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瓯春 > ☆、第 83 章

☆、第 83 章

2025-03-26 17:35:32

清圆既尽了心,余下的全看各人造化, 她也不好过问太多。

说忙, 倒确实是忙的, 成亲是一场浩大的搬家,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生活,桩桩件件都需要重新布置。

祖母对这一切饶有兴致, 像孩子得了个玩偶, 给它预备小屋子小床等等, 这里有了一套完备的, 还要另外再预备一套替换。

祖母的周详不单如此, 她对送到沈家去的嫁妆也有极高的要求,大到家什摆设, 小到妆盒上的一件铜活儿,都要仔细勘验再三, 才能点头通过。

老太爷有时候嫌她麻烦, 因为她不单自己操心, 还要拽着老太爷一块儿商量。

老太爷说:花了大价钱的,必是最好的, 还愁什么?老太太并不认同, 一辈子只这一次, 怎么能不处处小心!清圆知道祖母对她的爱有多深,一个姑娘,到了张罗人生大事的时候,有长辈事无巨细地替你操持, 那是天大的福气。

她只是担心祖母的身体,歪在老太太怀里撒娇,那府里也准备得差不多了,祖母歇一歇吧,没的我成个亲,倒累坏了您老。

老太太笑吟吟地,人愁闷了才易累倒呢,高兴的事就算挣,也要直直站着。

清圆见她有兴致,便不再劝她了,每日见她忙进忙出,精神倒确实愈发好了。

后来隔了五日,周嬷嬷来钦安街回话,说二老爷回来了,可二太太同他闹别扭,半夜里把人赶到书房过夜了。

以前从来没有的,二老爷自打娶了二太太,两个人见面必是蜜里调油,恨不得长在一处才甘心。

这回不知怎么,二太太像变了个人似的,也不知道体谅二老爷的辛苦。

上京离幽州虽说不远,打马奔波在路上,也不是顽的。

人不在家,伸长脖子盼着;人回来了,又做脸子轰人,实在不明白二太太心里怎么想的。

清圆听了叹息,想是她才滑了孩子,心里不好受,二爷知道她的难处,也会体谅她的。

周嬷嬷道是,是这个理儿,可不拘怎么,二太太也该想想,她滑了孩子不是二老爷害的,二老爷心里就好受来着?边说边摇头,二太太以前真不是这样,依我说,都是那位皓雪姑娘挑唆的。

她日日在咱们府上,真是难得一日不见她的踪迹。

咱们有心开导二太太,引着她想想旁的事儿,才说三句话她就念着皓雪,人家不来,又琢磨着打发人去请,真像入了迷似的。

清圆转头瞧瞧陈老太太,老太太也枯了眉,人和人来往,都得有个度,闺阁里头谁没个手帕交,可交情再好不能当饭吃。

况且一个做了人家的夫人,一个还未出阁。

然而劝是劝不了的,芳纯就是这样,一旦信任谁,能把心掏出来给人家。

要是那人正派倒也罢了,倘或那人心术不正,那她就要吃暗亏,到最后打落牙齿和血吞,连哭都找不着坟头。

清圆没计奈何,对周嬷嬷说:这回许是二太太还没想明白,等下回就好了。

二老爷如今人呢?周嬷嬷道:二老爷第二日有公务,一早就带着班直办差去了。

清圆点了点头,闹过了,心里的怨气也撒了。

你且回去,照旧仔细留意西府,有什么再来回禀。

周嬷嬷应了个是,领命去了。

清圆有些怅然,遭了一回难,果真性情大变了。

老太太道:要紧还得看身边的人,身边人开导着,好好往正道上引,过程子就又活蹦乱跳了;身边人要是日日同她说些有的没的,她心思重了,哪里好得起来。

清圆沉默下来,半晌慢悠悠道:我有时候插花,花在清水里养了十来日后,再去瞧,又有些不大认得了。

像虞美人,原是花瓣紧密的,像个茶杯,后来时候一长,花瓣四散,开得巴掌似的,实在面目全非。

人是不是也像这样?时候一长就变了?老太太一怔,怔过之后便发笑,你年纪不大,倒像活了七老八十似的,来问我这个!人非草木,变不变的,得看你自己的心。

你若是信念不变,那你永远是朵虞美人,你若是自己松了弦儿,那还做什么虞美人,做孩子手里的风车,也就罢了。

是啊,被风一吹,身不由己地转动,然后奔忙,焦头烂额,无止无尽。

清圆笑了笑,拉着老太太的手说知道了,复道:祖母,指挥使府寻常只有芳纯一位主子,所以那位姚家姑娘来去自如。

要是咱们把芳纯接到咱们府上住几日,皓雪总不能跟着往这里来。

倘或一里一里远了,想必也就消停了。

祖母看,把芳纯接来住几日可好?老太太自是没什么说的,只要她愿意,咱们屋子多得是,爱住到几时便几时。

清圆很高兴,祖母跟前请了命,就往指挥使府去。

见了芳纯,把这提议同她说了,温言道:你一个人在这府里住着,难免孤寂,倒不如跟我往陈府上去住两日,家里人多热闹,我也好时时陪着你,你看好么?芳纯瞧了瞧皓雪,皓雪笑道:这样也好啊,姐姐过去住两日散散,没的一个人闷在家里头胡思乱想。

