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七零娇气美人[穿书]》作者:棠酥 > 第198章 高考(结婚)倒计时

第198章 高考(结婚)倒计时

2025-03-26 19:13:50

知青们完全疯了,抱成一团又笑又跳,过了会儿,全哭了。

村里姑娘们呆呆看着她们,又是诧异又是震撼。

她们哪里懂得,这些知识青年背井离乡,颠沛流离的苦楚和凄凉。

当初下乡时的满腔热血,早就被乡下的艰苦生活和劳动磨灭了。

你要问知青们最大的梦想是什么,每一个人的回答都是相同的:回城!他们原本以为自己一辈子只能扎根农村了,命运忽然拨云见日,给了他们一道天梯。

高考,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天梯。

男知青们在田里听见广播时,一个个全疯了,丢下活儿就满村疯跑宣告这个消息。

随后赶来的大队长和支书,看着这群疯闹的知青们,只是笑着摇摇头:你们也跑得太快了!程遥遥被张晓枫和韩茵抱着,勒得险些喘不过气来。

在这种氛围里,她鼻子也有些发酸。

忽然有人问道:高考是什么时候?一个男知青响亮道:11月21日!明年?是今年!气氛登时有一瞬寂静:今天已经十月21了啊……那岂不是……只有一个月的复习时间?!刹那间一盆冷水泼下,把刚才的喜悦都浇灭了。

知青们面面相觑,他们的学习都丢下几年了,一个月的时间,能复习多少?可没有人甘愿放弃这个大好机会,纷纷在心里打开了小算盘。

只有角落里的刘敏霞脸色灰败。

眼角眉梢那点儿春色全变成了不可置信。

高考?为什么会忽然恢复高考?为什么不提早一天通知,偏偏是在她把男方给的彩礼寄给家里之后……韩茵也哭得分外真情实感,抱着程遥遥嚎啕:我为什么不听你们的话啊!程遥遥拍拍她后背,被她嚎得耳朵生疼。

