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柱难得有一次进城的机会, 而且还是身负重任, 走路都带风。
天没亮就出发往县城来。
都没好意思空着手来,年前山里偷偷打了一只野兔子,马家人舍不得吃晾干了。
这来城里一趟就给带来了。
另外还有一些野果子干,都是李四喜做好的。
都舍不得给家里孩子吃。
这次一说要进城,也给拿来了。
按着李四喜的说法,咱自己勒紧裤腰带也得把这脸面给撑起来,不能给城里她小姑丢了老马家的脸面。
拎着一大包裹的东西, 马大柱特别有底气, 但是到了钢厂之后,又怂了。
好在马兰现在在单位当干事,而且还是工会,有点儿名头。
他一说马兰的名字, 人家就知道这人了,赶紧把人请进保卫室里面喝水, 然后让人去喊马兰。
马兰一听自己啊大弟来了, 顿时惊讶了。
以为家里出了啥事儿。
毕竟老马家人可不会轻易来城里的。
马兰赶紧去大门口找人, 刚到, 就看到马大柱坐在椅子上面腼腆的笑。
大柱, 你咋来了。
马大柱看到自家亲姐了,顿时觉得找到了救星一样,浑身的不自在就没了,高兴道,三姐!特别是看到马兰身上穿着的漂亮的工装, 干干净净的,一看就是干部,就特别有底气,和旁边的保卫科人员说道,这就是我三姐。
马干事,他说是你弟弟。
保卫科的人和马兰确认。
马兰笑着道,确实是我弟弟,谢谢你们了。
没事儿,你们进去吧。
马兰就领着马大柱进了钢厂里面。
姐,你们厂里真好啊。
马兰道,所以让你们之前好好念书,都不争气。
马大柱揉揉耳朵,咱妈说了,咱家所有人的脑子都在你一个人身上。
得了,我不和你贫嘴了。
你咋过来了,是家里有啥事?马大柱就想起正事儿了,严肃道,家里没啥事,但是咱马家大队有事儿。
县里突然说要给咱们用化肥。
大队长着急啊,咱也不知道这化肥是啥东西,也不知道好不好用。
万一不好用,把咱们庄稼弄死了,咱不是又要饿肚子吗?马兰一愣,县里的化肥……不就是她儿子弄的?姐,你知道这化肥的事儿吗?马大柱问道,大队长的意思是,让你想办法打听一下这到底是个啥东西,要不问问姐夫也行。
咱不能这么不明不白的祸害咱们庄稼。
你想想,去年要不是有救济粮,要不是下了雨,咱都要差点饿死人了。
今年咱可就指望着这点庄稼活命了。
这事儿马兰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说。
这化肥就是她儿子搞出来的东西啊。
而且看样子,县里这是准备做实验。
也就是说,县里都摸不准这个化肥能不能用。
至于怎么挑中马加大队的……她觉得和她儿子有点关系。
说实话,马兰自己也不敢打包票说这化肥能不能用。
未来那些化肥经过检验的,当然是可以用。
可现在这化肥刚出来,也不知道配方合不合理。
就算她儿子是天才,啥都会,她也不敢拿粮食打包票啊。
见马兰没说话,马大柱着急了,姐,是不是这东西不好啊?那个……大柱啊,要不咱中午回家吃饭的时候,我问问你姐夫。
你都不知道?马大柱惊讶道。
马兰道,我读书少,还是问你姐夫比较合适。
再说了,我都搬新家了,你是不是得去我们家吃个饭,认个门?马大柱嘿嘿道,是得去。
能去姐家里吃饭当然好,回家又能吹了。
对了,我还给你们送东西来了。
都是咱妈攒的好东西。
说着将麻布袋子给马兰。
马兰一看,里面都是吃的。
顿时心里酸溜溜的。
她这辈子的家人谈不上多开明,重男轻女,没啥见识。
可是也真是朴实。
