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章

2025-03-26 19:20:57

等马兰出了房间, 宋楚和江博早就起来了, 两人还出去给她买了一个大肉包子回来做寿包。

看到马兰起床了,宋楚牵着江博的手,一脸笑盈盈道,妈妈,我和小博哥一起祝你生日快乐,永远年轻美丽。

马兰又想擦眼泪了,谢谢, 妈妈真的很开心。

宋楚咧着嘴笑, 礼物你喜欢吗我和小博哥一起买的。

我觉得妈妈就和那手表上的梅花一样美丽。

很适合妈妈。

马兰笑着含泪,喜欢的不得了。

但是就一个生日而已,买那么贵重的礼物干啥。

多浪费钱啊。

心疼。

妈妈,钱不重要, 重要的是妈妈喜欢,妈妈开心。

马兰将手腕伸出来给他们看, 真心道, 谢谢, 我很喜欢。

我会一直戴着的, 以后再好的手表都不换。

她要戴一辈子!宋楚道, 那可不行啊妈妈,我们以后赚大钱了,还要给你买最好的手表呢。

你是世界上最美丽最好的妈妈,当然值得最好的!马兰感动坏了,这是哪里来的小天使啊。

苏志峰都甘拜下风了。

他这还想讨好媳妇, 好好表现一下呢。

结果好话都被闺女说完了。

算了,有些话当着孩子的面,也不好说出口,免得教坏了孩子。

于是催促道,你们两吃了赶紧上学去。

宋楚大口喝着粥,问道,爸爸你不上早自习吗?今天特殊,我让别的老师顶一下,待会儿送你妈上班去。

宋楚哦了一声,低头喝粥。

马兰羞涩的看了他一眼,然后扭捏的将肉包子给分了。

江博瞄了眼苏志峰,又看了眼马兰,总觉得这两人在用眼神交流什么。

他又看了看楚楚,结果楚楚只知道低头吃东西,别说眼神了,一个眼风都没给他。

吃完饭,两孩子就高兴的背着书包走了。

苏志峰含情脉脉的看着马兰,生日快乐,兰兰。

我还以为你忘了。

马兰羞涩道。

怎么会呢,忘了我自己的,也不能忘了你的。

苏志峰温柔的笑道。

这不是想给你惊喜吗?你以前老说我不够浪漫,我这不也要学学吗?马兰红着脸笑了起来。

两人处对象那会儿,苏志峰确实就是个愣头青。

牵手都不会的那种。

现在苏志峰自然的牵起她的手,我送你上班,这会儿还早,咱们骑慢点。

看看风景,你不是喜欢那啥兜风吗,咱也兜风。

好。

马兰幸福的笑道。

坐在自行车后座,马兰抓住苏志峰的衣服,感觉心里幸福的不得了,那包很好看,我很喜欢。

我挑的。

苏志峰骄傲道。

是不是很贵?你以后可别这么乱花钱了。

没事儿,给你买东西,多贵都舍得。

重要的你喜欢。

苏志峰觉得自己也学到了一点了。

马兰笑了,谁不希望自己男人给自己花钱呢?虽然自己男人把工资全都上交了……马兰突然眉头一挑,存私房钱了?苏志峰差点一脚踩空了。

……这不是私房钱,这是你的钱。

我知道钱给你,你肯定不会乐意花,所以我只能偷偷的存点,给你买东西。

时不时的给你一个小惊喜。

马兰又忍不住笑了,咋现在越来越肉麻了。

嘴和咱闺女一样甜了。

苏志峰道,那是因为我们对你都是一样的心思。

可不是和他闺女学的吗?现在看来,那小甜嘴还挺有效果的。

马兰偷偷的在他腰上掐了一下,表达心里的喜悦。

到了钢厂,马兰就故意将袖子撸起来,露出手腕上的新手表,还将自己的背包放在了桌上。

工会里面大多都是女同志。

女同志对于某些东西,那眼光都是雪亮的。

一眼就瞅到了马兰的新手表和包了。

徐美丽惊呼道,马兰,你买手表啦!还买包啦!其他人自然的围了过来,哎呀,这包真好看,上次在省城还看到过,从S市过来的吧。

还有这手表是梅花的吧,多少钱?马兰笑着道,这包是我爱人给我买的生日礼物。

也不知道多少钱,我也说他了,乱花钱。

