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人真是热情啊。
罗长军感叹道。
罗永明笑了笑没有说话,他自然早就看出来张德春的意图。
倒是张积旺是真心实意的。
等张德春与张积旺走了,罗永明才说道,叫花,不是我不想帮张支书的忙。
我现在已经退了下来,再去管这种事情,不太合适。
我可以去问一下情况。
到时候能不能帮得到,我也没有什么把握。
按说,他这种当了十几年民办教师的代课老师,县里应该是有政策的。
张满银这个时候才知道张德春来的目的,有些尴尬地说道,罗老哥,这事弄得。
我根本不知道他是抱着这个目的来的。
你要是实在帮不了,那就别管他。
没事没事。
这事我也没有什么为难不为难的。
就给他问一下情况。
罗永明笑道。
爹,要不这是交给我吧。
我有个同学就在学区。
回头我问一问是什么情况。
罗长军说道。
行,这事你去问一下。
罗永明点点头。
吃过了午饭,罗永明在张叫花的带领下在梅子塘周围转了转。
这里真的是好山好水。
可惜丰富的物产却没有给老百姓带来富足。
反而因为交通闭塞,而承受贫困。
真是太令人惋惜了。
罗永明看见村子里有些破败不堪的房屋,忍不住叹息了一声。
我在报纸上看到过,有些山区采集野菜可以出售到日韩去,收入可不少。
可惜梅子坳这里的路太差了,就算采集了野菜,也很难送出去。
罗长军说道。
这倒是个门路。
不过组织起来也要费老大的力气。
而且这么长的山路,把路修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罗永明在领导位置上待过,对这方面的情况还是很了解的。
张叫花听不明白他们说的话:那些野菜连猪都不太喜欢吃,还能够卖钱?城里人都是什么口味嘛。
山里野味不少吧。
要是卖到城里去,应该很赚钱。
罗长军笑道。
亏你还是派出所所长,野味大部分都是保护动物。
在村子里偷着吃一点,还没什么事情,但是要卖到外面去,那可就不是小事了。
罗永明看得很全面。
看着梅山的好山好景,罗永明都有些流连忘返。
叫花,下一次过来,我可得到你这里住一段时间。
好好地呼吸这里的好空气。
罗永明还真有这个打算。
好啊。
只是我们这里条件简陋。
你怕是住不惯的。
张叫花自然知道自己家里的条件与罗永明家里的条件相比,简直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天上。
这个你放心。
我下乡插队的时候,条件比你们这里还要差。
罗永明笑道。
罗长军则催促罗永明赶快回去,山路不好走,晚上走太危险。
我们要趁着现在天还没黑走过那一段山路。
罗永明被催促了好几回才有些不甘心地离开了。
张叫花看着吉普车从远处的山道上消失不见,罗爷爷不会真的要到我们这里来住一段日子吧?估计是说着玩的。
他们家里住得多舒服,他肯到我们农村里来受苦?张满银不大相信。
广东花城。
来这座繁华的城市已经两个多月了,张有平与刘荞叶已经慢慢适应了城市里的块节奏。
两口子虽然在同一个厂里上班,却也只有吃饭的时候可以碰一下面。
然后匆匆去了车间。
刚来的时候,手脚不麻利,做得慢不说,还经常返工。
每天连最基本的工作量都很难完成,只能每天加班几个小时。
现在总算适应了过来,但是每天依然要加班。
因为收入是计件的。
只有不停的加班才能够收入更多。
出来打工是出来赚钱的,而不是过来图享受。
在梅子坳的时候,是没有这么好的赚钱机会。
现在有了这么好的机会,没理由还不拼命赚钱。
张有平与刘荞叶刚来广东的时候,皮肤黝黑黝黑的,连续两个月待在厂里没怎么出门,皮肤已经变得白皙。
又到了领工资的日子,张有平与刘荞叶排在队伍里,心情很是激动。
第一个月的时候,两个人都只拿到了基本工资。
但是因为刚来,出了不少差错,这里扣一点,那里扣一点,两个人加起来也才一百多块钱。
但是张有平与刘荞叶还激动得要死。
毕竟在人生之中,那是他们两口子一个月赚得最多的一回。
而这个月,他们两个几乎没有什么地方会扣钱,而且加了不少班。
两个人初步算了一下,这个月两个人加起来差不多有一千多块。
张有平与刘荞叶心里既是激动,又有些紧张。
领了工资,我们今天去市里逛一逛吧?来花城这么长时间,我们还没去厂子外面看过呢。
