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穿]主角他舅 > 第143章 工具人庶长子十二

第143章 工具人庶长子十二

2025-03-26 17:44:14

皇后亲娘虽然经常以京城数得着的老祖宗自居,却也不至于完全不会看眼色:女儿都气成这样了,她总不能像以前一样上来就倚老卖老。

别看老太太总拿心疾做借口,其实谁都知道她精神和身体都强韧得很:这会儿知道不能侥幸,便拼命地琢磨如何化解女儿怒气。

话说皇后深得陛下敬重信任,地位稳固无比,不管皇后心里愿意不愿意,她的娘家也跟着水涨船高……好消息就是娘家和人结亲时,总算能找到像样的亲家了:皇后的几个弟媳妇无论出身还是见识都拿得出手了。

这次跟着进宫的弟媳妇就是其中之一,她见机极快,一把拉住手边的女儿使了个眼色。

一直让太子念念不忘的大美人表妹会意,二话不说就跪在了太子身边。

皇后见状笑了起来,行,我成全你们。

老太太一噎,想说什么但当着太子终究没敢说出口:这个孙女是她一众孙女之中最出挑的,不能嫁给太子她有些遗憾,但有皇后在,怎么也得给燕王世子或者安王世子这样的宗室做正室才行啊!老太太的心思昭然若揭,她儿媳妇就是觉得婆婆太异想天开,才要借着这次机会断了婆婆的念想——她相信皇后看得出她的苦心。

真让老太太一意孤行下去,皇后彻底对娘家失望,能是什么好事吗?老太太不要脸,又蠢又怀,这个时候还妄想拿捏皇后娘娘,可她们还要好好活着!皇后的确看得出弟妹乃至于兄弟们都跟她娘并不是一条心,这次也是为了好生敲打太子,她不介意撕破脸,让她母亲也跟着清醒一下。

我出嫁前,母亲就指着我骂我不孝,如今您还要故技重施不成?连日里的不祥预感终于成了真,皇后亲娘脑子里嗡了一下,她立时老泪纵横,娘娘这是怨上我了,和我生分了?她这么一说,皇后弟媳妇已然吓得微微发抖:完了……这个时候还要装柔弱,把责任推到她身上,可见是习惯了。

皇后深切地后悔不该为了那点微薄的颜面,一直纵容她这个糊涂又贪婪的母亲。

她不再搭理戏精一样的母亲,转而对太子道,你外祖母跟没跟你说过,我并非你生母,你身为太子,身边必得有些得用的人,最好还不是帝后指给你的?这话忒诛心。

太子愣了,根本不知道如何作答。

素来温婉的母后竟然有这样犀利的一面,又被母后一针见血戳到痛处,他此时心乱如麻,脸色不时变换,好不精彩。

皇后亲娘哭嚎声也戛然而止。

皇后叹息一声,你外祖母送给你的人,先全进了慎刑司,其中有那么两个特别出挑的,转到了诏狱……太子这会儿冷汗都下来了:进慎刑司和进诏狱完全是两个概念。

皇后继续道:若真是为你着相也就罢了,你不问问安排了这些人,你外祖母从中得了多少银子?皇后亲娘彻底垂下了头,一点动静都不敢弄出来。

她儿媳妇见状只能在心里大骂:要害死我们了!皇后盯着太子,你真觉着我对娘家淡漠,纯是因为当年送你生母入宫的芥蒂?太子真地吓趴了,儿子不敢!又过了一会儿,太子表妹额头冷汗已然滴落在地,皇后才幽幽道,太子,你眼见着要大婚了,识人用人之道旁人教不了你,需要你自己领悟。

