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至于一入水木,就入空门,但小姑娘的数量真跟隔壁没法儿比。
能进水木读书的,无论男女,都比较倾向找个能说得来的伴侣,赵姗姗以及坐在她对面一边翻教材一边叹气的婉婉小男友正是两个实例。
顺便一提,赵婉婉已经顺利拿下了大专文凭,她已经回厂里工作了两年,得了厂里的定向培养名额,明年开始脱产读书,争取一鼓作气拿个商科硕士学位。
想到这里,尚晖就问,你们婚期定了没有?婉婉小男友微微红了脸,定在十一月初,正要给您送请帖。
婉婉她爸在姗姗她爸的提点下承包了荒山种果树,婉婉另一个叔叔则挖了鱼塘养鱼虾,找个他们都比较闲的时候也没那么容易。
尚晖把桌上的邀请函放到一边,我九月底要出国半个月,开会再买点仪器回来,你给我代几堂课。
婉婉小男友连忙点头,好。
尚晖就笑,想让我捎点什么回来,自己列个单子,你们俩都是。
赵姗姗抬头啊了一声。
尚晖就再对便宜外甥女婿道:你们那份就当新婚礼物。
外甥女婿也不客气,笑得露了一口小白牙,好咧。
话说尚晖手里有水木批给他的经费,卫家签了合同第一批的投资也已经到账,再加上他这些年给外企提供技术指导赚下的外快,实在不是一般的财大气粗,他就趁着出国开会的功夫挑点设备器材回来。
起码他得赶在年底之前把实验里布置完,忽悠来的科研汪一进实验室优越感就油然而生,半点不后悔自己选了个二十五岁的教授当老板。
固然他是公认的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三个成果再惊人,但总数还是太有限,影响力但跟学校里那些如日中天的教授院士还不能比。
所以这个时候还是得多多展现钞能力。
尚晖说是半个月回来,那就是半个月回来,一天都不带多耽误的。
仪器设备从订货到到货一个月都是快的,搬进实验室还得安装调试,紧赶慢赶终于在赵婉婉婚前告一段落。
放完婚假,婉婉老公就开始了苦逼地科研实验生活。
好在期末之后,尚晖果然捞到了几个天赋不错的科研汪,可以想见他苦逼也就半个学期,下个学期开始就有人打下手了。
给了赵姗姗和婉婉老公一个学期的适应时间,再开学尚晖就正式开启了带飞:这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修燕然倒是一刻不停歇,又抄出了几样专利,让赵姗姗和卫衡石的气运又一次小幅下降。
不过这已经是她的极限了,真正有点难度的成果不是她凭印象就复制得出来的。
说起来卫美研更清楚前世嫂子做过什么,她在读了医科体会过科研是怎么一回事儿之后就果断放弃了。
尚晖就更清楚按照原本的剧情赵姗姗做出了什么来,他现在琢磨的是好好培养一下赵姗姗,然后扶上驴再送一程,让她比前世能更早独当一面。
尚晖用他发明的复合材料制作了一批微米级别的探针,通过调节在探针一端施加的电压和作用时间,得到了一大批数据。
实验是尚晖设计的,数据收集则由赵姗姗和婉婉老公完成——这两个人在刚接手的时候就已经心潮澎湃,这是诺奖级别的成果!水木的学生必然是识货的,更别提这俩还都是保研的。
实验完成,拿到全部数据,尚晖亲自让这两人淡定一点,这才哪到哪儿?外甥女婿捂着自己的心口道:小舅舅,我想在您这儿直博。
赵姗姗刚刚还沉浸在对舅舅的无限崇拜之中,听姐夫来了这么一句便诧异地望了姐过去:什么?你居然想过不在舅舅这儿读博?婉婉老公立时低了头,我错了。
尚晖笑了,你是想在我这儿拿学位好歹轻松点。
看你一天在实验室里带上十四个钟头的份儿上,姑且先原谅你。
实际他心里对便宜外甥女和外甥女婿非常满意,不仅仅是科研天赋,更因为两个人都足够稳重,不该说的在外真是一个字都没提起过,包括他们的恋人和配偶。
婉婉老公长出一口气:跟小舅舅半年了,自己足足老了三岁不止,不过幸运的是……全都值得!现在实验室里仪器是满员了,但科研汪实在是小猫三两只。
不过手里的数据递上去,他这几间小破屋就要挂牌国家重点实验室了。
其实别说治愈瘫痪,就连让植物人恢复意识都可以用他发明的这套材料稍作改进……只不过突破性成果嘛,一定要逐步递进,才能多刷论文多捞经费不是?起码在他得诺奖之前这些小手段还是省不了的。
尚晖坐在办公桌之后,等两个人都平静了一点,吩咐外甥女婿去把院长和系主任请来。
这份实验数据他不觉得怎么要紧,但架势总是要做足的。
院长系主任导师还有校长他们都一片公心,完全值得信赖,但能在院长和系主任办公室附近走动的人可就不一定了。
外甥女婿很知道轻重,一溜烟儿地跑走了。
十分钟过去,门外走廊里便响起了杂乱了脚步声。