知道马兰弟弟来了,胡主任就让马兰提前下班了。
马兰最近在厂里表现好,之前搞的那些故事墙很有反响,厂里工人没事儿就去看,让工会在厂里工人面前也露了脸。
胡主任眼里,马兰也是她的得力干将了。
平时自然照顾点。
到了家里的时候,马大柱就看到了马兰家的小院。
青砖瓦房。
院子里的葡萄架子,水井、秋千、还种了花草和青菜。
马大柱从来没见过这样舒服的房子。
唯一不好的就是院子太小了,不如咱家自留地大,可以种很多吃的。
他正和马兰说着话,宋楚就从屋里跑出来了,小学放学早,每次两个孩子都最先回来。
宋楚看到马大柱了,惊喜道,大舅!哎哟,是楚楚呀,咋又长高了。
大舅给你带吃的了。
马大柱憨厚的笑道。
宋楚高兴道,大舅,你带啥吃的了?一些野果子干呢,你没吃过的。
还有一只兔子肉,特别香。
宋楚听了感动的稀里哗啦的。
外婆家里日子那么艰难,吃饭都吃不饱,每天都吃很难吃的东西。
但是他们有了好东西竟然还往这边送。
自己都舍不得吃。
大舅,你太好了,还特意给咱送吃的。
马大柱说实话道,不是特意送过来的,顺道的。
这次过来是办事儿的。
宋楚道,办啥事啊?马兰连忙道:大人的事儿,小孩子别操心。
可不能让大柱知道了,万一化肥失败了,以后他们小博咋办?马大柱道,对,你们小孩子也不懂啥叫化肥。
马兰:……宋楚道,我咋不懂了,我懂!你还知道化肥?马大柱来精神了,他姐都不知道呢。
哈哈哈,楚楚,那你说说,啥是化肥啊?就是放在地里,让粮食长的好的东西。
马大柱惊讶道,你还真知道啊。
那这化肥真的能让庄稼长好吗?宋楚道,当然可以。
江博也肯定道,可以的。
马大柱就笑了,小孩子咋知道好不好呢,你们还小,不懂这个。
这可是大事儿。
江博道,我做的,我知道。
马大柱就嘿嘿的笑了,姐,你看看咱家小博……真会吹牛哟。
马兰干巴巴的笑了笑,真的是他做的。
马大柱:……笑不出来了。
等苏志峰从学校回来了,马大柱苦着脸又和苏志峰确认了一遍,最终得到了结果。
这化肥是他外甥捣鼓出来的。
姐,你说这可咋办。
要是让大队的人知道了,咱家以后可咋办?马大柱担心死了,县里咋就这么糊涂呢,让一个小娃娃弄的东西来放在田地里,这是要坏事啊。
万一让大队的人知道了,他们老马家在队里咋办?马兰道,所以你回去之后,别说这事儿就行了。
就说,这化肥确实在实验阶段,但是很大的几率是可以长庄稼的。
反正县里就是这么个消息。
如果失败了,咱就永远别说出这事儿,要是成功了……咱就可劲儿吹。
马大柱道。
马兰点头,就是这么回事。
苏志峰:……宋楚看了看马兰,又看了看马大柱,严肃道,大舅,你要相信我们小博哥。
为了做这个,我们小博哥付出了很多的心血的。
他说可以,就肯定可以的。
你要有信心。
苏志峰道,就算对我们小博没信心,那也得对县里领导有信心。
县里领导是胡闹的?马大柱表示让一个孩子胡闹,他还真没啥信心啊。
马兰道,这事儿县里都定下来了,咱大队就是不乐意又能咋样呢?就算去闹,公社还能同意?马大柱道。
咋不行了?咱马家大队都是老马家人,咱团结!这就是马家大队的底气。
在解放之前,马家大队就是当地的大宗族。
马兰听到他们这么抵触,就有些气,道,那你们去闹了,以后化肥好用,你们还有脸用?再说了,我们小博做的东西,你们这当外家这么不支持,啥意思?马大柱心虚了。
姐,这事儿不能这么算。
