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穿]主角他舅 > 第24章 黛玉她舅之九 高!实在是高!

第24章 黛玉她舅之九 高!实在是高!

2025-03-26 17:44:04

尚晖想起亲妈老家那里说要减肥的女孩子,再怎么意志不坚定,也能坚持两三天不吃或是少吃晚饭。

两三顿不吃,再拎到田间地头去晒太阳,一天下来大概就能……收获一条咸鱼了。

宝黛成婚,王夫人彻底认命,他的订单就算完成了。

当初耗费的那点本源之力,皇帝也开始贴补回来了:因为皇帝已经按照他科学种田的建议布局下去,等上几年便能丰盈国库,皇帝本就善兵事,却又爱惜百姓,不至于穷兵黩武,他有了足够底气,之后开疆拓土,乃至于一路奔向大航海殖民时代,都是迟早的事儿。

金钏儿前来告状的时候,宝黛二人也在场——一对小情人即将订婚,尚晖把两个当事人叫来,就是要问问他们各自的想法。

尚晖把原主的体己都交给了贾母,手头皇帝的赏赐颇为可观,他拿了补天石,就打算还给宝黛一个像样的婚礼,再包个丰厚的大红包。

话说回来,别看神瑛侍者听起来没什么排面,但再没排面,也是仙宫有正式编制的公务员。

而这个世界,不管是仙宫还是地府,公务员一样得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似地考试。

宝玉少了补天石这个大拖累,灵性飞速恢复,有点一日千里的意思,除了尚晖这个知道内情的,其他人都对宝玉刮目相看。

而尚晖还乐观地估计过:宝玉真实双商大概不比尚晖亲妈那个世界过了国考的那帮人差。

像是为了特地印证尚晖对他的判断,宝玉直接看穿了王夫人的心思,她生了大姐姐和我,又是兰哥儿祖母,纵然有错,仗着大姐姐,她觉着她依旧能是说一不二的管家太太,往后更是一言可决的老封君。

黛玉轻叹了一声:对于二舅母兼未来婆婆的坚韧不屈,她是真的服气。

宝玉拉过黛玉的手,把黛玉的心思猜个正着,更柔声道,这就是心比天高。

母亲以前在府里时不时要不自在一回,前阵子先进了大牢又去了内务府专门圈禁的地方,却一次都没病过。

如果说母亲始终都没上刑是看在大伯父的面子上的话,那么母亲能被带到内务府关起来,则多亏了大姐姐。

只是宝玉现在看来,大伯看在他们姐弟面子上对母亲的照应实在多余,大伯父不用在意我们,您该如何罚她就如何罚她。

不狠罚她,她还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尚晖笑道:那也不好直接饿死了啊。

宝玉亦笑道:大伯父最有分寸。

母亲能不在意我的感受,我又何必非得做孝子?当然让母亲好吃好喝不在话下,但言听计从……就别做梦了。

说着他又拍拍黛玉的手背,咱们婚后就找个名山大山隐居了去,不问这些乱七八糟的俗事。

宝玉这话绝对发自真心,毕竟从天上下来的,还是想继续修仙回到天上去。

黛玉觉醒得远没宝玉快,却也一直都很拎得清,如今发觉两人越发心心相通,她笑眯眯地点了点头。

尚晖开口提醒道:你还是考个功名再隐居,省得你白身手里又有资财,平白惹得小人惦记。

宝玉痛快道:这个简单。

尚晖点了点头,今年乡试你去吧,中举我再把黛玉嫁给你。

宝玉一点没犹豫,大伯父那说定了啊。

宝玉尚不满十六岁,而贾家人多在十八、九岁成婚。

此时黛玉的小脸已经红透了。

却说王夫人明白自己跟如今说一不二的大伯对着干不会有好果子吃,但在丈夫完全指不上,小儿子又跟她离心,她就算为了女儿也不能妥协,不然她的儿孙只怕要一直在大伯那里唯唯诺诺……她就不信大伯还真能饿死她!不好饿死是真的,王夫人在饿死之前先饿病了。

尚晖立即吩咐李纨,先安排个补药大礼包下去。

粗粮粥加补药——特地选的能缓慢治疗但味道又苦又涩又腥的那种,不管王夫人愿不愿意,金钏儿都万分敬业,粥不喝?灌下去;药不喝?依旧灌下去。

两天过去,王夫人就撑不住了。

她本想女儿儿子得知,会上门探望,她好生装装可怜说说心事再抱怨挑拨一番……万万没想到,自她病倒,她除了大夫和伺候她的丫头之外就只见到了儿媳妇李纨,莫说宝玉,就连凤哥儿这次都没露面。

李纨作为管家太太,不能不来。

而凤姐儿不出面,则是因为她再给丈夫做针线的时候,亲眼见到皇帝跟前的大红人如何上前跟她公爹说话——那恭恭敬敬又小心翼翼的态度只怕跟面对陛下差不离!凤姐儿吃了大亏,为人比以前不知谨慎了多少,而且她是限于不识字所以见识太差,但不代表她脑子有问题。