太子再次拜倒在地,儿子知错了!却说皇后亲娘离开坤宁宫时,是让宫人架出去的:老太太腿软到完全走不动路。

皇后的大伯父亲和叔叔们都还活得好好的,他们一直让皇后亲娘当出头先锋,正是因为皇后亲娘看起来在对付皇后时颇有一套。

等他们从皇后弟媳妇口中得知前因后果,好歹混过官场的这些老爷子们再不觉得皇后发作猝不及防了。

男人商议了一下,果断把老太太关进了佛堂,并直接告诉她:除非皇后发话,不然你就在这里好生念佛静心吧。

老太太之后怎么想,全然没人在乎了。

傍晚时分,皇帝来到坤宁宫,轻轻揽住闷闷不乐的妻子,我寻思着你发个脾气能好受些,如今瞧着怎么更不开心了?皇后摇了摇头,越想越愁,怎么开心得起来?皇帝笑道:愁什么?那起子人准是想除掉你我,我娘,再有我那俩好兄弟,这是这么多年过去都没找到机会下手,只能算计太子了。

这是大实话,诸王余孽若能搞掉皇帝,谁还要费心费力地算计太子啊。

皇后嗔道:他们藏了这么多年,这一回露出狐狸尾巴,你还高兴了是吧?皇帝坦然道:他们一直藏着我真就没什么好法子。

老四找回了孩子,我这边就有点豁然开朗的意思。

若不是他们气急了,怎么舍得动用埋在宫里的线人?燕王行四。

皇后只得道:对,你说得对。

许我娘家往太子身边乱塞人也是你故意睁一眼闭一眼的缘故了?说起太子,皇帝也严肃了几分,同时也痛快承认了,太子……这孩子想成器必得再吃些苦头。

说来我都觉得诧异,他竟然想驱使你娘来拿捏你。

皇帝可不仅仅是不太欣赏太子……坤宁宫里伺候的宫人都是皇后心腹,听了陛下这话一点诧异的表情都没有。

除了皇后娘家人和太子本人,京里大多数明眼人都感觉得到若是没了皇后的支持,太子也就不会再是太子了。

而皇后刚刚对娘家翻了脸,明显对太子的耐心也不多了。

皇帝又诚恳道:最好还是咱们生个儿子出来。

若是不成,就把太子的儿子抱过来好生养着。

皇后沉默了一会儿,靠在了丈夫肩上,轻轻地嗯了一声。

却说太后近年来都懒得管事儿,但谁也不能小觑她对内宫的掌控力。

当天晚上,她纵然不知道帝后之间具体说了什么,却也能猜个差不离。

太后想了想,才笑说,先帝死活不肯给她扶正,怕不是实在看不上这孩子娘家的缘故。

太后身边的大太监和管事嬷嬷都深知太后很满意皇后这个儿媳妇,这话起码有一半是调侃。

太后也不用身边人奉承或是陪笑,继续道,我这个儿媳妇总想面面俱到……话说太后和先帝的感情非常……不怎么样。

先帝是个合格的皇帝不假,但太后对丈夫一直很有些意见,比如那带到棺材里的门户之见。

太后亲自抚养皇帝长大,对皇帝影响极深,比如念旧情,比如不拘一格降人才。

当年她们母子俩在宫中还是透明人的时候,就和她们结下交情,支持帮助过她们的人,她们母子总能格外包容。

太后自己的娘家人只有太后大哥一个人属于这个范畴,而皇后的娘家不仅当年就拖过后腿,甚至还落井下石过。

若不是看在皇后的面子上,皇后娘家早让皇帝一锅端了。

而被母后好生教训了一通的太子当晚的确辗转反侧,但依旧完全没能意识到自己岌岌可危的处境。

尚晖和蒙璋在这个世界都没有特地开启神识,宫中具体发生了什么,他们并不知道,但两人定下婚事后,在又一场宫宴上见到了温和了许多的太子。

一见太子头顶那薄薄的气运,他们还能说啥?咎由自取呗。

一个人所拥有的气运,大致就来自两个方面,凭自己本事该有的,以及别人给的。

太子落到现在这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处境,实属不冤:象征他个人能力的气运是他在场的一众兄弟,包括堂兄弟之中最少的。

