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逝者往矣

2025-03-27 09:37:29

楚将军好。

我走进文侯府时,门口的司阍向我行了一礼。

当初我第一次来这里时,还是半个囚徒,那时他对我根本不理不睬,现在却恭敬得很。

我点了点头,道:请禀报大人一声,说我求见。

他笑了笑道:大人交代过,如果是楚将军,不必通报,自行入内便是。

楚将军请。

我走进了大门,门上仍然是那块写着文以载道的匾额,和武侯府恰是一对,武侯府写的是武以定邦。

可是,载道定邦,对于我来说,可能都是毫无关系的吧。

到了厅堂前,我低声道:大人,末将楚休红求见。

进来吧。

文侯的声音从里面传了出来,我推开门,文侯正坐在案前看着一卷帛书。

虽是白天,可是这厅太大,因此有些阴暗,案头还点着一盏油灯。

见我进来,他微微一笑,道:楚休红,坐吧,正要找你呢。

我到了他跟前,先跪下行了一礼,道:大人,请你看看这个。

我从怀里摸出了一张羊皮纸,双手捧着递给他,文侯一怔,可能也没想到我会上书。

他接过来看了看,眉头一扬,道:这真是你的主意吗?是末将的意思。

这是一封辞职书。

我向文侯要求退伍,不再当兵。

虽然南宫闻礼说郡主希望他们辅佐我,为一个新时代而效力,可是我知道我不是这样的人。

人有很多种,有些是永远站在潮头上的,有些只是随波逐流,而我属于后者。

对于战争,我已经厌倦了。

文侯又看了一眼我的辞职书,淡淡一笑道:‘末将懦弱胆怯,碌碌无能,难当大用,还望大人另选良才,免铸大错。

’楚将军,你现在读书倒是不少啊,也会文绉绉地咬文嚼字了。

他的话里带着些嘲讽,我不由脸上一红,道:大人,此是末将肺腑之言,还望大人恩准。

不准。

文侯的脸上仍是带着些笑意,将那张羊皮纸往油灯火上一送。

羊皮纸很薄,一下烧了起来,发出一股焦臭。

我吃了一惊,道:大人……我已经失去了一个儿子,不想再失去一个。

你是因为郡主之事,对前途都丧失信心了,是吧?我浑身一震,一时也说不出话来,的确,我虽然说什么自己懦弱胆怯,碌碌无能,但其实我也并不是真的这么认为。

只是安乐王因为郡主之事迁怒于我,而我也总觉得,郡主之死,其实都是我的责任,我实在没有信心去接下郡主的担子,可是文侯说把我当成儿子,我也不禁感动,几乎又要落泪。

文侯站了起来,踱了两步,道:楚休红,你的兵法、刀枪、弓马都大有可取,可是你的性子却太不可取了。

郡主之事并不是你的责任,安乐王气头上说两句过头话,事后定会原谅你的。

难道你真的为了一时失望,便想放弃这大好前程吗?他顿了顿,又道,大敌当前,万民还在水火之中,在这时,你一个军人却想撒手不干,这难道不就是一个大错?万民与我何干?我想这么说,但是却又不敢。

我默默地站在他的身边,动也不动。

文侯绕着我踱了一圈,忽然伸出手来,锵一声抽出了我腰间的佩刀。

他的动作极快,我没有防备,吃了一惊。

文侯将刀举到眼前,喃喃念道:‘唯刀百辟,唯心不易。

’当初李思进将军铸此刀时,还有一个故事,你听过吗?我虽然知道这刀是李思进的佩刀,但谁也没来跟我说过这种故事。

我道:末将不知。

李思进将军与你有些相似,十二名将中,他是心地最为仁慈的,早在大帝颁不杀降人之令前,他的部队就从来不杀降人。

但在破伽洛国首都石虎城时,他受命严防城门,对敌人一律屠戮。

石虎城当年是伽洛国的首都,也是伽洛国的最后一个据点。

此战极为惨烈,伽洛王守了两月,宁死不降,结果城中军民几乎死得一干二净。

这个战例当初在军校时也说起过,和我们围共和军的高鹫城颇有相似之处。

文侯又道:此战是大帝得国的最后一次大战役,此战之后,再没有大规模战争了,可是伽洛国的零星余部仍然坚持抵抗了两年之久,两年后方才真正结束。

因此石虎一战后,十二名将中大多仍然披挂上阵,东征西讨,唯一的例外却是李思进,他请命镇守昌都省。

这两年里,这个名将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修筑西靖城,将一个地处边陲的小城修到了十二名城之一。