咋不行了,每个成功都是伴随着风险来的,你们想白得好处不成?马大柱,我告诉你,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你回去就当啥都不知道的。
马大柱:……江博也不高兴了,自己做出来的东西被人嫌弃了,找县长换地方。
宋楚道,可是换地方了,别的地方粮食长得好,外婆家里的粮食就长得不好了。
马兰道,谁让他们胆子小呢,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
苏志峰道,要相信政府相信党。
马大柱磕磕巴巴道,那,那我就回去说呗。
马兰问道,说啥?对啊,咋说?马大柱自己也不知道咋说了,总不能说不知道,那他来这县里岂不是白来一趟了。
苏志峰这个见识多的就给科普了,化肥这种东西确实是好东西,在国外早就已经投入使用了。
国外为什么能吃饱?一是他们人少,二就是他们使用了化肥。
马大柱的眼睛就亮了。
但是……苏志峰又给了一个可能性,这个化肥它也不能保证每一块土地都能够有那效果。
所以说,这其中也存在一个万一。
你回去就这么说就成了。
马大柱:……糊里糊涂的吃了午饭,马大柱就走了。
当然也没空着手走。
马兰给他装了一大口袋粮食,都是粗粮。
细粮也就装了点面粉。
给他们偶尔改善一下伙食。
现在老家那边以吃饱肚子为重,也不那么讲究了。
宋楚还跑去附近的供销社买了一包麦芽糖给大舅带回去。
家里给她带了果干,她可也要随礼的。
马大柱背着粮食,揣着糖,心情忐忑的走了。
人一走,马兰就松了口气,然后问苏志峰,这个化肥,应该有用吧。
苏志峰觉得,任何事情在没有出结果之前,都是要保持怀疑的态度的。
但是这事儿也是不能改变的了,与其一直担心,不如先骗骗她,肯定有用,我相信我们小博。
宋楚道,没错,我们小博哥做出来的东西绝对能用。
小博哥对不对?江博点头。
马兰见家里人都这么信心,也有了底气,既然你们这么说,那肯定是有用的。
我们就等着老家大丰收吧。
马家大队这边翘首以盼,终于把马大柱等回来了。
马大柱在城里怂怂的,回了马家大队,那也是一条硬邦邦的好汉。
先是显摆了自己从城里带回来的粮食,我姐让我带回来的,好几十斤呢。
还有腊肉。
这可把其他人羡慕坏了。
虽然去年年底分了粮食,可大伙儿也不知道今年会咋样,都紧巴巴的,谁家粮食都不够吃呢。
能有个亲戚接济粮食,那日子就美了。
李四喜也觉得骄傲,那可不,我家兰花儿就是这么孝顺。
我家最孝顺的就是她了。
旁边大闺女马桂花和二闺女马菊花脸色都有些不好。
两人都是来娘家这边打听化肥的消息的,马桂花所在的安家大队和马菊花所在的莲花大队,听说了化肥要在马家大队使用的事儿,这两个大队的队长搞不清楚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担心自己大队吃了亏,让马家大队得了好处。
知道马家大队这边派了马大柱进城之后,就让这两个马家大队的外来媳妇过来打听消息。
结果两人消息还没听到呢,就听到一阵‘马兰吹’了。
两人心里就有些不痛快。
从小她们就和马兰关系不大好。
谁让马兰这妹子太有心眼了,打小就哄着爹妈的心,跑去念了书。
她去念书了,家里活就少了一个人干,姐妹两每天忙里忙外的,看着小妹背着书包去上学。
心里别提多不痛快了。
上了小学不算,还上初中。
要不是队里没给她名额,都要去念高中了。
回来了之后也不老实,成天的往县里跑。
后来干脆嫁到县里去了。
家庭地位直线上升。
