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 章

2025-03-26 19:21:02

马兰两口子从学校回来,听说了儿子闺女都考上京大的消息之后, 欣喜不已。

马兰直接喜极而泣了。

你们真是圆了妈妈梦想了。

马兰感性道。

她两辈子的梦想就是华大和京大呢。

上辈子是没能力, 这辈子是没机会。

现在自家孩子考上了, 她觉得就和自己圆梦一样。

宋楚拥抱她, 妈, 你也可以继续考啊,等以后考京大研究生。

马兰:……没忍住打了个哆嗦。

第二天苏志峰又带孩子们去给老家那边报喜了。

都考上了?都是京大?电话那头, 苏校长简直高兴差点厥过去了。

虽然知道孙子孙女有本事, 可是没念大学,总觉得缺点儿啥。

现在考上了, 才觉得圆满了。

苏老爷子挂了电话之后,就把自己兜里的烟拿出来发了。

考上了, 我们家孙子孙女考上大学了。

宋楚和江博都是平安县的名人。

特别是机械厂的人, 更是不陌生了。

一听两人考上京大了,都乐呵呵的接了一支烟, 讨个福气。

是苏顾问和小作家,哎哟, 他们两个绝对能考上呀, 那多好的脑子啊。

平安县现在一下子就两个京大的学生呢,可真是光荣。

苏工,你们家现在可多少大学生啦,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了。

苏校长乐呵呵,谦虚道,也还好, 还有好多没参加高考呢。

虽然宋楚他们不在家里,但是苏校长还是把家里人给召集过来一起庆祝了。

苏老太更是买了喜糖,给邻居们发糖果。

邻居们吃着糖果,嘴里念叨着喜庆的话,心里也免不了酸溜溜的。

这还真是好人好报,当初苏家老三养两个孩子,他们还说他们犯傻来着。

结果老苏家这日子眼见着就越过越好了。

两个孩子个顶个的出息,连苏家都像是沾了福气一样的,工作越来越好,还去首都了。

如今老苏家三媳妇也考上大学,两个孩子也考上京大那样的好学校了。

这样的好福气是羡慕不来的。

以后只能学老苏家这样,多做好事。

人在做天在看呢。

不止邻居们,平安县的很多人不知不觉的有点儿受到影响。

这会儿虽然宣扬科学,破除迷信,但是还是好多人心里信这个的。

眼前就有这样的例子,让人不得不信,做好事真的有好报。

苏校长在外面嘚瑟了一圈回来,就好好的教育其他孙子孙女,要好好学习。

咱脑子比不了,就比勤奋。

所谓笨鸟先飞,勤能补拙……苏宝刚几人:……这么明摆着说他们脑子不好,还真是亲爷爷。

徐美丽觉得公公说的很有道理,爸,你说的太对了,我就是这么想的。

冯姗就仗着自己脑子聪明,都不看书还去参加考试,结果没考上吧。

冯姗白了她一眼,我起码去考了,有些人连考试都没胆量呢,楚楚和小博都高考了你还不考,你是准备和宝刚一起考?徐美丽脸一热,资料太多没学完,等我学完就去考。

苏宝刚摸了摸鼻子,一点也不敢告诉自己妈妈真相。

老马家这边也得到消息了。

就隔着一年的时间,家里又多了两个大学生呢。

感觉喜事一桩桩的。

李四喜平时小气的很,这次也大方的让儿子去公社的供销社那边买了一些饼干回来,然后发给队里的孩子们吃。

大家蹲在老马家的院子里吃着饼干,听着李四喜吹牛。

李四喜道,大学生多好啊,不止不给学费,国家还给发工资呢。

吃食堂现成的饭,又不用干活,比工人还舒服。

其他人羡慕的不得了。

那马兰他们一家子现在就国家养着啦?那可不,谁让他们是大学生呢。

这可真羡慕坏了。

以前都想当工人,工人吃商品粮。

但是单位招工不多,招工也不对农村户口招工。

现在才知道,原来大学生更好呢,而且还不分户口,都有机会。

大伙儿心里就热起来了,想起了自家的孩子们。

心里嘀咕着,马兰一家子都考上了,这说明这个大学生是不是也不是那么难啊。

之前没人考上,肯定是因为没正儿八经的学,没下苦功夫。

要是自家娃好好学,自己好好盯着,没准也能考上呢。

到时候自家不止光荣了,娃们以后也能进城里生活了。

吃国家的饭,再也不用担心挨饿了。

就是再饥荒也不怕。

因为有了这个需求,老队长都决定要在队里扩建小学了,不农忙的时候,让孩子们都能念书去。

都是马加大队的娃,都受教育,以后能考出去了,整个马家大队都不一样了。

……八月中旬,宋楚他们就正式的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隔壁雷豹也考上了,考的是和他哥一个学校。

