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几个月的动兵,尚书台在蜀地筹集到的十万石粮草,早已经空了。
而荆州方向却是更惨,被围攻更是被劫掠,不仅耽误了农时,更是让百姓财物被劫掠一空。
如今,还要想办法调集粮草,赈济荆州百姓……好在好消息也不是没有,东三郡大熟,所种的各种高产作物,陆续丰收。
收获远远超过任何人想象。
也让年初受到过暴雨灾害,年中受到过兵灾的荆州终于能够喘出一口气了。
刘胜之打算休养生息两年,尽量不要大规模动兵,同时扩大高产作物的种植面积。
如此顶多两三年之后,大汉就可以说是足食足兵,拥有力量席卷天下了。
但是,显然这不过只是一腔情愿而已。
不说别的,江左都已经是一个熟透的柿子了。
刘胜之再不去摘的话,恐怕很容易就被其他人给摘去了……要不然,就是要掉到地上摔个稀烂……自从刘胜之回到长安之后,接连处理一连串被积压的公事。
尽管他已经尽量放权给了尚书台,但是大战之后,新的占领区依旧有着太多的事情要做决定,很多事情,都不是尚书台能够做主,一直都积压到刘胜之出面才能决定。
后燕的那位慕容垂真的死了么?刘胜之稍稍有些讶然,却也没有太放在心里去。
按照另一个时空轨迹,慕容垂已经死了几个月了。
算起来,刘胜之还算是救了他一命,让其多活了几个月。
一个时代过去了啊,当年经历过前秦霸业,经历过淝水之战的那些人物差不多都已经落幕……这个消息虽然影响深远,关系着山东(华山秦岭以东)的形势走向。
但是对于刘胜之的大汉来说,暂时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反倒是另外一件事,却要重要的多,仇池杨氏派来使者请降。
却是这杨氏当初奉了后秦的命令攻打骚扰蜀地。
如今知道汉军兵威强大,甚至已经占据了整个关中,自然是心惊肉跳,派来使者请降。
当然了,另一面却是刘进陵和杨乐飞两个大将带着骑兵,打的整个仇池心惊肉跳的关系。
仇池杨氏作为一方势力来说,虽然并不强大,但是却十分重要。
占据了蜀地通往陇右的祁山道。
这个时候,那姚苌逃到了陇右去,已经和仇池接壤。
现在仇池也是心惊肉跳的很……晾着他们吧!对于仇池杨氏的使者,刘胜之并不以为意,轻描淡写地说道。
这仇池杨氏在不久之前,还配合后秦攻打自己。
现在姚兴都被赶到了陇西去,仇池处在姚兴和大汉之间,现在的日子一定十分难过。
现在姚兴刚刚被赶到陇西,一穷二白,这个时候不拼命压榨仇池才奇怪了。
他现在比较关心的是:宗庙社稷可曾修好……刘穆之答道:这是头等大事,自然要抓紧来做。
现在已经完工!说着,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意来。
算起来,刘穆之也是汉家子弟了。
尽管和刘胜之所在的南阳刘氏离的太远,是属于刘邦庶长子齐悼惠王刘肥这一脉的。
而那刘裕,算起来也是一般。
不过其是属于楚元王刘交这一脉的……刘交是太公之子,当年高祖之弟,这一脉传下来更是疏宗之中的疏宗了。
所以,在另外一个的时空轨迹之中,刘裕自立为宋,而没有打起大汉的旗号。
却就是因为按照宗法制度来说,太公只是高祖之父,虽然当上了太上皇,但是却不是天子皇帝。
因此,除了高祖之外。
像是弟弟楚元王这样的,也不属于汉家帝脉。
不是高祖血脉……因此,从宗法上来说,继承不得汉室,所以按照东郡所封的宋王而取国号为宋。
被史书称之为南朝宋,或者是刘宋……因此,刘胜之立社稷,祭祀高祖诸帝。
这刘穆之却也算得上宗室,心中与有荣焉,方才有着同样的喜悦。
当然了,刘胜之追踪七祖最早要追认到高祖头上,下面却应该是光武帝了。
南阳刘氏却是东汉光武帝之一支的……所以还要祭祀东汉诸帝。
后面的还有父祖这些,更有无数极其麻烦的礼仪。
好在并不用刘胜之费心,都有身为宗正的原南阳刘氏族长刘亚和一票儒者,还有天师道的祭酒们来操持。
这些东西,若是放在另外一个时空之中,毕竟道法鬼神不显。