女同志们心里顿时觉得好酸好酸。

谁不希望自家男人给自己买礼物啊。

她们过生日,家里男人压根都不知道,还得回去伺候他们吃吃喝喝的。

更不用说买这么贵的包了。

她们正酸着,又听马兰道,这手表是我儿子和闺女去省城给我买的。

听到马兰这话,办公室的同志们顿时一脸震惊。

马兰家的孩子才多大呢,都能给当妈的买手表了。

有人还不信,就算再聪明,那也还是孩子吧,能挣那么多钱?马兰,真的假的?徐美丽正一脸羡慕呢,听到这话就不乐意了,你还别不相信,咱家楚楚都出第二本书了,稿费不断呢。

我们家小博可了不起了,都是县里的技术顾问了,可每个月五十块的工资呢。

……这年头混的不如一个孩子,真有些脸热了。

徐美丽自己说着也羡慕,马兰,你可真是值了。

你们家楚楚和小博哥那么孝顺真是让人羡慕坏了。

可不是吗,真让人羡慕。

人家还不是亲生的呢,可比自家亲生的强多了。

男人疼,儿子闺女孝顺,马兰这日子过的也太好了。

马兰心里骄傲的不得了,她觉得自己上上辈子可能拯救了银河系。

这个生日过可真开心!马家大队这边,大伙儿也都开开心心的上工。

看着这地里的庄稼长的好,像个吃胖的小伙子一样,眉开眼笑。

虽然地里的庄稼还没成熟。

可就看着这个架势,以后收成肯定要比以前多啊。

马家大队的社员们每天看着这一半的试验田,可高兴了。

干活都带劲儿。

唯一让他们不高兴的是另外一半没有施肥的庄稼看起来蔫儿吧唧的,一点力气都没有。

就和没吃饱一样的。

一点都不招人喜欢。

大伙儿在田地里念叨着化肥,说当初该申请更多化肥用的。

大柱早就说了,这化肥是个好东西,咋当初就不多弄点呢。

县里也特小气了,要给就全都给施肥被,干啥只给一半。

就是,要我说啊,咱所有的庄稼都施肥才好呢。

这些马后炮们完全忘了之前还准备和县里闹着不要化肥的事儿了。

满心满眼的都念着化肥的好。

要我说啊,这能做出化肥的人,那才有本事呢,肯定是个种庄稼的老把式。

马大柱在一边狠狠的憋着,听到这话就咧嘴笑,啥啊,那就是个小娃娃,他外甥,亲的!大柱啊,你下午请半天假,去给你姐送鸡蛋去。

今天她生日呢。

他旁边的李四喜边除草,边道。

以前老马家是不过生日的。

吃饭都吃不饱,谁还过生日啊。

李四喜自己都不记得自己哪个孩子是哪天生日的。

但是马兰自从进了城里之后,就会给自己爹娘寄点生日礼物。

人都是相互的,她这一讲究,李四喜自然也开始讲究起来,惦记着闺女的生日。

把家里存着的,舍不得吃的鸡蛋往闺女那边送。

马大柱这会儿正憋得慌呢,听到这话,顿时来劲儿了。

他正想去看他姐呢。

想问问能不能往外说啊。

这阵子他可憋坏了。

下午马大柱就往县里跑了。

直接找到了钢厂。

马兰心情好,看到自己弟弟了,也笑的很开心,大柱啊,啥事儿啊?马大柱将鸡蛋往马兰手里放,你过生日,咱妈惦记着呢。

咋又送东西,留给鹅蛋他们吃啊。

马大柱道,家里不缺他们一口吃的。

咋样也要学会孝顺他们姑。

马兰觉得亏心,好东西就应该给孩子们吃。

可送过来了,退回去也不好,她准备着买斤肥肉让大柱带回去。

这鸡蛋就留下来给楚楚和小博早上煮着吃了。

马大柱道,姐,咱队里那庄稼长得好啊。

用了化肥之后,长的特别好。

马兰一点也不意外,她在家里被洗脑,早就已经觉得会好了。

本来就是好东西。

那咱们能说是咱家小博做的吗?马兰想了想,觉得还不成,再等等,万一他们知道是小博做的,就不重视了,到时候粮食长得不好咋办?马大柱:……这还要继续憋着啊。

于是回去的时候,马大柱闷闷不乐的拎着一条肥猪肉回到了队里。

李四喜看到肥肉了,又惊又喜,又怨儿子不懂事,从闺女那边拿东西了。

