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校长是真难过了。
当哥哥的跳级了, 当妹妹的也跳级!虽然这个当妹妹的没有当哥哥的这么惹县里领导注意, 但是当妹妹的这个也不差啊,都出书了。
小学生出书,多骄傲的事儿啊。
全县的学生都读他们小学学生写的书,他走出去,倍儿有面子。
本来江博跳级就让他心里哽的慌,现在宋楚也跳级了。
校长呼了几口气,缓解心里的难受。
他这还没骄傲几天呢!可学生要跳级, 也不能不让啊。
人家孩子都学完了, 在给人家留在原来的班级,那不是耽误孩子的学业吗?作为一个有良心的校长,当然还是孩子的学业为重。
当然,既然要跳级, 那当然是要严格对待的。
校长直接将找了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的试卷给两个孩子做。
每年期末考试都会准备两套试卷。
这试卷没用上,也不存在泄露题目的事情。
宋楚和江博拿着笔认认真真的应对升学考试。
江博扫了一眼, 下笔如神。
有些数学题目, 他都懒得写步骤。
但是不写还不行, 担心到时候扣分, 不让他升级了。
宋楚则认认真真的应对, 每一个题目都读的十分仔细。
生怕自己做错一个题目。
她知道自己脑子不大好,能够跳级,是多亏了小博哥每天给她补习。
总结重点知识。
要不然她根本就学不了这么快。
她以前没好好学习,没啥知识基础,和这里的孩子比, 也没啥优势。
所以除了多用心之外,没别的办法了。
花了一上午的时间,两个孩子才考完了语文和数学两门重点知识。
中午校长就找老师给他们阅卷。
宋楚和江博则回家吃饭。
跳级的事儿,马兰和苏志峰都没掺和。
现在孩子们都懂事了,有自己的主见。
他们也就干脆放权了。
见到孩子们回来了,马兰就问道,考试咋样?江博道,很简单。
马兰笑着道,没问你,你要是觉得不简单才怪了。
楚楚咋样?宋楚认真的揉了揉脑袋,感觉有点难度,但是我觉得还能接受,可能考不了一百分但是考九十多分应该是可以的。
马兰鼓励道,九十多分就很棒了。
那些真正一步步读上来的,都不一定能考这么高的分数呢。
宋楚高兴道,那我是不是就可以跳级了?苏志峰中肯道,如果能考九十多分,应该是可以跳级的。
不过就算不能跳级也没关系,你还小呢。
可小博哥不能总是在小学啊,而且我也想早点念初中,每天和爸爸一起去学校。
江博听到前面一句话还挺高兴,可听到楚楚是为了和爸爸一起去学校,心里就酸溜溜的。
哼了一声。
马兰疑惑道,小博咋不高兴了?宋楚道,可能是担心我拖后腿吧。
小博哥以前就总是嫌弃她脑子不聪明,不爱学习。
江博:……马兰笑了笑,也没把孩子们之间的小矛盾放在心上。
下午,江博闷闷不乐的开着车子带宋楚去上学。
宋楚叽叽喳喳的说着话,小博哥你放心吧,我肯定能跳级的。
实在不行咱们再努力。
不过你不能怪我啊,我很努力了。
你看我每天多认真啊,你教我的知识,我都学完了。
江博也不知道自己在气什么,反正就是心里闷闷的,恨不痛快,听到宋楚这么说,他边开车边道,以前都没见你这么努力过。
宋楚道,那不一样啊,以前我学习,我能干啥呢?我脑子又不好,不可能学你们那样。
末世里,实验室的人都太聪明了,宋楚从小是被天才包围着打击着长大的。
不止被打击,而且还没希望。
作为博士的助理,她是不能出实验室的。
于是她咸鱼了。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小博哥,在这里,我们拥有很多的选择,可以做我们想做的事情。
我觉得特别有期盼。
江博抿了抿嘴,他觉得自己以前,从来都没有了解过楚楚。
给她吃的,玩的。
不让她接触别人。
以为她一直这样没心没肺,傻乎乎的,只知道快乐。
原来她也是有想法的。
她现在的快乐是以前没有的。
两人到了学校里面,就直接去了校长办公室。
校长唉声叹气的和他们宣布,他们跳级考试通过了。
江博数学满分,语文考了个95分。
宋楚语文98分。
数学考了95分。
宋楚惊呆了,小博哥的语文竟然没她考的好。
万能的小博哥竟然还有不如她的?她好奇的看了看,发现小博哥的语文扣分点就是作文。
