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大典一过,大周朝顿时迎来的难得的平静期。
上京城中,方云待在府中,和大哥,小玲,福康公主一起陪着母亲。
淮安城是方云驻守之地,但加封冠军侯后,已经不再适合作为一城的守将了。
按照大周朝的规矩,像武侯、冠军侯这类的重要王侯的府第,是必须建造在上京城的。
这也就意味着,方云根本没有其他选择。
冠军侯府的地址,礼部在稍微参照方云的意见后,立即做下了决定。
然后由工部监制,大兴土木。
工部建造府第的速度,向来极快。
一座冠军侯府,一个月左右基本能完工。
之后,方云就能完全住进去。
大周朝的惯例,方云还有三个月左右的空闲时间,陪伴父母、亲人。
而三个月之后,新的任命下来,方云这位冠军侯,就得离开上京城,赶赴新的任命了。
每天除了陪伴家人,方云剩下的时间,就是疯狂的修炼武功。
封侯大典对方云的刺激很大,他现在对于武道的追求,更加渴望了。
属下参见侯爷!封侯大典的第三天,赵伯言抵达了上京城,进入了四方侯府。
赵伯言以前拜见方云,都是称为大人,现在就直接称为侯爷了。
恩,方云微微颔首:淮安城的事情,已经交结完成了吗?是的。
我已经将情报机构的核心,全部转移到上京城来了。
大人已经封侯,正式坐镇上京城。
我们自然没有必要再留在淮安城。
至于,第二十七军营那里,有周昕和楚狂坐镇,应该没有问题。
顿了顿,赵伯言微有些担心道:只是,大人现在加封冠军侯。
淮安城现在无人镇守,若是其他人有意。
恐怕第二十七军营就要落入其他人手里。
赵伯言担忧不是没有道理,方家虽然一门三侯,贵不可言。
一般几乎不会有人,根本不敢打方家的主意。
不过大周朝可是还有一个天武侯。
赵伯言手下掌控十几万的蛾子,八荒六合的消息,全在他的耳中。
方云和天武侯的事情,他早知道的清清楚楚。
第二十七军营毕竟是方云一手培养的心腹,是可以信得过的。
如果天武侯如果这时候,插上一手,方云还真的会比较头疼。
不必担心……方云摆了摆手,涉及到这种事情他又显露出了那种运筹全局,万事在心的自信:淮安城那里,自有管公明镇守。
其他人插手不上!赵伯言一惊:怎么会?我并没有收到管公明,封侯淮安的消息!方云笑了笑:没有收到消息是正常的。
因为管公明现在还没有决定建造侯府的地方,不过现在应该快了。
方云说话时,目光自信而深邃,似乎要到了上京城的某处。
大周朝的规矩,权势越重,地位越高,受到的束缚反而越大。
像方云建筑侯府,只能在上京城。
不过管公明就不一样了他这种草莽王侯,选择性反而多很多。
由于建造侯府的地点关系重大,所以朝廷对于王侯的限制很松。
一般可以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来考虑府第建造的地方。
管公明进入上京城时早已得了方云的嘱咐。
在方云封侯之后,再将封侯的驻地,选在淮安城。
有他坐镇方云的二十七军营,几乎无人能插手。
赵伯言微一思忖也明白过来,拱了拱手,由衷道:侯爷英明。
方云摆了摆手,对于赵伯言的奉承,毫不在意。
只是问道:我不在的这段时间,可有什么重要消息?赵伯言沉思了一下,随即利索的从袖子掏出一个折子,双手呈了上去:这个,侯爷应该感兴趣。
哦,方云眉头微挑,接过了折子:什么东西?严格的说,这不能算是什么消息。
而是我做的归纳。
大人,一直让我注意上京城中,那位深藏不露,装做不会武功的士子。
现在,有消息了。
方云心中一动,立即打开折子观看起来,耳中只听赵伯言的声音道:从侯爷让我注意他起,我就派了大量的蛾子,全天侯的盯着。
他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时候消失,半夜中,有什么人消失,全部被我们的记录了下来。
据我们观察,最近的一次,就在大人前往海外的时候,这位士子也诡异的消失了。
然后也就是大人回到中土不久,这位士子又再次出现了。