这些事我也知道。

大帝建国初年,四处仍然叛乱不断,虽然规模都很小,但此起彼伏,连绵不绝,那两年被称为烬余二年。

伽洛国,这个帝国最大的敌人被灭亡后,为了防范伽洛人死灰复燃,十二名将的征战仍然很频繁。

但这两年里,先前相当活跃的李思进销声匿迹了,当时我还猜想李思进是不是受了重伤不能上阵才会如此。

文侯走到墙边的书架前取下一本书,喃喃道:当时李思进不知在想什么,不过天机法师的《皇舆周行记》中在追溯早期清虚吐纳派时居然也提到了李思进。

天机法师说当时李思机皈依了法统,每日打坐练气,大得清净无为之旨,在筑城的两年里,城中从未判过一例死罪。

我不知道这些事和铸百辟刀究竟有何关系,但文侯既然这么说,定有联系。

此时文侯又顿了顿,我不觉追问道:为什么?法统崇尚清净无为,当初还没有分成清虚吐纳与上清丹鼎两派,只是内丹派与外丹派,但两派仍然大同小异,不像今天一样势同水火。

那时两派同有一大戒条,即是不杀生。

法统戒杀生?我不觉吃了一惊。

出身法统的像医官叶台,倒还做得到,但像张龙友这样入了伍,要不杀生那是不可能的。

我道:现在没这条吧?文侯微微一笑,道:你自己看看这本书吧。

我接过书来,看着文侯指的那一段。

那一段说的便是法统分为两派的原因,原来清虚吐纳和上清丹鼎分开正是始于李思进。

那时,李思进为西靖城主,在筑城时,有一队流寇辗转经过西靖城。

这队流寇人数不过数十,西靖城却有两万驻军,按理绝对没有什么大碍。

可是这队流寇也是身经百战,西靖城的驻军却因为主将荒废操练,战力大大下降,又拘泥于不杀,这数十个流寇先降后叛,竟然在城中一路杀掠,穿城而过,两万驻军也挡不住他们,最后夺路而逃,自己损失了一半,却斩杀了数百帝国军和上千的城民,城中房屋也被烧掉了许多。

此事对李思进震动极大,一个名声赫赫的勇将,以绝对优势,居然还拿不下区区数十人的乌合之众,损失如此之大,使得昌都省举省大哗,以为李思进浪得虚名,庸碌无能。

也因为李思进的无为之治,西靖城上下掀起了一场李思进适不适合再担当西靖城主的口舌之争,连法统也被卷入了。

因为李思进偏向于内丹派,因此内丹派坚持李思进没有错,只是军队之责,外丹派却说李思进一味宽容,以至于惹此大祸。

两派越说越僵,最后那些法统的人竟然也拿起刀剑,要以武力决定对错了。

李思进经过此事,闭门静思了数日,命人聚精铁铸了这把百辟刀,刻此八字铭文于其上,时时告诫自己。

我知道后来李思进重整军队,并没有不杀这条,看来李思进也终于放弃了法统这种不切实际的信条了。

我读完这一段,抬起头,正看见文侯在看着我。

我把书还给他,默然无语,文侯道:你以为你与李思进相比如何?末将远远不如。

错了。

文侯微笑起来,古人和今人的不同,就是古人往矣,而我们还在不断地向前走。

也许现在李思进还站在你前面,但总有一天,你说不定会赶上他的。

但如果你自己不愿再向前走了,那自然就远远不如。

我浑身一抖,道:是……是吗?不要以为自己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物,世界在你手中,只要你愿意!文侯向我伸出手来,一把握成拳头。

他的手并不粗大,保养得很好,白皙光滑,但这个拳头却似有着极大的力量。

我几乎带着敬畏,看着他的拳头,喃喃道:可是,可是我真的能够吗?文侯拍拍我的肩头,道:能够!他的话斩钉截铁,也让我更有了几分信心。

我抬起头,低声道:大人,对不起。

不要说这话了,楚休红。

文侯微笑着,又坐了下来,对了,郡主的葬礼明天就要举行了,你与我一同去。

我吓了一跳,道:可是,安乐王他说……小王子和我说过,安乐王对我恨之入骨,有将我斩杀以谢郡主之意,如果我出现在郡主的葬礼上,说不定他真会杀了我。

文侯却摇了摇头,道:安乐王虽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可是这点分寸他还是有的,不用怕。

