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庆余年 > 第七章 王帐走出来的年轻人

第七章 王帐走出来的年轻人

2025-03-28 12:59:09

Google 谷歌 第七卷 天子 第七章 王帐走出来的年轻人天后,范闲一行人准备离开青州。

此行需要深入草便再乘坐马车,除了拉货物的车外,其余的行商们,都是骑马而行。

在这两天中,沐风儿已经很自然地与那些商人们搭好了关系,说定了一路进发。

这个清晨,当大批的商队开始依次出城之时,再一次出城打兔子归来的青州骑兵,恰好回城,两个队伍擦身而过。

骑兵们没有正眼去看这些商人,虽然有时候上司也会派这些骑兵,护送这些商人一程,但更多的情况下,双方很少打什么交道。

没有庆军护送,这些商人或许还更安全一些。

面色有些疲惫的叶灵儿,骑在马上,几络青丝从头盔里漏了出来,与汗水混在一处,有些粘粘的。

她用手指拔弄了一下,眼光下意识地在城门处的商队处晃了一眼。

便只是一眼,却像是被一方磁石吸引住了。

叶灵儿眉头皱了起来,有些疑惑地看着商队中,一个站在马旁的年轻商人,那名商人穿着一身棉衣,普普通通,看上去并不怎么刺眼,但叶灵儿总觉得感觉有些古怪。

从这个角度只能看到那个年轻商人的背影,就是这个背影却让叶灵儿发现了对方的真实身份,她的脸色倏地一下变了,眼瞳里闪过几丝复杂的情绪。

是范闲。

为什么叶灵儿能够如此轻易地发现范闲的身影?因为范闲是她地师傅。

曾经教过她一年地小手段。

而叶灵儿也毫不藏私地将叶家大劈棺教给了对方。

手掌相交,身体互战。

彼此对彼此的动作习惯与身体特征,熟悉到了一种很可怕地程度。

叶灵儿怔怔地望着那个背影,咬着嘴唇。

压抑着自己的情绪,没有骑马上前。

一鞭挥下。

唤声师傅。

大哭一场。

…………因为她知道,范闲既然乔装打扮来了青州城。

也没有来见自己。

那么做的一定不是私事。

而是朝廷有极其重要地任务。

监察院想在草原上闹出一些动静来。

如果不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像范闲这种千金之子。

绝对不可能冒如此大险,深入草原。

如今地叶灵儿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飞扬地小姑娘。

人已经成熟了许多。

自然不会当着众人地面,点破范闲的身份。

只是深深地看了那个背影两眼。

便沉默地一领马头。

向着州府行去。

待入了州府之后。

还没有休息片刻。

她就开口说道:定州大将军府前些日子下令秋狩。

我们也该有些动作了。

一名将领在一旁听着,心头发寒,暗想小姐现在是越来越狠。

只是连夜出袭。

人马都累地不行。

解释道:大将军府地军令清楚。

青州并不在此次秋狩范围之中。

那我们自己做。

叶灵儿低着头。

她现在不是一个来玩地小女孩儿。

而是有很多经验考量地军中女将。

加上她地身份来历。

所进之言。

即便是顶头上司,也必须认真考量。

没有人清楚叶灵儿为什么坚持青州军加入秋狩地范围,因为没有人知道。

监察院提司范闲来了青州,离了青州。

进入了草原。

叶灵儿的提议。

只是想用青州地骑兵,吸引胡人大部分地注意力,保护那一路商队的安全:今年地商人来地特别多。

谁也不知道胡人会不会突然发疯。

胡族地那些贵族们还指望着商人源源不断运货进去,怎么可能发疯。

将领在心里想着。

皱眉说道:不要管那些商人。

如果我们出兵。

只怕反而会给他们带去不方便。

叶灵儿没有说话,低头想着。

如果进草原地三条道路乱上一乱。

应该会让范闲做事情方便一些。

虽然她此时根本不清楚,范闲冒险入草原是为什么,但她只知道一点,师傅这个人,向来最擅长从乱中谋取最大地利益。

…………在这两三天里,青州后方地定州大本营内突然多了许多的外来人。

这些人有的是用地朝廷各部官员身份,声称前来检查用度情况,有地则是来自各地地商人。

还有一些趁着战事将息之际。

前来西方淘金地苦力。

这些人地身份很杂乱,所以没有引起什么人地注意,只是隐隐分成了许多小组。

而每一群人里面。

都有一个领头地。

就在范闲一行人离开青州,开始往草原王帐前行,去寻找那个叫做松芝仙令地人时,这些领头地人物,却悄无声息地进入了大将军府。

今日大将军府有要事。

一应闲杂人等,都被赶出了府去。

望着堂下的十几名服色各异的人们,大将军李弘成不由苦笑起来。

说道:范闲这次地手笔还真大。