话说尚晖和蒙璋婚事已然议定,考虑到燕王世子都快二十三了,婚期就定在了四个月后的初秋,只比太子晚上半个月左右。

为此安王世子还找上尚晖,酸了几句,我比你订婚早多了,婚期比你居然还晚一年。

他的未婚妻比他小四岁,未来岳家舍不得女儿,说什么女儿不满二十不放人,所以安王世子还得再打一年光棍儿。

尚晖瞥了他一眼,你要是觉得太闲,就来给我打打下手?熟悉下流程?通常宗室成员想从陛下那儿领正式差事,都得等大婚之后。

安王世子好奇道:有好事儿找我?的确有点好事。

便宜姐夫在京城任职,姐姐隔三差五就带着一双儿女回娘家。

在燕王妃和姐姐一起帮着他操办婚事的时候,尚晖就主动承担起了带娃的重任:女主和女主的弟弟无疑都是非常聪明又懂事的娃,所以带娃虽然说不上甘之如饴,却也一点都不费心。

跟便宜外甥女和外甥混熟了,尚晖就逗这俩娃说话,他这天随口问了句你们爹爹平素在家做什么,俩娃一个回答说烧大锅锅,另一个则补充说烧水车车会动。

尚晖立即明白便宜姐夫闲暇时都在忙活什么了:难怪这个看似不太出彩的便宜姐夫能入得燕王夫妇之眼,还能成为女主的亲爹。

既然决定如无必要不开神识,尚晖便亲自上门拜访姐夫,果然在姐夫姐姐家偌大的后院库房里见到了蒸汽机……原型机,稍作改动可以适度推广的那种。

尚晖恍然:这个世界的男女主都是科学家和发明家,农耕文明逐渐转型为工业文明先锋人物。

于是他热忱地望向他便宜姐夫,姐夫,你简直是个天才!我也觉得我是个天才。

真让便宜姐夫高兴的是:身为燕王世子小舅子,比他岳父燕王更能发现他所做的所坚持的这些东西的价值和意义。

得遇知己,便宜姐夫拉住尚晖的手,热情道,走,咱们喝两杯。

说完,不忘弯腰抱住闺女,自然而然地把儿子留给了小舅子。

大外甥似乎一点都不惊讶,转过身冲着舅舅尚晖伸出了小手手。

尚晖笑眯眯地抱起便宜大外甥,心说:大外甥只是女主他弟,而非男主的原因我好像找到了。

第144章 工具人庶长子十三 可劲儿造的资本。

那天殷婉静从燕王府回到自家的时候,就见丈夫和弟弟面对面盘腿坐在炕上,而一儿一女就在炕里边,脸贴脸,盖着小被子睡得正香。

亲弟弟帮着带孩子,比把孩子们交给孩子他爹更让她放心。

唐预喝得不少,眼神迷茫,说话还有点大舌头,不过这不影响他认出妻子。

他放下酒杯,媳妇,小舅子太好了,知道得真多,我……醍醐灌顶……呜,呕……话没说完,他捂住嘴,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就一溜烟儿地跑出去了。