明天,你要表现得极为痛苦,让他看看,失去郡主,最伤心的应该是你。

是。

我嘴上答应着,可是心中却不免有些不快。

说实话,对于郡主的死,我虽然不会比安乐王更伤心,但也是很伤心的。

文侯这样的话似乎是要我装出一副伤心的样子来,这让我很不舒服。

文侯倒没有注意到我这种反应,只是道:明日葬礼,宗室大多会来。

只要安乐王承认郡主以你妻子的身份下葬,那就够了,所以你一定要去。

是。

我也只有这一句话了。

我的心头只觉得发寒,不论文侯对我如何赏识,说什么把我当儿子看,可是在他心中我毕竟远远及不上甄以宁,对于他来说,我永远都只是一件工具吧。

郡主葬在宗室墓地之中。

宗室墓地也在西山,离国殇碑和忠国碑都不远,安乐王的墓址已经选好,安乐王正室早亡,边上留出了安乐王的墓地,没想到却是郡主先行附葬。

今天是个阴天,零星还有些雨丝,虽然已是夏天,天气却有些寒意。

远远望去,那两块巨碑耸立山头,如同两个无言的巨人。

我站在文侯的身后,穿着黑色的战袍。

帝国丧服为黑色,这身黑袍是文侯命人为我赶制的,算是我为郡主穿孝。

安乐王还没来,太子倒先来了,他的脸上也带着忧伤之色,反倒使他少了许多原先的轻佻,多了几分凝重。

一见到他,我几乎忍不住想问问他关于她的事。

东宫与路恭行一战后,也不知她如何了,幸好我知道要是我真问出口,那可是糟糕至极,话到嘴边还是吞了回去。

对于郡主,我究竟是什么感情?我实在说不上来。

爱她吗?有一些吧,也许更多的是尊崇。

她的计略眼光都远在旁人之上,与文侯相比,似乎都要胜出一筹。

可是她死得却太不值了,如果不是因为我,她根本不会孤身出来的。

以前在军校时,有些风流人物谈起女人来就口沫横飞,即使在高鹫城那种险恶之地,龙鳞军的金千石一说到女人也双眼发亮。

金千石就说过,女人是最怪的,如果她不是真的爱你,那她们就聪明得绝对不可相信。

可如果她爱上了你,那她就算说太阳从西边出来,那一定就是出现奇迹,太阳的确从西边出来了。

郡主,你也只笨了一次,却连自己的命都送掉了,真是个傻瓜。

我想着,眼里却湿湿的,泪水已打湿了眼眶。

楚休红,安乐王来了,随我去见过。

文侯轻声在我边上说着,我慌忙擦去眼中的泪水,定睛看去。

一队人正缓缓走来,当先是一具八人抬的朱红色灵柩。

棺木很大,压得抬灵柩的人走路都有些晃动。

虽然告诉自己要坚强,可是一看到这具灵柩,我的泪水又不禁流了出来。

文侯和太子步行迎了上去。

灵柩后面是安乐王和小王子,跟着他们的是几个穿着丧服的女子,大概是安乐王的侍妾。

我记得郡主和我说过,她的生母已经去世了,那些侍妾却哭得眼泪鼻涕都是,好像最伤心的是她们。

太子走到车前,伸手扶住要从车上下来的安乐王,道:叔父,小心点。

安乐王点了点头。

这些天不见,他一下子老了许多,我看到小王子看到了我,他的眼神有些惊慌。

安乐王下了车,一个踉跄,文侯连忙迎上去扶住他,道:王爷,请节哀。

安乐王抹去眼里的泪水,道:甄侯,世上最不堪的,便是白头人送黑头人啊。

文侯也擦了擦眼,道:王爷,人死不能复生,掌珠定已升入天国,还望王爷以国事为重。

他转过头看向我道,来,楚将军,过来见过令岳。

安乐王眼中忽地闪过一丝杀气。

他的人看上去十分寻常,但这一道目光却凌厉至极,我走上前去,跪下道:王爷,末将有礼。

我看见安乐王的手按在了腰刀上,他的手指关节处都已发白,一定在想着该不该当众将我劈了。

虽然知道安乐王要杀我不是不可能,可是我还是跪到他跟前。

不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郡主。

不管怎么说,我没能保护好郡主,那就是我的责任。

小王子忽然抢过来,一把抱住我,哭道:楚将军,你来了!姐姐临终前老是叫着你呢。

他低低地哭着,却在我耳边小声道,快哭啊。

虽然有小王子的关照,但是我现在已哭不出来了。

我扶起他道:殿下,请起来吧。

我未能保护好郡主,一切责罚都是我应得的。

小王子脸色也有点变了,可能他想不通我为什么会不把性命当一回事。

我轻轻推开他,抬头看向安乐王,道:王爷,末将无能,致使郡主玉碎匪人之手,此罪万死莫辞,请王爷处置。

我这话一出口,文侯的脸也变了,我知道他一定对我不听他的安排而恼怒。

我也知道,若是我表现得痛苦不堪,在此时安乐王说不定会原谅我,但是我不是戏子,痛苦不是给别人看的。

安乐王也怔了怔,半晌才道:既然你这等说,那我就成全你。

他伸手拔出了腰刀,小王子惊叫道:父王!安乐王喝道:退下!可小王子还是不依不饶,站在我和安乐王中间,叫道:父王,姐姐说过,不要怪楚将军。

爹,你杀了楚将军,姐姐在九泉之下也不会高兴的。

小王子的声音已带着哭腔,安乐王的眼中闪烁了一下,也不知在想些什么,我叹了口气,道:小殿下,你不用多说了,我有负郡主,这是我罪有应得。

安乐王看了看,忽然也长叹一声,道:楚将军,起来吧。

小王子脸上闪过一丝喜色,道:爹,你原谅楚将军了?安乐王没有回答他,只是踏上一步,将小王子推到一边,道:楚将军,这是你真心话吗?我道:郡主因我而死,末将痛不欲生,王爷若要斩我,末将不敢多言。