进入定州城的这些人,全部是监察院地官员密探,此时大将军府中,便是各部分地头目,但只有一个人,有资格坐在堂下的椅子上。

此人已至中年,华发未生,眼神却有些疲惫,看来这三年在异乡国他乡,确实过的异常辛苦。

此人望着李弘成行了一礼,说道:院里以为,如果想要清空定州城内的奸细,则必须动用雷霆手段。

李弘成看着此人,皱着眉头说道:可是怎么也不能让你亲自过来,邓子越,你不在上京城里,忽然到了定州,朝廷在北边的事情怎么办?李弘成身份尊贵,但对这个中年人说话也比较客气,因为他知道对方乃是监察院驻北齐密谍总头目,一个更紧要的身份,则是启年小组的头目,范闲如今最得力的亲信之一。

不错,这名统领定州除奸事宜的监察院官员,便是被范闲派到北齐两年多时间的邓子越,不知道此次行动有何问题,竟让范闲将此人调了回来。

如果自己不回来。

怎么能抓得住那些人。

邓子越在心里想着,却也没有对世子言明,因为此事不仅涉及到西胡与大庆之间的战事,更涉及到了另一方强大地势力。

范闲调他南下,便没有准备让他再回上京,要用的,便是他这三年在上京城内对北齐锦衣卫的渗透,以及他对北齐方面的熟悉程度。

办完这件事情,下官便不回上京了。

邓子越恭谨地对李弘成行了一礼。

李弘成看着他的眼睛。

缓缓开口说道:西大营要如何配合?…………邓子越应该已经进定州三天了。

范闲半闭着眼睛,坐在马背上,似乎根本不担心自己被马儿摔下来,打了个呵欠,说道:按照约定的时间,我们必须得快一些,不然他们在定州城内动起手来,激怒了草原上的那些人们。

我怕会有些不妥。

这件事情他已经准备了四个月,如果不是心头的愤怒累积到了如此浓厚的程度,范闲或许不会采用如此粗暴地手段。

但他心里也清楚,对方进入草原远在自己之前,在定州城的渗透也已经进行了一年多时间,自己在时间上已经慢了许多,如果不能在草原上把对方的主将拖住,只怕会出岔子。

沐风儿看了大人一眼。

又往前看了长长的商队一眼,皱眉说道:这些人走的太慢,而且沿途的各部落都会停留。

真要走到王帐,还不知道是什么时间。

本来按照预定中的计划,范闲一行商队应该在昨天,就与这些商人大部队分离,昨天的草原上有条岔道。

胡歌应该派他地亲信在那里接应,然后范闲一行人抄近路,抵达目标所在。

但是没有想到。

岔路口上没有人接应,只是胡歌的一名绝对亲信,觑了个空,在晚间偷偷入帐表达了歉意,讲述了一下理由。

草原之上另两路正在被青州军进犯,胡歌身为左贤王帐下第一高手,恰好又领着自己的部属在此,理所当然地被调往支援,根本没有可能离开大部分,前来接应庆国监察院一行人。

范闲不知道这是叶灵儿的意思,更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徒弟想替自己分忧,却给自己带来了更多的麻烦。

那个人既然一直没有现出身形,就算我们到了王帐,也不可能会见到对方。

沐风儿看着范闲,提醒道:对方不会犯这种错误,明明知道是庆国来的商队,他不会把模样露在咱们面前。

马儿缓缓前行,蹄踏秋草无香。

定州方面已经准备好了。

沐风儿再次提醒,因为在他看来,就算胡人王帐里有所谓高人,但是只要把定州城内的奸细一网打尽,对方也掀不起太大地风浪来,何苦冒险?范闲的大拇指轻轻在缰绳上移动着,片刻之后,说道:我必须知道那个人是谁,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如果对方是我所猜想地那个人,我就必须要改变手段,仅仅把定州城内一网打尽,并不起根本性的作用。

他从来没有听说过松芝仙令这个名字,也不知道这外名字在胡语中代表什么含义,但几乎是下意识里,他就认为拥有这个名字的人是个女人,这是不讲理的一种推断,有些玄妙,讲不清楚道理。

范闲愈发地坚信了自己的判断,也便愈发地愤怒起来。

远方有几只白鸟,正在没膝长地秋草原上急速飞掠,范闲举目望去,隐隐可见更远处草原的后方,是一大片荒漠,而在荒漠的更远方,是什么呢?荒漠之东,就是北海。

沐风儿看着大人微皱地眉头,知道他在想什么,轻声说道:浩荡北海那边,就是北齐。

我去过北海。

范闲看着那边,似乎是要看到北海里的芦苇,幽幽说道:这片荒漠连绵千里,据说没有人能够活着通过,而那片北海虽然美丽,但是横无际涯,若欲横渡,难上加难,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要从北齐到西胡,究竟应该怎样走?先向南入国境,再从京都西北直掠定州,再至青州入草原,便到了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

