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老宅照片

2025-03-26 19:13:41

第二天早上,谢家院子里传出唧唧啾啾的鸡崽叫声。

全家人围着桌子吃早饭,谢昭很快吃完,放下碗就起身道:我去上工。

谢奶奶关切道:昭哥儿昨晚没睡好吗,脸色这么差,不多吃点儿?程遥遥闻言也看向谢昭,他脸色是一贯的冷,唇瓣有些干燥:没有。

我出去了。

谢奶奶有些疑惑地看着谢昭的背影。

程遥遥忽然想起一件事,从兜里掏出张照片:对了,给你们看样东西。

谢奶奶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接过去对光细瞧:哎哟哟,这是什么电影明星啊?这么漂亮。

谢绯也凑过去,一看照片上的人就惊叹道:是遥遥姐!遥遥姐,你这照片是什么时候拍的,真好看!程遥遥得意地翘起小尾巴,道:一个记者给我拍的。

谢奶奶道:记者?记者为啥给你拍照啊?程遥遥怕谢奶奶唠叨,没敢说那一串复杂的前因后果,道:我去文化馆的时候刚好碰到他们在拍照,他就给我拍了张。

谢奶奶没问了,只道:快吃吧,粥要凉了。

今夏洪水让甜水村周边公社损失惨重,各村都有断粮的。

为了弥补生计,许多人家都开始抓鸡崽养。

从前一家只准养三只鸡的规矩渐渐打破了,稽查队也没有上门来管。

看着邻居们都开始养鸡了,谢奶奶也终于下定决心,让谢昭抓了些鸡崽回来养。

小鸡崽怕冷,冬天不好养活,谢奶奶晚上把小鸡崽放在自己屋子里,白天才拿出来晒太阳。

今天阳光好,地上铺了几张报纸,小鸡崽被放在地上,黄绒球顿时四散跑开,唧唧啾啾在院子里到处探索。

谢奶奶把小米和碎青菜拌的鸡食洒在地上,小鸡崽们颠颠儿地跑过来,小脑袋一点一点在地上啄着吃。

大家都很喜欢新来的小鸡崽。

唯一不开心的只有犟犟,因为都不许它扑小鸡崽。

毕竟十只小鸡崽长大后,每天起码能收十个鸡蛋,对于农家来说是很珍贵的一笔财产了。

谢奶奶乐呵呵看着:这些小鸡崽好,个个有精神!程遥遥和谢绯搬着一大盆藕从厨房出来,闻言自得道:当然了,这些可是我亲自挑的!谢奶奶道:你这是做什么呢?程遥遥笑道:做藕粉。