作文题目叫做明天。
宋楚写的时候,就用了无数幻想美好生活来写的。
最后一波吹捧的句子。
得了个满分。
但是江博直接用了空间时间论题写了一篇小论文。
然后认真解析了为何会存在明天。
阅卷的老师都看蒙了,完全看不懂,虽然不明觉厉,可这和作文立意完全没关系啊。
加上校长说要严格阅卷,最后十分的作文扣掉了五分。
江博倒是无所谓。
那个什么作文,他一点也不喜欢。
觉得有些幼稚。
宋楚捂着嘴笑,小博哥,以后我教你写作文。
江博点点头。
两孩子直接跳级到五年级一班。
吴老师给他们搬小书桌的时候,一脸的不舍。
吴老师和苏志峰是同学关系,当初孩子在他班上来,是存着让他帮着照顾的想法的。
结果这两个孩子不止没让他照顾,反而给他带来了很多的荣誉。
不止吴老师不舍,班上其他同学也不舍,他们都很喜欢江博和宋楚,想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玩。
苏宝刚直接哭了,小三儿,楚楚,你们别扔下我啊。
宋楚安慰道,大哥,等你也跳级了,咱就能继续在一个班上了。
咱可是写书的六朵小红花,咋能分开呢。
咱是要做祖国未来接班人的。
苏宝刚擦着眼泪,我送你们吧,你们赶紧去,别迟到啦。
他也想学,可他脑子不如楚楚啊。
宋楚:……到了新的班级里面,宋楚和江博的年纪就显得更小了。
可谁也不敢小瞧了他们两个。
毕竟这可是县里的名人啊。
上报纸又出书的。
还有小汽车呢。
他们两活成了所有孩子期望的样子。
算是全校偶像了。
五一班的全体师生对他们表达的热烈的欢迎。
班主任孙老师邀请两个孩子做自我介绍,和大家尽快熟悉起来。
宋楚高兴的红着脸,大家好,我叫宋楚,今年七岁了。
我很高兴和各位同学成为同班同学……洋洋洒洒一大堆话,所有人都能听出来,这是一个热情的小姑娘。
大家热情的鼓掌。
等轮到江博的时候,江博站起来,扫了大家一眼,开口了,大家好,我叫江博。
然后下台了。
……孙老师连忙鼓掌,江博同学的理科知识学的特别好。
学理科的同学都挺严肃。
学生们顿时一脸了然。
原来如此。
于是下课的时候,大家就围着宋楚和江博一起聊天,问他们咋跳级过来了。
平时咋学习的。
宋楚也自来熟的和大家交流。
江博坐在一边,脸色有些不好,想着以后就算要做研究,也等着上课的时候做,下课就得来看着。
免得这些人动手动脚的。
跳级第一天,宋楚和江博一切都顺顺当当的。
晚上回到家里,宋楚就把好消息告诉了马兰和苏志峰。
马兰也很高兴。
孩子们凭着自己的本事跳级,当妈的当然骄傲。
苏志峰道,咱家去下馆子吧,今天也算双喜临门了。
你们小姑打电话到我单位来了,说楚楚那书三月初就出版了。
宋楚听到这消息,眼睛发亮。
现在都二月中旬再过一阵子就能看到她的新书啦。
那岂不是要能拿到稿费了吗不知道能拿多少,到时候存起来,就能给马兰妈妈买手表了。
最后还是没去下馆子,马兰让苏志峰去买了红烧肉回来,自己在家里做手擀面。
比外面便宜,味道也不比外面差。
关键是不用去国营饭店受气。
人家那都是大爷,咱去吃饭还受气。
我可不爱去。
马兰对现在国营饭店的态度是很不服气的。
反正宁愿自己做,也不乐意去下馆子。
苏志峰和马兰忙着做饭,宋楚和江博则在院子里写作业。
宋楚闻到厨房里的香味的时候,还时不时的喊一声,妈妈,真香!隔壁林老太坐在院子里,听着宋楚的声音,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林大爷也做好了饭菜,让林老太进屋里吃饭。
自从隔壁房子卖出去之后,每个月的粮食,加上他们自己供应的商品粮,也够他们吃饱饭了。
偶尔还能加个餐。
林大爷见林老太心情好,就道,总是看着那边院子干什么?想和人家接触?林老太摇头,就听听声音,觉得热闹。
你说,这同样是孩子,咱家的孙子孙女,和人家的怎么差别那么大呢?林大爷知道她说的是老二老三家的孩子。
不过那些孩子现在也算不上是他们的孙子孙女了。
他们都不乐意认自己这爷爷奶奶。
都是被他们亲爹妈给教的。
林大爷和林老太也想开了,如今儿子不是儿子了,孙子孙女又算啥呢。
