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之前江博做出计算机之后,研究所发现这计算机似乎就有存储功能, 要不然那些程序是怎么一直保留的呢, 所以他们而言在研究这种具有储存功能的设备。
只是没想到江博还是比他们快一步。
这可真是让这些老专家们觉得惭愧极了。
他们作为项目组, 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竟然还不如苏江博同志一个人做的成果多。
于是他们不止没有像江博想的那样慢悠悠的做,反而和之前一样拼命。
江博不知道这些事儿, 而是开始编写华语言方面的知识。
事实上他做储存设备, 也就是为了这本书。
到时候他就可以直接将储存设备交给研究所这边, 后续的事儿就不用他操心了, 他们想打印多少份, 就打印多少份。
最好学到的人越多越好。
江博编写华语言的时候,马兰就时不时的看看稿子。
宋楚坐在边上复习功课,为期中考试做准备。
见马兰一脸专注,她问道,妈妈, 你看啥啊?马兰道, 没啥,我随便看看,没准能学会呢。
她想看看, 自己作为全世界第一个接触华语言的人,会不会有幸成为全世界第一个黑客。
但是看了这半天,她发现自己还是看不懂。
果然,天分她重要了。
就是换了个世界,给了她更好的资源, 她也不可能翻身。
好在宋楚道,这个太难了。
我都不准备学。
马兰心里受到安慰了,自己这么聪明的闺女都学不会,说明这不是智商问题。
倒是苏志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作为一个老师,他觉得很神奇。
准备将这个当做他的兴趣爱好进行发展。
华语言之前就是在江博脑子里演变好的,所以没花多长时间就在电脑上面打出来了。
他琢磨着还要等好些天才能拿到储存设备呢。
没想到第三天,东西就到手了。
这可真是出乎意料了。
来送这东西的是蔡所长的助理。
助理一脸骄傲道,这个叫储存盒,为了做这个,陈专家都累倒了。
陈专家就是计算机项目组研究储存功能的专家。
江博:……这会儿的储存设备还挺大,不像U盘那么小。
马兰拿着看了看,发现有小孩子拳头那么大。
但是储存功能只有4G。
想着未来的科技发展状况,她再一次感慨科技进步真是不容易啊,真是要一步一个脚印来的。
江博让小助理等等,将电脑里面的华语言直接拉到了里面,然后交给小助理。
华语言在这里面,回去放在计算机里面就可以了。
小助理顿时如同捧着绝世珍宝一般,紧张的不得了,我,我这什么都没准备啊。
怎么带回去。
江博:……就这么带回去。
宋楚道,是需要口袋吗,我可以给你找个小背包。
小助理无语了,这个华语言他们可是知道的,那可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了。
全世界现在就他们华国有呢,都不知道领先多少年了。
这是他们华国的骄傲,万一被人抢了怎么办?不行,这技术太重要了,万一被人知道了,后果不堪设想。
我得让外面的人帮我找人,我需要人护送。
江博:……宋楚也想到了一个词儿,此地无银三百两。
安全部门这边很快就安排了一队人来护送小助理回研究所去。
于是军区大院又出现了这么奇怪的一幕。
这时不时的搞这么一出,就是不想去关注,也忍不住了。
女人们打听不出消息,男人们也只有职位高的人打听出了零星的消息。
只知道当初进来军区大院,是领导亲自批的。
至于什么原因,就调查不出来了。
而这一家人档案也十分的普通。
按照这个情况,军区的高层领导也不会继续往下面去查了。
因为从这情形来看,就知道是国家出面掩藏了一些信息。
能够让国家这么重视的,那必定是很大的事情。
一些军区领导就和家里人叹气,这一家子人很了不得啊。
这话是发自内心的感慨。
毕竟能和大领导关系这么好。
他们现在听到一些消息,上面似乎已经在开始别别苗头了。
毕竟大领导年纪大了。
对于首都军区的领导们来说,谁当大领导都是一样的,只要国家稳定,部队稳定就好。
但是他们有时候也身不由己,就算自己不乐意,也容易被人牵扯。
心里还是觉得不淡定。
所以如果能和苏家这样,得到大领导的看重,那就不用担心了。
可惜了。
这话让他们家里媳妇听到之后,一个个面露心虚。
毕竟当初为了有点儿小事,她们私下里也没和苏家人来往。
还以为这是小事儿,谁知道苏家人这么不一般。
但是这会儿也不好再贴上去,她们也做不出来这种事儿。
倒是改变了心里的想法,觉得自己思想觉悟还是不够高。
当初要是大方点,不那么计较,也不至于搞得现在这个样子。
以后可不能再这样了,要是人家苏家人小气点,岂不是惹了大事儿了。
还是组织上教导的对,做人就要思想觉悟高。
虽然不能够贴上去,但是大家还是开始对苏家这边释放了善意。
和马兰见面的时候,也会给个笑容。
马兰虽然觉得奇怪,但是每次也是回个笑脸。
她虽然不打算和大家深交,但是见面点头笑一笑还是可以的。
谁还不想自己生活的环境轻松点呢?……研究所这边,华语言一到达研究所,就受到了热烈和郑重的欢迎。
比江博本人能受到的待遇还要热切。
一群头发都花白的老专家们吃饭喝水都顾不上了,忘我的研究这充满魅力的语言。
他们是讲究科学的人,但是在他们看来,这语言就是科学里面的魔法。
这掌握了这魔法,就能在计算机的世界里面创造万物。