谢昭挖出的藕,除了送人的,还剩下百来斤。

谢奶奶笑道:早听你说要做藕粉。

我倒是尝过杭州来的藕粉,咱们自己也能做?怎么不能?做藕粉也不难,您看着我做就知道了。

程遥遥把藕放在地上,拿了小板凳坐下,挽起袖子开始忙活起来:做藕粉得挑颜色深、粗短的老藕,这种藕淀粉含量高,适合做藕粉。

那种吃起来脆脆的藕,就做不了。

谢绯听得连连点头,把老藕挑出来,用刨子挂掉藕皮,露出白生生的肉来。

一大盆藕削皮去节,处理好后冲洗干净。

下一步才是最辛苦的:把藕磨碎。

程遥遥拿着刮山芋的擦子,谢绯用粗陶碗,使劲儿把藕刮碎。

要想把藕节中的淀粉统统洗出来,藕一定要磨到最细。

程遥遥没刮几根胳膊就酸痛难忍,抱怨道:谢昭也不知道去哪里了。

这种活交给力气大的谢昭最合适。

昭哥儿一早就出去了。

谢奶奶道,你们拌嘴了?没有啊。

程遥遥一脸无辜。

他们昨天从城里回来不是还好好的吗?没有谢昭帮忙,程遥遥的两条胳膊几乎累废了,终于把一大盆藕都磨碎。

打来一桶井水倒入藕泥,用手使劲儿揉搓。

一盆水很快就变成白色浑浊的液体。

用纱布滤掉杂质后,静置不动即可。

谢绯擦擦脸上的汗,好奇道:这样就行了吗?嗯,这水沉淀几个小时就会上下分离,沉淀下来的粉浆就是藕粉。

程遥遥讲解道。

谢奶奶笑了:这跟咱们村做地瓜粉的办法一样。

谢绯有些不可置信:那么大一盆藕,做出来只剩这么点儿?程遥遥把水珠弹到她脸上,取笑道:等晒干了还会变得更少!三斤半藕只能做出二两藕粉,你算算。

正说笑着,院子里忽然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林大富领着几个陌生人,笑道:程知青,来客人了!为首的正是荣导演,身边还跟着秘书和两个年轻人,扛着箱子。

陌生人一进院子,趴在太阳底下的犟犟喵地一声跑了。

谢绯看见陌生人,也紧张地躲在谢奶奶身后。

谢奶奶看向程遥遥:这是?程遥遥立刻站起身来,林大富抢着介绍:谢婶子,这是省城来的大导演!人家特地来见程知青的!荣导的打扮气质一看就不同,背着手笑眯眯走进院子里,跟谢奶奶礼貌地问好:您不怪我不请自来吧?小小礼品,不成敬意。

秘书立刻把一兜子礼物送上,谢奶奶不紧不慢地笑道:无功不受禄,这么贵重的东西我们可不敢收。

遥遥,你们聊,我去泡茶。

谢奶奶把谢绯也带走了。

林大富也笑着告辞:那导演你们聊着,我就先走了。

院子里只剩了程遥遥一个,她对荣导一行人的不请自来很不满,并不招呼他们。

荣导也不介意,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这个小院。

谢家的老宅子建得古色古香,院子里一尘不染,菜园郁郁葱葱,柴火堆整齐地垛在墙边,一群鹅黄色小鸡崽聚在一块儿啄食。

木架子上还晒着菜干,散发出一种叫人昏昏欲睡的香味。

收拾得很整齐啊,很有江南风情。

这儿倒是很好的取景地。

荣导对程遥遥笑道,可惜了,你不适合这儿。

程遥遥皱眉:什么不适合?跟你的气质不合适。

这院子过去是大户人家住的吧?荣导拿手指比了个镜框,对准程遥遥:往后倒退个三十年倒还合适。

如今……荣导十分惋惜地摇摇头。

程遥遥心中恼怒,脸上也带出愠色来:荣导演,我昨天已经说过,对拍电影没兴趣。

你为什么找到这儿来打搅我们家人?秘书怒道:你怎么这么对导演说话!荣导抬手拦住,笑道:小程,你误会我了。

这时,谢奶奶也端着茶点出来了,含笑招呼跟着荣导的几人:都坐呀,乡下简陋,没什么好东西招待,这是自家做的点心,大家尝尝。

一壶粗茶,一碟子羊奶软糕,都是程遥遥做了家常吃的点心。

但是那点心做得很精致,花瓣型的软糕上点缀着鲜红枸杞,雪白细腻。

众人都是一早颠簸着下乡来的,肚中饥饿,也就不再客气地拿起糕点吃起来。

一尝之下都怔住了,那糕点入口即化,又糯又软,还有一股浓郁的奶香味,比老大昌的西点还好吃!当淡金色的茶水注入粗陶杯中,茶香味随着烟雾袅袅升起时,荣导的脸上也露出了些许惊艳。