每次三姐妹只要在娘家碰面,那待遇差太多了。
全家人都吹马兰一个。
到最后,马桂花和马菊花干脆都不和马兰一起回家了。
回回都避开。
现在马兰没回家,也就是大柱去了一趟县里而已,这又给吹上了。
马桂花沉默的等着他们吹完。
性格泼辣的马菊花听不下去了,大柱,说正经事就行了,说那么多废话干啥啊?李四喜就不高兴了,咋是废话呢,你妹子好,咱还不能说道说道?那也不能说个不停吧!照顾一下别人的心情行不行?!马菊花到底是怕李四喜的,不敢吭声了。
好在马大队长比他还着急,就问道,对啊大柱,那个,化肥的事儿咋样了?化肥啊……马大柱咳了咳,回想着姐夫说的那些话,你们知道,国外的人为啥不缺粮食吗?那还用说吗,他们是帝国主义国家,专门侵略别人,抢别人粮食吃的。
马家大队的社员们表示永远不会忘记被侵略的耻辱。
咳咳,这是一方面原因,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这个化肥。
我姐夫说啊,这个化肥能让地里的庄稼长得好,比咱们大粪有用。
马大队长一听是苏志峰说的,就激动了,真的,苏老师真的这么说?那当然了,我姐夫说了,化肥就是这个用处。
太好了!马大队长惊喜了。
马家大队的社员们也是喜气洋洋的,觉得这化肥就是天上掉馅饼了。
但是!马大柱突然喊道,这个化肥它认地方。
它要是不喜欢这个地方,它就不让粮食长的好。
所以,咱这次用化肥,还得看它喜不喜欢这里。
马大队长道,咋不喜欢呢,咱这里这么好?它要是来了,咱肯定好好伺候的。
马三根道,大柱,你姐夫有说咋让这化肥喜欢这里吗?这个我姐夫咋知道呢,他又不是化肥。
李四喜也不想给自家女婿揽事,就是,那化肥又不是咱家志峰做的。
他哪知道那么多。
能说这么多已经很了不起了。
马大柱:……娘啊,那是你外孙做的。
马大柱心里憋坏了。
马三根道,那这个化肥咱用不用呢?马大队长翻白眼道,咋不用呢?苏老师不是说了吗,那化肥是真能让庄稼长得好。
不就是伺候好它,让它喜欢这里吗,咱马家大队连这点本事都没?其他社员立马不服气了,谁说没有的,咱马家大队人人都是种庄稼的老伙计。
马大队长表示很满意,我看啊,上面选中咱们,肯定也是因为咱们庄稼种的好,能把化肥给伺候好。
这是相信咱们呀。
被夸了,大伙儿都觉得挺有道理。
他们就是有本事啊。
马大柱劝道,万一呢?马小柱拍了拍他的肩膀,哥,没啥万一的。
既然这个化肥是好东西,那肯定没问题的。
不就是让化肥喜欢这里吗,咱老马家人有的是本事。
一个远房堂哥拍了拍他的肩膀,就是,大柱,你该学小柱,对自己有点儿信心。
像个男人样。
咱老马家人可从来不犯怂。
看到大家这么迷之自信的样子,马大柱心里憋的要冒火了。
他不是这么个意思啊,他这是想说,这化肥不一定有用,别抱太大希望。
是他的错啊,他忘了老马家大队的人就是这么自信。
只要不是化肥不好,他们就觉得没问题。
他们觉得自己干啥啥行。
马桂花和马菊花听到了消息之后,也觉得这化肥是个好东西了,惦记着回去送信。
但是来这里一趟,她们也有难处,想找家里帮忙。
所以都和李四喜开口了,想借点粮食回去。
没办法,家里孩子多,一大家子人也没分家就住在一起,分到自家孩子嘴里的口粮少的可怜。
作为儿媳妇的不能和婆婆闹,只能回娘家想办法,借点粮食放在自家屋里,晚上用个火盆给孩子们煮点吃的,不至于饿坏了。
李四喜一听借粮,脸色就不好了。
