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杂交水稻的产量明显要比常规稻高出至少两三百斤一亩,但是梅子坳的村民多半会将大半的稻田种上常规稻。
原因是早稻的收获与晚稻的插秧是无缝衔接的,晚稻的生长期气温要比早稻低出不少,尤其是到了后期,已经进入了深秋,气温很低,如果因为早稻收获期太晚,会延误了晚稻的插秧,一旦在水稻灌浆期遇到了低温,就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
所以早稻的收获与晚稻的插秧都要抢时间,所以农村将这两件事简称为双抢。
张满银之前想让张叫花种常规稻,就是担心到事后大家的农活全部集中到了一起。
毕竟当时他担心张叫花一个小孩子,虽然种了一亩多田,最后还是要他跟大儿子有连两户来收割的。
但是他没有想到,一晚上的功夫,张叫花种的这一亩田的稻谷就不见了,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禾苗。
虽然知道这满孙的神奇,但是这也太惊人了。
这禾苗比虽然没有他秧田里种了一个多月的禾苗那么高,但是这长势却明显要比那些密植的秧苗要壮实多了。
这肯定是叫花又使用了梅山水师的水法弄出来的。
叫花正拿了个谷耙在晒谷席上认真地将稻谷均匀地摊开,看到张满银走了过来,连忙喊道,爷爷。
叫花,爷爷过来看看。
既然你的稻谷都收回家了,那就没事了。
张满银走进张叫花家的院子里。
蹲下抓了一把沉甸甸的稻谷。
这稻谷谷粒饱满,色泽金黄,绝对是最好的品质了。
而且抓了一把稻谷,没有看到一粒空壳。
要知道这可是还没有经过风车选过的稻谷。
一般的情况下,至少有百分之五以上的空壳率,另外还有一些不是很饱满的。
但是张满银看着手中的一把稻谷,竟然没有一粒有欠缺的。
简直就是十全十美。
要知道,每根禾苗并不是绝对同时开花受精结实,谷粒成熟必然有先后。
所以成熟度自然有着一定的差异。
一些成熟稍晚的,自然是不会完全饱满。
但是这种惯例在张叫花这里完全被打破了。
爷爷,你们的稻谷什么时候收,到时候我去给你们收吧。
张叫花说道。
不用不用。
爷爷还干得动。
来,爷爷帮你把谷子晒好。
张满银从张叫花手中接过谷耙,很熟练地将稻谷摊开。
晒谷席上的稻谷摊得厚薄均匀,以便均匀地接收太阳的暴晒,将水分风干。
以便稻谷的储藏。
这也是一门技术活,因为晒谷席面积有限,一不小心稻谷就会飞出席子。
谷耙推动稻谷在晒谷席上摊开,谷粒与谷耙摩擦发出一股窸窸窣窣的声响。
这是一种让人非常舒服的声音。
没一会儿,灰绿色的晒谷席如同画布上均匀地涂上一层金黄色的惊艳。
叫花,过几天我跟你大伯家都要搞双抢,你的稻谷都收了,你帮我们放几天牛,好不好?张满银不好意思让张叫花这么一个小屁孩去帮他们收稻谷。
毕竟张叫花自己收谷子,他们也没帮上忙。
但是马上,确实忙不过来。
这牲口还真是有些顾不上。
要得。
张叫花一口答应了下来。
放几天就行了。
张满银其实心里还是有些愧疚的。
他不好意思占满孙的便宜。
但是现在确实是他占了叫花的便宜了。
没事。
反正我也没什么事情哩。
张叫花说道。
你去放牛,可千万别去塘里洗澡。
张满银连忙又叮嘱了一句,他猛然又想起一年以前的事情,甚至有些后悔,不该喊叫花去帮忙放牛。
去年的事情,至今都让他心有余悸。
肯定不会去洗澡呢。
张叫花答应了下来。
过了两三天,村子里的打谷机响声就开始此起彼伏了。
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一大早,田野里到处都是收割稻谷的人们,梅子坳依然处于非常落后的刀耕火种的农业作业方式。
作物的种植与收获完全依靠人力来完成。
张叫花一大早起来,牵着牛去了山里。
这一次他直接去年出事的那座山,落阿岭。
家家户户都忙于双抢,自然没人注意到牵着牛一步一步走向落阿岭落阿岭是梅山山脉一座非常矮小的山,山上光秃秃的,大片面积上没有长树,而是长着大片的青草。
所以村子里的放牛娃最喜欢来这里放牛。
落阿岭山里有几口池塘。
一口池塘叫新塘,一口池塘叫落阿塘。
两口池塘中,落阿塘在解放前就已经存在了,落阿塘的水源来自于山里的溪流。
新塘是生产队的时候建的。
五几年的时候,旱情严重,全国各地大搞水利建设。
农村里具备条件的地方建造水库或者水塘。
用来蓄水,应对枯水期。
上一次出事的池塘是落阿塘。
其实平时屁孩们洗澡去的都是新塘,因为新塘的位置更好,比较当阳。
落阿塘的水是活水,从树林中流出的,所以池塘里的水有些阴冷。
平时打着赤脚在池塘边淌一下水,都觉得冰凉冰凉的。
在这样冰凉的水里洗澡时非常容易生病的。
但是也不知道那天,金虎他们几个怎么就跑到落阿塘洗澡去了。
而且是一洗就出事了。
张叫花其实很早就想过来看看究竟有什么古怪。
为什么五个在溪边长大的孩子为什么会淹死在池塘里。
张叫花牵着牛进了山,在大水牛脑袋上用小手一拍,嘀咕道:牛啊牛啊,好好吃草,莫乱跑。
莫偷人家地里红薯藤,莫偷人家田中禾,莫偷人家地里绿叶叶,莫踩人家地里青青菜……那大水牛摇头晃脑,尾巴甩个不停,也不晓得它有没有听懂张叫花的话。
只是张叫花将牛脑袋一拍,就见大水牛飞快地钻进了树林。
一阵快跑,到了一片青草地就停了下来。
张叫花看见大水牛停了下来,就放心大胆地往落阿塘走了过去。
落阿塘位于山谷之中,就着山势建造的水塘。
据说以前梅子塘这一片田土全靠这方池塘灌溉。
无论有多干旱,这方池塘能够保住梅子塘的百亩水田。
因此,就算是在旱情最为严重的五几年,梅子塘也没有出现大面积失收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