安乐王忽地喝道:那你死吧!他忽地把小王子一推。

小王子虽然个子长得很高,可毕竟还是个孩子,安乐王一把将他推得一个踉跄,手中的刀光一闪,劈向我前额。

安乐王还是要杀我!我心中一沉,可是动也不动。

如果我被安乐王杀了,那样也对得起郡主吧。

在刀劈到我眼前时,我不由闭上了眼,等着死的来临,耳边只听得小王子的惊叫和文侯的声音:王爷!不论文侯到底怎么看我,他毕竟也不想让我死的。

到了这时,我心头反倒平静了许多。

人之一死,恩怨俱了,这倒是个最好的解决办法了。

我身经百战,活到今天,原本就是赚的,就算今天死了,那也不算什么。

可是没有预料中的疼痛。

难道死是这样的吗?我睁开眼,却看见刀刃就在我额前半尺远的地方,安乐王正死死盯着我,刀子却不落下来。

见我睁开了眼,他哼了一声,道:原来勇冠三军的楚将军也会害怕?我没说什么。

在死之前,任谁都会怕的,只看能不能挺过去而已。

安乐王没上过战阵,只怕也不知道这个道理。

他又叹息一声,道:要是杀了你,小茵不会高兴的。

他将腰刀收回鞘中,忽地喝道:楚休红,给我抬棺木去!我一怔,一时还以为听错了,文侯轻轻一推我道:快去。

他的声音也如释重负。

这表明安乐王原谅了我,还承认我是郡主的夫婿吧。

我答应一声:是。

走到灵柩前,一个抬灵柩的家丁将位置让给我。

现在郡主就在我的身边,却已天人永隔。

我将那根棍子搁在肩上,泪水再也忍不住,登时流了出来。

到了墓前,将灵柩放下,在那儿已有一列身着长袍的法统围着土坑。

上清丹鼎派和清虚吐纳派同出一派,虽然主修有所不同,但布灵堂做法事却是一模一样的,这些人也不知是哪一派,多半是清虚吐纳派。

他们手中拿着一个小铃,一边绕着圈慢慢走着,忽然闪到两边,露出一座香案,有个峨冠长袍的修道之士正站在案前。

这是真归子!现在朝中是清虚吐纳派得势,上清丹鼎派一向受排挤,帝君极信任清虚吐纳派宗主玉馨子,上清丹鼎派宗主真归子虽然也同样是国师,但与玉馨子相比,他很少露面,有什么重要法事全是玉馨子出头,没想到郡主的葬礼叫的却是上清丹鼎派。

真归子念诵着经文,手中的一柄木剑上下翻舞。

我记得张龙友说过,法统是剑丹双修,他们的剑术虽不适合马上击刺,步下搏击却大有威力,我碰到过好几次的那种奇丑无比的剑士似乎就出自上清丹鼎派只重练剑的旁支。

真归子现在虽不是与人动手,但看得出出剑有力,手坚定如磐石,如果用于实战,他也一定是个高手,而且他的动作间依稀正与那些丑陋剑士颇为接近。

我看得呆了,真归子忽然轻啸一声,左手食中二指并拢向剑尖一指,剑尖上突地冒出一朵火花,他右手轻颤,香案上的几支蜡烛一下被点燃。

也是他这一声喝才让我回过神来,心中又是一阵痛楚。

这是郡主的葬礼,在这个时候我居然也分神想什么剑术好不好,难道郡主对于我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吗?想到这儿,我的心头更加痛楚,像被一把小刀扎入了,还绞了绞。

郡主对我是真心真意的,可是我也的确只是在随波逐流,有负于她的深情。

淡黄衣衫,雪白的手指,碎珠崩玉的琵琶声……我的心早已经交给她了吧,即使不知道为了什么。

我偷偷看了一眼站在安乐王边上的太子,太子此时全然没有平时的轻佻,眼神也有种说不出的落寞。

虽然他亲生的弟弟妹妹一大帮,可是让他真正有手足之情的,也许也只有郡主和小王子两人。

在这一刻,这个我一向看不起的太子,也似乎焕发出一种奇异的光彩。

法事做完后,就该入土了,我和几个下人一起将灵柩放入坑中。

沉重的灵柩压在坑底的土壤上时,小王子突然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他跪在坑边,抓了一把土撒进去,哭道:姐姐,你走好。

我的心也像坠上了千钧重物,不住地沉下去。

过去了,这一切永远都过去了,再不会回来。

不论我对郡主的感情到底有多少,这一刻我却真的愿意用我的一切来挽回,只要郡主能够复生——可是,这是不可能的。

葬礼结束后,安乐王已经连站都快站不起来了,几个侍人扶着他上了车,小王子跟着上去。

我跟在他们身后,小王子上车前又看了一眼那座新坟,忽然道:楚将军,你以后还会娶别人吗?我怔了怔,小王子已经小声道:如果你敢娶别人,那我一定不会饶你!我心头一阵苦涩。

