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养小猪

2025-03-26 19:13:46

普通衣服?程遥遥顺着谢昭的视线看向谢绯,这才反应过来。

这一年来谢绯身量高了不少,头发也养得黑油油,已然出落成一个美丽少女了。

她今天穿着上海买的连衣裙和大衣,脚上是一双搭扣女士皮鞋,看着更是与旁人不同。

要不是程遥遥在场,吸引众人目光的就是她了。

程遥遥明白了谢昭的顾虑。

谢绯如今的衣裳都是两人从上海给她买的,要不就是程遥遥的旧衣裳,哪一套都太出风头,并不适合穿去工厂上班。

程遥遥看向一边的成衣柜台:那买两套现成的?谢绯计较道:买两块料子我自己做,比成衣便宜好几块呢。

两人便又挑了几块料子,连谢昭的衣料也买了。

转眼就是开春,谢昭上工时衣服磨损得很快,程遥遥可不想再让谢昭穿着打补丁的破褂子了。

买好了东西,谢昭将热水瓶水盆这些行李存在化肥厂门房那儿,省得来回麻烦。

三人又去了一趟邮局,这回程遥遥并没有收到任何信件或包裹。

谢绯有些担心地看着程遥遥:遥遥姐,你爸爸肯定是过年太忙了,才没有给你写信……程遥遥打断她的话道:我才不在乎呢。

谢昭看了眼程遥遥的脸色,道:要不要给上海打个电话?不要!程遥遥甩手就走了,还道:你们走不走?我自己走啦!两人忙追了出来。

冬日的阳光像一块琥珀,包裹着这所宁谧的老宅子。

这是一年到头难得的闲暇日子,巷子里有小孩子们打闹嬉笑的声音。

程遥遥蹲在小菜园子旁看谢昭种草莓。

谢昭从城里弄来了两颗草莓苗,说是从国外引进的品种,开春就能结果子的。

小菜地里如今蔬菜不多,凉薯昨天刨出来吃了,地上剩了个大坑。

谢昭往坑里撒了一些草木灰,又填上新土,这才将两颗草莓苗栽下去。

程遥遥瞎指挥:根埋浅一点,要多浇水。

谢昭照做了,用铲子拍严实草莓苗四周的土,又浇了水。

那两颗草莓样子细细瘦瘦的,叶片耷拉着,被旁边郁郁葱葱的小白菜一衬托更是蔫头耷脑。

谢奶奶也过来看,道:这么冷的天,能种成吗?程遥遥道:草莓就是冬天种的……吧?后世草莓多是冬天种或者四季苗,这年头的草莓品种稀少,程遥遥也不确定这两颗小可怜能不能熬过冬天。