张有平每天晚上下班的时候,都会站在从宿舍的楼顶上看一眼这座陌生的城市。
刘荞叶也有些心动,不过很块他就摇了摇头,还是别出去了。
丽华姐说广东乱得很,经常有抢钱的。
还有这里出去是要暂居证的。
没带暂居证抓一回要罚300块呢。
张有平与刘荞叶到了这里没几天,就已经把暂居证办好了。
他们可是听厂里的工友说起过他们因为没带暂居证被罚款的经历。
花城这里,打工仔都是下等人,没有人在意他们的死活。
经常有地痞流氓专门抢他们这些打工仔。
有个时候,就算是死了人,也没有人关注。
张有平与刘荞叶无法确认这种传言的真实性。
张有平,工资加奖金五百六十七元。
工厂会计将钱递到张有平的手中。
张有平很是激动地接到手中,连连说了几声谢谢。
刘荞叶比张有平还多一点,这种比手脚麻利的活,女人确实有优势。
刘荞叶领到了六百多。
脸上的笑容灿烂得像花一样。
崽崽在家里不知道怎么样?真想给他买点好吃的。
刘荞叶赚到了钱,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崽崽。
可惜崽崽却不在身边。
刘荞叶已经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日子。
虽然心里依然无比地思念崽崽,但是她繁重的劳动已经让她慢慢从悲伤中恢复过来。
放心吧,他在家里好着呢。
爹来信不是说了么,崽崽在家里听话得很。
张有平安慰婆娘。
刘荞叶却摇摇头,你爹肯定骗人的。
要是娘说崽崽听话我还信,爹说的话,肯定是骗人的。
说完,刘荞叶脸上露出了笑容,崽崽是什么性格,当娘的怎么可能不知道?要说崽崽在家里日子过得不差,她或许还有点相信,但是说崽崽听话,呢根本不可能嘛。
要是听话,怎么可能还一个人住在家里,怎么也不肯去爷爷奶奶家呢?至少他在家里不会吃不饱穿不暖。
张有平其实也早看出来张满银的来信中的那些话是宽慰他们两口子的。
要不,我们去存钱的时候,顺便给崽崽买几身衣服寄回去?刘荞叶好想用自己赚来的钱给崽崽买点东西。
寄东西太麻烦。
我们还是等过年回家的时候,再去给崽崽买。
反正崽崽的衣服也够穿。
张有平知道不仅是寄东西很麻烦,到时候家里人收到东西也挺麻烦。
好吧。
刘荞叶点点头。
肖丽华走了过来,荞叶,你可以啊,才来两个月,工资就跟我差不多了。
你再工作几个月,怕是要成为厂子里赚得最多的打工妹了。
你啊,每天几班别那么狠,悠着一点,别把身体整垮了。
知道了,丽华姐。
我是不能停下来,一停下来就想崽了。
刘荞叶正是用繁重的劳动来抵御对崽崽的思念之苦。
你啊。
等你连续在广东打工几年就不会这么痛苦了。
对了,我们几个老乡准备聚一聚,到时候,你们两口子也一起过去。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肖丽华说道。
要得要得。
张有平满口答应了下来。
这一次到广东来,就是多亏了肖丽华才这么顺利入了厂。
别看广东的厂子不少。
想进一个正规的,待遇还算可以的厂子可没有这么容易。
丽华姐,你到时候喊我们一声。
刘荞叶笑着说道。
走,我们一起去把钱存好。
刚发工资,别到处乱跑。
很多人专门盯着我们厂子呢。
专门抢我们刚领的工资。
所以,千万别单独出厂。
我们人多,一起出去,别人不敢轻易动手。
肖丽华连忙提醒张有平与刘荞叶。
刘荞叶与张有平都是有些后怕,要不是肖丽华提醒,他们两个可能就已经单独行动了。
万一在外面碰到那群短命鬼,说不定这一个月的辛苦劳动都白费了。
肖丽华叫来了好几个老乡,几个人一起结伴走出了工厂大门。
张有平特意在工厂门四周看了看,还真有几个游手好闲的在不停地往这里张望。
一看就不是好人。
肖丽华连忙拉了张有平一下,别看他们。
我们人多,他们不敢怎么样。
他们这么明目张胆地在这里堵咱们厂的人,就没人管么?张有平不解地问道。
谁来管?我们这些打工的,唉,人家根本就没把咱当人看。
有平,你千万别强出头。
这种事情,不是你一个打工仔能够管得过来的。
肖丽华见张有平不以为然,连忙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