虽然他在威胁我,可我并不怪他,只是点了点头道:好的。

也许,我真的不会再爱上某个人了吧,我失去的已经太多了。

安乐王走了以后,太子也上车走了。

文侯走到我跟前道:楚休红,我们也走吧。

我回头又看了一眼,道:等一下吧,我还想再看看郡主的坟。

这样的话已经很失礼了,文侯却没有生气,只是淡淡地道:也好。

我走到这座坟前,看着那块墓碑。

墓碑上写着几句话,概括了郡主短短的一生。

在她的一生中,也说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只是两三行文字便说明了一切。

不要多想了。

文侯把手搭在我肩上,一切都已经过去了。

送葬的人陆陆续续都走了。

因为死者只是个郡主,大臣们大多没来,来的也只是一些宗室,唐郡主和蒲安礼倒也来了,这时唐郡主正在大声骂着马夫,也不知在发什么脾气。

我默默地点了点头,可是,我的心中却是那么的空虚。

我道:大人,我们回去吧。

坐进车里,文侯不知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说,也不知在想什么。

进西门时,我再忍不住,道:大人,末将又没听你的话。

文侯叹了口气道:算了,你这一点也真的很像以宁。

甄以宁就不愿听从文侯的安排,从那时文侯让他娶唐郡主开始,他就在不断地违背文侯的安排,不然以他的身份,文侯肯定不会放他到前线冲锋陷阵的。

一说起甄以宁,我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和甄以宁相比,我实在相差得太远了。

车子到了军校门口停了下来,我向文侯告辞,下了车,正要向住处走去,文侯忽道:楚休红,不要再多想,蛇人尚未全灭,你的任务还重。

你的伤势怎么样?我道:末将的伤已全好了。

那就好。

文侯点了点头,微微笑了笑,只是眼中似乎有些伤感之意。

一说到伤,我又想起了陈忠。

陈忠受的伤比我还重得多,邢铁风的部队又已经被文侯拆散了,不少将领都被加以从逆的罪名关了起来。

我道:大人,末将此番能击退路恭行,得原隶属邢铁风部下的一个叫陈忠的将领之力甚多。

此人现在我营中养伤,末将愿保他无罪,求文侯将他配到我营中。

文侯扬了扬手道:你看着办吧。

他拉下车帘,我又行了一礼,看着文侯的马车消失在街角。

蛇人经此大败,元气大伤,虽然还保存着相当的力量,可是文侯这话也未免太沉重了。

如果不是我多虑,他方才说这话时的样子几乎像是我们刚吃了一个大败仗,而不是我们正在追杀败逃的蛇人。

我向里走去,快到住处时,突然又站住了。

文侯不是那种妄自尊大的人,也不会妄自菲薄,他说的那句话定不会是空穴来风。

难道,是我们新近吃了一个败仗了?毕炜率军追杀蛇人以来,除了那次为了消灭路恭行的嫡系而故意吃的一个败仗外,捷报频传,前些天还传来消息说本来被蛇人盘踞的东阳城已被夺下,蛇人强渡大江,杀开一条血路,却也被邓沧澜的水军团大败一场,斩杀了三千有余,最后逃过江去的蛇人大约只剩了不到两万。