谢奶奶道:这苗太弱了,今晚再落霜肯定冻死了!我都好久没吃草莓了。

程遥遥无理取闹:我要吃!谢昭道:我拿稻草盖上,应该能活。

这几天晚上冷得厉害,菜园子里的菜苗都用稻草盖上了,连香椿树树干上也缠了一圈稻草。

不过那菜苗皮实,这草莓苗细细弱弱的,一碰就断的模样,能经得住稻草的重量吗?程遥遥道:给它搭个棚呀。

谢奶奶道:什么棚?塑料大棚。

一个熟悉的名词脱口而出,程遥遥道:拿塑料搭个棚,就冻不坏了。

冬天种菜就是这么种的。

你从哪儿听来的。

谢奶奶不信,塑料大棚是什么?程遥遥小时候在外公家见过,比划着道:……塑料大棚能在冬天能种出春天的菜,春天也能种出冬天的菜。

谢奶奶笑了:我知道了,是洞子货!从前有些人能在冬天种出青菜来,卖得比肉还贵呢。

不过他们有秘诀,哪里是那么好种出来的。

中国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觑。

他们冬季时能在室内种植出蔬菜,专门供给富贵人家。

只是种植方法是不传之秘,产量也相当稀少。

程遥遥一听,这道题她会啊!赶紧卖弄起来:不难!我在城里见过,拿塑料薄膜给蔬菜搭个棚子,里头可以人工调节温度,产量很大。

谢奶奶笑道:随你们折腾吧。

昭哥儿搭个架子把苗护住,犟犟已经盯上了。

大家转头一看,趴在太阳地里睡觉的橘黄小肥猫立刻把头转开了,一副我没有在看你的表情。

谢昭立刻拿了细竹篾和防雨的塑料布来。

程遥遥上辈子常去草莓园采摘,有几个珍贵品种是种在塑料大棚和玻璃暖房里的,根据记忆跟谢昭仔细描述起来。

,谢昭一点就通,几下就弄出了个大棚雏形,把草莓苗罩上了。

只是草莓苗要晒太阳,白天不盖塑料布,只用竹篾罩着,防犟犟和鸡。

晚上再盖上塑料布保暖,防霜冻。

保护好草莓苗,谢昭又翻了一小块地种上番茄和菠菜种子,也搭了一个塑料棚在上头。

谢奶奶瞧见了,笑道:你也跟着遥遥胡闹。

谢昭不吭声,一脸认真地研究着这个大棚。

程遥遥稀罕了两天,见那草莓苗不像能马上结出草莓的样子就抛到脑后了,谢昭反而迷上了大棚。

谢昭钻研起什么东西来就格外认真,天天观察着棚子里的青菜有没有发芽,可惜一点动静都没有,唯一萌出的番茄苗两天就冻死了。

谢昭把地重新翻了一遍,又种了新菜籽。

程遥遥见他废寝忘食的,又绞尽脑汁想起了一些关于塑料大棚的知识点。

程遥遥用外公种花的办法,把菜籽种在鸡蛋壳里发出苗来,再移种到大棚里,这一回,小菜苗们挺住了。

在后世塑料大棚反季节蔬菜大行其道,那时候的人们反而不屑大棚蔬菜,更追求纯天然成熟的作物了。

可在这时候,塑料大棚种植绝对是一种创新之举。

谢昭这大半年走过许多地方,大城市尤其是北方,冬日里几乎没有蔬菜可吃,全靠囤大白菜和土豆过活。

甜水村气候温暖,冬日里能吃的蔬菜也只有寥寥几种。

如果这种塑料大棚真的能在冬日里种出青菜,其中利润和意义都不可估量。

程遥遥可没想到那么远。

她见谢昭终于松开了眉头,自己也高兴起来。

这天,谢昭从城里带回了一大包棉花来。

谢奶奶打开来一看,高兴道:全是新棉花,你摸摸,多松软!如今棉花是经济作物,谁家自留地里种了是要被割资本主义尾巴的。

村里有了偷偷种了些,也远远不够絮棉被的。

村里人的棉花胎多是用了十几年的,每年年底拆开来,絮一点新棉花弹一遍,又当新棉胎用了。

这一大包新棉花少说也有十斤,如今不是产棉花的时节,也不知道谢昭是从哪里弄来的。

棉被床单早就缝制好了,只等着新棉花。

谢奶奶将一张席子铺在桌面,程遥遥和谢绯两人扯着一张细棉布的四角,将棉布绷得紧紧地盖在席子上,就开始絮棉被了。

谢奶奶是絮棉被的好手。

雪白柔软的棉花一层一层贴紧,压实,一床又轻又软的小棉被就渐渐出现了雏形。

满厅堂都是纷飞的棉絮,落得人一头一身都是。