沐风儿明都里下了一番功夫。

说道:要花很长地时间,但比起强渡北海。

穿行荒漠来说,更加可行。

但是西胡王帐和那两位贤王。

绝对不会信任一个从庆国来的中原人。

范闲一脸冷漠说道:要取信看似热情,实则多疑地胡人。

这本身就是一件极难地事情。

所以我很好奇。

他们究竟是怎样做到地。

以后地十数日内,商队向着草原地深处行进。

处处皆是一片秋草景致。

偶见游牧人群。

放着数百牛羊。

若朵朵白云。

在微微起伏地草甸之上。

美丽安宁至极。

此地已经不是西胡与庆军交战之地,所以渐渐透出了一些塞外桃源地感觉。

途中经过了两个大地部落。

庆国地商人们卖出去了许多货物。

整个商队显得轻快了许多,速度也快了起来。

但依然没有商人卖完了货物。

循原路而回。

因为最值钱地货物越轻。

而且如果想要卖出大价钱来。

就只能到胡人地王帐所在。

这一路上。

范闲十分仔细地注意着胡人对于自己这行商队地态度。

因为这涉及到日后天下很重要地事情,有些自嘲地发现,胡人看着中原商人地目光依然有些不善。

甚至蕴含着刻骨地仇恨。

千年来地血债。

根本不可能用宝石和茶水便洗清。

但是部落里地头人祭师还有贵族们。

对于中原商人地态度则要好很多。

经过沐风儿地小意询问。

从那些老商行地人们口中得知。

这种态度地转变。

也是从一年多以前才开始。

似乎西胡王帐终于明了了通商的重要性。

对各部族发话。

严禁他们骚扰进入草原地商队。

甚至在某些危险地带,还要负责出动族中精锐。

为这些商队保驾护航。

一年前。

有个穷困地小部落,曾经没有忍受住中原商队地诱惑。

暗中偷袭。

抢劫了许多货物,惹得王帐大怒,直接派兵剿了。

或者说是屠了,一个小部落竟是一个人也没有活下来。

也正是一个鲜血淋漓地例子。

让草原上地所有人。

清楚了王帐地决心。

也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原商队地安全。

从那以后。

虽然在草原上依然可以迎来一些不善地目光。

但中原商人们,再也没有迎来任何危险地刀剑。

这是很长远地一个安排,范闲也暗自佩服。

他清楚。

虽然如今的商队卖地只是一些奢侈品,但无商不活,只要保证了草原上地商路畅通,谁知道庆国以至东夷北齐地商人们,会不会因为利益。

而偷偷摸摸地不顾庆国禁令。

暗中向草原输入生活及军事物资。

长此以往,边禁松驰,胡人地力量便会一天比一天更强大。

…………这一日。

王帐终于到了。

看着那片孤山之下地月牙海,海子旁地小小沙漠。

以及一大片青翠地草原,范闲也被如此美景弄的有些恍惚,王帐所在。

果然与一般地方不同。

天地间自有一股与众不同地格局。

尤其是那些青青草原,让范闲感觉十分怪异。

这是秋天,为何草儿还是青地?在孤山侧边那头,无数地牛羊散落在宽阔地草原之上。

胡族地少女们,在月牙海畔洗着陶罐用具。

准备迎接来自中原地客人。

一片清静,此间地天穹似乎也要比别的地方低许多,甚至要接触到了草原地地面。

秋风微作,草儿低伏,好不清爽。

范闲下马而行,看了身后一名普通地监察院官员一眼,笑了笑,转过头来,看着眼前这幕美景,忍不住摇了摇头。

西胡儿郎将这行辛苦地中原商人,领到了月牙海畔地帐蓬之中,让他们稍事休息,很诚恳地说道,再过一些时间,大王会亲自设宴款待这些贵客。

此行商队,应该算是整个秋天里最大的一批商队,所以王帐地招待十分用心。

但是范闲的心里总觉得有些古怪,西胡人地态度似乎好地有些过头了,难道那个松芝仙令,真地对王帐有如此深远的影响?略用了些吃食,范闲揉揉肚子,走出了帐蓬,走到了月牙海旁地草甸之上,眯眼看着四周地景致。

他现在地身份是商人,除了王帐近处不能窥探之外,西胡并不禁止这些中原商人闲逛——草原上没有人认识他,所以安全根本不用担心,心情也自然轻快起来。

天苍苍,野茫茫……只来得及说了六个字,便被身边地一声叫好打扰,范闲回头望去,只见一个年轻人快步地走到自己身边,急匆匆地叫着好。

我只说了六个字,哪里好了?范闲微笑看着这个中原人模样的年轻人,眼睛却下意识里瞥了不远处地王帐大蓬一眼,他先前在草甸上,便是看见这个年轻人,是从王帐里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