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七零娇气美人[穿书]》作者:棠酥 > 第122章 海胆炒饭(大修请重看

第122章 海胆炒饭(大修请重看

2025-03-26 19:13:44

上海的冬天格外湿冷,走在路上雾蒙蒙的。

程遥遥走到跟孟姐约定好的地点,就看见包着头巾的孟姐站在那儿探头探脑。

程遥遥从背后拍了她一把:地下党接头呢?孟姐一蹦三尺高,捂着心口叫唤:哎哟我的天爷,你吓死我了!快,跟我来。

孟姐拉着程遥遥,两人往弄堂里绕了一会儿,来到间不起眼的门口。

这间独门独户的小院子跟苏州那间一样,内里别有洞天。

前头是亮堂的堂屋,能摆下两张桌子,后面则是宽敞的厨房,一应调料锅灶俱全。

一个利索女人带着两个小姑娘正在拆蟹粉,瞧见孟姐进来便道:东西都备好了,这就是……那女人上下打量着程遥遥,这么漂亮洋派的年轻姑娘,怎么看也不像孟姐口中的大厨。

孟姐笑着跟程遥遥介绍道:这是杨嫂,咱们借的是她家厨房。

杨嫂,这就是遥遥。

孟姐在路上已经告诉程遥遥,这杨嫂做得一手好菜,也有门路,那些有钱有权的饕客时常来她这儿打牙祭。

因着这些有权势的顾客,杨嫂这里还算安全。

程遥遥心道,这不就是私房菜馆吗?这倒是个生财的好门路。

既然双方都透了底,程遥遥也不见外,系上围裙洗了手,就开始熬制秃黄油。

杨嫂的厨房一切食材都很齐全,猪油也是才熬制好的,清亮喷香。

蟹粉更是满满两大盆,院子里的螃蟹壳堆得小山似的。

再过几天就是春节,这些秃黄油必须赶在春节前卖出去。

程遥遥熬制秃黄油,杨嫂带着两个女儿打下手,三人从早忙到晚,熬制好的秃黄油装瓶包装,马上就有小贩来运输出去,完全是一条正规的产业链。

熬制完秃黄油,程遥遥还帮忙调配了醉蟹的卤水,制作流程则由杨嫂母女俩来完成。

饶是这样,程遥遥也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了。

当最后一批醉蟹也被小贩分走后,几人就着热开水泡饭和一碟子腌泥螺把饭吃了。

程遥遥这时候也完全不挑剔了,把一碗热米饭吃得干干净净,这才觉得力气回来了点。

孟姐掏出满满一包的钱,笑得合不拢嘴,把帐一五一十报给程遥遥和杨嫂听。

程遥遥完全笑不出来,除了刚到甜水村的前两天,她还从没有干过这么累的活呢。

算完帐,孟姐把钱分作三堆,程遥遥算是技术入股,拿了三成。

厚厚两叠钱拿在手里,程遥遥也不由得惊讶了一下:这么多?孟姐笑吟吟道:你刚才没听我算账啊?快过年了,我把价又抬了一下。

秃黄油一瓶二十,醉蟹八块。

咱们再卖上几天,到过年前,咱们起码还能再赚这个数!孟姐伸出一个巴掌,程遥遥眼睛亮了亮。

再赚上五千块,就够一万啦!原本想打退堂鼓的程遥遥,顿时又生出了力气。

出了杨家,程遥遥跟孟姐去了一趟银行,把钱存到了自己的存折上。

孟姐则跟这个年代的人是一个想法:钱放在自己身上多好,时常数一数,心里那个美啊。

程遥遥道:钱放在家里不安全,万一被偷了呢?万一家里被烧了呢?放银行里还有利息。

孟姐忙道:呸呸呸!坏的不灵好的灵!话虽如此,孟姐心里也犯起了嘀咕,跟着办了个存折,把钱存了进去。

结果出来一路上都在嘀咕:这么多钱就换了个小折子,靠得住靠不住哦?程遥遥揉了揉耳朵。

银行靠得住靠不住且不说,反正在程家,她绝不能露财。

她昨天回家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卧室里的东西被动过了。

还好钱包是随身携带的,否则家底都要被掏空了。

程遥遥这样早出晚归了几天,程征还以为她是跟沈晏出去了,也没觉得不对劲。

反正从前原主也是成天不着家,就跟在沈晏身后跑。

魏淑英和程诺诺母女俩不知道忙活着什么,也没来找程遥遥麻烦。

这天下午三四点,杨嫂的院子来了一桌客人。

杨嫂这阵子都忙着做秃黄油呢,可这桌客人是沪城有名的,不能不接。

杨嫂只好忙忙洗了手去做菜,程遥遥跟孟姐则提前从小院里出来,准备回家。

才走到弄堂口,杨嫂的小女儿追了出来:遥遥姐,遥遥姐,客人带了一批海货,我妈喊你帮忙认认!程遥遥便对孟姐道:你先走吧,我去看看。

孟姐急着去接孩子,便道:哎,你也早点回啊。

