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所长觉得每次见江博, 都要做好心理准备,要不然他这心脏还真受不了。
你说的那个拨号电话,我能理解。
但是这个无线电话……这个能实现?江博道, 暂时还没有想好用什么技术, 我过阵子做好了再给你们。
蔡所长听到江博说这话,心里莫名的觉得紧张。
毕竟每次能让这位亲自动手做的东西,都是特别重大的。
一般东西他都不感兴趣。
连发电都是勉勉强强的出了两本书,让他们自己研究。
虽然这对华国的帮助更大, 但是也从另外一方面看出来, 没有突破性的东西, 这位都不屑于动手了。
江博又提出要去看看他们研究的通讯技术。
之前不是说已经有点儿眉目了吗,如果有现成的,自己也能省点儿事。
蔡所长抹了把额头, 还是带着江博他们去参观研究室了。
里面的专家们正兴奋的研究通信技术。
本来这个项目组是用来研究网络的,但是他们研究的过程中没研究出网络,倒是在通讯技术方面受到了启发,于是沿着这条路开始研究。
他们这会儿已经摸索到了一点儿影子了,并且推测只要按照这条路不断的研究下去, 十年之内,绝对能够研究出信号自动交换机, 不需要要中间转接, 直接可以拨打长途的通讯技术。
看到江博他们来了,几位专家热情的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
宋楚觉得他们好厉害,研究网络的时候, 还能顺便研究电话。
她不懂,就是觉得不明觉厉。
江博听到那个十年的时候,脸都黑了。
庆幸自己来了一趟,要不然光靠他们自己研究,都不知道要等多少年了。
宋楚还在边上夸他们,爷爷,叔叔,你们都好厉害啊。
小博哥对不对?江博:……嗯。
对这些同志的研究成绩表示了肯定,很不错了。
专家们有些自豪。
毕竟研究一向新的技术,有些人好多年连方向都找不到呢,他们现在已经可以预见未来的成功 。
研究暂停,好好休息。
等我安排。
江博又严肃道。
专家们一愣,搞不清楚状况。
蔡所长咳了咳,就将江博的想法告诉了他们。
他们听的眼睛发亮。
苏专家,有需要我们帮忙的吗,我们可以不用休息的。
随时可以工作。
我们也能提供技术上面的辅助。
江博叹气,看着他们这样,嘴里那句你们太慢了也说不出口了。
前期我独立完成就可以了。
江博道。
宋楚道,小博哥的意思是,你们先养精蓄锐,后面还有很大的任务呢。
江博点头。
原来如此啊。
专家们这才理解了。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他们一直没好好休息,确实需要养精蓄锐,才能够承担起更大的重任。
我们随时待命!离开研究所的时候,蔡所长亲自送他们出来的,江博申请的一台计算机,蔡所长也表示会打申请上去,应该很快就会批准,到时候直接送到他们家里去。
路上,宋楚坐在车后座上面,高兴道,小博哥,大家都好努力啊,我们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强大的。
每次看到研究所的这些老爷爷们,她就觉得特别感动。
他们好像永远都不知疲倦一样。
江博嗯了一声,虽然进度很不如意,但是精神可嘉。
小博哥,你也变啦。
宋楚突然道。
嗯?变得……越来越好了。
宋楚高兴道。
以前在实验室的时候,小博哥才不理人了。
现在小博哥都愿意听那些叔叔爷爷们说话,也愿意鼓励他们了。
真好。
江博虽然不知道自己哪里变了,但是听到宋楚说越来越好 ,他脸上也露出笑容,还能更好。
研究所这边才两天就把计算机送上门来安装了。
江博和宋楚就一人有了一台计算机了。
这个待遇可以说是相当好了。
虽然现在国家自主研发了计算机,但是制作的并不多,毕竟成本大,很多重要单位都需要,供不应求。
一些研究所也就两台呢。
就马兰知道的,她们大学现在就一台计算机,而且一般人还不能用。
结果他们家里就有两台了。
见两孩子在计算机前面敲敲打打的,马兰就凑过来看了眼。
闺女还是在写书。
儿子写的……看不懂。
见两孩子忙,她也不打扰,直接出去了。
等晚上吃饭的时候,马兰才问了一句,小博最近在忙啥啊。
江博道,做固定电话和无线电话。
苏志峰和马兰都一愣。
这一转身,儿子又去做电话了?这孩子是不是真的没有不会的东西啊。
马兰是最吃惊的。
不说这个固定电话是啥时候出来的,但是这个无线电话……是不是大哥大?大哥大,那是好久好久之后才出来的吧。
反正她小时候那会儿,大哥大都还是个稀罕物,都在用BB机呢。