那么这些事情虽然重要,但是却就只是一个名义。
而若是放在这些有着鬼神道法的世界,这就关系到最为重要的力量和血脉传承,十分重要……虽然没人搞得清楚刘胜之的父祖是谁……但是刘胜之的血脉一点不假不是?当初祭祖时候,都还有神迹出现,是祖宗为之承认背书的。
也就只能说天下太过战乱,很多东西都搞丢了……刘胜之上山学道的太早……记不清父母家族的事情……或者早已经死于战乱之中,或者早就在流民四散……却是谁也说不清楚了。
对于刘胜之来说,这是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只有竖立宗室社稷,龙庭方才能够彻底成就,聚集鬼神道的力量,对抗那其他的强大存在。
比如冥府,比如冥府,还比如冥府……宗庙之事不急,现在还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殿下去办?什么事,比宗庙都更加重要?刘胜之愕然。
当然是请陛下即天子位!刘穆之正色说道。
天子位?刘胜之稍稍愕然,接着醒悟过来。
汉王鼎器已满,甚至开始承载不下多余的气运了。
可以说整个中土天下,刘胜之已经拿下来了将近一半。
这个时候,登基为帝,正好合适。
以天子之身立下社稷宗庙,和汉王身份所做这些,截然不同……关中,那常人肉眼所部看不到的世界之中,正在起着巨大的动荡。
一道道的光芒纵横交错,向着四面八方的冲击而去。
第038章 董卓袁绍巨无霸 关公秦琼战吕布(一)一个个寺院所立灵境洞府,都是在这般的光芒冲击之下,如同肥皂泡沫一般的崩溃开来。
无以计数的强悍鬼军,化为洪流扫荡着整个关中的灵界。
当日侥幸逃过一劫的鬼王董卓,却也正在这个时候,东躲西藏,惶惶不可终日,却是早已经离开了自家经营的郿坞鬼域,向那阴世更加深处逃去。
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大汉的龙庭兵马……罗酆六天的天帝们到底如何想的,居然能够让大汉龙庭再起……这赤色洪流,自然不是刘胜之能够拥有的力量。
却是大汉龙庭四百年基业,所积攒下来的千万大军,尽数出动,扫荡整个关中。
这种力量,莫要说他董卓了。
便是比他鬼王董卓再强悍十倍,却也根本不敢有着任何螳臂当车的念头。
龙庭数百年江山,积攒下来的文臣武将,忠心官军不知道多少。
一旦释放出来,几乎是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
除非是同样强大的,同属于罗酆的龙庭兵马。
只是可惜,王朝灭亡,维护龙庭存在的龙气是用一份少一分。
更不要说,这般挥霍了……并且,难道那罗酆六天帝就不管这事情么?便算是当真不管,那冥府呢?一想到冥府,董卓的心顿时就猛然一跳。
就算冥府出兵和龙庭相抗,也不会有他的好果子吃。
他宁愿大汉龙庭胜利!长长的队伍行进在阴世深处的罡风之中,不时有着鬼兵支撑不住,惨叫着被那罡风给吹的魂飞魄散。
这般下来,恐怕不等他在阴世深处找到落脚的地方,怕是整个队伍都已经要全部完蛋。
心中却是正在胡思乱想,忽然之间,就感到了危险。
敌袭,敌袭,有敌埋伏在前!董卓麾下鬼兵立刻反应过来,开始结阵,反应极快。
哈哈哈,好精锐的兵马。
生前董太师就擅长带兵,死后成为鬼王,却也是如此不凡。
老朋友,多少年再没有相见了?随着一把声音响起,却是那罡风之中,有着一支尽数覆盖在淡淡的玄光之下的队伍冲了出来,堵住了董卓鬼兵的去路!冥府兵马!一看这些挡路兵马身上的玄光,董卓一下子就认了出来,同时心也不断沉了下去。
怕什么来什么?想不到这冥府居然都不肯放过自己,这个时候,都还要趁机派着兵马来。
正想着,就见着一员大将,缓缓的骑马而出,身上玄光笼罩,如同大髦一般光华照射,如同天人。