以前家里没败落的时候,他们总是想着家里能够千万代香火不断,看待子嗣比什么都重要。
要不然也不会把老二老三给教成这样自私自利的性子。
但是经历的事儿多了之后,他们反而想开了。
什么子嗣血脉都是浮云,人这一辈子啊,还是要看开点。
可是林老太最近被隔壁的孩子欢声笑语给惹得有些心软。
冷寂的心又总是想起一些美好的时光。
林老太道,要是咱家孙子孙女能像那样,我就把东西留给他们。
别瞎说,都说好了,带进地底下的。
林大爷赶紧道。
林老太伤心道,就是觉得对不起咱儿子,他可是用命留下的东西啊。
林大爷就比较理智了,咱年纪大了,就好好的安度晚年吧。
那些东西埋在咱们的国土下面,总会被人发现的,跑不了的。
那些东西可不能见光了。
早年没拿出来,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机会了。
现在这个时候拿出来,都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他现在,还真没有那份牺牲自己的爱国之心。
……江博陪着宋楚在班上坐了几天之后,就开始搞研究了。
他要研究化肥了。
本来这种东西,他只需要用计算公式算算就行了。
但是从上次那个发动机的事情来看,他发现,自己必须装一装了。
不能够不通过实验,就直接拿出东西。
否则万一又引来什么大人物怎么办?这个世界对于人才的诉求比末世还要强烈。
江博看着办公室那些粗陋的瓶瓶罐罐,想着将就能用用,又写了一份清单,要了一些做化肥实验的材料。
最好是有一个化肥生产链最好了。
清单是让学校门口的岗亭公安同志送的。
这公安同志还是宋楚他们的熟人,他们两人被捡到警察局的时候,李公安当时也在。
李公安年轻人长得还好。
平时表现也积极。
和县长身边的李秘书是远房堂兄弟。
这次这任务还是李秘书推荐他的,说保护的人很重要。
李公安虽然不知道缘由,但是自家堂哥说的话肯定是没错的。
于是每天尽职尽责的看着宋楚和江博他们进学校了,时刻期盼着他们过来找他。
好在盼了几天,终于给盼来了。
拿着江博交给他的清单,他任劳任怨骑着车往县里送。
直接送给李秘书。
李秘书看了看清单,高兴而又为难。
高兴的是江博同志又有新发明了,难过的是,这上面的东西他找不到啊。
李秘书,我这任务真的很重要吗?我咋觉得我就是个送信的。
李公安问道。
李秘书白了他一眼,这信件就是因为太重要了,才让你送的。
李公安顿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了。
这肯定是一封很了不起的信件,涉及到了许多机密。
需要他这种信得过的人接头。
保证完成任务!行了,你赶紧去吧。
别傻不愣登的,平时放机灵点。
在公安局不是很机灵吗?李公安叹气,在公安局每天有老同志教导,当然机灵。
现在每天在外面看着一堆孩子,他感觉自己这脑袋都不行了。
打发走了李公安,李秘书就赶紧去找吕县长反馈了情况。
吕县长最近还惦记着这事儿呢。
本来他对机械厂抱着很大的期望,以为上次那发动机技术能够让县里机械厂发展壮大,闻名全国。
结果……那技术交上去之后,没信儿了。
倒是答应说以后生产发动机,肯定有平安县的一份,但是这个时间待定。
可能遥遥无期啊。
吕县长郁闷了。
但是这方面的事儿他也不能多问,只能盼着江博再多弄点技术出来,改善一下县里的情况。
现在知道江博要搞新技术了,吕县长高兴坏了,这次是搞什么,还是发动机?或者直接做汽车?都不是,是一种叫化肥的东西。
吕县长拿过那清单看了一眼,上面一些机械设备,县里压根就没有啊。
一些化学用品,县里也找不到,这些都是要去省里找的。
吕县长道,这个要干啥啊?李秘书道,我之前倒是听说过,好像化肥是用来种地的,用了化肥,庄稼就能长的多。
……这跨度真大啊。
从工业一下子又跑农业上面去了。
吕县长头疼道,小博咋又搞化肥呢,他咋不继续搞发动机呢?李秘书一脸无奈,这我也不知道啊。
县长,咱们找吗?找,当然找。
他既然要搞,肯定是有原因的。
先找着吧,能找多少就找多少。
找不到的就去找省里研究所那个高所长,告诉他们小博最近要做化肥了。
让他们帮忙。