这要是做出来了,岂不是技术飞跃发展了?马兰心口砰砰跳。
苏志峰道,这电话还能无线?也是发信号,然后翻译?马兰道,那肯定是直接说话啊。
随身携带,但是体积肯定不会小。
像一块大砖头。
宋楚有些担心,那要是太大了,咱们怎么携带啊。
苏志峰和马兰:……这样的东西真要是有了,谁还担心不能携带啊,扛着也要拿啊。
江博微微皱眉,最后只能道,先放书包背着,凑合用。
以后尽快升级减小体重。
……听到两孩子一本正经的说这些,两口子都埋头吃饭。
儿子和闺女口气真是一个比一个大。
江博之前接触过无线电报,也搞过计算机。
所以对通讯方面也不算是没接触过了。
对目前的通信水平很了解。
经过几天的思考,最后确定了目前的技术水平可以实现的技术。
建设地面基站接收和发射信号,使用蜂窝无线技术进行覆盖。
至于什么卫星电话,那都不用考虑。
这次通讯技术涉及因素太多。
但是偏偏华国的通讯技术十分落后,江博是一点便宜都占不到了。
只能庆幸之前搞出了集成电路,要不然现在还得搞集成电路。
虽然很忙,但是江博还是记得宋楚的生日的。
所以愣是抢在十一国庆节之前,将移动通信设备的技术完善了。
并且将命名权送给楚楚当生日礼物。
宋楚:……要不叫博哥机?江博:……马兰直接将一口红糖水都给喷出来了。
哈哈哈,还不如叫大哥大。
苏志峰:……这又是什么名字。
宋楚脸红,叫大哥大,还挺顺口的。
感觉和咱家小博哥很配的,小博就是大哥中的大哥。
特别厉害。
江博:……马兰咽了口口水,不不不,她真的是随口说的,不会又是这个名字吧。
最后还是没用这个名字,宋楚给它取了个中规中矩的名字,爱国机。
毕竟做这个东西的人和用这东西的人,肯定都是爱国的。
宋楚也将自己给江博买的围巾拿了出来。
首都十月的天,已经开始冷了。
未来会越来越冷。
宋楚作为一个有经验的首都人士,表示防寒是最重要的。
所以决定给江博送温暖的围巾。
但是……她不好意思道,想自己织的,但是太难了……江博捂着围巾,微笑道,我很喜欢。
江博确实很喜欢,还没入冬就给围上了。
学校里的学生和老师们:……坐在他们前面的小武同学还很担心他,苏江博同学,你是身体不舒服吗,还是觉得虚弱了?江博道,我很好。
宋楚道,小博哥,不冷就别用了。
以后冷点再用。
我喜欢,很好看。
江博认真道。
宋楚闻言,心里有些欣喜,真的吗,我选的东西很好看吧,我也觉得我眼光特别好。
江博点头表示认可。
小武:…………移动通讯的技术以及自动拨号电话技术被江博拿到了研究所。
江博道,固定电话无所谓,但是移动电话要多久能做出来?一群专家们眼神热切的看着这些技术,然后进行分析,最后高兴的得出结论,五年之内可以实现全国重要城市的信号铺设。
江博:……如果光首都这边呢?又担心这些专家们累晕了,他还客气的说了一句,其实也不是很着急。
老专家就道,……一年……吧。
江博觉得这个还可以接受,正好他和楚楚去上大学了。
有了这个,就能和爸妈时刻保持联系了。
国家的动作还挺快的。
研究所这边将技术给吃透之后,大首长那边就亲自批准了这个项目的建设工作。
要人给人,要物给物。
过了元旦,首都这边的基站就开始动工 。
唯一的难度就是能够用的工人太少 。
这些工人没建设过基站,没有经验,效率自然也没那么高。
为了赶工,大雪天的时候,还在外面劳作。
宋楚和江博坐着吉普车过去看的时候,宋楚眼泪都要冒出来了。
这么冷的天,干啥还要在外面工作?江博也很不理解。
然后和宋楚保证道,我没催他们。
小武倒是很能理解,基建工作不需要人催,人人都要争分夺秒。
不赶紧的,万一和帝国主义国家落后太多怎么办?江博道,能让他们停下来吗?他们不会乐意的。
小武肯定道。
别打扰他们工作了,走吧。
说着,开着车子就走了。
两孩子朝着窗户外面看着,看着那些人冒着风雪工作。
一个一个的干劲儿十足,似乎在做很重大的工作。
不过,也确实是很重要的工作。
回家之后,宋楚心情有些低落,将今天看到的场景记录下来,以后要是再写书,一定要写入自己的书里面,让其他人都看到,在大家看不到的角落里,还有这样一群人。
江博心里也有些不舒服,原本决定通信技术搞完之后,就让他们自己去做了。
现在又决定再专门写一些通讯方面的学习书籍,供他们学习了。
这些人这么拼命,不就是担心落后吗?只要技术不落后不就行了?很简单的事情。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九点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