她现在也是有孩子的人了,好东西得留着给孩子们吃的。

话是这么说,晚上还是给家里煮了一半的肉吃了。

家里人吃的香喷喷的,孩子们嘴上都带着油。

大柱媳妇和小柱媳妇也笑眯眯的。

所以说,家里给三姑子送东西的时候,她们从来没有怨言。

就算少吃一口,她们也乐意。

谁让三姑子做人厚道呢。

家里都吃的开开心心,唯有马大柱有些食不知味。

这还要继续等着啊。

好难受哟。

和马大柱相比,吕县长心情就单纯多了。

他每天都能知道马家大队那边的农作物生长情况。

知道两边农田的对比越来越明显之后,这喜悦的心情是怎么都压不住了。

恨不得赶紧全县都施肥。

可不行啊,还得等着。

毕竟小博给的那些化肥都是不同阶段的。

得全都试验完了,才能够开始全县推广。

咋样也要熬过这一茬庄稼长齐全了才行。

因为全县上下都盯着化肥去了。

倒是没人记得江博了。

不过江博也挺有职业道德。

他如今可是领工资的人,总不能白吃白喝白拿。

于是也抽空再弄点儿其他种类的化肥出来。

农作物不同阶段需要的化肥也是不同的。

有些植物不同种类的,也需要不同的化肥。

省里的高所长还打电话给吕县长,询问江博的情况。

问他最近有没有捣鼓啥东西。

结果一听,江博还在研发化肥,顿时心塞了。

他的动力天才啊,怎么就钻化肥里面去了?七月的时候第一波庄稼成熟了。

收粮食这天,吕县长直接开着车子,带着农业局的干部们直奔马家大队。

当地公社的干部们也往马家大队这边赶。

这阵子,对于大伙儿都是煎熬的。

如今,可终于熬出头了。

他们到的时候,马家大队热闹的如同过年一般,都在金黄色的麦田里面埋头苦干抢收。

这第一拨出来的是春小麦。

从下种子抽芽,到现在庄稼成熟了,每个阶段都是施了肥的。

马家大队的人亲眼看着它们茁壮成长,硕果累累。

都不用等收上来了,只要这么一看,就知道今年春麦大丰收了。

大队的老人们看着那长出来的沉甸甸的麦穗,激动的都哭了。

吕县长们刚来,马大队长就激动的拿着麦穗给他们看。

领导,这化肥真是个好东西啊。

咱这庄稼长得也太好了!吕县长也偶尔过来看,但是没看的那么仔细,总听人汇报消息而已。

如今看到这沉甸甸的麦穗,脸面也激动的红了。

拿过来搓下来,往嘴里塞。

每一粒都很饱满。

味道也还是那么清香的味道。

没有因为化肥而发生啥改变。

好啊,真是好啊!吕县长激动的脖子到耳朵都红了,勒起袖子也下地干活。

其他干部们见状,也都往田地里面奔。

因为人多,才一个小时,就收割起了一块三亩大的麦田。

这边刚收割上来,那边就开始脱粒,称重。

三亩地,一共收获了一千二百三十八斤。

出去晒干之后的减量,那也有九百斤到一千斤了。

平均算下来,亩产也有三百斤了。

知道这个数据之后,马家大队的全体社员们都高兴的欢呼。

他们之前的春小麦,年成好的时候也就亩产两百斤。

前两年年成不好,亩产才一百多斤呢。

现在竟然有三百斤了。

这说明以后他们每亩地都能多一百多斤粮食吃了。

有了这多出来的粮食,大伙儿就能多吃几口饭,吃饱肚子了。

马大队长含着泪,带着队里的干部跑来找吕县长,县长啊,咱队里都特别感谢县里。

县里给咱找来了化肥,产下这么多的粮食。

大伙儿这心里都感谢县长,感谢县里的领导们。

这感激的心情真的不能再真了,以前的领导嚷嚷着要亩产万斤,成天的瞎指导,哪里像这吕县长啊,不声不响的就给他们弄来化肥。

实实在在的增产。

吕县长也高兴得都要流出老泪了,当县长的,别的不怕,就怕下面的社员饿肚子。

前两年有些地方有人饿死了。

他们每天都睡不着觉。

心里想着就心酸啊。

没啥是比粮食更重要的。