趁着众人都在吃点心,谢奶奶拉着程遥遥走到一旁,小声道:遥遥,来者是客,你不要使性子。

程遥遥内疚道:奶奶,我不知道他们会找上门。

他们是……行啦,先把人应付过去,什么事都等昭哥儿回来再说。

谢奶奶笑道。

程遥遥只好点点头。

荣导捧着茶,认真地对程遥遥道:小程,我这儿跟你道个歉。

我这样上门实在有些冒昧,可我没有恶意。

我是真的满意你当我的女主角。

你看我们千里迢迢从上海赶来,就是为了找到照片上的姑娘。

好不容易找到你了,怎么能甘心无功而返?程遥遥道:我知道。

只是我真的对拍电影没有兴趣。

荣导道:你为什么这么排斥拍电影,有什么原因和顾虑,可以跟我说说吗?也许我能帮上你呢?程遥遥闻言想了想,坦白道:没有顾虑,只是我从没想过要去拍电影。

实话告诉您吧,我一直在复习,希望能考上大学。

荣导理解地点点头:看来你虽然年轻,对自己的未来已经很有想法了。

其实你想上大学,电影厂是可以帮你保送的。

程遥遥心念一动,随即又摇摇头道:那不一样。

她跟谢昭复习了许久,又有复习资料,她不需要拐这么大一个弯。

导演叹口气:考大学是好事,我也不好勉强。

程遥遥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多谢您理解。

荣导又转而提起另一件事:我们这次来临安城,是公费出差,不能空手而归。

你要是不想拍电影,可以配合我们拍一套照片吗?让我至少能交个差,证明找到了照片上的姑娘。

程遥遥好奇道:拍什么样子的照片?荣导笑道:我瞧这老宅子小院子就很古朴,当背景也不差嘛。

小朴,你说呢?小朴是跟来的年轻摄影师,他打量着宅子,用力点头:这宅子有韵味,色调也好,拍出来效果绝对好!程……程同志,也很上镜。

小朴说这话时嗓音低了下去,羞涩地看了眼程遥遥。

程遥遥犹豫了一下,秘书道:这老宅子也没多好,跟拍《长恨》的徽商大宅没得比,这能拍出什么来?程遥遥腾地心头火起,她对这间老宅的感情很深,容不得别人说半点不好。

程遥遥玫瑰色的唇微微勾起:那你就擦亮眼睛看看,能拍出什么来。

荣导笑道:好!那咱们就先拍几张试试。

谢奶奶听说要拍老宅子的照片,有些惊讶:这房子多少年没修葺了,破旧宅子,有什么好拍的?小朴和助手一边调试机器,一边笑道:就是要这种气氛,老宅子有历史,有沉淀,这样的地方才能拍出故事。

谢奶奶一时触动心事,沉沉地叹了口气。

程遥遥小声道:奶奶,你是不是不想让他们拍?没有。

谢奶奶勉强笑了笑,替程遥遥整理头发,我在厨房都听见了。

人家千里迢迢来了,这么有诚意,就帮人家拍套照片吧。

把咱们的房子拍下来,以后看着也是个念想。

程遥遥笑道:嗯!程遥遥回屋子里去换衣服。

荣导跟谢奶奶商量道:能把大厅里的东西挪一下吗?谢奶奶笑道:成!谢家的宅子天花板很高,樟木作梁,水磨青砖的地面一尘不染。

荣导让人把一些杂物挪开,只留下靠墙的中堂条案桌,两把雕花靠背椅,左手边有一个黄花梨高脚花几。

小朴端着相机缓缓转动,挑选着最佳的拍摄沟通。

冬日的透明阳光洒入厅堂,替镜头渡上了一层怀旧感十足的滤镜。

转到厅堂左侧,却见一只黄白影子从镜头里窜过,跳上了花几。

一只橘白色小肥猫不知从哪儿跑了出来,大咧咧往花几上一趴,打个哈欠就睡着了,毛茸茸尾巴垂了下来。

快门声咔嚓响起,把这一幕留在了镜头里。

闪光灯惊到了小肥猫,犟犟嗯地一声,跳下地蹭蹭蹭跑开了。

小朴看着有趣,镜头追着小肥猫,却见一双细跟鞋出现在镜头里。

镜头缓缓往上,是一双纤细的脚踝,再往上,是黑色丝绒裙摆,柔软的布料贴合玲珑曲线。

程遥遥换了条黑色丝绒连衣裙,仿旗袍的款式。

不过是试拍,她只在唇上涂了一点口红,发丝微微凌乱地散在肩上。

她怀中抱着小猫,微微低头去看,乌黑发丝随着她的动作滑落,半掩去雪肤红唇。

小朴手指抖得端不住摄像机,声音颤抖:看这儿!程遥遥慵懒地站在泛黄的雕花门前,手指轻轻挠着小肥猫的后颈,桃花眼漫不经心地睨向镜头。

就这一眼,惊艳了影坛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