现在粮食就是个宝贝,谁家不是勒紧裤腰带的?之前马兰没吃上商品粮的时候,也不能怎么补贴家里,最多就是给家里送点布票做衣服,割两斤肉回来打打牙祭。
如今也就是马兰吃上商品粮了,这才能够时不时的接济一下而已。
但是看着两个闺女脸色蜡黄的样子,再想想马兰养的白里透红的脸蛋,她这心又忍不住软了,给两个闺女一人弄了两斤玉米面,这可都是你们妹子省下来的口粮。
以前老说我偏心她,现在知道她的好处了吧。
马桂花和马菊花低着头都不知道说什么。
老二马菊花道,我咋不念着她的好了,之前她没孩子,我还惦记着把我家的抱一个给她呢。
李四喜道,别提这话,就你生的那几个能和我们家楚楚和小博比?马菊花不乐意了,妈,好歹是你亲生的,咋能这么嫌弃呢?啥亲生不亲生的,谁孝顺,谁就是亲生的。
李四喜就是这么现实。
你说你不给吃的不给喝的,你最起码嘴甜点吧。
要不然干啥要喜欢你呢。
马菊花说不出话了,她生的几个都随了他们爸,锯嘴葫芦。
马桂花就更不用说了,她自己就是个锯嘴葫芦,嫁的男人也不爱说话,孩子们没一个嘴甜的。
于是两人灰溜溜的回去了。
马家大队的人同意用化肥了,县里这边也很快生产了一批化肥。
马家大队的人一听县里的技术员教的方法,觉得太简单了。
比挑大粪还简单。
这么好伺候,庄稼肯定长得好。
于是还嫌弃人家化肥给的少了。
原本县里只准备用他们三分之一的田地来做实验的。
毕竟地多了担心亏太多,少了就没有试验的效果了。
结果马家大队的人非得要至少一半的田地用化肥。
其他大队的听到了马家大队的行为,都在背后嘀咕。
觉得他们胆子大。
特别是得到消息的安家大队和莲花大队。
两位队长都从马桂花和马菊花这边知道了化肥的具体情况。
他们和马大队长不一样。
马大队长迷之自信,而这两位队长则很重视马大柱说的那个化肥挑地方的事儿。
担心有风险,所以就没掺和。
准备等马家大队这边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到时候再学他们的经验,就十拿九稳了。
两边的队长听到马大队长还要追加试验田之后,都在背后笑,老马家大队那边还是那么蠢。
没错,在他们眼里,马家大队就是蠢出天际的一群人。
别人说啥,他们就信啥。
天天除了吹牛,啥都不会干。
蠢蠢的马家大队的人高高兴兴的伺候化肥了。
他们派出了老马家大队里面最有文化的几个知识分子青年来学习。
这些知识青年,都是有初中学历的。
他们被选出来,成为马家大队的化肥技术员,学着伺候化肥。
学完之后,每天就开始施肥。
态度十分认真严谨。
毕竟化肥是没有问题的,要是不行,那就是自己的问题了。
作为马家大队的成员,坚决不给大队扯后腿。
大伙儿高兴的就和过年一样的,脸上都带着期望。
马大柱每天内心深处求神拜佛。
当然,不止马大柱求神拜佛的,连吕县长每天都在期盼着呢。
时不时的就要找人去马家大队那边看看庄稼生长情况。
在这种忐忑的心情当中,他们一直度过了四月,到了五月。
相比之下,作为当事人的苏家四口反而将这事儿给放一边去了。
江博则利用周末的时间,抽空又捣鼓出来农作物不同生长时期的化肥配方。
其他时间则帮宋楚补习五年级课程,总结初中课程。
小日子忙忙碌碌的。
宋楚则忙着学习,还要忙着构思自己的新书,和大家一起找素材。
至于苏志峰就更忙了,每天在单位里面待的时间很长。
连周末都没休息了。
而马兰现在工作任务重,忙起来倒是也忘了化肥的事儿了。
到了五一的时候,终于放了一天假了。