院长推门就直接进来了,一脸急切,数据我看看!之前在《细胞》上发表的论文,说得是发现并合成一种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和自我修复的新材料,而按照婉婉老公含含糊糊告诉院长他们的说法,是得到了用这种新材料让损伤的神经细胞彻底恢复的新方法。
几个字的差别,意义和价值就有点翻天地覆了。
完整的实验数据尚晖准备了两份,一份递给院长,一份交给系主任。
两位大佬都是搞物理出身,但一篇不涉及理论的生物医学方面的论文完全对两位够不成阅读障碍。
院长翻完了十几页的实验数据,又和系主任一起看过笼子里后腿蹬得十分有力,背上还戳着探针的小白鼠,他先坐到了尚晖对面,端起眼前的水杯喝了一口,找校长去。
赵姗姗正拎着水壶倒水呢,尚晖给外甥女婿使了个眼色。
婉婉老公正要出门,系主任出言阻拦,我去。
目前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跟那些发达国家颇有差距,但这些年还是出了几样能傲视群雄的新成果,不说别的学校如何,起码水木燕大科大这样的学校从师生到领导都相当有防外人之心。
十五分钟后,杂乱的脚步声再次响彻走廊,校长也是推门就进,给我看看!校长就是院士,看过实验数据就和在场的副校长院长他们讨论起来,推临床?攻克瘫痪威力忒大,众人哪个不心动?他们齐齐看向老神在在气定神闲的尚晖,果断达成了一致:因为当时拿出改进火电的那套技术和设备时,这小子也是这副表情!作为出资人之一,卫二叔和卫衡石第二天知道了消息。
卫二叔更是要求尚晖履行诺言:他要亲自参与临床试验。
尚晖感动于卫二叔的勇气,当即表示,我亲自给你调整数据。
有一众院士大佬背书,流程走得超快,而消息灵通的和谐医院更是主动递来了橄榄枝。
话说卫二叔要痊愈,大约需要接受连续治疗三个月。
脊柱周围扎满连着细细电线的探针,整个躯干部分一会儿酥一会儿麻一会儿疼,卫二叔只觉得没一刻安宁。
尚晖亲见向来儒雅内敛但咬牙坚持了一个半月也快到极限的卫二叔忍不住对儿子卫晋东发脾气,就建议他弄两个哑铃来,多消耗点精力也好。
卫奶奶因为哮喘住院,卫二婶和卫美研都过去照看,所以今天由卫晋东负责陪护他爸。
卫二叔闻言只得苦笑一声,照做了。
看卫二叔一脸丧气但不失熟练地举着哑铃,尚晖扭头跟大夫说,加大力度。
说着把他新准备的数据表递给了对方。
卫二叔情绪是有点烦躁,毕竟治疗过程跟轻松愉快毫不沾边,但是参与试验的医生护士以及推进临床试验的大佬们个个都喜上眉梢:效果肉眼可见,这个项目绝对不可能失败。
不说诺奖,几年内国内各项大奖必会给英教授留个位置!大夫特别实诚地按照数据表加大了一点点电压,卫二叔立竿见影地眉头一跳,哑铃脱手,刚好砸在他脚面上……疼到根本发不出声,卫二叔整个人像是煮熟的虾仁蜷成了一团,嗯,脸色和煮熟的虾壳有得一拼。
卫晋东刚要上前,让尚晖伸手拦住了。
五分钟之后,卫二叔缓缓坐直,因为背后还有一堆价格不菲的探针,他不敢动作太大。
从儿子手中接过手帕,他抹了抹汗,看向……不由自主抬起来的那条腿,他回过味儿来立时震惊了。
卫二叔之前的不良于行,是下肢麻木没什么知觉,活动起来也分外艰难。
尚晖一脸无辜地给他解释,我这个方法有点特别,你的行动能力与痛觉触觉恢复得并不同步,所以你感受不深。
卫二叔盯着尚晖道:想让我在家跑步你尽可以直说。
尚晖大笑,冲着卫晋东招了招手,你心里一准嘀咕我会因为这臭小子故意折腾你,他拍了拍卫晋东的肩膀,毕竟别人都没你反应这么大。
卫二叔也笑了,看来我凭白做了回小人?卫晋东赶紧道:是我小人之心!尚晖道:我要是不信卫家何必跟你们合作?他直接告诉卫二叔部分真相,多吃点苦头意味着好得快。
这事儿牵扯不小,你大哥跟你侄子都不是搞医药生物这一块的内行,我跟他们聊过,太心累了,所以我就想赶紧把你治好,催你出面干活去。
卫二叔忍不住笑了:他大哥和他侄子学的是数学和金融,隔行如隔山可不是空话。
他咳嗦了几声,一言为定,好了我就出门干活去。
尚晖再次拍了拍卫晋东的肩膀,你儿子不错。
卫二叔哪里听不懂这点弦外之音,我肯定得带着他。
却说卫二叔咬牙切齿地又忍受了一个月加大力度的治疗,终于得了尚晖首肯,他可以出院了。
而出院的那天连拐杖都不用,他自己下楼走出医院住院楼的大门,坐进来接他的车里。
卫二婶此时已经彻底哭成了泪人。
与此同时,身在的淞城的修燕然失手摔了高脚杯,红酒溅在了她昂贵的礼服裙上,她都无暇在意:脑中的逆袭系统疯了一样地刷屏警告,男女主气运大幅上升!她知道后果,如果不及时处理,系统就要扣减她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