那董卓一眼就认出来了这将,顿时咬牙切齿,手按刀柄,喝道:好贼子,袁本初,原来是你!那袁绍长声大笑:不是我又是谁?想当年太师何等威风,却想不到如今这般狼狈……董太师,你都没有想到,会有今日吧?如今我袁绍已经是冥府重将,而你不敢丧家之犬而已……看着袁绍身上光华流转,果然已经是冥府神将。
再看着自家身上阴气孽气纠缠不去,汉家龙庭不容,冥府鬼神不纳。
现在更是被逼得仓惶放弃了老巢,向着阴世深处逃亡,只想苟延残喘。
却又被这袁绍给挡住。
一时间新仇旧恨涌上心头,这世间若说是董卓有最恨的人的话,那么自然非是这袁绍莫属了。
袁本初,若非是你,我怎么会落到如此下场。
我和你拼了!儿郎们,给我杀……便是一声令下,带领麾下鬼军冲了过去。
袁绍却不过冷冷一笑:狗急跳墙!如今他为冥府神将,麾下所率领的都是冥府神兵,却又哪里会忌惮这位当年的老对手了?同样毫不留情的截杀了上去。
双方果然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几乎只是一交战,董卓麾下的大军就已经落在了下风。
他麾下的鬼兵,顶多也就不过只是一些怨鬼厉鬼的级数而已。
冥府的神兵听起来夸张一点,却尽数都是恶鬼以上的兵马,更是被冥府玄光给保护。
如此一来,虽然袁绍手下的人马少了不少。
但是几乎不过只是一个冲击,眼见着董卓就吃了大亏。
麾下部部队几乎都被截断两半……董卓顿时心中叫苦,早就知道这冥府兵马厉害,不在龙庭鬼兵之下。
却是想不到如此厉害,心中顿时发寒。
哈哈哈,董太师我早就和你说过,神道之中,一切都以实力来说话,你以为还是人间么?怎么样?我给你一个机会,臣服于我,加入我冥府如何?啊呸,无耻小儿,你是休想!董卓大叫着:我和你拼了!气势汹汹的带着残余部队向着董卓扑去,却眼见着扑到一半,居然转向就逃。
袁绍气的半死,看着董卓那般模样,当真以为这鬼王要和自己拼命。
却哪里想到,董卓居然搞出这么一手来,几乎鼻子都被气歪了。
说起来,两个人也都是老冤家对头了。
想他袁本初四世三公,门第贵盛,天命所钟。
若非是遇到董卓这个满脑子都是肌肉的老匹夫,和曹操这个二五仔的话。
他早就是新朝太祖,坐镇龙庭了。
哪里会是现在模样?只不过是区区一个冥府神将,要知道这神将虽然位格不差。
但是冥府之中,向着他这样的神官,找不出一百个,却也有着数十个之多。
而如果当年袁家龙庭若是成就的话,他早就能够和冥府分庭抗礼了。
想着,心头都是大怒:给我追,董卓若是不肯投降,就给我杀了!是!便这一声令下,两千冥府神兵眼见着就要追上那董卓的残兵败将的时候。
忽然之间,却再杀出来了一只光华蕴藉的队伍。
当头一位将领身高三丈,手中兵器都要比人的大腿还粗。
这刻却挡住了冥府神兵的道路。
巨无霸?袁绍一眼认了出来对面鬼将来历,吃了一惊:你家也要搀和进今日的事情么?对面那鬼将瓮声瓮气的对着袁绍说道:我奉我家陛下之命前来救人,你若是不退下的话,莫要怪我……第039章 董卓袁绍巨无霸 关公秦琼战吕布(二)话都还没有说完,袁绍已经冷笑了起来,今天这董卓是死定了,便是天皇老子来救,却也是一样。
他冷笑一声,这冥府之中的神将可不是白做的:结阵,给我放箭!麾下的冥府鬼兵如临大敌,眨眼间就结起方阵。
袁绍冷笑着,伸手一招,大阵气机凝聚,化为一张惊天大弓,已经拉满了弓弦。
顿时间,对面的巨无霸就已经感到了极大的威胁。
他一声大吼,麾下的兵马也早就结阵,这刻尽数加持在了他身上,让巨无霸的身形再次膨胀。
几乎就要达到五丈高下,手中那一根灵铁铸成的,足足有着成年人腰部那么粗的棍子就那么砸了下去……轰隆……一声巨响,整张大弓连着阵气集结起来的云气,都被彻底砸成了粉碎。
便听着一片气泡碎裂的响声不断响起,却是冥府鬼兵之中,已经有着数百被力道反震之下魂飞魄散。
便是作为阵法核心的袁绍,却也是不得不退后了一步,身形砰的一身杂碎了开来。
接着在再次凝聚起来,身上的玄光,就似乎变得弱了不少。
他一脸惊愕的看着对面的巨无霸,恨恨地咬牙:走!在巨无霸哈哈放声大笑之中,袁绍带着麾下灰溜溜的逃跑。
一直到这袁军走的再看不见,那巨无霸方才哀嚎一声,五丈高下的庞大鬼躯,却是一路爆炸不绝。