结果马兰厂里工会还有事儿。
她现在被领导重视,责任重,任务也重。
虽然觉得很有成就感,可是马兰觉得很对不起闺女和儿子,本来还想着放假,在家里陪孩子的。
宋楚心里惦记着事儿,安慰道,妈,你去上班吧,爸爸在家里陪着我们就好了。
苏志峰也道,是啊,你去忙吧,我在家里照顾孩子们。
对了,我中午带孩子们去爸妈那边吃,你就在单位食堂吃吧,免得来回跑。
马兰就叹着气,骑着车子出门了。
等马兰一走,苏志峰就神秘的和孩子们道,我有事儿要出门,送你们去爷爷奶奶家里好不好?宋楚也想出门,爸,我和小博哥也有事儿,你别管我们了。
你们能有啥事啊?苏志峰问道。
然后教育道,孩子们,你们还小呢,有事情要和家里人说。
宋楚道,我们……想姑姑了,想去省城。
我们可以找秘书叔叔带我们去省城。
苏志峰:……你们以为我会相信吗?宋楚就实话实说了,想给妈妈买礼物。
妈妈不是要过生日了吗?苏志峰张了张嘴,然后笑着捂了一把脸,我也是要去给你们妈妈准备礼物,都要过年了呢。
宋楚惊喜道,爸爸,那咱们想一块儿去了。
江博幽幽道,爸爸,你藏私房钱?……胡说!苏志峰立马辩解道,那不是私房钱,那是我赚的另外的钱。
我每天加班加点的在扫盲班工作,寒暑假周末都没休息,这是学校给我的生活补贴。
我好不容易存的。
他可是个上交工资的好男人!宋楚好奇道,你存了多少?苏志峰有些骄傲道,八十。
宋楚觉得爸爸真有本事,能存这么多私房钱还没让妈妈知道。
你准备给妈妈买啥?咱可别买重复了。
苏志峰就笑着道,给你们妈妈买个包吧,你妈说啥包治百病,应该很喜欢的。
没办法,钱不够啊,想买首饰都买不起。
你们呢?宋楚笑眯眯道,给妈妈买手表。
我们连票都准备好了,小博哥找的票。
苏志峰:……比自己孩子穷,这种心情很复杂。
最重要的是,他送给媳妇的礼物,竟然还不如孩子们送的礼物。
他开玩笑道,你们太不给爸爸面子了。
要不,咱一起买个手表给你们妈妈?江博道,不,我拒绝。
苏志峰:……难怪他家马兰总是说儿子是爸爸上辈子的情敌。
虽然礼物不能合在一起买,但是还是可以一起去省城买的。
宋楚觉得很高兴,可以不用麻烦秘书叔叔了。
他是和对象一起去省城玩呢。
苏志峰轻笑道,幸好不用人家带你们,要不然多打扰别人啊,人家那可是处对象,终身大事呢。
宋楚道,我和小博哥又不打扰他们。
他们会很乖的坐在一边的。
你们不懂,就算不说话,也会打扰别人。
用你妈的说法,那就是电灯泡。
江博用黑黝黝的眼睛嫌弃的看着他。
没错,就是电灯泡。
三人虽然不准备打扰人家李秘书,可车上的时候还是遇到了。
看到江博和宋楚了,李秘书的对象激动的脸红了。
太可爱了,太好看了。
激动的心跳都加速了。
特别是宋楚还甜甜的喊她姐姐。
突然好想结婚了,好想生个这样的孩子。
她顿时含情脉脉的看了眼李秘书。
李秘书看着之前还有些矜持的对象突然这样,顿时受宠若惊。
女同志含蓄道,谁家能生出这样的孩子,可真是幸福啊。
李秘书点头表示认可。
然后看了眼两孩子,不过一般人也生不出来的。
女同志:……到了省城,双方就分开了。
苏志峰带着两个孩子直奔百货商店。
先是陪着孩子们去买手表。
柜台里面琳琅满目的。
这年头能买得起手表的人很少。
所以哪怕其他柜台因为过五一而抢疯了,这边依然没几个人。
看到苏志峰和宋楚他们过来了,售货员同志倒是客客气气的接待起来。
苏志峰道,是他们两买。
他指了指两个孩子。
宋楚道,没错,阿姨,是我们买。