对了,你先跑一趟小学,问问小博咋要搞化肥。
李秘书觉得自己现在也成了跑腿的了。
他和他那个堂弟就是跑腿的命。
江博要研究化肥这事儿,不止吕县长吃惊,省里的高所长听到李秘书这边带过来的消息之后,也大吃一惊。
那发动机技术到了首都之后,也得到了重视。
那边还想邀请苏江博去首都研究所的,还是他这边给拦着了,那边才没来人。
高所长相信江博就算没加入研究所,也能够做出成绩来。
那发动机绝对不会是偶然。
他还等着江博在动力领域再创辉煌呢,结果这冷不丁的去搞什么化肥啊。
他怎么要搞化肥呢?李秘书咳了咳,我也问过他了。
他说外婆家里吃不饱饭,想要让大家吃上饭。
多种点粮食出来。
这理由很强大了。
完全是一片赤子之心啊。
可高所长心疼啊。
跨专业研究是很吃亏的啊。
在他眼里,江博这在物理方面的成就已经走了一半了,只要走下去就能越走越远,可心在江博又转行了。
果然是孩子啊,想一出是一出。
李秘书道,我们找的一些化学试剂很困难,所以想找研究所这边要。
另外,他还要那个化肥生产链,我们也没有啊。
高所长道,那东西我们也没有。
国家倒是花钱引进了一套,但是我们省里也是没有的。
那岂不是做不成了?李秘书头疼了,那个小大爷到时候知道了,又要不高兴了。
这个我们没办法,那生产链如今正在厂里服役,为国家生产化肥,咱们总不能拆了运过来给小博搞实验吧。
李秘书:……完了。
高所长道,你别担心,我也要去你们那平安县给他送奖金,我去看看他现在的情况。
顺便劝劝他。
李秘书心道您老去了也一样啊。
两人坐着车子直接到了县里。
这会儿县里都放学了。
高所长就直接去的江博家里。
看到他又上门了,江博着眉头皱起来了。
担心他又要让自己离开这里。
好在高所长这次聪明了点儿,直接拿出奖金,表示是专门过来送奖金的。
在钱面前,人的心情就会好很多。
苏家一家四口,除了江博之外,其他人心情都很好。
特别是宋楚和马兰,那眼睛都亮晶晶的看着那一叠钱。
好多钱哟。
马兰擦了擦手,将钱接过来。
高所长又拿了一张表给江博签字,意思是已经领了奖金的意思。
马兰扫了眼那张单子,上面写着四百五十块钱。
顿时捏紧了手里的钱。
四百五啊,这么多钱。
不是说以前人家大项目也就奖励一百来块钱吗?很快高所长就给他科普了。
这钱按道理是给团队分的,但是江博没有团队,所以这钱就给他一个人了。
本来也没这么多的,但是江博情况特殊啊,他没有使用国家的任何资源,算是给国家节省了很多的物资。
所以奖励就更多了。
跟着一起来的李秘书羡慕坏了。
宋楚高兴道,我们小博哥棒棒的。
江博笑了一下。
高所长见状,心里一松,问道,听说最近你在搞那个化肥?小李和我说了,有些难处。
小李,你和苏江博同志说说。
李秘书心道这种事儿他也不想开口啊,但是在大佬面前,自己只能充当先锋,将自己的难处说了一遍。
最主要的难处就是没有化肥生产链。
江博眉头果然皱的紧紧的。
高所长就劝道,要不咱们换一个项目,继续搞发动机?我觉得那发动机的性能还可以继续提高。
江博道,那我们先做化肥生产链吧。
高所长还准备和江博探讨一下发动机呢,结果这孩子不止没放弃化肥,还准别研发化肥生产链。
这跨度是不是又大了。
苏志峰和马兰都已经习惯江博这种跳跃性思维了。
看个电影,他都能说出做放映机这种话呢。
江博又拿出笔,在纸上写了写一些材料,都是用来做化肥生产链的材料,然后给李秘书,你先让他们准备,过几天我把图交给你们。
李秘书:……江博嘱咐他,要快。
最好赶上四月之前,植物生长期需要化肥。
这是要赶着施肥呢。
李秘书发现,江博对这事儿很上心啊。
这可真是难得。
果然他还是很注重亲情的,为了外婆家吃饱饭,比平时用心多了。
高所长张了张嘴,你,决定了?江博点头。
高所长:行……后续有什么问题,你也能联系我们所里。
我们尽量给你提供帮助。
既然江博决定了,高所长也不多说了。
虽然跨专业很大,但是这孩子既然有主见,他总不能拦着。
只要是搞实验研发就行,总归都是正事。
等高所长和李秘书走了。
马兰就带着一家人一起围着桌子数钱。
边数钱,边乐呵呵的。
四百五十,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宋楚羡慕坏了,我不知道写多少书,才能赚到这么多钱。
