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穿]主角他舅 > 第132章 工具人庶长子 换子疑云。

第132章 工具人庶长子 换子疑云。

2025-03-26 17:44:13

一般而言,尚晖都是先送走原主,再套上马甲。

然而这一次他的直觉让他换一换口味,于是马甲一穿,他就对准备换个位面再入轮回的原则道,留步!我又发现个真相,你一定要听一听。

于是在一心吃瓜的世界意志见证下,尚晖仔细解释给原主周铎听,我不擅长卜相之术,也不好动用什么技巧,加上有龙气遮掩,一开始竟然也疏忽了。

原主立时抓住了重点,龙气?尚晖揭晓答案,语气轻松,你是宗室。

你的身体着实不太好,之前几场大病能活下来,全靠那点与生俱来的龙气庇护。

之前龙气用完了,你就见到我了。

原主琢磨了一下,豁达道,是宗室又不是皇子,和我知道的成国公嫡子差别不大。

说着自己也让自己这牵强的说法逗笑了,除了求个公道之外,请您帮我尽个孝?如果我生父生母真正心疼我。

你是你父母唯一的儿子,你说他们心疼不心疼你。

尚晖把原主往腋下一夹,走,带你去京城见见你爹娘。

让原主和父母都以魂魄状态相见,当然不大容易:原主他爸是今上的堂弟,有大气运大功德在身,龙气又十分浓厚,把这位的魂魄拎出来,尚晖得动用超过这个世界承受力的法术,但想要给人家爸妈托个梦,倒是不难。

原主从养母的心腹婆子口中知道部分真相后,便缠绵病榻,期间不知多少次设想他和亲生父母见面该是何等场面,然而真正得见,他似乎又无话可说。

思来想去,他能做的不过是笑一笑,而后摆了摆手,潇洒地转身离去。

临走前,他还特地跟尚晖感慨,总归是没缘分。

话音刚落,他震惊地看着自己……渐渐发光。

为了请大能来给他求公道,他一口气拿出了几辈子的积蓄。

此时他有了明悟:积蓄似乎……全回来了?这会儿他故意对着尚晖继续震惊,等这位大能给他解释。

尚晖就笑,你合了我的眼缘,送你一点造化。

原主迟疑了一下,终于试探着道,那……恭敬不如从命?送原主周铎入轮回之后,一直默默围观不吭声的世界意志忽然开口,亏了!不该让你送走他,他注定有场大造化。

晚了。

尚晖道,我该去干活了。

世界意志还能怎么样,只能说,这阵子靠您给我找乐子啦。

争取不辜负你的期待?套上马甲,尚晖仔细感受了一下:原主这几年本就断断续续病了好几场,又挑大梁殚精竭虑,累心又累身,再听闻噩耗一般的真相,他的心志倒是撑得住,但一场风寒赶在龙气耗尽的时候,把人直接带走了。

尚晖靠在软枕上,梳理完家庭关系只要一息:那个伪白莲白姨娘不许她换过来的儿子读书出息,从而进京赶考,不想养子失去控制是其一,更怕到了京城这个孩子让人家亲生父母认出来……有世界意志帮忙,尚晖直接开启了上帝模式:一下子就看清这是个连环换子的故事。

当初诸位藩王联合几位皇子逼宫先帝,京城一团乱。

燕王和成国公都奉先帝为主,做好了最坏打算的同时派了心腹齐齐把妻儿送出京城。

当时燕王妃和成国公夫人都是临产的孕妇,与其说是避风头,跟逃难也差不了什么。

若非遇见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白姨娘一个乡绅的姬妾,哪里有机会接触到成国公夫人这样的贵妇人?白姨娘只以为用亲生儿子换掉了成国公的嫡子,殊不知成国公夫人那会儿刚刚换掉了她手帕交燕王妃的儿子,正心烦意乱生怕阴谋败露,所以手头的孩子又被白姨娘抓空子换掉,她才没有发现。

成国公夫人出于亏欠,以及给将来留条后路的心思,对养子相当不错,好到白姨娘那个鸠占鹊巢的亲生子以为成国公夫人自始至终都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不过因为心事太多压力太大,成国公夫人也是自作自受,刚满三十岁就郁郁而终。