为了保证华语言的更快的带来成果,国家秘密从各个地方抽调年轻的才俊,一共两百人。
专门学习华语言。
这两百人,都是从各地大学省里面抽调出来的精英。
既要有聪明的头脑,还要有真才实学。
这也让大领导再次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必须培养更多的大学生,才能保证国家不断的发展。
除了大学生,还有更高学历的人才。
不得不说,江博的出现,让大领导拥有了更大的自信,觉得国家未来一定会赶超那些资本主义国家。
于是大领导和其他领导开了个会,会议内容就是,要教育部门这边讨论一个更利于培养大学生人才的教育制度。
比如现在的各个大学单独考试招生,这一点就不是很合适。
因为各个地区的教育环境以及人数都是不一样的。
很容易导致教育资源不平均。
为了研究这种新政策,国家还集思广益,各地区的老师出主意。
苏志峰听到通知之后,回来就和家里人说了。
马兰手里的筷子都要掉了。
天啊,这是高考要改革了吗?这是提前多少年啊。
宋楚一脸兴趣的听着苏志峰说话,爸爸,我会帮你出主意的。
江博倒是没开口,他对这些不感兴趣,正在思考如何养鸭子。
其实养鸭子很简单,但是难的是,要鸭肉保持原本的美味,还要让人吃的健康。
那些添加化学用品的鸭肉,他是绝对不会吃的,更不会给楚楚吃。
当然,苏志峰也没准备听他的意见,毕竟儿子在这方面一向不靠谱。
他只是想和自己媳妇闺女一起讨论而已。
马兰压根就不需要想,就道,我倒是有个想法。
啥想法?苏志峰满脸兴趣道。
全国招生啊,统一考试。
先把学校按照教育资源进行划分,分出不同的档次和录取分数线,再从高到底开始录取学生。
这样一来,就能最大限度的优秀的学生进入最好的学校。
以后国家需要用人的时候,就知道从哪些学校里面重点抽调人才了。
苏志峰眼睛一亮,拍手道,好主意!兰兰,没想到你在教育方面也很有天分啊。
江博听到那一句兰兰,鸡皮疙瘩都起来 。
宋楚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妈妈。
觉得妈妈好棒。
因为她以前看到末世的里面,好像也写过这样的考试方式。
江博泼冷水了,信息不通,无法实现。
果然如同一盆冷水泼下来,三人呆若木鸡。
马兰咳了咳。
她忘了这个时代挺落后。
信息基本靠通信了。
更不用说各地区的分数进行统一和排名了,那都是需要计算机联网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的。
苏志峰立马补救道,这个设想还是很好的。
只是受限于条件而已,但是咱们可以从这里找到灵感。
可以在各个省里这么干。
保证省里最好的学生都进入了当地最好的大学了。
马兰点头,孩子他爸,你太棒了,很懂变通啊。
宋楚道,爸爸,你果然是教育专家。
最最厉害的苏老师。
江博道,妈妈主意很好,等我过阵子就整个地区计算机可以共享信息。
妈妈的想法就能实现了。
马兰顿时整个人一怔,她儿子这是要为了她发明互联网?突然之间激动的无法言喻了。
感觉自己上辈子是拯救了银河系了。
儿子,你真的要研究那个啥?江博点头。
又看着眼睛亮晶晶,一脸笑容的宋楚,以后楚楚交稿子,就可以在家里交,不用出门了。
宋楚高兴的喊道,小博哥,你真是最最最棒的小博哥。
马兰也高兴的给儿子盛汤,儿子,你多喝点儿,不需要补脑子也补补身子。
苏志峰:……脑子好,真了不起哟。
甭管咋样,苏志峰的想法还是提交上去了。
他一共提了两个。
一个是马兰的说法,他写了个前提是在国家可以实现信息共享的前提下。
第二个就是他之前说的。
以省为单位的招考。
马兰说的那一条直接就被学校领导给放弃了,觉得这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才能想到这一条。
完全没法实现。
倒是苏志峰的第二条被提上去了。
……虽然马兰的意见没有通过,但是宋楚还是有了紧张感。
因为她觉得有了小博哥,以后高考没准真的会按照妈妈的方案来进行。
那样一来,她的压力就更大了。
以前是和首都的同志竞争,以后是要和全国学生竞争,感觉压力太大了。
宋楚连想写的书都暂时放下了,一心一意的学习,最起码也得把期中考试考好。
高中第一次期中考试考完之后,宋楚整个人都虚脱了。
觉得高中的学业和初中比起来更难了。
如果不是她基础学的好,这次考试还真是难办。
晚上复习完功课之后,宋楚躺在床上叹气,小博哥,好担心以后考不上大学啊。
江博正在进行动物细胞生长情况运算,听到宋楚的话就道,没事,我陪你复读。
宋楚:……她需要的是鼓励,是夸奖。
一点也不想要复读。
江博能感受到宋楚的情绪变化,皱着眉头有些不解,陪伴不是最好的事情吗,楚楚为什么没有高兴?楚楚的心事真是越来越不好猜了。
没事儿,他还是赶紧研究出养鸭子技术,让楚楚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烤鸭。
作者有话要说: 亲们,太累了,一大早一直在生日宴照顾一群孩子……精神很不好,今天只能更新这么多了。
明天争取多更点。
么么哒。
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