我们给妈妈买生日礼物。
……这要不是身边跟着一个大人,这售货员都要觉得孩子在闹着玩了。
不过孩子这么好看,穿的也很齐整,这售货员倒是难得的好脸色的接待他们,那你们想买啥样的?我们这里有万国的,劳仔的、欧记的,还有梅花的。
宋楚直接道,我们就只有一百八十块钱,能买啥样的?只有一百八?谁家的小孩这么阔气?!售货员看了眼当爹的苏志峰。
苏志峰默默的看着柜台里的手表。
反正他是没这么多钱的。
售货员拿出了一块梅花手表。
这款就不错了,原本一百八十五。
因为五一,工人同志的节日。
百货公司这边给你们优惠了。
一百七十九。
宋楚认真的看了看那手表。
皮质的表带,表的背后还有一个梅花的形状。
但是和柜台里面那些高档货比起来,肯定是不能比的。
小博哥,咱就买这个吧。
让妈妈暂时带着,等以后赚大钱了,再给妈妈买更好的。
江博点头。
售货员:……这到底是谁家的孩子?宋楚掏钱掏票,终于拿到了给妈妈的手表。
还别说,刚刚没买的时候,觉得不如那些很贵重的手表。
可是没开到手里之后,突然觉得越看越好看。
妈妈肯定会喜欢的。
宋楚笑眯眯道。
苏志峰心里也觉得欣慰。
孩子们都这么孝顺,亲生的也不过如此了。
他心里也感激这两个孩子。
如果没有他们,马兰可能这辈子都会有遗憾的。
对,你们妈妈肯定会喜欢的。
苏志峰给马兰买的背包就简单了。
从上海来的皮包,做的很精致。
这会儿的人对皮包还没那么喜爱,很多人觉得军绿色的帆布包比皮包更时髦。
但是马兰似乎对皮质的东西都很喜欢。
总说这会儿皮质很真。
买完了礼物之后,苏志峰就请了两孩子去下馆子,回头要是你们妈妈说我藏私房钱的事情,你们要帮我说话啊。
我可请你们吃饭了。
宋楚道,爸爸放心吧,吃人嘴软,我会帮你的。
而且我觉得妈妈也不是真的生气。
苏志峰笑道,你又知道了?那可不,我觉得妈妈是在和你撒娇。
她想要你哄。
女孩子就喜欢别人哄着。
苏志峰吃惊了,闺女,你咋知道这么多?你年纪还小呢,别想那么多。
实在担心自家孩子早熟啊。
宋楚道,因为我也是女孩子啊。
我也喜欢被人哄啊。
你看妈妈每次听我说好听的话,多开心啊。
苏志峰松了口气。
江博皱着眉头,有些为难。
三人回到县里的时候,马兰都没回来。
他们约好了保密,暂时不说。
等生日那天再说。
对于自己的生日,马兰以前是不怎么重视的。
在老马家的时候,不兴过生日这种说法。
能吃饱饭就不错了,谁还有那个心思庆祝生日啊。
可自从和苏志峰结婚之后,苏志峰每年都会给她庆祝生日。
所以她心里还是有点小期待的。
但是今年苏志峰竟然一点表达的意思都没。
似乎都给忘了。
都到了生日前一天了,提也不提一声。
晚上睡觉的时候,马兰都闷闷不乐的。
苏志峰装作不知道,等马兰睡着之后,偷偷的从床上起来,将买的包放在了床头柜上面摆好。
然后将宋楚写好的字条,和手表也放在了床头柜上面。
第二天,马兰醒来的时候,苏志峰已经起床了,看着冷冰冰的床铺,忍不住哼了一声,正准备起床给孩子们准备早餐,就看到了桌上放着的东西了,还有那张用颜色笔写的特别明显的纸条,妈妈,生日快乐,祝你永远年轻漂亮——爱你的小博和楚楚。
马兰一下子眼睛就发酸了,拿起纸条,下面就是一块梅花手表。
她拿起手表,眼睛都模糊了,又看到了手表盒旁边的手提包。
一看就是她喜欢的款式。
都欺负我!马兰含着泪道。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