水火两军团水陆并进,再加上风军团助阵,不会有失败的道理。

到了门口,正在开门进去,我突然觉得身上一凛。

屋里有人!凭着战场上磨炼出来的直觉,我感到了有种异样的感觉。

我轻轻抽出百辟刀,侧着身子站到门边,开了锁,将门一推。

如果里面有人要暗算我,他一定会一刀劈下。

闪过这一刀后,我的百辟刀就会以雷霆万钧之势反击过去。

然而,屋里并没有人暗算我,有个人轻声哧地一笑,道:楚将军,你倒有了长进了。

一听到这个声音,我顿时放下心来。

这是邵风观的声音,其实我也该知道,这是他第二次这么做了,上一次他被文侯撤职,回来还给我刀马之时,也是不动门锁,人进了屋子。

我将百辟刀放进刀鞘,笑道:邵将军,你要是不当将军,做个小偷也是一等一的。

上一次邵风观身上满是伤痕,样子很是狼狈,这回却是衣着整洁,不过和上次一样,他拿了个小酒壶,正在自斟自饮。

我走到他跟前,将窗子推开了,才坐了下来,道:邵将军,你怎么回来了?邵风观眼里带着一丝狡黠,给我倒了杯酒推给我道:你猜猜看。

我的心头一动,道:是不是战事不利?邵风观淡淡一笑:真聪明,我们吃了一个败仗。

这回不是故意的,而是实打实的败仗。

虽然已经有所觉察,但我还是大吃一惊,猛地站起来:真的败了一仗?怎么可能,你们可是占了绝对优势!邵风观摇摇头,道:优势有一点,但还是谈不上绝对。

他喝了杯酒,慢慢向我说着。

原来蛇人放弃东阳城,强渡大江退入东平城后,竟然未如文侯所预料的那般兵败如山倒,而是加固工事,死守东平城。

毕炜和邓沧澜因为一路胜利来得太过轻易,不无轻敌,提出强攻,便是邵风观也觉得蛇人已是强弩之末,不足挂齿,虽然李尧天提出异议,却被毕炜一顿嘲讽,只好闭口不说。

结果水军团载着火军团攻到东平城北门下时,突然遭到蛇人的伏击,败了一阵。

尽管水军团退得井井有条,损失不大,丧师一千有余,蛇人也被杀死了一两百,这个败仗也不算太大,只是一路上连胜而来的锐气却被打掉了。

此役过后,一直不可一世的毕炜也承认,要消灭蛇人仍然任重道远,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邵风观一边说着,一边喝着酒,这时又去倒酒,却只倒了个空。

虽然那杯子很小,喝了这半天也已经空了,他将瓶中余沥倒净了,道:你这儿还有酒吗?我摇了摇头,道:我没有。

蛇人真的还有这么强的战斗力?邵风观叹了口气:你就是这点不好,女人和酒,你都不喜欢,我都不知道你活着有什么乐子,难道你喜欢男人的?虽然心中很急,我还是被他弄得失笑了,骂道:胡说八道,要喝酒晚上我请你好了,快说吧。

邵风观长了长身,道:如果仅仅是那支一路败逃的蛇人,当然算不了什么,只是东平城里还有几千留守的蛇人。

那支蛇人,唉,好强,万一弄成个和蛇人夹江对峙之势,不知这残局怎么收拾。

我沉吟道:大人的意思是什么?邵风观一扬眉,似乎有点诧异之意:我本来想探探你的口风呢,你也不知道?不知道。

我也不禁叹了口气。

虽然在旁人看来,我已经是文侯的亲信,但文侯还是有太多的事情瞒着我。

邵风观将杯子轻轻敲着桌子,喃喃道:不管怎么说,大人确是不世出的奇才,他一定有自己的打算,我到现在也想不通,这个地雷阵究竟是怎么能够同时炸起来的。

我道:是啊,我一样想不通。

我也想不出来。

那些地雷都是埋在土下的,如果用引线连起来,要让它们几乎同时炸响,必须设计得极其巧妙,而且地雷早在蛇人未至便已埋下,这许多天没有一个地雷失效,也是一件极难办的事,可文侯还是做到了。

以前我就问过文侯,文侯却只是笑而不答,可能是不想将秘计公之于众吧。

这条计策解除了帝都之危,是文侯最为得意的,自然不想被别人知道。

邵风观突然抬起头,低声道:楚将军,你真的不知道吗?他的话中似乎有异样的意思,我吃了一惊,已隐隐觉得有些不对,道:怎么,你想通了?邵风观想了想,忽道:你跟我来吧,我给你看个东西。