殷婉静目送丈夫飞奔出门,还笑道,看吧,就知道他有分寸,没喝醉。

跟弟弟相处了不过六个月,感觉起来却像是一起生活了十六年的姐弟。

殷婉静自知自己是个非常难讨好,很不容易和人交心以及生出亲近感的那种人,所以她才服气,深信血脉的力量。

尚晖道:姐夫的酒量真的差。

殷婉静瞄了弟弟一眼,你喝了多少?尚晖回望着她,别告诉爹娘。

殷婉静想了想实在道:你不病倒我才不多嘴,你病了那就怎么都瞒不住。

尚晖抱拳笑道:谢了。

姐弟俩相视一笑,不一会儿姐夫唐预回来,继续说起蒸汽机改进……尚晖发现他姐姐对蒸汽机原理门儿清,甚至最初的几项改进,都是他姐姐的建议。

在任何时代,科研都是个烧钱的事儿。

作为燕王夫妇的大女儿,殷婉静无疑有一份极其庞大的嫁妆,而且她还是个投资经营方面的好手,更早早就看到占了丈夫大半闲暇时光这东西的价值。

有妻子支持,唐预单打独斗自行埋头研究了不到十年的蒸汽机,这不,就要出成果了,还是改进版的成果。

和姐姐姐夫告辞,尚晖回到家里的时候,从内侍口中得知燕王夫妇都没睡——父母在特地等他,这种晚归进门家人就坐在沙发上等的感觉实在不错,他便奔向正房向父母道声晚安。

天气转暖,燕王夫妇也不再见面就摸摸儿子额头看看他有没有发烧,燕王更是想着赶紧问话,问完回屋歇着去。

听说你姐夫折腾好些年的东西有了眉目?父王,您都掏银子帮衬了这么久,尚晖笑问,真要我说?燕王亦笑,你说说我听听。

博闻多识和倾国倾城一样,人设稳若磐石,尚晖知道自己说话的分量,前途无量。

暂且不说蒸汽火车这个必须有皇帝力挺才有可能实现的大项目,只说各家弄个水泵建个锅炉房都是顺手的事儿,保准谁用谁知道。

锅炉房能在京城普及,蒸汽机就可以往大纺织作坊和矿场里应用和推广了。

对蒸汽机的便利有所了解后,说服皇帝不要太简单:天下太平,土地兼并加地少人多,富裕的劳动力必须有个去处。

反正尚晖三言两语说服了他便宜爹娘,不过慎重起见,燕王还是希望家里用上锅炉房之后再看一看。

第二天起尚晖装模作样地闭关了……一天半,就捣鼓出来了一套图纸。

姐夫唐预算是半个行家,看完以后惊为天人,只看丈夫反应,姐姐殷婉静就强烈要求自家也要第一时间配一套。

于是宫宴之后,安王世子接到尚晖的请帖上门做客时,亲身体会了一下打开水龙头就能有热水的新式澡堂子,之后兴致勃勃地围着全新的锅炉房转了好几圈:目前还不涉及高压,所以整套设施比较安全,最大的隐患就是烫伤。