但她越是这么说,芳纯越是打了退堂鼓,对清圆道:我身上不便,上陈府去,倒给老夫人和你添麻烦。

还是哪里也不去的好,别人家不比自己府里,做什么都方便。

她说什么都不愿意挪地方,清圆能尽的心都尽了,劝不动她,又拿不住皓雪什么把柄,暂且只好由她去了。

从沈府出来后抱弦嘀咕:这都使夫人怎么油盐不进的,真叫人没法料理。

清圆摇头,她是个爱钻牛角尖的,果然不听劝,我也不能把人绑了去。

如今他们都在上京,有些话我不好随意说,说了倒像我搬弄是非似的,回头再招人怨恨。

朝西苑的方向瞧瞧,那皓雪竟是要在这里安家了,真不知道那是个什么人家,任由姑娘这样。

无奈她眼下没过门,且又关系芳纯的娘家,唯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回去同祖母说了,祖母劝她尽人事知天命。

芳纯年纪也不小了,日子该怎么过,她自己应当知道。

后来这事就撂下了,清圆自己也忙,嫁妆预备妥当后,祖母又开始着手替她置办衣裳。

我们云芽长大了,要做指挥使夫人了,往常闺阁里穿的衣裳一团孩子气,那不成,必要做几套像样子的备着。

将来贵人圈子里的筵宴少不了,总不能现上花轿,现扎耳朵眼儿。

老太太带她进了幽州城最大的布庄,让掌柜拿上好的货出来,一匹一匹挑选。

清圆瞧着这满目锦绣,实在有些无从下手。

掌柜力推灯笼锦,说:这是上京最时兴的料子,前儿观察使夫人才定了一匹,还有检校司空的夫人,也定了两匹送人。

老太太细看了两眼,笑道:太艳了些,我们姑娘爱素净的。

不过想想,又觉得偶尔做件鲜焕的也不错,便扯起一角往她身上比,讶然道,这个颜色衬得脸愈发白净了,我芽儿穿什么都好看。

在祖母眼里,云芽没有不齐全的时候。

清圆笑着由她打扮,自己并不替自己挑选,只管给祖母找合适的料子。

绸缎堆里发现了一匹云雁细锦,待要唤祖母来看,一回头,却见二太太蒋氏和正元媳妇站在门前。

那婆媳俩也不知看了多久,既然落了清圆的眼,便越性儿上来打了招呼。

蒋氏道:这是四姑娘不是?我们才刚瞧了半天,只不敢过来相认。

细算算时候,将有两个月未见了,快瞧瞧……一壁说一壁细打量她,气色愈发好了,可见人逢喜事精神爽。

听闻你要成亲了,婶子还没给你道喜呐。

老太太听这几句话,便知道定是谢家的人。

她一向护犊,怕清圆不能应付,微微偏过些身子将她拉到身旁,笑道:云芽,可是遇见熟人了?清圆哦了声,祖母,这是东府悯二老爷的夫人和少奶奶。

复又向蒋氏介绍,婶子,这是我祖母。

总算她还愿意叫声婶子,足见这孩子是知礼数的。

如今要感慨,全感慨老太太不干人事,白断送了这门好亲戚。

横竖自己和长房从来不对付,也不必同他们捆绑。

这会儿遇见了清圆,自己这头先巴结了,管他们那些人怎么样呢!蒋氏堆足了笑脸,向陈老太太纳了个福,给老夫人见礼,我早就听说过老夫人,今儿可算见了真佛了。

早前我们就背后说呢,四姑娘这样好的品行,全亏了老夫人教养。

只可惜谢家没造化,这么好的姑娘,生生给弄丢了。

上回他们还合计让大姑娘来劝四姑娘,我就说了,姑娘回去,白给自己添不自在,还是不回去的好。

要巴结,当然要挑人家爱听的说,这么一来人家大约还愿意搭理搭理你。

清圆道:婶子是知道内情的,谢家不拿我当骨肉,我看明白了,就不做那个白日梦了。

如今也好,我祖父祖母上了年纪,我在跟前好尽孝道。

婶子回去别说见过我,老太太有了岁数,善自保养为宜,别因我生气,大没个意思。

她说罢便搀了陈老太太要走,蒋氏心里发急,嗳了声道:四姑娘这就回去了?清圆回头笑了笑,料子我已经挑完了,二位再逛逛,我就少陪了。

蒋氏再要说话,人已经登上马车,扬鞭去了。

正则媳妇扯了扯婆婆的袖子,母亲,咱们瞧瞧四姑娘挑的什么料子。

