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宴上,除了赵李家的人之外,朱晓等生产队的领-导也被请来了。
我瞧你们门口贴的囍字,都很好看呐,房间里头也是布置得有模有样,花了不少钱吧?朱晓和赵权聊起天来。
确实,我就阿明一个儿子,他的婚事我能不用心办?再说了,他这一辈子也就一次,对吧?赵权笑着道。
按照这边的习俗,新娘进门要跨火盆,不过大家也考虑到李铃的腿不好,省去了这一步。
新人拜完堂,最后一步便是入洞房。
李铃却忽然想到什么急事,停下脚步小声对赵明说:我有几句话要跟家人说,你等我。
好。
李铃把盖头半掀上去,走到李老太面前,居然跪下了。
宾客们疑惑不解,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
李老太也是不满地拧眉:丫头,怎么了?奶奶,这几天,是您第一次把我当您的亲孙女,现在我要出嫁了,我希望您也能对阿瑜好一点。
李铃的视线转向李瑜,眼泪连连。
她继续说:阿瑜虽是捡来的孩子,但她从小养在李家,也只有李家一个家,她是个恩怨分明的孩子。
我答应你,起来吧。
李老太扶起李铃。
李瑜目睹这一切,虽嘴上没说什么,可是心里触动极了。
就算是李铃出嫁了,也还是尽一切力量在爱护她这个妹妹。
离别总是伤感的,别说李瑜,就连她俩的继母王良娣,也忍不住落了几滴眼泪。
回到李家后,李瑜又偷偷跑了出去,在徐亦的爷爷家门前,徘徊了许久。
夜里跑去别人家,这当然不是一个好孩子该做的,可是,回李家她睡不着,不适应那种冷清。
孩子,外面蚊子多,不进来么?一个老人正好从里面出来。
您是徐亦的爷爷吗?李瑜问。
是,你找徐亦?他在屋里,还没睡呢!老人面容和蔼,渐渐压低声音,我偷偷出去打麻将,你别告诉他哈!就说门开着你才进来的。
……哦。
李瑜犹豫地点了点头,目送徐爷爷偷溜出去。
李瑜犹豫再三,最终踏入了徐家的大门。
徐亦哥哥,你在吗?她不敢喊得太大声。
徐亦听到声音就走出房间,看到了她,意外道:我在,你怎么突然来了?没什么事,就是来见见你。
李瑜心虚地笑了。
今天是你姐姐结婚的日子,对吗?我在外面听见动静了。
徐亦道。
嗯。
李瑜低着头,温声道:其实说实话,在我们家的人当中,我只把她当真正的亲人,其他人……在我心里没啥位置。
所以她出嫁了,你很孤单。
徐亦示意她坐下,边说话边给她倒水。
还行吧,反正我没几天就要跟姑姑去城里了。
李瑜轻笑了一声。
我也是跟我姑姑去城里,要不我们约一起出发吧,你姑姑的家在哪儿?天星区,具体地址我还不知道。
那可以,我姑姑的家离那边近。
徐亦道。
李瑜算了下日子,提议道:那就后天吧。
可以,到时候我们村东门口见。
徐亦直接答应道。
反正他姑姑之前就说了,随他选什么时间回城里,只要不耽误学业就行。
而且他姑姑也是个喜欢热闹的人,想必不介意有同行的人。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李瑜开心地笑了。
来了一趟徐家,她心情好了许多,她担心被家人发现她偷跑出去,就趁还没到深夜,迅速赶回了家中。
……徐亦的姑姑叫徐秀云,她其实知道今天晚上来了客人,等客人走了,她才过去找徐亦。
刚才找你的,是同学吗?她好奇地问。
徐亦看懂她的脸上写满八卦,依旧如实回答:不是同学,是个经常一起玩的小妹妹。
没想到你好这口,谁家的小妹妹?徐秀云深深地看着他,翘起二郎腿。
……姑姑,后天我们出发去城里吧,和李瑜跟她姑姑一起。
李瑜?是不是李家捡来的那小姑娘?徐秀云在村里没待几个月,不过倒是已经听说过李瑜的名字。
之前听说王家闹出人命,硬说是李瑜一个小姑娘害的。
当然,徐秀云是个脑子清楚的人,才不会真信一个小姑娘能杀人呢。
行啊,不过我想问一下,她去城里干啥?去读书啊!徐亦果断地说。