可没有锅炉房,就是在厨房烧水,也不免烫伤不是?尚晖一瞧,果然有门儿,果断拉着这个小伙伴到姐姐姐夫家,去参观一下原型机。

从小接受精英教育长大的安王世子对蒸汽机原理消化良好,这生意做得!尚晖初步了解过这个小伙伴的数理化水平,干脆给他再科普了一下蒸汽机目前能在哪些行业立即得到应用。

矿场那是皇帝的自留地,安王世子才不信尚晖会在太岁头上动土,但纺织……安王府的棉田面积可是仅次于皇帝,偏偏他家出产的大量棉花因为人手不足的缘故没法儿自己纺出来。

在这个朝代,爵位不同,能拥有的土地和佃户数目也不同,上限都有明文规定。

若是皇帝掌控力不足,这规矩不说是一纸空文,大家也就睁一眼闭一眼,但现在坐在龙椅上的皇帝眼里可不揉沙子。

燕王府出技术出人,安王府出原材料和厂房,两家联手弄个超大纺织工坊,安王世子坦诚道,我得回家跟长辈们商量一下,不过不管他们同不同意,我都乐意跟你合作。

谁都不嫌弃家底足不是。

这么做可能稍显功利,但农耕文明往工业文明转型显然不能一蹴而就。

尚晖下场参与,无非就是亲自竖立一个典型一个标杆,那就是搞科研搞发明创造,绝不只是士大夫的业余爱好,而是搞得好了能有相当惊人的效益,不单单只有经济效益的效益。

估计等到了男女主长大,成为科研主力,乃至于工坊成规模,不得不默许一定程度的职业教育的时候,从上到下都能对科学技术投入保持一定的热情。

再说现在就开始赚钱,也能给男女主多攒点可劲儿造的资本。

送走安王世子,姐夫唐预非常欣慰地拍了拍小舅子的肩膀,之前花掉的银子没白费。

殷婉静也诚恳地道谢,以后不愁没人分担,还大有赚头。

她是真地松了口气,可以不用像以前那样开源节流,日子能过得松快些,甚至过阵子可以开始给一儿一女攒家底了。

这个想法在脑子里一闪而逝,殷婉静就让丈夫拉住了双手,并听丈夫轻声道,苦了你了,我对不起你,幸好……殷婉静也眼眶微红。

尚晖见状立即告辞,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志同道合又情投意合的夫妻俩,跟安王世子一样回家找爹妈报告好消息去了。

燕王妃毫不客气地夸奖起儿子,我就知道咱们儿子什么看在眼里。

燕王故意道:我眼睛不瞎,婉婉回来的时候衣裳首饰都不如以前。

尚晖肯定要替姐姐姐夫说话,蒸汽机主要由白铜打造,姐姐没变卖陪嫁的铺面庄子,已经是持家有道。

和古时候的蓝星一样,白铜在这个时候是拿来铸造铜钱的。

他又提醒燕王,在弄出什么大动静之前,父王还是告诉陛下一声。

燕王点了点头,这是自然。

安王家种棉花的庄子所在的省份,因为多山且土地不算肥沃,是著名的地广人稀之地,与沃野千里人口稠密的中原江南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这个时代的统治者照样明白就业的重要性,纺织又是出名的劳动密集行业,而且不像盐铁丝毫不沾忌讳。

皇帝自然龙颜大悦,在尚晖的纺织机刚搭出个架子的时候,就明示好兄弟燕王:纺出来的棉布内务府会帮着收购。

却说蒙璋在韩家越来越待不住:跟明明感情有限的亲人虚与委蛇,炼虚期的她实在没这个耐心。

尚晖干脆上门接人,两个人一起用在人们接受能力以内的速度和效率整出了一台蒸汽纺织机。

在请皇帝来家访和在宫里现场给皇帝装配之间,尚晖和小团队成员们——包括蒙璋、姐姐姐夫还有安王世子等,商量了一下,大家众口一词地选择了后者。

实际上,纺织机方便拆解装配以及运输非常必要,因为本朝最大的冶炼厂位于京郊……关键部件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都只能在这家皇帝直属的厂子里加工制造。

于是姐夫唐预在宫里迎着皇帝阁老以及一众宗室勋贵和堂官大佬们或殷切或好奇或怀疑的目光,站在阳光下亮闪闪的蒸汽纺织机之前圆满完成了讲解和答疑。

尚晖深信皇帝已经对他这个大侄子印象深刻到不能再深刻,这样出头的好机会正该让给自家姐夫。

纺织机连半自动都搭不上,只是因为加了蒸汽机,使用起来更省力也更高效,有熟练工操作,出产棉布质量也比较稳定。

成本核算是蒙璋做的:成本低于传统纺织方法织就的棉布亦毫无疑问。

皇帝手里拿着现场织就的一小截细密棉布,端详良久,心里已经在思量该怎么奖励这些功臣。

不与民争利,赏罚分明都是皇帝一直以来的行事准则,他看向燕王的女婿唐预:资历再熬几年,工部尚书就是他的了。

而他给尚晖的体面则是……尚晖和蒙璋结婚的当天,他和皇后以及所有皇子公主全员出席。

哪怕帝后来了就走,也足够荣耀了。

大婚现场,风头让帝后抢了,尚晖还挺高兴,注意力不在咱们身上,省了咱们多少事儿。

我就喜欢这样的帝后,蒙璋自己揭开了盖头,多体贴呀。

与此同时王府正院,燕王夫妇固然疲惫却很是高兴。

燕王妃道:咱们儿子有日子没病过了,咱们也能盼着好消息早点来?燕王笑道:咱们儿子是个爽利人,兴许这就成了呢。

嗯,燕王真铁口直断。

尚晖和蒙璋当然是顺其自然,然而他们俩也没想到会这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