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在七月份的时候回来了,可把康熙高兴坏了。
黄娘子带着太后一路游山玩水,还趁着时间刚好,去了一趟台湾。
总之,这一次出去,太后的心更加的野了。
大家都进宫看望太后,小九拉着黄娘子的胳膊,不停的说着最近发生的事儿。
太后听说太子被废了,并没有多说什么。
胤禔并没有进宫,他在家里看一些风水上面的书籍。
这时,守门的侍卫走了过来:王爷,外面有一个老和尚求见。
让他进来。
胤禔一向是迷信,也不管是和尚还是喇嘛或者道士,只要看到了,必定会施舍一些钱财。
老和尚走到了胤禔的面前,行了一个礼:王爷,贫僧初来京城,发现贵府紫气缭绕,特此过来看看。
来得正好,你给本王看看,这个王府的风水怎么样?胤禔见过很多的和尚,觉得眼前的老和尚靠谱,就冲长得那个样子,就能看出人家是高僧。
老和尚并没有动地方,而是念了句:阿弥陀佛。
有何不妥?胤禔忙问。
刚刚贫僧说了,贵族紫气缭绕,风水自然是极佳。
真的?胤禔现在见太子倒台,又燃起了当皇帝的心。
王爷,风水好是好,但贫曾算出你必将有一劫,所以特意前来助您渡过劫难,只要挺过去了,以后必定顺心顺意,王爷定当心想事成。
胤禔闻言一愣,紧张的说道:还请大师点化!王爷给贫僧拿来一个盒子,再准备纸和笔,还有一些布料什么的,贫僧要给你制做一个假人,用这个假人引走劫难。
老和尚说道。
成,您稍等。
胤禔对老和尚的话深信不疑,拿着笔和纸过来了。
老和尚写了很多的字,还制做了一个布偶,等弄好了之后,全部放到了盒子里面:王爷,将盒子埋到东面的第一颗树下就行了。
胤禔赶紧拿着盒子,按照老和尚说的话,将盒子埋好了。
完了,胤禔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给老和尚拿了一千两的银票:大师,这是本王的一点点心意。
老和尚将银票推了回去:王爷,贫僧这次过来,也是因为缘份,万万不能收您的钱,假如王爷要是有心的话,可以在王爷心想事成之后,多多修建寺庙,算是对贫僧的报答了。
胤禔听了这话,更加的相信眼前的老和尚了:大师,本王一定办到!告辞!老和尚施了一个佛家的礼,然后离开了王府。
胤禔望着老和尚的背影感慨的说道:在这个年头,不要钱的和尚,绝对是得道高僧,像以前过来的那些喇嘛跟和尚,不光拿钱,还骗吃骗喝,屁事都不顶用!王爷,这样好吗?温公公问道。
非常好!呃……王爷说好就好。
总之,温公公一点也不相信,但是吧,人家又没要钱,这就有点说道了!胤禔坐在院子里,脑中出现了自己登基时的画面,还有胤礽彻底落魄的样子。
想到这儿,胤禔乐了。
……温公公。
大福晋带着孩子们回来了,听说了这件事后,不赞同的说道:爷,万一那个和尚写的东西对您有害怎么办?他连钱都没收,怎么能害我?爷,你知道吗?你的这种行为,就相当于算命,只有瞎子才算得准!那个和尚啥也不图就上门为你服务,你觉得事情对吗?大福晋有些后悔了,早知道就拦着他喝酒了。
对呀,以前有多少的奇人异事都是突然出现的!胤禔对老和尚深信不疑,连大福晋的话都不听说了:你呀,也别跟我呛呛,你就安心的等着吧,我一定会成功的!大福晋气得心横蹦,奈何丈夫根本听不进去。
晚上,大福晋越寻思越不对劲,趁着胤禔喝多了,拎着锄头叫来了温公公:赶紧的,那个老和尚让埋的地方在哪里?在……你们要干什么?!胤禔冷不丁的吼了一嗓子,将俩人吓了一跳。
大福晋弱弱的回了头,将手中的锄头扔到了地上:你咋醒了呢?不是喝多了吗?你当我傻吗?你平白无故的灌我酒,我就知道你在打什么主意!胤禔走到温公公的面前,伸手拍了拍他的脸:你跟全府上的人说明白,谁要是敢给爷挖出来,挖就把他们的眼睛挖出来!嗻。
温公公害怕的答应了。
大福晋不乐意了:咋地,你还要挖我?你去挖吧,尽情的挖,我还不相信了,没有告诉你在哪儿,你把挖得着?胤禔说完,狡诈的一笑,背着手走了。
大福晋气得直翻白眼,转头看了一眼温公公:说吧,埋哪里了?奴才不能说,福晋别为难奴才。
温公公害怕胤禔真生气,到时可就不是只挖眼睛的事了。
……大福晋。
大福晋没招了,第二天的时候去找苏婉纯,说了胤禔干的糊涂事儿。
苏婉纯一听,不禁大惊失色:大嫂,那个东西留不得啊,万一有人算计大哥怎么办?我这脑子,光想着胤祥了,老大也进宗人府了,一关就关了十多年啊!那咋整?现在全府上的人都不敢告诉我埋哪里了,我怎么往出挖?大福晋愁眉苦脸的说道。
苏婉纯寻思了一会儿,对大福晋说道:你掂对想个办法将大哥支走,然后让全府的人一人一把锄头,挨个树根底下挖。
府上的人不干!这……不行,我不能看着老大被关进去,那个和尚保不准另有企图:我带着人过去帮你挖!行!大福晋有了苏婉纯的帮助,底气自然也足了,想了想最近胤禔办的差事,最近四五天都在家,只能在五天后找机会把东西挖出来。
康熙的身体已经完全的康复了,又开始了后宫游走的日子。
但是,太子的事儿,一直是他心中的一根刺,压得他顺不过气来。
最重要的是,康熙最近老梦到太皇太后和先皇后,整得心情挺压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