如果她有小博哥这个能力,就能够给妈妈买手表了。
钱数好了之后,马兰就郑重的交给了江博,这钱你自己收着了,你也是大孩子了,该学会存钱了。
又打趣道,留着以后娶媳妇。
江博脸红了红,将钱接了过来。
然后从里面掏出一百块钱给马兰,留着家用。
马兰也没客气,自己儿子孝敬的,客气啥啊。
行,妈妈绝对会把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面的。
其他的钱,江博就塞给宋楚了,收好。
宋楚接过来,小博哥,我会帮你存好的。
反正不急着用的东西,都塞空间里面去,也丢不了。
就是不方便用。
但是很适合存钱。
毕竟想用都用不了。
马兰和苏志峰对他这种行为倒是没多想。
毕竟江博确实是对别的东西不感兴趣的,虽然比楚楚大,但是很多时候也很依赖楚楚。
马兰觉得,可能工科男都这样吧。
……县里,吕县长因为江博又要搞化肥生产链的事儿,激动的喷了一口茶。
他还会搞这个?不怪他吃惊,毕竟江博虽然聪明,但是之前一直表现在发动机上面。
谁知道连这个洋人的玩意都懂。
那个化肥,他还特地去打听过了,国外早就有了,人家粮食产量也高。
咱国内也引进了一条。
产量不高,还没普及。
按道理说,既然引进了生产链,自己国内也能照着做几条。
可人家那生产链也是有技术含量的,有些材料国家没有,有些零部件,国家的机床做不出来。
有时候,就算是一个螺丝做的不合理,这东西就做不成。
所以吕县长对于江博要做化肥生产链的事情表示震惊。
赶紧给他找,让他做。
我还想看看我们小博能做到什么程度。
李秘书听到他的话,只觉得腮帮子疼。
觉得吕县长脸皮真厚,一口一个‘我们小博’。
叫的再亲热,人家也不是他家的啊。
当然,脸上还是很敬业道,保证完成任务!县里钢厂材料齐全。
很快就收集好了这些材料。
江博这边也画设计图。
他当然是不懂什么生产链的。
只不过他脑子里可以用公式计算出这些化学元素的反应结果。
化肥这东西要因地制宜,也要符合当地的农作物。
江博针对平安县的土壤和植物生长情况得出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化学产品催发才能够得到更好的生长。
通过结果逆推,推理出他们需要通过什么反应,才能得到这个化肥。
而这个反应又需要在什么环境下产生。
一步步的,大脑里面就把整条生产线给模拟出来了。
其中的计算过程,在别人看来复杂无比,需要无数次的计算,无数次的实验才能够算出来的。
可在江博这边,也就是花了几节课的时间。
剩下的时间他就安安静静的画图。
他还能抽出下课时间,给宋楚补一下上课老师讲的知识。
小博哥,你可不用管我的,你好好工作。
我自己能学。
等你忙完了再教我。
宋楚知道江博做的是能够让很多人吃饱饭的正经事。
不想给江博拖后腿。
江博道,不耽误。
需要休息。
宋楚道,那你趴着休息?不想。
江博摇头。
他就想和楚楚待一会儿。
我想给你讲题。
宋楚感动坏了,觉得小博哥太好了,小博哥,你真好。
你这么努力帮助大家,还帮助我。
我也努力学习,以后赚钱给你开实验室。
江博美滋滋的点头。
好。
他发现,只要自己做东西,楚楚就会很重视他。
因为心情好,江博干活也更用心了一些。
这次倒是没拖拖拉拉的,几天的功夫就做出来了一个实验用的化肥生产链。
然后将图纸给了机械厂。
吕县长一脸严峻,生怕这是需要保密的东西。
古厂长道,应该不会,毕竟是农业方面的东西。
不像是工业方面的容易被人盯着。
咱先生产出来,让苏顾问做实验。
吕县长就放心了,兴奋道,这次要是真能成功,我就在县里开一家化肥生产厂。
全国各地都找我们买化肥。
古厂长也想的很美,那我们厂里以后就专门生产化肥生产链,全国各地都找我们买生产链。
两人对视一眼,都是一脸笑容。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
九点还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