两兄弟从小关系好,上大学也不乐意分开。

而且因为雷豹比雷虎学习的时间多,所以这次考试分数还比雷虎高。

妥妥的考入了。

雷虎都没在家里等,拿着通知书就去学校了。

他想去找他哥算账。

干啥要骗他,说部队好,结果去了差点训练的没了半条命。

送他的时候,雷夫人都想哭了。

眼看着身边一个孩子都不在身边了。

看到宋楚和江博,她就羡慕马兰了,还是你们家好,两个都在身边。

马兰笑着道,这是年纪还小呢,等再大点儿,也都要飞的。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咱当爹妈的,肯定还是支持他们的。

说的也是。

雷夫人心里释然了。

就和当初她年轻那会儿不顾家里的反对,非得参加革命队伍一样。

当了爹妈养了孩子,才会理解那个时候的父母的心情。

于是雷夫人收拾包袱,也和单位请了假,回娘家去看爹妈了。

雷首长吹完牛回来之后,就发现儿子不在家了,媳妇也回娘家去了。

顿时一室冷清。

一个人默默的坐在院子里看着菜园子发呆。

宋楚出来透气的时候就发现他了,趴在院子上面道,雷爷爷,咋不高兴了?都不在家里。

你是舍不得他们吗?宋楚问道。

雷首长没说话,拉不下脸。

宋楚道,舍不得就去找他们呀,反正你也闲着没事儿干。

雷首长:……那多没面子啊。

宋楚见雷首长不说话,歪了个嘴就进屋里了。

和正在写书的江博唠嗑,说起雷首长,非得要面子,啥都不说,也不主动,吃亏的还是自己。

……江博心里咯噔一下,总觉得怪怪的,也不知道该怎么回话,最后只能憋一句,写书。

我第二部快结尾了。

宋楚十分骄傲道。

然后啪嗒啪嗒的开始打字。

两人这次又是一起完结的。

江博打字速度很快,一次性打了两本书。

一本是计算机硬件知识,一本是网络建设的知识。

宋楚打的稍微慢点儿,但是暑假两个月也写了差不多二十多万字了。

写完之后,两人一起将稿子交给了小武。

两人的稿子往不同的方向传播,一方是面对上层领导绝对保密,一方是流入出版社,准备面向全国的老百姓。

大领导听到汇报之后很高兴,和二号领导一起喝茶的时候,还谈起了两个孩子。

然后商量着要建立少年班。

虽然大领导对江博有些猜想,但是心里还是觉得,就算其他孩子没能达到江博这种能力,但是也绝对有聪明的孩子。

天生脑子就特别出色,在科研方面必定能够有所成就的。

所以大领导提出想要在大学建立少年班。

面向全国的青少年招生。

大领导微笑道,少年强,国强。

当初这句话可这没送错。

二号领导见大领导这么不遗余力的搞教育,心里也觉得欣喜。

如今有些同志在思想方面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他一直担心,大领导会因为这些声音而做出一些不利的决策。

现在看来,国家的迅速发展,取得的成功,还是对大领导影响很大的。

和江博的书被隐藏起来不一样,宋楚的新书很快就得到审批上架了。

毕竟有了第一步的读者基础,第二部一直在被期待当中的。

一出来,好多人都买回家了。

第二部不像第一步那样曲折,但是却一点也不落下层,因为看着太爽快了。

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讲几个姐妹崛起之后的事情,她们在各自的领域大放异彩,简直舒爽的嗷嗷叫。

而且最让女同志们感觉新奇的是,书的结尾几位女主角成家了,她们成家的方式都和别人不一样。

既不是嫁,也不是娶,而是不嫁不娶。

就和女主角之一沈大姐说的那句话一样,她追求的是男女平等,不是某一方压过另外一方。

男人和女人不是敌人,而是伙伴,革命战友。

应该互相尊重,互相扶持。

所以不嫁人,不招赘,而是不嫁不娶。

双方的长辈一起赡养,孩子的姓氏抓阄。

这种新奇的结婚方式,让女同志们觉得向往。

连一些不是很大男子主义的男同志也觉得能接受。

毕竟现在社会的大环境就是男娶女嫁,就算他们自己愿意,也不能说完全不计较外人的说法。

但是如果是这种方式,就不是不能接受。

马兰看完书之后,都觉得自家闺女思想挺开放的,不是说要写个招赘的吗?宋楚认真道,可我后来想了一下,如果小博哥入赘,然后过着小媳妇的生活,感觉挺难受的。

江博:……所以干啥非得让人做小媳妇呢,都当家做主不好吗?宋楚道。

马兰笑了,觉得自己的思想竟然还比不上自家闺女的。

她闺女要是一直这样,以后没准还真的会对华国女性产生影响呢。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晚安。

太晚了呜呜呜。

明天家里可能要来亲戚,如果来了,我可能就要请假了,所以亲们,如果我如果没更新,请关注我的文案请假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