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章

2025-03-26 19:20:58

因为抢收工作, 大队的食堂又开伙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 整个大队食堂闹哄哄的。

大家都在谈论丰收,谈论马家大队的外孙江博。

没错,江博已经从老马家的外孙,成了整个马家大队的外孙了。

他是属于整个老马家大队的荣耀。

听说这化肥是外孙苏江博做出来的,专门给他们老马家的。

而且县里会选择在他们老马家这边你第一个搞化肥,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所以,他们老马家今天的荣耀, 今天的丰收, 都是因为一个人——苏江博!凭着外孙苏江博的功劳。

马三根这个在队里平平无奇的人,今天也成了整个队里万众瞩目的存在。

谁让他是人家名正言顺的外公呢。

马三根端着大海碗,美滋滋的喝着稀糊糊,吃一口就说一句, 我早就说了,我们家兰花儿那孩子是个有出息的, 那就是个神童。

绝对是有大本事的人。

你们别看他年纪小, 那本事可不小哟。

当初我们家兰花儿转正那事儿, 也是他, 现在这化肥就更不用说了。

其实当初这化肥出来的时候, 我就琢磨着是不是他做的。

可我们家人比较朴实,那孩子不声张,我就算猜测了,我也不能往外说啊,咱家又不是喜欢吹牛的人, 是不是?马三根堂哥马有根道,早该说的,你说了,咱不是整个队里都光荣吗?和咱这一家人还讲究那些,有好事就要说出来,让大伙儿都知道。

李四喜在边上道,要我说啊,还是怪我家大柱,他就是太老实了,有好事也不好意思往外说。

不说你们了,咱自己也不知道。

没法子,我们老马家人都太老实了。

于是马大柱成了马家大队谴责的对象。

连大柱媳妇都埋怨他,啥事儿都不说。

这要是早说了,她不是也能回娘家去说说吗,也在娘家长长脸。

马大柱啥话都不想说了。

闷着头喝糊糊。

当然,谴责完了之后,马大队长还是表扬了马大柱当初进城里帮着打听消息的行为,让他们马家大队没有错过化肥这种宝贝疙瘩。

马大柱总算得到了点儿表扬,脸红了红,抬头挺胸。

那可不,他功劳可大了。

要不是他当时说化肥好,队里咋可能会用呢?他嘴上还是谦虚道,我啥也没干,我就是个跑腿的。

马大队长点头道,功劳最大的还是小博。

要是没有小博,咱队里能这样吗?肯定不能啊,那还用说吗?大家心里都明白呢。

马大队长道,所以,我在这里征求大家的意见,咱队里单独给小博家里奖励点粮食。

今年刚收的春麦,咱一人拿出一两,大家觉得咋样?这没得说的,这一两咱给。

对,咱给得起!刚得了大丰收的马家大队社员们底气十足。

就算交了公粮上去,他们也能够比之前多分好多了。

不就是一两吗?少吃一口,也省下来了。

马大队长表示很满意,吃水不忘挖井人。

咱马家大队就是不亏待自己人。

就是要这么一直团结。

李四喜一听就高兴坏了,这下子闺女家里又多了几十斤粮食了。

而且还是麦子这种好粮食。

她闺女家那娃娃真是福娃娃。

马家大队丰收的事儿很快就传遍了附近的生产队。

其他大队一直在关注肥料的事儿,之前还笑话马家大队那边瞎搞,弄那么多试验田,也不怕亏了。

没想到粮食越长越好,还丰收了。

之前还没收粮食,只看着庄稼长得好了,他们就知道化肥的好处了,大伙儿就去公社那边闹了,说要化肥,凭啥就给马家大队啊。

这会儿丰收了,大家就更坐不住了,要去公社讨个说法。

公社书记前阵子被这些人逼的头疼,当初没结果的时候,一个个的生怕他们被选中当试验田。

结果看到好处了,就来公社这边闹他这个书记。

简直不可理喻。

如今有底气了,公社书记就直接道,人家那化肥是人家大队的外孙搞出来的,你们要是有这个本事,也给你们第一个用。

………………马兰他们也听到消息了。

消息是吕县长亲自上门来说的。

吕县长从马家大队回来之后,心情激动,无法表达。

就直接来找江博了。

马兰他们正在吃饭,就看到吕县长一脸红彤彤的模样。

也难为他那蜡黄的脸上能出现这种健康的颜色了。

丰收了,大丰收啊。

吕县长眼睛亮晶晶的看着江博。

江博端着碗吃饭,看了他一眼,非常平静。

他觉得一点都不惊讶,他早就计算出这个结果了。

好在马兰和宋楚他们很配合。

听到消息都露出一脸惊喜的表情。

马兰道,县长,这消息确定吗?我刚从那边回来,春麦亩产四百斤,晒干之后,能有三百多斤呢。

听到这个数字,马兰兴奋了。

她是马家大队长大的,自然之道以前的春麦产量了。

一亩地才一百多斤呢。

她以前也不懂种地,只觉得奇怪,新社会的土地上产量为啥这么少。

毕竟她上辈子的记忆中,粮食多的吃不完。

就算是老家的亲戚收粮食,每年也是大口袋的往家里搬。

后来慢慢的才知道,因为缺少了科学。

马家大队依然采用的是旧社会的种田模式,靠天吃饭,施肥靠大粪。

种子也是普通的种子,哪里可能有高产量呢。

所以大伙儿就算再努力,也总是吃不饱。

宋楚高兴道,妈妈,三百斤是不是很多?马兰直点头。

三百亩的亩产,已经很高了。

宋楚的小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容,眼睛看着江博,小博哥,你真做了大好事了,你让好多人都能多吃一口饭了,你太伟大了。

