫌疑。

所以乌希哈是偏向于康熙要搞事这种观点,风头越大,行事越苟。

现在来看,似乎是另一种可能大些?康熙即使要再行树靶子、捧杀、借刀杀人之类的事情,也不至于把年纪还小的蛋蛋们牵扯进来。

他确实是在用行动表示选中了四爷。

四爷改变作风,不是盲目自信,而是猜准了康熙的用意,并向康熙更进一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势力,还有一个顶得上别人家三个的优秀儿子们。

至于伴随而来的追捧与算计,只不过是微小且必经的考验。

与过去十几年相比,这点程度连挠痒痒都算不上,四爷自然不惧,他的孩子们也需要学会面对解决。

四爷不咸不淡地应付着来敬酒的宗室和大臣,注意力一直放在孩子们身上——弘晖弘昀弘时现在已经锻炼出来了,只是要上心,别叫他们兄弟感情被那起子鬼祟小人给挑拨了。

弘历带着弘昼跟九爷混了这么多年,见过的市面也不少,往来交际,四爷不担心。

大蛋有德妃关照,其他四个蛋只专注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年氏足够懂事,哪怕年家有些旁的想头,也都被四爷敲打服帖。

至于乌希哈……四爷正日常操心小女儿归宿,边上传来十四爷颇有些阴阳怪气的声音。

哟,四哥如今春风得意,弟弟给您敬一杯,可千万得赏脸才好。

十四弟在西北辛苦了。

四爷轻笑与他碰杯,脸上满是作为兄长对任性幼弟的包容。

十四爷脸都快气歪了。

四爷什么时候对他这么和颜悦色过?!这一定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嘲讽!十四爷忿忿地想。

他此前接康熙诏令,回京商讨战局,月初刚抵达京城。

三年前挂帅西北,十四爷那叫一个满怀壮志,满心想的都是立下不世之功,再回京收获朝臣拜服和康熙青眼,趁势一举夺下最高位。

结果呢?十四爷委屈,十四爷不能不说。

弟弟也就是受点皮肉之苦,哪比得上四哥,宠了那么多年的掌上明珠也舍得,十四爷皮笑肉不笑的,还送了个小侄子到额娘跟前尽孝,这么多年,四哥总算想起额娘待你的好了?都说与四哥当年长得一模一样,弟弟方才瞅了一眼,怎么不觉得有哪里像呢。

言外之意,四爷一不要心肝,用乌希哈抢了他的梦中情婿,二不要脸面,一大把年纪了找德妃卖子求母爱。

四爷真心实意地叹气,你也是做阿玛的人了,难道不知儿女都是债?十四爷更气了。

虚伪,虚伪之极!但即便他快把手中酒杯捏碎,都改变不了他已经不战而败的事实。

康熙本就没有特别偏向他,德妃倒戈大蛋,他这边筹码直接缩减一半。

想到德妃跟他说什么你四哥其实是孝顺的你确实不如他稳重会处事弘春弘明连他们家老三都不如,十四爷的心都碎了。

对了,你怎么没把策棱家的小子也带回来?这么大个人了,别跟孩子计较,四爷拍拍他的肩膀,状ᴶˢᴳᴮᴮ似鼓励,真喜欢他,就多下点功夫栽培笼络,也是帮四哥分忧不是?十四爷:……妈的!他还好意思跟他提成衮扎布!成衮扎布这回没跟十四爷一起回来。

刚去西北时,十四爷并不知道康熙私下帮四爷抢了他的好女婿,一心把成衮扎布当亲信培养,没藏私,不揽功,帮成衮扎布在军中站稳脚跟。

虽说四爷交代过成衮扎布,战场上瞬息万变,保全自己为先,十四爷的便宜不占白不占,侄女婿也能算是自家人,但成衮扎布不这么想。

落在不知情人眼中,他会不会是做了对不起乌希哈之事?若传到京城里,她会不会误会,旁人日后又会不会说闲话?他明里暗里婉拒了十四爷许多次,十四爷还不死心,他又不愿张扬与乌希哈的关系,索性同时写信给京城和策棱,调动到父亲帐下,冲到与准噶尔直接对抗的第一线。

成衮扎布这一走,带走了十四爷的许多功劳,更带走了十四爷的岳父心。

他就喜欢这种勇猛小伙儿!十四爷又花了许多功夫去打探消息,功夫不负苦心人,总算通过蛛丝马迹,发现了残酷无比的真相——阴险四哥,不讲武德。

偏心老父,十四何辜!他有五个正当妙龄的女儿,环肥燕瘦,各有千秋,都抢不过一个看起来没发育好的乌希哈。

那人数上就不占优的儿子呢?他自己呢?十四爷很难再继续保持曾经的迷之自信了。

……四哥,你看我还有机会吗?十四爷幽幽地问了一句。

四爷意味深长地与他对视。

皇位?这不能有。

女婿?四爷倒是想十四爷有。

但这扶不上墙的,不给力啊!哎,四爷叹息着拍拍他的肩膀,什么机会不机会的,你这么大个人,过几年指不定也要当玛法了,稳重些,别让皇阿玛、额娘还有哥哥担心,等西北事定,四哥给你寻摸个轻松点的差事。

十四爷感觉自己今天真是开了眼。

四爷以前爹不宠娘不疼,现在一朝被偏爱,这是有恃无恐,抖起来了?可他再不服气、再有意见,大庭广众之下,也只能憋着,等到了私下里——他已经能预想到以后的某种场面。

十四:四哥,是男人就来战!四爷:关门,放弘时和成衮扎布!十四爷心疼,肉疼,肝疼,哪哪儿都疼。

四哥哎!又有人来了。

兄弟二人转身,看到这几年越发富态的九爷,拉着十爷和有些消瘦的八爷走近。

从人数上看,像是来找茬的。

十四爷一度明面上向八爷投诚过,不由满怀期待地看向了来人,希望他们能搞出点事来,帮自己出口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