成国公夫人因为一己之私调换孩子,在封建朝代,叫混淆皇家血脉,必是死罪;搁在后世也视同拐卖,一样是重罪。

而她一时发昏,用自己孱弱不堪注定养不大的儿子换了燕王妃的儿子,这件事儿只有她的一二心腹知晓,丈夫成国公竟是一直都被蒙在鼓里。

此时原主的大丫头东梅端着热腾腾的汤药进门——她哪里想得到自己出去端药再回来这至多半柱香的时间里,她家大少爷已经悄无声息地换了个芯儿。

丫头端着的汤药,尚晖隔着老远就知道这药相当靠谱。

他看了看窗外沉沉夜色,故意叹了口气,也罢。

东梅轻声道:大爷,喝了这碗药就能好生歇上一会儿吧。

白姨娘当初敢换孩子,图的就是亲儿子钟鸣鼎食着长大,相认后能照拂她和她的娘家。

至于养子这边也要安抚好了,除了做事留一线之外,明面上她在周家的日子也是要仰仗这个养子的。

原主好好的天潢贵胄,居然给个乡绅姨娘做了一辈子工具人……按照世界大势来看,原主的亲外甥女,也就是燕王与燕王妃的大外孙女,最后顶着巨大的压力为亲舅舅主持了公道,别忘了那时候白姨娘的亲孙女可是皇子妃。

而且白姨娘的亲儿子亲孙子已经享受了大半辈子的,本不属于他们的富贵权势。

却说尚晖托梦,让原主父母见过原主最后一面,此时京城燕王府的燕王夫妇齐齐惊醒,猛地坐起身来。

听见动静,外间值守的内侍和丫头纷纷掌灯进门,燕王借着昏黄的烛光,看清妻子泪眼朦胧,他一时也哽咽难言。

燕王夫妇是出了名的模范夫妻,夫妇默契自不必多说。

燕王不用问都知道夫妻俩必是做了同样的梦,而梦中现身的清瘦少年只能是他们夫妇丢了的儿子!愿意无他,原主周铎的长相跟他亲爸燕王,几乎是一个模子扣出来的。

任谁一瞧,也要说这是亲父子俩。

站在白姨娘的角度说,不许养子太上进也算是歪打正着了:凭原主的相貌,只要踏入京城,身世势必要揭晓。

话说燕王妃生产时大出血,醒过来见到哭都哭不出声的儿子,内心焉能不疑惑?孩子在自己肚子里,健康不健康,壮实不壮实,哪里能一点数都没有,只是当时她没能力计较……她怕她计较了,她和孩子的命就都没了。

而等先帝击败诸多藩王,天下再次太平,燕王有时间有精力追查儿子的下落时,线索早已经断了。

阴差阳错赶在一起,之前十多年的苦心寻找全徒劳无功,燕王夫妇多少有些绝望,然而夫妇俩同时做了这个梦,焉能不再次燃起希望?燕王和陛下本就感情极深,再加上对陛下有救命之恩,为了唯一的儿子,求到陛下面前,陛下于情于理都得成全自己这个好兄弟。

其实尚晖只要帮原主托一回梦,再静静等待京城来人就是了,无奈原主的身体灯枯油尽,只凭原主实在等不来亲生父母了。

他现在去往新世界,有了全新的人生,不必再留恋过去,也挺不错。

而原主的身体能逐渐恢复,这是尚晖自掏腰包,拿了点灵气出来的结果。

躺赢可不大符合尚晖的性格,京城总是要走一趟,因为他得去京城等女朋友啊。

于是他假意喝下汤药,睡了一小会儿。

第二天清早,尚晖先喝粥再喝药,然后继续安歇。

吃饭喝药完就睡觉,醒来再循环,如此过了三天,尚晖不照镜子也知道现在看起来比较大病初愈,这个时候出屋见见人也挺合适。

正值隆冬,要尚未病愈的儿子出门请安,同样对庶长子真是身份一无所知的养父周父也不太舍得。

周父曾祖只是寻常农户,祖父中了秀才,父亲更进一步成了举人,周家从此大不一样。

周父的老爹中举后虽然止步六品小官,却也挣下了一份偌大的家业。

在原籍,也就是京郊,也许不值得一提,在中原偏西的现在生活之处,还是有些名望的。

周父年近半百,从十几岁就开始科举,奋战到快四十也只中了秀才。

而他的妻子萧氏,乃是周父的举人老爹挚友的女儿。

萧氏士族出身,即使父亲庶出,她的见识手段都比周父要强。

毫无疑问,萧氏是下嫁,但这场下嫁她本人心甘情愿,因为她和丈夫感情相当不错。

周父只守着妻子一个,直到三十出头,夫妻俩还一无所出。

萧氏先绷不住了,把丈夫的大丫头也就是现在白姨娘安排上了,而白姨娘肚子果然争气……不过白姨娘深知老爷眼里心里只有太太一个,她生了儿子也不能如何,起码不能让老爷另眼相待,所以才在遇到成国公夫人的时候不惜铤而走险,为亲手儿子搏一场富贵好前程。