叫了掌柜的来问,一问之下全是价值千金的,不由咋舌,在横塘时就听说陈家是富户,陈老太爷做人不张扬,也不知他们家底儿多丰厚。

如今又添了个沈润,四丫头的福气这么好,可是老鼠落进米瓮里了!日子过成这样,傻子才回谢家,回去了扈氏乌眼鸡似的,还有那个糊家雀儿清如日日寻衅,和那起子人较劲,岂不自跌身价!正元媳妇道:可您先前还盼着她能回来呢,回来了娘家好沾光。

糊涂!蒋氏道,你懂什么,此一时彼一时,她这模样,像是愿意回头的吗?这会子沈家大定都过了,只等日子一到就拜堂成亲,还稀图谢家什么?咱们劝她,说生恩大似天,人家不啐你一脸唾沫星儿才怪。

正元媳妇茫然,那您打算怎么办?蒋氏望着她们马车离开的方向,料子也不买了,拽了正元媳妇道:走,上陈府瞧瞧去。

钦安街,前翰林的府邸,找起来十分便利,又大又气派的那家必定是。

到了门上打发婆子传话,府里的人虽觉得意外,但总会让她们进门。

果真没多会儿里面就发话有请,蒋氏顾不上欣赏这府邸美景,便携正元媳妇进了前厅。

陈家来者是客,耐着性子接待,清圆道:婶子还有指教么?倘或是为劝我回谢家,那就恕我失礼了。

不、不……才刚你走得快,我有些话还未来得及对你说。

蒋氏言罢,冲陈老太太笑道,老夫人不知道,我们二房原不是我家老太太养的,在他们面前总不得脸,事事要被他们压一头。

大房的大太太,仗着自己是当家太太,娘家又还算体面,平常颐指气使的,没少让咱们吃亏。

四姑娘回来后常受她们母女挤兑,咱们看在眼里虽不平,也只好背后为姑娘叫屈,哪个有胆子和大太太叫板呢。

她说了一大套,无非想证明她们对清圆是不怀恶意的。

老太太料准了,她们这回特意追来总有说法,为了套出话来少不得虚与委蛇,我们姑娘回来也说的,自己家里亲厚的不多,倒是婶子们还心疼她些。

蒋氏讪讪笑了笑,上回我们老太太打发大姑娘来,当时我在场,话都听得真真的。

后来大姑娘复命,说四姑娘不愿意回去,老太太又是怎么应对,我也门儿清……说真的,他们府里那些黑心肝的事儿,连我都瞧不上。

才刚人多,我不好言语,越性儿到府上来,把老太太的计划说给四姑娘听,姑娘知道了,也好有个防备,别到时候叫他们得了势,折损了沈指挥使的颜面。

清圆瞧了老太太一眼,对蒋氏道:婶子最是心善,知道我们不易。

究竟老太太有什么打算,还请婶子告知。

蒋氏道:喏,扈氏跟前那个孙嬷嬷出的主意,说等你们成亲那日,让老太太带着户籍册子往指挥使府去。

到时候宾客云集,指挥使又是场面上的人物,老太太到底是长辈,必要逼得你和指挥使给她磕头,否则就让宾客们评理,叫你在幽州贵人圈子里抬不起头来。

清圆本也做好了准备,谢家不会善罢甘休,但却没有想到那些人做事这么绝,真叫人心肝凉透了。

她站在地心长叹:太太做贼心虚,处处坑害我也就罢了,老太太也这么不依不饶。

她和太太不像婆媳,倒像是嫡亲的母女。

边上陈老夫人听得冷笑连连,这老货,我原瞧着我们姑娘也是她的骨血,还敬她三分。

没想到她这么舍得下脸,那咱们到时候就好好理论理论,看看究竟是我们姑爷没脸,还是她闹个没脸。

蒋氏告完了密,其实还是有些后怕的,掖着手道:我和他们本是一门的,今儿冒了这个险,着实是见不得姑娘再受委屈了。

只是……委实也撇不清这层关系,谢家当真成了全幽州的笑柄,又要连累我那两个哥儿……言下之意明白得很了,既冒大风险,必要谋些合理的回报,清圆是聪明人,自然听得懂她的意思。

婶子放心,殿帅跟前,我自然替两位哥哥美言。

清圆笑着,微顿了下道,我们大婚前这阵子,谢家再有什么风吹草动,还请婶子替我盯着点儿。

只要顺利过了喜日子,我一定记着婶子的好处。

这么一来蒋氏彻底放心了,谢家本就各人自扫门前雪,只要她的两个儿子有了着落,还管他娘的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