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然之间,方云明白了,三公对自己的考验是什么。
三公的力量直指人心,拷问灵魂。
方云天冲境的武力,在这股力量面前,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无穷无尽的力量,从四面八方压榨而来。
真正是天地的力量,都覆压了过来。
在天地的力量面前,人都渺小的仿佛蝼蚁。
咔嚓嚓!一阵阵的脆响,从方云的骨骼中发出。
帷幔之前,只见方云的身躯,像木头一样,缓缓的伏了下去。
他的脸色一片苍白,黄豆大的冷汗,不停的滑落,滴落在羊毛的地毯上,沾湿了一大片。
眼看方云就要被这股力量下,完全压垮。
突然之间,一种强烈情绪从方云心中涌去。
就见得意识感觉中的世界中,身躯弯下,几乎要被压垮的方云,猛然仿佛一个巨人般,背脊发出啪啪的脆响,一寸寸的挺直开来。
一道愤怒的咆哮声,从他的胸膛中,暴发而出:忠!什么才是忠?对江山社稷,不算是忠吗?对天下万民,不算是忠吗?难道只有对人皇才算是忠吗?江山几易,朝代更迭,天地间的人皇,数之不尽,如果对人皇才算是忠,那么哪一个才算是忠?最后一句话说罢,方云灵魂中猛然爆发出一股惊天的力量,这股力量贯通天地,瞬间就镇压崩塌的九洲天地山河。
眨眼之间,方云双目聚焦,整个人又回到了甬道之中。
黑色的帷幔垂挂而下,近在眼前。
甬道里,针落可同,静的可怕。
一阵轻风贯入甫道之中,方云只觉得身上发凉。
这才发现,不知不觉,身上已经湿透了。
普普通通的八丈距离,对于方云来说,比之一场苦战,还要艰难,整个几近虚脱。
望着近在咫尺的帷幔,一个又一个念头掠过脑海,方云沉默许久,终于还是揭开了黑色的帷幔走了进去。
帷幔后是一间房间,房间不大,四面垂挂着羊毛毯。
中央摆着一张古木书架,一张古木书桌。
书桌后坐着一位满头银发,身躯壮硕的老人。
老人神态严肃,嘴唇紧抿,流露出一股严厉的味道。
令人望一眼,就不禁心生畏惧。
但同时,他的身上,又流露出一股渊博的学问气息,就好像一道文化长廊,隽刻了成千上万的儒家古籍,令人望而兴叹,高山仰止!最令人印象很深的,还不是那股高山仰止的气息。
而是老人的眼睛。
老人的眼睛睿智而慈祥,带着一股洞彻世情的沧桑。
与老人严厉的神色,截然相反!这就是太傅,当令人皇的人文帝师!大周朝,不知道多少皇子、公主师从于他的名下。
他的严厉,连天皇贵胄的皇子、皇女,也心生畏惧,不敢放肆!他的道德修炼,即便当令人皇,也心生敬意。
坐吧。
太傅的声音非常平静,与他严厉的外表,截然相当。
带有一种令人心安宁的张力。
学生见过太傅。
方云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然后在太傅身前坐下。
这一礼,不是因为太傅地位比自己高,也不是因为太傅学问精深,道德高隆。
而是因为太傅和太宰、太保三人主持朝政几十年,天下吏治平明,百姓安居乐业,真正的做到了躬行天下,国泰民安。
仅仅就凭这点,三公就承受得起天下任何人一拜。
儒家的修身、治国、平天下,三公是真正做到了躬其行践。
方云虽然对于太傅测试自己,微有不悦,但这是私。
太傅测试自己,却是为的公。
公私分明,方云还是知道的。
太傅见方云坐下,微微点了点头:还记得两年前,你在文试上做了一首诗,当时才华尽显。
我留了一封请帖,希望收称为记名弟子……乾坤造化,物有其理。
两年之后,你与我儒家还是有缘无份。
太傅只字不提方云的封侯之事,却提起了两年前,曾发出一封请柬,希望收方云为记名弟子的事情。
方云虽然在兵家效力,但却与儒家一样,为朝廷,为江山社稷效力。
方云道:唯一的遗憾是,不能跟随太傅名下学习。
前一句话,方云还可以说有些顺着太傅的意思,但后面一句话,就说的比较真心了。
方云虽然从军日久,但在儒家浸淫的时间却更长。
如果不是夫子点拨,方云或许早已入了儒家。
太傅德道望重,名声在外。
天下的士子,没有不希望随他学习的。