之后果然一如白姨娘所料,她换过来的这个儿子自己还没认清模样,就让太太抱到了正房养着。

让尚晖说,萧氏待原主一般,不亲近但也绝对称不上苛待。

尤其是萧氏在快四十的时候连着生了一儿一女,对原主更是有些疏忽,但终究谈不上有什么恶意。

用千般理由阻挠原主上进科举的,正是心里有鬼的白姨娘,而非萧氏这个嫡母。

有一说一,萧氏对原主感情非常有限,但一直不曾有断了这个孩子前程的心思,她反而觉得庶子上进这个家还能更和睦一点。

这会儿得知长子大好了,周父和萧氏联袂前来看望,白姨娘倒是不见踪影。

周父和萧氏见周铎精神头不错,俱都安了心。

三人寒暄了几句,萧氏忽然问丫头东梅,白姨娘人呢?东梅又不是白姨娘的人,实话实说,姨娘有日子没见了。

她也为自家少爷鸣不平,少爷前几天是真的快要熬不过去,姨娘找了好些借口就是不肯来看一眼!萧氏哪有闲心给一个不得宠的姨娘上眼药?她只是出于一点公心,让这个庶长子看清他敬爱有加的生母究竟是个什么德行。

白家人昨儿还来看望她,萧氏冷笑一声,我听那意思想是把她外甥女说给咱们铎哥儿。

亲儿子病得都要起不来身,当娘的不说过来看一看,倒忙着给儿子再说门亲事!还是亲上加亲!周父劝道:她是个糊涂人,你莫要为她动气。

铎哥儿的亲事总是我这个当爹的说了算,我不会让她伤了咱家还有铎哥儿的名声。

本朝男子大约在二十前后成婚,而原主二十出头还单身,原因是早先定下的未婚妻意外去世。

尚晖点了点头:夫妻俩的确都不爱管闲事,甩手东家当得美滋滋,把偌大家业都推给原主经营,的确挺不负责任,但好在夫妻俩的底线还在。

却说宅子西北角小院里的白姨娘正心神不宁,关着门对心腹道,铎哥儿许是怀疑了,但不至于什么都知道了。

心腹婆子点了点头:大爷若真知晓了真相,只怕这会儿已经闹开了。

白姨娘嘀咕道:把我大哥的闺女说给铎哥儿,往后再怎么样也不怕……我也算对得起他了……————原主的亲生父母是燕王夫妇。

当初成国公夫人换掉了燕王妃的儿子,她换过来的儿子,也就是原主,又让白姨娘趁乱换走了。

所以燕王夫妇手里早夭的孩子是成国公夫妇的,而成国公夫妇身边的孩子是周父白姨娘的,白姨娘身边的儿子就是原主了。

第133章 工具人庶长子之二 人生几大错觉……之前飞升在即,头却快秃了,尚晖面上从容,其实内心多少有点焦躁。

所以那会儿他做任务都是奔着高效来——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的高效,现在头毛长回来好多,他就不再心急,能慢慢体会或者体验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这一次又有蒙璋陪着他,他就更不着急了。