我道:好吧,我去牵马。

邵风观道:不用,你的飞羽太引人注目了,我已经安排好马车。

他走到门边,向外看了看,道:跟我来。

我有点惴惴不安,跟在他身后道:你要给我看什么?到了就知道了。

他飞快地向前走去。

现在军校里正在上课,这儿倒是很清净。

我虽然名义上还是军校教师,但由于要统率前锋营,所以授课的事大多由胡滔代劳,现在我是偏将军,大概用不了多久也会有我自己的宅第了。

我跟着邵风观走过拐角,他打了个呼哨,一辆马车忽然从一个岔道里开了出来,驾车的正是诸葛方。

邵风观扭头道:楚将军,上来吧。

我跟着他上了车,里面车帘也放下了,漆黑一片。

我道:邵将军,你在担心什么?邵风观道:也没什么,有备无患。

阿方,没有人注意吧?诸葛方道:没有。

那就好,我们走。

车子晃了一下开动了,我心中越发不安,小声道:邵将军,到底要去哪儿?城南。

以前邵风观开的平宁镖局就在城南,我道:是去你那镖局吗?邵风观点了点头:不错。

不过镖局早歇业了,现在只有几个以前的伙计在打理。

我越来越好奇,只是想不通邵风观到底要我看什么东西,还要搞得如此神秘。

车子不紧不慢地开着,一路上听得了路上行人的喧哗,危难解除后,帝都几乎立刻恢复了往昔的繁华,做生意的人也一天比一天多。

车中很暗,邵风观盘腿坐着,也不知在想些什么,我道:你到底要让我看什么?邵风观叹了口气,道:我想给你看个人。

我的心猛地一跳。

不知为什么,我想到的是她,难道邵风观把她偷出了东宫,来送给我吗?如果他真这么做了,可是犯下大逆不道之罪,但我可以抛弃一切也在所不惜。

我急道:是个女子?邵风观抬头看了看我,眼神中又是诧异,又带着点善意的嘲讽:原来你也挺正常啊,呵呵,我以为你不喜欢女人呢。

我脸红了红,心知自己的胡思乱想太没边了,也让他去乱猜,只是道:到底是谁?到了再说吧。

他不再说话,我也不好再问。

车子七拐八拐,忽然一停,诸葛方打开车门,道:邵将军,到了,外面没有异样。

邵风观舒了口气,道:来吧。

平宁镖局的匾额已经取下了,大门紧闭,他推开门走进去,我连忙跟着他进门。

虽然知道马上就可以知道了,可是还在胡乱想着。

邵风观到底要我看谁?难道,会是甄以宁?我浑身一震。

如果甄以宁没有死,那可太好了。

这时邵风观走到了一间内室前,伸手推开门,我抢上前去,先行进屋。

屋子很小,只有一张床和一张小桌子。

床上张着帐子,我几乎是冲到床前,一把撩开了帐子。

撩起帐子时,我的手都有些颤抖,这个谜团马上就可以解开了。

可是一撩起帐子,我却是一怔。

床上的确躺着一个人,这人浑身是伤,包得严严实实,一张脸只有一半露在外面,但绝对不是甄以宁,我绞尽脑汁也不记得我认识这个人。

这人正在睡觉,我呆呆地看着他,不知道邵风观让我来看他究竟是什么意思。

邵风观走到我身边,我道:邵将军,他是谁?邵风观道:他叫顾宣,是火军团的士兵。

我又是一怔。

火军团,那是毕炜的部队,毕炜追击蛇人,将火军团都带了出去,这个顾宣想必就是在战役中受了伤。

可邵风观搞得如此神秘做什么?我道:那怎么了?邵风观没有回答我,弯下腰,轻轻拍了拍那个顾宣,道:顾宣,醒醒。

这顾宣迷迷糊糊地睁开眼,见到我,他大吃一惊,叫道:你是谁?不要杀我!不要杀我!邵风观轻声道:不用怕,他是楚将军。

顾宣道:我记得了,你是楚休红!我已经是文侯的亲信,火军团原本就是由文侯府军的班底扩编而成,他认得我也不稀奇,可是这顾宣认出我后还是惊恐万状,不知为了什么。

邵风观道:不用怕,楚将军不会报告文侯大人的,你告诉他你的经历吧。

顾宣还是十分惊慌,又上下打量了我一阵,道:真的可以相信他吗?邵风观苦笑了一下:我不知道。

不过我相信他,反正我看他不是那种没良心的人。

我有点哭笑不得,邵风观救过我的命,可是这话也似乎并不是夸奖我。

我道:顾宣,只要你没做什么恶事,就不用怕我。

顾宣又打量了我一下,目光中还是疑虑重重,半晌,方道:邵将军,可以跟他说吗?邵风观道:废话,你的命只有楚将军才能救,说吧。

顾宣想了想,咬咬牙道:好吧,反正我这条命是捡来的。

他撑着想坐起来,却又眉头一皱,似乎身上疼痛不堪,我扶着他道:慢慢说吧。

邵风观拉过一张椅子,道:坐吧,他的话很长。

等我们都坐好了,顾宣开口道:楚将军,我是火军团第三队的士兵,隶属毕炜将军统辖。

今年四月上,毕炜将军秘密召集我们十人到文侯府商议……四月?我打断了他的话。

四月时我刚从雄关城受训回来,蛇人也正要围攻帝都,文侯的地雷阵想必就是这个时候布下的。

顾宣道:是的,是四月。

那时蛇人刚打破北宁城,屠方将军的大军败回来,城中人心惶惶,我们也都不知如何是好。

这个时候,忽然受到文侯大人召见,我们都十分意外,也极是高兴。

他说到这儿,咳了两声,邵风观拿过一杯茶道:喝一口,慢慢说吧。

顾宣接过茶杯喝了一口,接道:文侯是在密室中召见我们的,要我们立誓绝不能走漏消息,给了我们一个任务,便是在南门外秘密埋伏。

我的心猛地一跳。

顾宣虽然只开了个头,我却已经隐隐知道了文侯的计策了。

我抢过话头,道:是埋伏在地下吗?顾宣和邵风观都是一震,顾宣惊道:你知道吗?你……邵风观却道:楚将军,你的心思真是机敏,一下就猜到了。

地雷阵怪不得能同时爆发,原来,并不是用引线点燃的,而是用人!我惊得呆了,道:原来是在地下挖了地洞,要你们埋伏在里面啊。

难道,你们在地下埋伏了一个多月?顾宣点点头,我惊道:不可能!一个多月,你们吃什么?拉在哪里?而且蛇人难道不会发现洞口吗?蛇人围城足足有一个多月。

这一个多月里,顾宣他们头顶都是蛇人,要说十个藏人的大洞连一个都没有被发现,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哪知顾宣道:不会发现。