侯爷英明,一切果如侯爷所料。
现在看来,这位士子恐怕真的就是佛宗道统传人了!方云没有说话,默默的看着折子上,赵伯言列出的那位的活动规律资料。
赵伯言掌握了十几万的蛾子后,信息搜集能力,果然极为强大。
他不止查到了,最近半年的资料,甚至往前,追溯到了之前三年的详细活动资料。
三年前,方云十四岁,正好是误入梅林的时候……方云一边看着折子,一边默默契对照着心中的所知。
那位……消失的时候,有好几次,都正好是自己遇到佛宗传人的时候。
西部阎城的那一夜杀戮洞府的那一次……海外大瀛洲的那一次,方云几乎每次见到佛宗传人的时候。
那位都会以各种理由,深居……不出。
而每一消失之后,再次出现时,也正好是那位佛宗传人,实力暴涨的时候!另外,侯爷……赵伯言看了一眼方云,有些迟疑道:关于当年元宵文试的第二名,我们也已经查出来了。
就在折子的最后一面……方云握着折子的手掌,微微颤动了一下。
当年元宵文试,有人居然吟出了他做的诗。
这在当时,令他极为震动。
可惜,以方云当时的能力,这种消息还查不出来。
所以至今还是个谜团。
方云没有想到,赵伯言居然连这个都查出来了。
方云直接翻到了折子的最后一面,看完上面的一行小字,方云闭目合上了折子,心中长长的叹息一声:杨广!果然是你啊!镇国侯世子杨广,一惯深居简出,不与其他人交往。
东郊狩猎,历来极受上京城士子的喜欢,但杨广从不参加。
皇宫御宴他也极少参加。
谁也不会料到,他居然就是佛宗道统传人!当年元宵文试的第二名,就是他,镇国侯世子杨广!侯爷料事如神,属下万分佩服。
赵伯言由衷赞道。
一名头戴面具,经常以银白华服示人的神秘年轻人,早已经引起宗派界的注意。
在许多人,甚至大宗派还追查不到他的身份时,方云却在很早以前,只凭几面之缘,就已经判断他的身份。
这一点,由不得赵伯言不佩服。
事实上,赵伯言跟随方云许多,这种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从西洱城后开始,赵伯言就发现方云身上,越来越有一种魅力,说话做事,举手投足之间,散发出一股令人为之折服、信服的力量。
仿佛只要他在,就没有什么能超脱他掌控的。
甚至连赵伯言这种老于世故的人精,也不知不觉的受到了影响,对方云形成了一依赖和信服。
听到赵伯言的赞叹,方云心中哂然一笑。
在赵伯言眼中,自己仿佛无所不能,料事如神。
不过方云清楚,这一切都是自己推断而得,根本不是什么神机妙算,料事如神。
方云对杨广身份的怀疑,始于杀戮洞府的那次。
在那个时候,这位佛宗道统传人就已经在无形中,留下了破绽。
不过,既然赵伯言误认为自己是料事如神,神机妙算,这样反倒更好,让他更加死心塌地的跟弄自己,不敢生出反叛之心。
方云也不会去说破。
侯爷准备怎么对付那位?赵伯言道。
方云握着折子,摆了摆手,从容:此事不急。
这位既然蛰伏不出,又不想让别人知道他的身份。
那就不妨成全了他。
只要他能安分一点,我倒也并非容不了他。
不过,如果他还按捺不住寂寞的话,到时,我会亲自去见他一见!最后几个字见他一见,方云说得很重。
目光中隐隐有丝精芒闪过。
赵伯言沉默片刻,低下头来:属下明白了。
好。
这件事情你做得很好,作为奖赏,武道方面,我会想办法,帮你进入地变级的。
方云平静道。
他说这番话的时候,却是想到了表弟孙世堑的魔神台,大力神魔宗这些上古宗派,有些宝物,是能帮助武人取巧渡过地煞世界的。
只不过,这样的方式取得的力量,毕竟不稳固。
赵伯言一惊,随即狂喜,砰的一声,就跪在地上,叩头道:多谢侯爷,赵伯言必誓死效忠侯爷,万死不辞。
赵伯言效忠方云,绝不是什么大公无私。
他也是有私心的。
武道一途,永远是赵伯言一个放不开的心结,他虽然执掌了十几万的蛾子,但武功却毫无进展。
本以为踏入地变级今生无望,没想到,方云居然说帮助他进入地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