我太崇拜你了!江博白皙的脸上慢慢泛红,连饭也不吃了,抿了抿嘴,以后他们会吃更多的饭。

宋楚高兴的点头。

吕县长感慨道,小博,你这次真是做大好事了。

这化肥啊以后要是推广开了,更多的人都能吃上饭了。

推广?江博皱眉,它是属于平安县的。

吕县长以为江博不乐意对外推广,就劝道,小博,咱都是华国人,有饭要一起吃。

你做的事儿可以造福更多人,不好吗?我是按照平安县的土壤情况研发的。

如果对外推广,效果只有百分之八十。

吕县长:……马兰也听明白了,他儿子这是给平安县量身定做的的化肥啊。

吕县长之前还说江博赤子之心呢,这会儿就头疼太赤城了。

为了让他外婆家吃饱饭,还真就只针对平安县了。

苏志峰解释道,其实所有的化肥在任何地方都不可能带来同样的效果。

毕竟要普及的东西,每个地方情况不一样,使用效果肯定也是不同的。

马兰点头,就是,这种事儿没法避免。

吕县长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了。

好在还有百分之八十的效果呢。

有这百分之八十也算很不错了,我们县里准备开化肥厂了,要大量的生产化肥。

另外,我们也会汇报上去的。

到时候县里必须给小博奖励。

小博,你个人有啥要求吗?江博当然有要求了。

他那车的发动机,真的让他很头疼。

续航能力太差了。

这大热天的,每天都扛着一袋煤炭,简直糟糕透了。

我要换发动机。

又换发动机啊,吕县长抓了抓脑袋,上面好像说那技术要保密。

那就用已经有的。

江博道。

他不准备再自己做发动机了,上次做出来的,都不能给他用。

吕县长:……要不我给你配专车吧,我那专车给你用。

司机都是现成的。

以江博现在的职位,以及在县里做出来的成绩,给他配专车也是可以的。

大不了自己这个县长骑自行车呗。

马兰和苏志峰:……他们儿子真是越混越好了。

江博摇头。

他还是喜欢自己开车带楚楚上学。

吕县长这会儿可不想委屈江博了。

这么重要的人才,一点需求还能有啥不能给他满足的呢。

反正省城那边还有一个高所长呢。

自己这边不行,到时候找高所长不就行了?……我给你申请,帮你定一个新的发动机。

说完要求,吕县长就赶紧走了。

他还得回去召集县里开会呢。

整个县政府的干部们都参加了这次的会议,古厂长也来了。

会议的主题就是生产肥料,并且在全县推广肥料。

因为马家大队的丰收已经证明了肥料的有效性,所以县里的干部们对于这提议全票通过。

古厂长更是笑的合不拢嘴,幸好我早有准备,我们厂里已经生产出了两条生产线,县里如果有需要,可以马上过去提货。

但是这该走的账还是要走的。

吕县长白了他一眼,这么长时间就两条线,你还好意思骄傲。

你们机械厂真是越来越不行了,是做螺丝做的时间长了?古厂长脸上笑容顿时一僵。

差点儿就要对吕县长骂出声了。

之前是谁说实验没做完,不知道成不成,要等实验做完了之后在给上面汇报,再做决定。

要不是他坚决的相信苏顾问神奇的能力,一早就做好了准别,就这两条线都没有的。

当然,人家县长,他心里有话也不敢说。

他问道,吕县长,这技术要是往上面汇报了,咱县里还能生产吗?咋不能呢,这又不是需要保密的项目,咱自己弄出来的,属于咱们平安县的。

咱自己就生产。

你们机械厂赶紧加班加点的生产起来,多生产几条生产线,咱们县里马上就把化肥厂给建立起来。

要建设大化肥厂。

吕县长也不傻,就算要造福大家,也要保证县里能够吃上一口肉啊。

反正一边加大生产,一遍往上面汇报。

上面一层层的,等有了定论的时候,他们县里只怕化肥都生产出一批了。

对了,还要写宣传稿,往省里报社那边寄过去,让人知道咱这化肥的作用,要不然谁来买化肥呢。

找宣传部最会写的人来写。

一件件工作安排下来,整个平安县都忙碌起来了。

古厂长离开县政府之后,就赶紧去找钢厂那边联系,要更多的钢材。

钢厂高厂长惊讶道,还生产那个生产链?那东西真能行?当然能行,试验田都增产了,每亩地增产差不多一倍了,你说该不该生产?当然该啊!高厂长惊呆了,还真给那小顾问给做出来啦。