犟犟咪咪叫着,跳起来扑这些轻飘飘的棉絮,还总想往棉被上扑。

程遥遥腾不出手来,叫道:谢昭,你把犟犟抓走!谢奶奶道:别,它又该挠昭哥儿了。

谢绯只好把旧棉花弹了弹,给犟犟缝了一个新垫子,又漂亮又暖和。

犟犟喜欢得很,也不闹了,叼着小垫子狂甩。

谢绯委屈道:垫子不是这样用的……谢奶奶笑道:别弄这些了,先紧着把自己的衣裳做出来,上工了好穿。

放心吧,两套衣裳我很快就能做好的。

谢绯很自信地道。

谢绯的针线活是跟谢奶奶的学的,她从小就不能出门,只好做针线活打发时间,又耐得住性子,一床棉被还没絮完,一件新罩衫就已经出现在谢绯手中。

程遥遥惊叹道:小绯,你可真厉害,这阵脚看着比机器做得还细密呢!谢绯揉着脖子,害羞道:哪有那么好。

要是有缝纫机就好了,我一下午就能做出三套!谢昭道:哥给你买。

谢绯眼睛一亮。

谢奶奶拍打了谢昭一把:缝纫机那么贵!浪费这钱做什么?咱们又不开裁缝铺子!谢昭道:小绯喜欢。

谢奶奶一眼瞪向谢绯,谢绯赶紧摇头:缝纫机太贵了,我……我不要。

程遥遥帮腔道:小绯在做衣服上很有天分的,买台缝纫机做衣裳多方便!何况钱又不是问题……程遥遥话音未落就接到了谢昭的眼神,忙闭了嘴。

谢奶奶好像没看见他们的眉眼官司,一边利索地缝被子一边计较:我都听银桂婶子说了,现在最便宜的缝纫机一台也得小三百,咱家又没有缝纫机票,这又多了一份钱。

再说小绯马上进纺织厂了,缝纫机买来也是放在家里落灰。

有这闲钱,不如捉两只小猪羔来养。

程遥遥第一个赞成:好啊好啊!雪白粉嫩的小猪崽,程遥遥想一想就喜欢。

谢昭无奈地看她一眼,对谢奶奶道:养猪太辛苦了。

谢奶奶道:辛苦什么!如今家里吃饱穿暖的,我成天在家里也没事干,养两只猪算什么?谢绯也不赞成:我进城了,哥哥要上工,奶奶一个人在家,本来就要喂鸡喂鸭,再养猪就忙不过来了。

程遥遥道:还有我呢!三人同时看了她一眼。

程遥遥忿忿不平道:我也会干活的!谢昭道:煮猪食,铲猪粪,给猪圈换稻草……你干得来?谢绯补充道:到了夏天,猪圈的味道可难闻了,还有蚊子苍蝇。

程遥遥立刻表示从城里买猪肉吃挺好的。

谢奶奶拗不过谢昭,絮叨着:如今咱们家瓜菜长得这么好,吃不完正好喂猪。

猪粪一年到头也能抵百来个公分,年底杀猪卖给大队上,还能赚点钱。

程遥遥道:咱家已经有一只猪了。

谢奶奶一惊:猪在哪儿?程遥遥一指天井前,犟犟把小垫子拖到阳光底下,趴在上头睡得正香,圆滚滚一团可不是猪么。

在程遥遥三人的反对下,谢奶奶的养猪计划夭折了,只好将注意力转移到小鸡崽上。

如今一天能捡二十来个鸡蛋呢,鸡蛋多得吃不完,谢奶奶琢磨着孵出小鸡崽来养。

反正家里有公鸡和母鸡,孵小鸡不是一件难事儿。

村里却悄然掀起了一股养猪的热潮。

今年小猪羔便宜,一只才两毛钱,许多人都特地抱了小猪羔回家养。

养猪,养鸡是农民们挣钱的两个重要途径。

这天,程遥遥跟谢昭去后山挖蕨菜,才走到山下,却见林婆子提着一捆猪草,一手牵着个小男孩,身后还跌跌撞撞跟着个小女孩,背着满满一大筐猪草。

林婆子一看见程遥遥,三白眼翻起,只是碍着谢昭不敢说什么,只喝斥小女孩:还不快点走,家里小猪羔饿着了,看我不揭了你的皮!小女孩狠狠抖了下,分明是走不动了,还拖着大筐子艰难地挪动。

程遥遥看不下去了:你这么大的人不提,让一个孩子提这么沉的东西?这是我孙女儿,你管得着吗!林婆子插着腰。

谢昭冷冷看她一眼,林婆子就咽了口口水,气焰顿时下去不少。

谢昭道:她脸色不对。

程遥遥仔细一瞧,那小女孩儿满头冷汗,嘴唇都白了,一看就很不对劲。

林婆子满不在乎地撇撇嘴,枯瘦手指狠狠掐了小女孩儿一把,懒骨头,又想装死!小女孩儿尖叫一声,忽然捂住胸口,靠着大筐子软绵绵滑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