张晓枫也擦擦眼泪道:现在哭有什么用!好歹你是提早复习了的!程遥遥挣扎出来,道:我先回去一趟。

对了,你们把书和笔记都藏好吧。

说完,程遥遥喊上怂怂,转身走了。

张晓枫还没明白程遥遥的话,韩茵忙捡起那两本书塞进怀里。

其他知青们目光炯炯,全盯着那书呢。

平时总嘲笑她们书呆子的女知青,赔着笑凑上来:晓枫,这书能不能借给我们看看?借给我看看吧!韩茵笑笑地道:不好意思,这书我们自己都没看完呢。

她说完,拉着张晓枫就往回走。

她家里还有几本从程遥遥那儿借来的书和习题,平时都压在枕头下,这会儿可成了宝贝!程遥遥一路疾跑着回家。

素来讲究形象的观音在路上奔跑着,乌黑发丝散乱在风里,小狗追在她脚边一路狂奔。

此时村里到处都是疯跑乱叫的知青和年轻人们,程遥遥倒也不显得突兀了。

她急急忙忙跑到家门口,迎面就扑进了一个宽阔温暖的胸膛。

高……高考!程遥遥气喘吁吁,仰头望进一双闪着光的深邃眼眸里。

谢昭英俊的脸上挂着汗水,和拨云见日般的明亮笑意:嗯,我听见广播了!谢昭裤腿上还粘着泥,显然是听见消息就从地里跑回来了。

两人牵着手跑进院子,想第一时间告诉谢奶奶这个好消息。

谢奶奶早就从广播里听见了消息,正在院子里等着他们呢。

一家人相对而笑,都欢喜得不得了。

谢奶奶忽然抹了抹眼角,道:列祖列宗保佑,总算盼到这一天了。

嘘。

程遥遥竖起食指比在花瓣一样的唇边,奶奶您不能宣扬封建思想。

去!你还教育起我来了。

谢奶奶嗔道,快,杀鸡,割豆腐,咱们今天好好庆祝庆祝!你把晓枫和韩茵她们也喊来!谢奶奶激动地系上围裙,又往鸡圈去了。

程遥遥笑道:您别忙活了,她们肯定不会来的。

这会儿都忙着找书复习呢。

程遥遥所言不错。

这次高考就在一个月后。

留给他们的复习时间只有短短一个月,时间算起来相当迫切。

知青们在短暂的狂欢后冷静下来,又面对着一个问题——短短的一个月,能把丢下几年的功课补回来吗?有些人陷入了自我怀疑和焦虑之中,更多的人却是争分夺秒地进入了学习。

此时,谁手里有本复习资料和参考书,那就是最受欢迎的人物。

人人都争着跟他搞好关系,企盼他肯把书借给自己抄。

可僧多粥少,全村的书都搜刮出来也不够他们学的。

知青们想尽一切办法,旧书,报纸,报刊,一切带字的资料抓到手里都拼命地读,背。

甜水村的知青们都陷入了狂热的学习中。

甜水村大队已经相当体恤知青们,可知青们每天还是得劳动。

以前每天累得回家倒头就睡,现在却是挑灯夜战,第二天带着两个大黑眼圈上工。

田间垅头,一边泡在泥水里劳作,嘴里还念念有词地背着书,用树枝蘸水在沙地上写字。

只有韩茵和张晓枫好过些。

在谢奶奶的强烈要求下,她们俩时常去谢家吃饭,补贴些油水。

程遥遥桌案上的复习资料也都任她们翻看,学习程度自然是其他知青们不能比的。

高考消息一出,登时洛阳纸贵。

有些精明的知青,第一时间就是进城买书和纸笔。

那些反应慢的再进城,发现新华书店的书被哄抢一空,废品回收站的旧书也炒到了八毛一本的天价。

供销社的纸笔更是断了货。

程遥遥在这时就不得不佩服谢昭的先见之明了,家里囤了好几箱的白纸和圆珠笔芯。

程遥遥摆弄着这些纸,好奇道:谢昭,这些要拿去倒卖吗?她知道猴子靠卖旧书和纸笔狠狠赚了一笔呢。

谢昭道:不卖。

程遥遥抽出一把笔芯和白纸,道:这些送给韩茵和张晓枫,她们的纸笔也快用完了吧。

谢昭指节扣了扣桌面:妹妹,开始复习了。

程遥遥只好慢吞吞走过去,坐在谢昭身边,乖乖地看起书来。

比起席卷全村的热潮,谢家的院墙里仍然风平浪静。

程遥遥和谢昭早就开始复习了,如今也不急躁。

该学的都学了,如今只是复习和巩固罢了。

只是程遥遥再也不能偷懒了。

每回偷懒,别说谢奶奶管着她,谢昭也不再惯着她。

程遥遥往桌上一趴,郁闷道:我全都会了,为什么还要我背这个?谢昭道:这里的每道题都有可能考到,你的政治知识很薄弱,必须好好背。

程遥遥扁了扁嘴:我头疼。

谢昭让她靠在自己胸口,腾出双手轻轻揉着程遥遥的太阳穴,粗糙带茧的指腹刮得程遥遥细嫩皮肉有些疼,手劲儿相当温柔,揉得程遥遥忍不住舒服叹气,那点儿头疼早就飞到九霄云外了。

程遥遥转个身,埋进谢昭怀里:我眼睛也疼,你读给我听。

橘色小奶猫团在书桌上,歪歪脑袋看着他们俩。

谢昭唇角翘起,嗓音严肃道:读一遍,你要跟着背。

那得读三遍才行。

程遥遥讲条件。

谢昭低声读了起来。

他胸腔里像藏了大提琴,把无趣的政治读成了十四行诗。

谢昭读了三遍,低头问程遥遥有没有记熟,却被她勾住脖子亲了一口:谢昭,你以后每晚都读书给我听吧。

程遥遥桃花眼里波光潋滟,直白又天真地向谢昭发出邀请。

谢昭举起手里的书挡住那张桃花面:专心读书。

哼!程遥遥拖着椅子躲开老远,自己捧着书看起来。

谢昭喉结滑动,近乎自虐地闭了闭眼,等那股躁动平息后才埋头读书。

冷战持续了半个小时,谢奶奶端着两碗甜酒酿鸡蛋进来,两人又头对头凑在一起吃了。

谢奶奶在围裙上擦擦手,道:好吃吗?多吃点儿,读书耗精神!你们俩也别学太晚了,这灯泡会不会太刺眼了?村里终于通了电。

程遥遥房间里悬着个灯泡,罩着细竹篾编的灯罩,光晕明亮而柔和,尽管电压不稳,时常一闪一闪,还是比在煤油灯下看书舒服多了。

程遥遥道:奶奶,您就先回屋去睡吧,别总等着我们俩。

谢奶奶心里急啊,又怕给他们俩压力,道:那你们学一会儿,就自己歇会儿,啊?谢昭也道:您放心。

谢奶奶这才一步三回头地走了,嘴里还念叨着太快了,太快了,还有大半个月……谢昭低声纠正:二十七天。

什么?程遥遥没听清。

还有二十七天高考。

谢昭深邃眼眸里映着灯火,高考完,我们……纤细微凉的指尖压在他唇上,程遥遥气道:你怎么天天惦记着这个!结婚。

谢昭坚持说完这句话。

比起知青们的心急如焚,谢昭倒有些度日如年了。

当时间从27天缩短到23天时,他们进城报名去了。

谢昭开着拖拉机,载着程遥遥和一群知青去了临安城,高考报名点前早就人山人海。

有来报名参加高考的工人、农民、知青和应届毕业生,也有陪伴而来的家属,更多的是看热闹的。

程遥遥和谢昭排了半天队才走到前面,程遥遥领了两张表格,跟谢昭把名字都报上了。

排在他们后头的刘敏霞惊讶道:谢昭也要参加高考?!他……他读过书吗?!刘敏霞声音很大,周围一圈都是甜水村知青,登时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谢昭。