以一个士子的身份而言,方云这番话,并不违心。
呵呵。
太傅笑了笑:所以,你就把张英推荐给我。
方云闻言,也不禁有些尴尬。
当初把张英推荐给太傅,确实走出于私心。
被太傅这么当面揭穿,多少有些不自在。
太傅微微领首,并没有太过为难方云:张英,我很满意。
他资质虽然差点,但品性极佳,极为勤勉。
儒学之道,勤能补拙,假以时日,他的成就必然不低。
方云心中闻言,也不禁替张英高兴。
有了太傅这番话,张英基本上前途无量了。
方云替张英,谢过太傅了。
方云道。
太傅摆了摆手,沉默片刻;开口道:方云,你在上京城西北角那片梅花树要中的事情,我和太保、太宰都已经知道了……方云听到这句话,心中微震。
上京城西北角的梅花树林,不正是儒家夫子所居的地方吗!果然太傅下一句道:夫子是我们三人的老师,当年你虽然是误闯入梅林。
但多少也是和夫子有了缘份。
于情于理,我们都希望你加入儒家,走上正道。
这也是当年,我破格向四方侯府发出请柬,希望收你为记名弟子的原因。
不过,天心莫测,你最终还是加入了兵家。
然而,正如你自己所说。
无论是兵家还是儒家,均是为朝廷,为社稷江山出力,究竟从文还是从武,都无所谓了。
我和我们都可以算是夫子的学生,这次招你过来,一是揭开这层关系,二是有一句话要送给你。
太傅说至最后一句话,神色极为严肃。
老师请说,学生洗耳恭听。
方云诚声道。
在其位,谋其职。
不在其位,亦谋其职。
我希望,你将来不管做到了什么职位,都能够言如其实。
为社稷江山,为天下百姓谋福社。
真正的做以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我希望你牢牢记住,你刚刚踏出的最后一步!太傅说罢,神色严肃,死死的盯着方云。
听到太傅提到刚刚入门的最后一步,方云全身一震,随即一动不动。
他的头颅微垂,目光闪动,若有所思。
良久,方云站起身来,长长地躬了一身:学生谨记太傅教诲。
嗯。
太傅点了点头,挥了挥手,不再多言:京城政务繁忙,我便不再多说。
你下去吧。
是,学生告辞。
方云深深行了一礼,退了出去。
这一次,甫道中却没有任何异样。
方云离开之后,一阵脚步声传来,两名皓首银发的老者走了出来,在太傅停了下来。
这两人,一人气质儒雅,神态波澜不惊,仿佛太山崩于前,也不会丝毫变色。
而另一人则一股皓日高悬,端坐虚空,寂然不动,普照亿万空间的气息。
这两人便是与太傅齐名的太宰与太保。
三公之中,真正的打理朝政最多的,是太宰,资政阁、辅政阁,七十二元士、翰林,连同天下儒生,都受命于太宰;学问最高,历为帝师的是太傅;而武道修为最高明,身负维续儒家香火传统,保护天下大儒重任的,则是太保!太保望了一眼方云离开的方向,蓦然霍步走出,掀开黑色帷幔,手掌一伸,摊在地上八丈余长的羊毛地毯,立即翻了过来。
毛毯的另一面,现出一行方方正正的毛笔字,分别是:信、智、礼、义、仁、悌、孝、忠!离帷幔最近的,是个忠字。
这八个字,是在儒家五常的基础上,加上了悌、孝、忠!八德之中,他踏过了信、智、礼、义、仁、悌、孝七个字,却在‘忠’这个字上,停步不前。
太保望着方云离去的方向,喃喃道,声音中似乎蕴含着一股奇特的意味。
‘信、智、礼、义、仁、悌、孝、忠’这八个字,以‘忠’为首,所以,我将忠字放到了最后。
此子虽然武力、智谋,丝毫不缺,且得夫子青睐。
不过,心中无‘忠’,则官越高,权势越重,越发对国无益。
若是让他做上王侯之位,恐怕于国无益,将来要埋下重重祸患,引发灭国之祸!太宰叹息一声,捡起写着忠字的羊毛地毯,道。
太傅闻言摇了摇头:百善孝为先。
把忠字,挂在孝字前面,只是我顺你的意思。
他能跨过孝字,也能跨过悌字。
拥有孝悌之义的人,又怎么可能是乱臣贼子?太宰默然不语,转头望向太保:师弟,你的意思呢?太保神色淡漠,平静:我只知道,他跨过这八个字,最终站到了太傅面前!此话一出,室内立即一片沉默。
片刻之后,太宰开口道:既然如此,那就准他封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