于是灵觉啊神识啊他都小心地收敛了起来,因为马甲经过灵气滋养提升,比普通人耳聪目明一点,也比原主魅力更稍微高了那么一点罢了。

他歪在榻上看书,大丫头东梅已经偷瞧他好几次了。

这个时候,萧氏所生的一儿一女得了父母的嘱咐,特地来探望他。

这两个小萝卜头相貌只能说是中偏上,但有萧氏教导,言行举止都相当像样——萧氏不亏是士族出身,教出来的孩子也知书达礼。

即使萧氏对原主这个庶长子并没特别上心,但原主身上很多闪光点,一部分来自于龙生龙凤生凤的原主亲生爹娘,另一部分就源自萧氏……还有便宜爹周父。

尚晖自然要替原主报答一下这对夫妻,如此一想他自然爱屋及乌,对两个小萝卜头越发温柔起来。

病美人大哥粲然一笑,两个小萝卜头眼前一亮。

他们都很喜欢大哥:大哥温柔又貌美,书里说的温润如玉,谦谦君子,名士风流,也就是大哥这样的吧。

当然,要是大哥不要一见面就考他们学问就更好了……逗了会儿颜控的便宜弟妹,跟着他俩的丫头就小声提醒读书的时间到了,俩小萝卜头才恋恋不舍地走了。

弟妹告辞后没过多久,这几天一直给他看病的来自府城里的名医和周父萧氏也一起过来了。

须发皆白气质卓然的老大夫仔细诊脉,问过病情,便笑着向周父萧氏道喜,这是大好了,但此番病重着实损了些元气,还需要用心将养。

萧氏念了声佛。

周父亦是面有喜色:长子见识举止脾气秉性连着长相,都不像他那个又蠢又怀还总想撑出夫人老夫人做派的姨娘,这是让他最为欣慰的事情。

周父没考上举人,不代表他眼瞎——一个有一定文化素养和相应品味的男人很难和一个大字不识的女子情投意合,即使那女子长得还不错。

老大夫写了新方子,嘱咐过一通,约定好再上门的日子,揣着周父给的银票,让管家送出了大门。

周父和萧氏又坐了一会儿,和长子聊了会儿天,估计时候差不多,长子也略有疲倦,夫妻俩这才走了。

此时刚好是月底,因为病重的缘故,管家和掌柜们便没有来找平素管着生意田庄的大少爷报账,而是直接去了正房太太萧氏处。

从来都紧盯着正房那边动静的白姨娘终于坐不住了,她赶紧打发人过去问一问。

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白姨娘这个叫金花的丫头进门,先随意行了个礼,视线落在尚晖脸上,呆呆地盯了几息,面色微红却居然质问了起来,大爷怎么不为姨娘想想,姨娘好不容易才让老爷太太放手,大爷能管家……怎么不珍惜姨娘的心血?这差事丢了轻易要不回来!金花姿态足底气粗,声音也超大,别说原主的大丫头东梅,还有外间守着的小厮长随,就连尚晖都惊讶了一下:白姨娘能活到今天,实在是因为原主相当出色,周父和萧氏都愿意给原主留面子。

不然白姨娘就算有亲生儿子护着,也只能在佛堂里过一辈子了。

东梅此时也回过味儿来,压根不搭理这糊涂蛋,只在尚晖身边解释道,这是前几天白家送来的新丫头。

就冲这智商也不太像是从成国公府请过来的。

尚晖就道:原来如此。

想必身契还在白家那儿,他吩咐起外间待命的小厮,新竹,你去趟白家,把这丫头的身契要过来。

新竹得令,一溜烟儿地跑了。

金花不知所措了一会儿,一跺脚捂着脸就狂奔出门,一个不留神,在院子里跌了一跤,自己爬起来嚎啕着一瘸一拐地跑了。

能跑能跳能哭,看来摔得不重。

尚晖坐在窗边忍不住笑了起来。

东梅给尚晖倒水的时候还不忘嘀咕,这是哪儿找来的丫头?什么丫头,这做派比我妹妹架子还足,尚晖接过杯子,一准儿是姨娘两个兄弟的亲戚家姑娘,想往我身边塞呢。

既然说到这个,东梅就劝,大爷还是当心些,她知道大爷素来心里都明白,但有些话还是不好说得太直白,姨娘不是个讲究人,她主张的婚事纵然老爷太太不许,万一姨娘在大爷您身上动些乱七八糟的心思……她家大爷十七岁就得了案首,中了秀才,白姨娘听说不喜反悲,一通哭嚎,要死要活地闹腾,非说自己日子过得怎么怎么苦,须得儿子留在身边给她撑腰,逼着大爷管起家业,暂不进京到书院读书进学。

这事儿闹出来,全家人都琢磨出不太对劲儿,再联想起大爷不像老爷也不像白姨娘,若非白姨娘怀大爷的时候实在是没机会胡来……反正就是各人有各人的心思,没人挑头明说罢了。

东梅相信大爷不会让白姨娘糊弄住,见大爷若有所思,她又低声道,王家有心再选个姑娘说给您呢。

东梅提到的王家是真正的世家大族,比萧氏她娘家强出两个大档次不止:前几年去世的老太爷是在阁老位置上致仕的,目前官居三品以上的子弟足有四人,而原主那个早夭的未婚妻正是王家的姑娘。