那眼神未必有恶意,可意思很明白:谢昭一天学都没上过,怎么能参加高考呢?程遥遥冷笑道:刘敏霞你嚷什么嚷?你都跟人结婚了,不也来报名了吗?怎么,谢昭就不能报名了?刘敏霞脸色一白,她如今倒是有几分程诺诺的功力,嗫嚅道:我不是这个意思,可他的成分……谢家帽子早摘了,你……程遥遥柳眉倒竖,上去就要跟她吵,被谢昭拉住手。

程遥遥气鼓鼓又不解地看着他,谢昭神色淡定:我们走。

程遥遥不服气道:为什么不让我跟她吵!谢昭看着她对自己的维护态度,眼底漾开些愉悦笑意:无所谓。

一个月后见分晓。

这倒是……程遥遥气哼哼道,那些知青也讨厌,复习资料不借给他们了!谢昭低笑一声,没有回答。

甜水村只有张晓枫和韩茵手里有复习资料,还是从谢家借的。

不知道谁传出去的消息,说谢家有许多复习资料。

登时所有人的眼睛就盯上了谢家。

这些知青才在高考报名处得罪了程遥遥,现在哪好意思去谢家借书。

他们不由得把挑起话头的刘敏霞骂了个狗血淋头,可对于高考的渴望压倒了一切,他们商量了一番,到底鼓足勇气去谢家了。

知青代表先诚恳地跟谢昭道了歉,又支支吾吾提出了借书的请求,程遥遥道:书是有,可就这么几本。

你们那么多人,怎么看?知青们忙道:我们抄完就还你!一直没吭声的谢昭道:你们有纸笔?知青代表脸颊通红,只当谢昭不肯借。

谁知谢昭搬出了一箱纸笔和复习资料来,让他们带回去分,显然早就已经预备好了。

这些纸笔在平时也许算不得珍贵,在这时却无异于雪中送炭。

知青代表红了眼睛,抱着这箱珍贵的纸笔和复习资料,深深地给谢昭鞠了一躬。

谢昭不仅提供了他们学习资料和纸笔,还提醒众人牛棚里还有两个大学老师呢。

从前的臭老九登时变成了香饽饽。

两位老师也不计前嫌,虽然不肯开班授课,可牛棚里俨然变成了小课堂。

知青们挤在小小的牛棚里,盘腿坐在干草上,抱着小羊羔,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题,争先恐后地提问。

程遥遥和谢昭也去了牛棚,毕竟谢昭从前没上过学,如果平白参加高考会太引人注目。

谁知一进牛棚,知青们都争先恐后地跟谢昭打招呼,对他的态度感激又热络,连其他村来的知青们也知道谢昭的名字。

原来甜水村的知青们分到纸笔后,日夜不停地抄着复习资料。

其他村的知青们也闻讯赶来向他们抄写复习资料。

我们村那刘伟,我跟他关系还不错呢。

跟他借这本书抄,他把封面亮给我。

我一看,嘿,上头写着书与老婆概不外借!桃庵村的知青一口京片子,说得大家伙都忍俊不禁。

笑完了,心里都是一阵感慨。

人性都是自私的。

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将别人挤下,自己就多了一份机会。

这些日子四处借学习资料,谁没有遭受过拒绝和冷眼?越是这种时候,他们越能深刻体会到谢昭和程遥遥的做法有多珍贵无私。

甜水村的知青们也将这种无私的品质传播下去,没有把谢家得来的复习资料藏着掖着,对来抄复习资料的知青都提供了援助,还不忘加一句:这资料是谢昭借的,纸笔也是谢昭提供的!对于这些知青们的示好和感激,谢昭的态度淡定谦逊,又狠狠刷了一波好感。

程遥遥看着逐渐展露光芒的谢昭,只觉得又自豪,又有点儿酸溜溜的。

程遥遥并不喜欢那些知青,但是这些知青们对于学习的热诚与激情,她也不得不为之动容。

何况这些人要是考上了,将来就是各行业的栋梁之才。

说不准,也能成为谢昭的人脉。

天已经黑了,牛棚里仍然亮着灯,知青们还挤在里头废寝忘食地听课呢。

两人从牛棚里偷偷溜了出来,外头刮起了风,程遥遥披着谢昭的外套,趴在谢昭背上,很不服气地道:为什么他们只感激你,不感激我?谢昭把她往背上托了托,道:那套《数理化丛书》你明天拿给张晓枫和韩茵,她们会感激你的。

哼。

程遥遥把脸埋进谢昭肩窝里,你背我到村口再放我下来。

谢昭笑了一声。

没走出几步,程遥遥已经甜甜地睡着了。

谢昭背着她绕了一条无人的小路走回家去,天上有一轮巨大的月亮,清冷银白的月色映亮青石板路,地上的影子融为一体。

这一年的冬天格外冷。

窗棂上结出了霜花,在院子里刷牙的功夫,冻得人耳朵都麻了。

程遥遥被小猫打架的喵喵声吵醒了。

谢昭提着热水进来,先蹲下把打成一团的毛团子分开。

她从被子里伸出手来,冻得嗖一声缩了回去。

太冷了,我不吃饭了,我再睡会儿……乖。

谢昭温热的手握住她的:今天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