程遥遥跟着杨嫂小女儿回了厨房,杨嫂正对着一篓子东西犯愁呢:遥遥,你瞧瞧这是那群客人带来的,说是新鲜海货,让我做了。

程遥遥一看,好家伙,一篓子生猛海鲜。

挥舞着钳子的大龙虾,梭子蟹,刺还在动的海胆,蹦跳的大虾,扇贝,都新鲜无比。

程遥遥笑道:虾蟹你认得的,这个刺球是海胆,那个是扇贝。

客人说要怎么做了吗?杨嫂道:他们说要好好做,招待贵客的。

程遥遥道:海货吃一个鲜。

你统统给它清蒸了,再配上蘸料也就是了。

杨嫂为难道:可我是做杭帮菜的呀,哪里弄过这个?遥遥,你既然认得,肯定也会做的,帮帮忙好吧?程遥遥只好道:好吧。

程遥遥做了一道最快的白灼大虾,配上独家蘸料,让杨嫂女儿先端出去敷衍客人。

程遥遥调兵遣将:杨嫂,去把粉丝泡了,再剁些蒜蓉。

杨嫂有了主心骨,迅速地在厨房里忙活着。

程遥遥把大龙虾丢在案板上敲晕,用筷子插入大龙虾尾部放尿,再刷洗干净大龙虾。

她把大龙虾切成小块,重新拼成大龙虾的形状,做了一道清蒸龙虾。

梭子蟹则剁成几块,加葱姜蒜爆炒,香味儿勾得人口水直冒。

程遥遥也很久没吃过梭子蟹了,梭子蟹产自海边,打捞后几个小时就会变味,极难运输,也不知道这些客人从哪里弄来的新鲜梭子蟹。

程遥遥从门缝里瞥了眼,一桌子五六个客人,看穿戴就知道身份不凡,年纪都有三四十开外。

主位上的一个被门帘挡住了,看不清。

杨嫂的小女儿一掀门帘进来了,雀跃道:客人说龙虾的火候好,蘸水更好,还问娘是不是换厨子了?杨嫂也是满脸喜色,看来这次的客人身份不凡。

杨嫂听到最后一句话,看了向程遥遥。

程遥遥立刻道:别提我。

杨嫂也知道,程遥遥这样的长相容易惹麻烦,特别是在她这样的地方。

便对程遥遥道:你躲着,我出去跟他们说。

杨嫂出去了。

程遥遥听客人夸那蘸水,便知道他们的口味了,接下来做了蒜蓉蒸扇贝和一道海胆炒饭。

杨嫂笑眯眯掀起帘子又回来了,向程遥遥转述了那些客人的夸奖:这些客人可是得罪不起的。

他们今天特地带了这些海货来招待贵客,要不是你帮忙,我还真做不来这些菜。

程遥遥拿香皂洗着手,笑道:也没什么难的,都是些常见的海鲜。

杨嫂唏嘘道:我看遥遥你年纪小小,手艺这么好。

要是你能开个馆子,生意指定比我强多了。

嗨,看我说什么呢。

你一个姑娘家,哪能干这个。

我啊,是被逼得没法子了,指不定哪天就给抓了。

程遥遥道:别担心,形势总会好起来的。

杨嫂笑笑:不提这个了。

耽误了你这么久,趁着天没黑你赶紧回家吧,要注意安全。

程遥遥知道杨嫂是不信自己的话。

毕竟在这个社会大环境里,只允许国营饭馆的存在,私人馆子都是见不得光的,杨嫂日日都提心吊胆,生怕哪天被稽查队连锅端了。

其实最迟在79年,中国第一家私营饭馆就会登上报纸。

在前面漫长的十年里,人们已经受够了国营饭馆单一的口味和恶劣的服务态度,届时,这些私营饭馆就会如雨后春笋一般,开遍全国各地。

程遥遥穿上大衣,就跟杨嫂告辞,独自离开了。

程遥遥穿上大衣,就跟杨嫂告辞,独自离开了。

这时天色已经不早,晚霞漫天,不少下班的人骑着自行车匆匆驶过,洒下一串铃声。

程遥遥喊了辆车,直接向国际饭店去了。

车子堪堪停在饭店门口时,碰上了从汽车上下来的沈晏。

沈晏快步迎上来,伸手扶程遥遥下车:遥遥。

程遥遥下得车来,手里提着一个纸包。

沈晏发出疑惑的一声:你就穿这个?程遥遥低头看了眼自己:我这么穿有问题吗?她并没有着意打扮,穿着素色高领衫,格子长裙,外套一件黑色长款外套。

仍是面容冷艳,身姿流丽。

沈晏端详了她一番,含笑道:遥遥怎么穿都好看。

他这语气又轻又肉麻,程遥遥嫌弃地瞥他一眼,到底想起来今天是沈晏妈妈的生日。

她命令沈晏:帮我挡着点!两人走到一边,沈晏侧身挡住旁人视线,程遥遥从手包里拿出口红,对着镜子抹上,又在领口别了一枚小巧鎏金的胸针,镜中人雪肤红唇,登时生动起来。

自从程遥遥从山里回来后,沈晏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着程遥遥,心花怒放,眼睛都舍不得转一转。

他目光从程遥遥光洁的额头,妩媚的眼,秀挺的鼻子缓缓往下,落在她微分的唇上,喉结艰涩地上下动了动。

国际饭店的围墙边,高大青年低头看着面前纤细流丽的姑娘,显得如此登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