他麾下的鬼兵同样损失不小,这个时候,方才一个个炸裂开来,魂飞魄散。
多谢新帝救我!这个时候,侥幸逃出的董卓,惊魂甫定的向着对面一位穿着冕袍的王者拜谢道。
董太师不用多礼……对面这王者微微的笑着,身上还残存着龙气。
在其身后,居然还有着上万大军,居然同样也都是龙庭兵马。
却是不知道,这位新帝是谁?如何会出面救下董卓?显然那董卓也这般想着,就问了出来。
新的汉家天子马上就要在这关中登基了,我等都是罪孽深重,不容于新天子,也不容于冥府之辈啊……那新天子长叹说道。
董卓听了,顿时明白过来,却有些惆怅地问道:新天子这么快就要登基了?那龙庭之中岂不是缺少人手?不用想了,这汉家新天子就算是宽宏,又是龙庭新开,用人之际。
若是别人,那新天子自然能饶恕。
我等却是不可能的……那董卓长叹一声,自是也知道这个道理,不过抱有一两分侥幸罢了。
至于那冥府,却已经就算是江河日下,日暮途穷了,他们怎么可能去投靠?更不要说,本身就和冥府有着无数恩怨了……事实上,两人走到如今这般地步,背后却都是被冥府过害啊!就在阴世之中,各地动荡,波澜起伏的大战不断进行着的时候。
阳世之中的关中,却渐渐的平定了下来。
自从进入这新的一年以来,从各地来往长安的信使忽然就多了起来。
却是,刘胜之手下重臣大将,纷纷上书,恳求刘胜之围天下百姓着想,为汉家宗庙社稷着想,即位天子,总理山河。
在三辞三让之后,刘胜之终于在十月登上天子宝座。
宣布改元洪武……取义为天开太平之意,不过对于这个刘穆之亲自翻找出来的年号,刘胜之实在是无力吐槽。
但是不管怎么说,汉家麾下各重臣大将,统统赶来长安。
甚至连江左,王谢等家,都秘密派人前来参加。
一时间,大汉重开,光复河山的口号随着各地天师道徒传遍整个天下。
同时发布诏命,以三台六部之制,与天下贤才共治天下。
所谓三台就是尚书台,御史台,和枢密台。
分别掌管行政,监察,军事三大体系。
六部为礼部,吏部,利部,刑部,工部,法部。
以三台长官组成内阁,入内阁者为宰相。
如今以刘穆之,顾欣,李封三者为之。
更是另外设立天师府,掌管天下鬼神祭祀之事。
以分所在占领的蜀中,荆州,还有关中之地,为十三郡之地,各设郡守,军政分开。
以刘裕为平南将军,王镇恶为平北将军,刘进陵为平西将军,温明为平东将军。
分别对应四大战区,刘裕依旧坐镇荆州,监控江左战局。
王镇恶坐镇关中,虎视河东。
温明回师蜀地,开拓西南诸蛮夷。
刘进陵为却是监控陇右之地……自此军政彻底分离,将领不得插手地方政事。
而更是设立枢密台,为最高的军事领导机构。
又被称为大司马台。
不过,这枢密台却并无直接指挥调动兵员的权力。
负责军队的后勤粮草运输,更是负责兵员训练其他等等。
再由天师府派下祭酒进入军队,任抚慰之职。
为战死士兵超渡,为士兵代写书信,宣传忠君爱国等等。
如此,军队后勤分离,再有专人控制信仰。
再下来便是,为立功战士分封土地。
恢复二十等爵位制度,以军功土地挂钩,重建整个东汉后期已经整个崩溃的社会结构。
近期目标自然是得将士之心,远期目标。
却是要打破东汉中期以后,那种土地兼并,人口土地尽数归入豪强世家的形势。
不过,刘胜之的手段会尽量缓和下来而已。
如今另外便是如今朝廷上的官品普遍不高,比如那平东平西平南平北的四平将军,却也不过只有四品而已。
便是尚书宰相,却也同样只有三品而已。
这是一来,大汉建国太快,普遍都没有立下太大的功勋。
再者却还是要留待后来,这天下还有大半没有平定,日后赏功都要留有余地。
将这些政务尽数都处理了,刘胜之才有时间闭关修炼。
却还好有着内阁三台和六部,就帮着刘胜之处理了大半的政务,将刘胜之身上的压力减轻了太多。
若是不然,一天到晚公务缠身,这事情就够麻烦的了。
不过,刘胜之开基做祖,所行的一切都是祖制。
这是奠定一个王朝能够存在多久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