他还真有那个本事。

古厂长经过打击之后,早就已经成为了江博的真实粉丝了,那可不,咱这苏顾问年纪小,但是本事是真的打,干啥啥成。

高厂长就想起了一件事儿,我记得,他上次来我们厂里,还说要给我们改善钢材的……古厂长嘴角一抽。

对高厂长现在这幅嘴脸表示很看不起。

当初多嫌弃人家苏顾问呢,还差点和人家苏顾问吵起来了。

现在就想着求人家了?呵呵。

另外一边,吕县长也将电话打到了云山地区政府这边。

将马家大队的情况汇报了一遍。

云山地区李专员惊讶道,这是真的吗?然后严肃道,粮食问题可要严肃对待的,我们现在坚决抵制浮夸风。

你可不能学那些人乱来。

前几年一些地方政府的干部,突然就搞起了浮夸,往上面虚报产量。

连亩产万斤都给搞出来了。

他们嘴皮子一动可苦了老百姓了,毕竟报的产量多,交的公粮也多。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只能够让老百姓勒紧裤腰带来完成公粮任务。

现在上面的干部一听这些浮夸风,就觉得头疼。

吕县长也严肃道,我以我的党性保证,绝对没有说一句假话。

地区这边随时可以安排调查员过来调查。

李专员见他这么说了,直接道,我会安排的。

严肃的事儿说完了,李专员突然转了画风,还是你们那个发动机天才搞出来的?吕县长笑呵呵道,没错,现在他可是我们县里的技术顾问。

李专员酸了,你说你们县里是怎么捡着这个宝贝的。

要不是听说那同志不乐意离开平安县,他地区这边都要给他安排一个岗位了。

地区这边很快就安排了调查员去马家大队调查。

调查员到了当地,可不得了了。

马家大队社员知道他们是来调查丰收的事儿的,就给围着说起来 。

这事儿当然是真的,必须是真的啊。

咱亲眼看到的,亲手打的麦子!咱马家大队的人从来不吹牛,说是多少就是多少。

那就是咱大队的外孙搞出来的化肥。

化肥是个好东西啊,比大粪好用多了,庄稼吃了这个,长得好哟。

咱们马家大队搞出来的东西还能是假的?不信你自己去仓库看看去。

领导,你回去记得说啊,这化肥是咱马家大队的外孙搞出来的。

对,没错,给他发点奖励,这是多大的功劳啊。

至少给一张奖状,一个搪瓷杯子。

要是有热水壶就更好了……调查员:……全队老百姓一致承认,队里的干部又带着调查员去看了仓库里的粮食,事实证明,化肥增产事件是真实的,并不是浮夸风再现。

调查员激动的就往地区政府去汇报了这一消息。

李专员当即激动的拍桌子,兴奋道,好啊,这平安县果然是个好地方,名字取的好,好事一桩一桩的。

地区这边立马将事儿汇报了。

早点汇报,早点能够得到处理。

化肥早点推广出去,以后才能造福更多的百姓。

和这些人相比,江博就比较闲下来了。

该生产的化肥品种,他也都搞完了,暂时也不准备再做这个了。

正宋楚他们暑假的时候,就开始写新书了。

他就帮着写书。

因为写字的只有苏宝亮一个人,所以进度有些慢。

江博担心要是新书一直写不完,后面楚楚就一直没时间陪他了,所以干脆帮着写字了。

这种时候,他就特别想要一台计算机。

可这东西不是他画图就能做出来的。

每天孩子们就待在苏家这院子里叽叽喳喳的讨论。

徐美丽他们就将孩子的口粮放在这边,孩子们就在马兰家里吃饭。

马兰也不嫌麻烦,巴不得有人陪着自家孩子在家里玩呢。

不过回来做饭的就变成了苏志峰了。

他暑假负责扫盲班,比平时要轻松。

回来的早,就在家里做饭。

中午,一大家子人正围满了桌子吃饭呢。

就听到马大柱的声音了。

姐,姐我们来啦!马大柱在外面兴奋地喊着。

宋楚麻溜的跑去开了门。

喊了一声大舅,再一看,还有小舅呢,高兴道,小舅!哎哟,我们家楚楚长高了。

让小舅看看你重了没。

小舅马小柱笑着将楚楚抱着举了举。

宋楚还挺不好意思的。

江博不悦的走过去,将楚楚往下面拉。

马小柱看到他了,就笑着将楚楚放下,把他给一把举起来了,我们马家大队的外孙啊!给小舅沾沾你的聪明劲儿。

江博:……放下放下!马大柱不高兴道,别把你那傻劲儿给咱小博了。

马小柱赶紧将人放下,然后从兜里掏东西给他们吃。

都是沿路采的野果子。

这大热天的,就是野果子多。

宋楚高高兴兴的用小手捧着,然后分给其他孩子,孩子们高兴坏了,他们在城里还真吃不上这东西。

马兰看着两人拎着一堆东西,问道,咋又拿这么多东西?这可不是咱们的,这是队里给你们的。

马大柱自豪道。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下个月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