为什么?因为此事极为机密,文侯也只挖了十个洞,里面放了一个月的干粮食水,我们一进里面,出口就被封住,除了几个通风口,根本就没有洞口。

文侯也说过,蛇人一被击退,就会将我们挖出来的。

我听得毛骨悚然。

一个活生生的人,要被埋在地下一个多月,这要何等坚忍的意志啊!这次解除了蛇人的围攻,这十个人的功劳应该是最大的,不论如何奖赏都不过分。

我不禁肃然起敬,道:顾将军,帝国是你们的努力才保住的,这个功劳可以排第一位。

话一出口,我马上知道自己错了。

战后论功行赏,我也被加封为偏将军,可是从头至尾,文侯根本没有说起有这样十个人!果然,顾宣也只是冷冷地一笑,道:功劳?还有什么功劳,一炸起来,我才知道我们都被骗了!本来文侯说我们那个洞穴不会有事,火药都埋在别处,可是炸起来时,我却发现,原来那些火药和油就在洞穴边上!我不禁呻吟起来,仿佛看到了黑暗中,被火药爆炸时冲击,泥土被炸得纷飞时的情景,一时间竟连气都喘不上来。

顾宣也在呻吟着,他的脸上虽然包着纱布,眼神中却流露出难忍的恐惧和痛苦。

好容易我才平静下来,道:后来呢?顾宣苦笑道:那时我吓得魂不附体,什么都不知道了,只知道往上刨着。

虽然知道出来也是个死,可总比活活埋在土里憋死要好一点。

我的运气很好,开始的一震将头顶的泥土全都震塌了,竟然被我死命爬出了土层。

一出来,便看见四周都是火,那时我的心都凉了,被火烧死和被土埋死,其实也差不多啊。

后来呢?后来?顾宣又是冷冷一笑,本来我也只道自己是死定了,已经不打算再要这条命,突然间天上下起了雨。

我没想到还能绝处逢生,可还没来得及高兴,马上被一群烧得焦头烂额的蛇人围住了。

那些蛇人正在拼命向后逃跑,正好有一辆车经过我。

大概我下半身还埋在土里,身上又糊满了泥土,他们以为我也是蛇人,其中一个竟然将我拉上了车。

我皱了皱眉,喝道:不可能!它们发现你时会以为你是蛇人,可一上车后,难道还不会发现吗?顾宣道:自然马上发现了,有个蛇人立刻要杀了我,但其中一个蛇人却止住了它们。

开始我也不知道这蛇人是什么用意,只能被它们俘去,后来才知道,那个蛇人想从我嘴里问出这地雷阵究竟是如何发动的。

我沉思着道:它真的打这样的主意?顾宣道:是的,它后来还来问过我。

对了,它还告诉我,它的名字叫木昆。

木昆!去年我赴援东平城时,为了换回二太子,蛇人派来的使者就是这个木昆。

那时木昆的睿智就让我吃惊,它的谈吐和态度和一个人没什么两样,没想到这个蛇人也参与了围攻帝都。

邵风观道:你总该信了吧?我本来也不相信。

我本来还有点怀疑顾宣的话,此时却已坚信不疑了。

顾宣没去过东平城,除非这一席话是邵风观教他的,否则他根本不可能知道木昆这个名字。

我道:顾将军,你可受了不少苦。

可脱险后为什么不报告文侯大人?顾宣道:在蛇人中倒是没受太多的苦,那个木昆要问我,我已抱定必死之心,一个字都不告诉他。

毕将军率军攻破了北宁城,蛇人继续南逃,这次那个木昆也带不了我了,扔下我自己逃走。

那时我才长舒一口气,只道自己九死一生,总算保住了一条性命。

我道:只道?这是什么意思?顾宣冷笑道:我是被邵将军发现的。

到了这时我才知道,原来除了我,还有郁继荣也活了下来。

我一怔,马上就想到了那郁继荣定是另一个埋伏在地下洞穴中的士兵。

邵风观在一边轻声道:那个郁继荣是另一个脱险的士兵,是毕炜先行发现的。

我发现了他后,见他身上被包扎的,还只道是卖身投靠蛇人的败类,听他说到木昆我才算有点相信,正想向毕炜和邓沧澜报告,正好看见毕炜在处斩郁继荣。

什么?顾宣的话一直让我吃惊,邵风观这句话却是让我惊得呆了。

如果顾宣的话是真的,那么这个郁继荣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有什么罪责,毕炜又怎能处斩他?我道:真的吗?为什么?邵风观道:那个郁继荣骂不绝口,我是听得他自称‘郁继荣’,才知道他也和顾宣一样,是十个人中的一个。

这时顾宣突然大叫了一声,身上的纱布登时殷红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