之前小博搞出发动机,他也高兴,替国家高兴。

可是这次,他才是实实在在的,从内到外的兴奋,激动。

感激。

对于他这样的底层干部来说,让老百姓吃饱肚子比搞发动机更重要。

他感激小博!吕县长激动的语无伦次,不不不,我这心里也感激你们,感激你们老马家人。

你们老马家人出了人才,搞出化肥,造福大家啊。

这是咱平安县的骄傲!马大队长一愣,这,这化肥是咱老马家人搞出来的?这么大的事儿,他这个当大队长的咋不知道?这不是那啥帝国主义国家的东西吗?吕县长骄傲道,这是咱自己国家的东西,咱们自己研发的。

就在咱们平安县。

咱们县里的技术顾问,你们老马家的外孙苏江博同志研发的!他都问过了,这种农业上面的东西,是不需要保密的。

可以对外公开的。

他们平安县就是搞出了化肥了,搞出了能够增加产量的化肥。

马家大队的干部们一脸惊疑。

苏江博?谁啊,马家大队有这么个人才吗,咋没听说过?这名字听着耳熟啊。

苏……三根家的马兰养的儿子就是这名字。

瞎说,人家还是个孩子呢。

就是,孩子能搞出化肥吗?这要是三根家里的,咋可能没说一声呢。

三根家比他们还能吹。

吕县长笑道,就是马兰同志的儿子,苏江博。

苏江博同志因为他们外婆吃不饱饭,所以才研发了化肥。

……!!!马家大队的干部们都石化了。

还真是马兰家的儿子啊。

那个小娃娃搞出来的?又有人想起来一件事儿了,之前三根家里不就吹过了吗,说马兰成为正式工,就是因为她儿子有本事呢。

还说马兰闺女也有本事,都写书出版了。

小女娃能写书出版,小男娃搞出化肥好像也不是不可能啊。

而且这还是县长说的呢,能有错的吗?人家三根家的外孙还是县里的技术顾问呢,这一听就是有本事啊。

不愧是他们马家大队的外孙啊,就是有本事,就是有出息!很快,整个马家大队都传开了,这个能让他们粮食增产的化肥,原来是他们马家大队的外孙,苏江博搞出来的。

不知道苏江博是谁?就是三根家的外孙,马兰的儿子!等消息传到李四喜和马三根耳朵里的时候,两人都蒙了。

李四喜不敢相信道,别是弄错了吧。

马队长家的大儿子马大憨道,哎哟,婶儿,这可是县长说的!那还能有错?李四喜惊的张大了嘴,转身看了看,看到了同样震惊的马三根,他爹,我没听错吧。

没,好像是这么说的。

哎哟喂,这么大的事儿,咱竟然现在才知道!李四喜惊喜脸红脖子粗,转身就喊,大柱,马大柱,给我滚过来!马大柱这会儿也蒙着呢。

今天丰收,他还准备回家就和家里人说这消息呢。

结果都没给他这个表现的机会,这消息就在队里传开了。

李四喜找到他了,就吼道,这么大的事儿你不知道?你不是去过县城了吗?马大柱哆嗦道,我是知道,可我不敢说啊。

这么好的事儿,有啥不敢说的?李四喜气死了。

这要是早点说,他们家不就能早就吹起来了吗。

能吹几个月了。

太吃亏了!你咋这么蠢呢!简直不像她儿子。

马大队长送走了吕县长,也跑过来了,看着马三根就道,不厚道啊,太不厚道了,这消息不早点说。

我最近压力多大哟,那些大队长看咱们庄稼长得好,就找我麻烦,说咱马家大队占便宜了。

我要早知道是咱外孙做出来的,咱不就能怼回去了吗?马三根拍了自己儿子的脑袋,都是这个臭小子,瞒着不说。

马大柱冤枉死了,我这不是怕说了,你们就不用化肥了吗?马大队长也给他脑袋来了一下,以为咱和你一样蠢呢,这么好的化肥,傻子才不用!马大柱抱着自己的脑袋,苦着一张脸,冤枉的想哭。

都是一群马后炮,他太难了。

作者有话要说:  额么么哒,,写完了一点,先更了吧。

免得大家等。

还有一更在九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