原主十七岁中了案首,一表人才,风度翩翩,哪怕是乡绅庶子,都让早夭未婚妻老爹一眼相中,二话不说就要定下婚约,给他做女婿。

这位出身名门望族惜才爱才的王老爷哪里想得到,好好的闺女一场重病就这么去了,办完丧事,他怕触景生情,干脆带着妻子孩子出门云游去了。

如今这姑娘死了都满三年了,那位王老爷还没回来,而王老爷的堂弟另一位王老爷也动了心思:他也想让周铎给他当女婿……妻子和女儿都找机会瞧过了,两人对周铎都挺满意。

这位王老爷心里有了数却不想太上赶着,这阵子断断续续明示又暗示,周父和萧氏都看也听明白了。

双方已经默契到等周铎病愈就正经商量婚事的地步,周父和萧氏又哪里能容许白姨娘异想天开,把前程远大的长子便宜她那个上不得台面的娘家?周父和萧氏看不上整个白家,别看东梅是个丫头,一样瞧不上白姨娘以及白姨娘的暴发户娘家。

尚晖就笑:我知道了。

这阵子不独处,看她能奈我何?东梅笑得露了一排小白牙,嗯。

话说周父和萧氏属意的第二位王家姑娘——这个时代没那么多男女大防的烂规矩,所以原主的记忆里有人家姑娘的清晰影像,也没什么值得意外的。

尚晖翻出来看了看,就知道这门婚事成不了:这位王姑娘是副标准富贵长寿相。

不提原主亲爹娘燕王夫妇找过来,婚姻大事到时候自然有燕王夫妇接手这一条,只说他要结婚也只会跟女友蒙璋结婚,而蒙璋跟他一样马甲也只选早夭之人的,跟王家姑娘的婚事自然得无果而终。

顺便一提,换子的始作俑者,那位成国公夫人也姓王。

成国公夫人的娘家王氏和想选原主做女婿的王家,类似于清河崔氏与博陵崔氏的关系,两家先祖是亲哥俩。

只不过成国公夫人所在的那一支混得相当不怎么样,不怎么样到这边的王家在外完全羞于提起的地步。

却说金花一路狂奔,回到白姨娘的院子,进门就哇哇大叫,姑姑!说着便添油加醋地把她的遭遇乱说了一通。

金花其实是白姨娘大嫂的娘家侄女,白姨娘心里有鬼,听了金花这一通搬弄是非,气得什么似的,直接拍了桌子,我竟管不了他了!她一瞪身边的心腹婆子,把他叫来!婆子是这院子里除了白姨娘之外唯二两个知道大爷不是姨娘亲生真相之人,而另一个已经不知所踪了,偏生姨娘以为她卷着钱财逃了……白姨娘满心侥幸和孝道大过天,她估计她好生劝说姨娘也不会听。

婆子满腹心事地出了白姨娘的院子,已然凄苦起了一张脸,但姨娘在气头上她也只能垂头丧气地奔着大爷院子走去。

话说这婆子晓得分寸,进了大爷的院子却只肯待在抱厦里,烦劳大爷的丫头进去带话。

东梅给尚晖复述了一回,尚晖端着书,动也没动,姨娘别过了病气。

他心里又笑开了:别看白姨娘大字不识,却无师自通地想要尝试对养子情感操控。

只是原主主意很正,而且为了大家的颜面着想,对白姨娘礼数周到,才让白姨娘有了能掌控原主人生的错觉。

从原主重病到尚晖套上马甲,加在一起总有七八天了,白姨娘都无缘一见,作为对比,周父萧氏夫妇,还有两个弟妹则是跑过来了好几趟。

不管婆子回去复命白姨娘如何暴跳如雷,且说原主的小厮新竹到了白家,一点都没客气,直接找白家大爷讨要金花的身契。

白家大爷毫不犹豫,把妹妹白姨娘想着力隐瞒的亲上加亲以及再塞几个丫头以防万一和盘托出,最后重复道,金花又不是卖过去的丫头,哪来的身契?白家兄弟如今是生意人,从成国公府的亲生外甥那儿得了不少好处,也长了不少见识,他们的胆气可没有那个傻妹妹那么足。

又不能把铎哥儿灭口,就得时时想着做人留一线不是?而且铎哥儿怎么看都非池中物。

新竹回来先跟尚晖复命,之后东梅亲自走了一趟,把白家大爷的那番话又学舌给白姨娘听。

之前尚晖那句怕过了病气已经把白姨娘气得脑壳疼,这会儿亲哥哥又来拆台,东梅告退后她就哭得不能自已,当初又不差那一口吃的,非说来周家才有好前程,赚上一副嫁妆也是好的……就把我卖了……一个两个全都没良心,只有我儿子心疼……说到这里,她自知失言,只抹泪不吭气了。

心腹婆子心里默默道:当初听说能伺候周老爷,你不是喜笑颜开,乐意得不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