明摆着的事儿,她又不像王夫人那样顽固不肯面对现实:全家得以保全,甚至地位超然,绝不是因为宫里的娘娘,而是因为她的公爹!偏生姑妈还要跟公爹作对,她死活再不肯往姑妈身边凑。

晚上,凤姐儿哄着巧姐儿,而平儿正忙着上晚饭的时候,贾琏回来了。

贾琏现在半天跟管事们学习种田,下午就去实践,忙得不可开交。

他对凤姐儿依旧热络不起来,但对亲闺女总是真心疼爱,进门就从凤姐儿手里把闺女抱在怀里,听闺女奶声奶气地喊他爹爹。

贾琏正逗着她闺女,就听隔壁王夫人嚎啕声再起,他有些不耐烦,天天哭,就听这嘹亮的嗓子,就知道屁事儿没有!凤姐儿抿了抿嘴,小心地出了主意,我寻思着二太太没见着娘娘的人,终是不能死心服软。

贾琏扭头瞧了凤姐儿一眼,回家这些天足够他得知真相和端正态度了,吃了亏,你倒是越发明白了。

他和他的兄弟姐妹们一样,天生慕强,他老子最强最厉害,那么他老子说什么他就做什么,更别说他老子如今还占着理。

凤姐儿叹了口气,人得有自知之明。

顿了顿又剖白道,前几天探丫头跟我说,我之前是不知不可为而为之,二太太现下竟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要我说死了也不冤枉。

贾琏没说话。

巧姐儿察觉出气氛不对,小手紧紧抱着她爹的脖子,都不敢说话。

而平儿在外间待着,连大气儿都不敢喘了。

凤姐儿眼圈儿说着就红了,我犯了大错,诚心赎罪,让我做什么都该着的。

二太太和我能回来,都是人家瞧在大老爷的面子上。

咱们是不是别拿这些许小事再去打搅大老爷?贾琏笑了,你这是……交投名状?凤姐儿并不否认,而且越说越坚定,越说越起劲儿,能捡回条命就不错了,还折腾个什么!生怕外人不盯着咱们家似的!贾琏又笑了,咱们家已经有点修真人家的意思了,除了行大逆,旁的能有什么动摇咱们家?凤姐儿噎了一下,轻声道,那乱说也不好……贾琏便问:薛家来人来打听了?凤姐儿两颊发烫,她捂着脸回道,是。

旋即老老实实补充了起来,宝钗都十七了,婚事没个着落。

宝钗她哥哥判了流放,薛姨妈也已然归家,薛家打发人来问,能不能走小挑把宝钗送进宫做个宫女,混成女官再放出来,婚事也更好些。

宝钗舅家犯了大事,差不多死绝了,亲哥哥又流放说不定再也回不来,她再才貌双全,想给权贵做侧室都难了:她舅家牵涉谋反,刚见识过皇帝的铁血大清洗,哪个权贵人家心能这么大?而犯官之女入宫,也是有成例的。

宝钗真能入宫,不说能不能得贵人青眼,薛家的处境都能更好些——多亏了贤德妃,薛家的皇商资格居然神奇地保住了。

贾琏听了就问:许诺给多少银子?凤姐儿这次一点都没想当中间商赚差价,五万两。

贾琏直摇头,薛家是真有钱。

他话音刚落,他父亲的声音就忽然响在了他和他媳妇的耳边,元春正伴驾,就在隔壁庄子,你送信去,她母亲和她表妹的事儿都让元春自己拿主意。

贾琏赶忙轻轻按着巧姐儿的小脑袋瓜,让女儿和他一起弯腰,儿子领命。

凤姐儿则道了个万福,是。

跟着陛下来到京郊皇庄,规矩没必要守得那么严,元春讨了皇帝的示下,便能在隔了个屏风的前提下,见了自己的堂哥贾琏。

被大伯父提点过自己命中无子,最多有个闺女的元春早就定下了心——比起有个勋贵娘家,还是修仙娘家更让她有底气。

却说元春保住薛家的皇商资格,是因为薛家非常识相,陛下一直都没想把薛家如何,她又需要薛家的银子和人手帮她做事。

总之做出这个选择,不能说一点没顾及情分,却也实在是出于利益。

如今薛家又动了送宝钗入宫的心思,元春倒不觉得怎么腻歪,毕竟人家肯掏银子。

于是她对贾琏笑道:宝钗妹妹,原先是想入宫争一争圣宠,现在做宫女伺候贵人都心服口服了……也罢,我便顺了她家的意思。

前儿谁说的来着,金陵行宫女官出缺?宝钗去正好。

至于不省事的母亲,元春又吩咐,抱琴替我走一趟。

这次若是说不明白,母亲还想不通,就烦劳大伯父,把母亲安排到神佛跟前……我瞧着山上那个庵堂就很好,母亲过去正好静一静心。

元春话里说的那座庵堂可是接待过好几位权贵人家的太太,那里的确出了名的清净,而且没人伺候……抱琴应下了。

而贾琏从皇庄出来,回家的一路上脑子里都在刷屏:高!实在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