徐秀云拧起眉,读书?在我的印象里,他们家不会让女孩读书的,捡来的,更不可能。
反正后天等她就是了。
徐亦道。
……李文娟带李瑜到城里读书这事,李家其他人并不知道。
到了该走的时候,总不能继续瞒着,于是她们俩商量着告诉家人。
临走前的一天,中午,全家用餐的时候,李文娟大胆提出了此事。
文娟,你跟你丈夫也要养家糊口的,带阿瑜回城里,恐怕不合适吧。
李老太道。
见李老太已经表态,丁兰和李云也纷纷支持她。
丁兰:阿瑜已经这么大了,还不识字,难道要让她从小学读起吗?李云:就是,读了也没什么用,反而是浪费钱。
她这次说话心平气和,可是这在李瑜听来却是字字珠玑。
谁说我不识字?谁说女孩子读书没有用了?李瑜站起来,大声道,我不说假话,等我将来读完书,养活全家人绰绰有余。
我可以让我丈夫教她识字,她可以直接上初中。
李文娟微怔道。
我可以作证,二姐真的识字!这时,李毛举起手来说道。
都没上过学,难不成是在梦里学的字?李云嗤笑道。
李瑜不想再说什么废话,用筷子沾了点油,在桌上写出几个字。
姑姑,这回信我真的识字了吧?李瑜抿唇,瞥了李文娟一眼。
只见李文娟噗嗤一笑,指着那几个字说:原来你真的识字,不过这写的什么,还是别说出来更好。
莫不是胡乱划的字吧?还请姑姑念出来。
李云得意道。
李文娟正色道:李云是猪。
姑姑,你……李云凝眉,看看李文娟又看看李瑜,李瑜,你写的字是骂我的!桌子有限,我只能写这几个字了,证明我识字了吧?不仅识字,我还会写字,要是姑父在,考我几道题,说不定我也答得上来!李瑜俏皮一笑。
李老太淡定地问:你老实告诉大家,是谁教你识字写字的,我就答应让你走。
李瑜眨了眨眼,飞速思考着,没上学的人居然识字,这事的确不太好解释。
李家人也只有李文娟识字,但奈何姑姑刚才正好说了让她男人来教。
经过一番考虑后,李瑜给出解释:你们认识徐亦吗?就是从城里来的那个哥哥,他读高中,我经常和他一起玩,顺便学习一些知识,我学得快,半个暑假下来我就识字了。
虽然这个解释有些出人意外,但勉强还算合理,总比说自己是穿越的更合理。
小小年纪就跟男生不清不楚的,奶奶你也不管管她!李云指着李瑜,气急败坏道。
你住嘴!阿瑜不是说了,是跟人家学习和玩吗?怎么就不清不楚了?李文娟拦在李云眼前,愤怒道。
都少说两句,好好吃饭!李老太呵斥道。
李老太一发话,还是有不少威慑力的,李云就只好继续吃饭,最多在在夹菜时和李瑜抢一抢,发泄内心的不忿。
就这样,进城读书的事算是成了。
晚上,李文娟找李瑜。
阿瑜,有件事我得跟你透个底儿。
李文娟道。
说呀。
李瑜大概猜到她要说什么。
李文娟垂着头,低声下气地说:我男人不一定会欢迎你,所以到时候,我可能安排你住校,要和你将来的同学们住一起。
带李瑜进城读书这事,是她的主意,李家这边同意了,不代表她的丈夫和孩子能同意。
好在李文娟的积蓄不少,供李瑜读个中学的钱还是有的。
住校啊,可以,同龄人之间相处没代沟,没关系的。
李瑜微笑着说。
她心理年龄不是小孩子,而且又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怎么可能和同龄人没代沟?不过为了让李文娟放心,她只能这么说了。
既然这样,那就说定了,等我带你回了县城,你先去跟我老公见一面。
李文娟道。
对了姑姑,你跟姑父……能和解吗?李瑜好奇一问。
不知道,但愿能吧,回去后我还会问问孩子自己的意思,她想上学或者在家学,都随她。
李文娟叹了口气说道。
李瑜顿了顿,握住她的手腕,目光坚定道:姑姑,再穷不能穷教育,你的坚持是对的。
我知道了,谢谢你。
李文娟脸上渐渐露出笑容,伸手轻轻摸了摸李瑜的脑袋,有时候我觉得,你聪明得不像个小孩子,像个大人。
有些大人也不见得比我聪明啊!李瑜转了转眸子,歪头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