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间乐声渐近,新人快回府了,众人纷纷落座之后便听到门口传来新人到!锦翔身穿大红喜服面带微笑地牵着一身大红喜袍的宁淑在众人的瞩目之下缓缓行至厅中间,太后和皇上分别坐在主位上,新人在礼官的指引下完成一系列的仪式,之后宁淑便被送回了新房。
靖轩看着这一幕不禁在心里说:敏娴,你到底在哪?今日我们的第一个孩子-翔儿成亲了,你若在该多好呀!前院中,一位气质非凡的女人蒙着面纱,身着一身暗红素衣,隐身在一众宾客当中,看着眼前着一幕眸中渐升雾气,礼毕之后她便悄然离开了。
锦翔便在宴会厅招待宾客。
来了三位红衣女子打破了热闹的主厅,领头的一位带着面具,她淡淡地说:太子殿下大婚,举国同庆,红衣宫主特派属下送上贺礼。
身后的两名女子分别递上锦盒。
锦翔没有要接过锦盒的意思而是严肃地说:本太子与红衣宫素无往来,这贺礼你还是带回去吧。
宫主说了,这里面有太子殿下寻而无果的消息,太子殿下还是收下为好。
锦翔见她不似开玩笑半信半疑地伸手去接,锦洋在一旁忙提醒他当心。
一旁的管家会意上前接过欲打开给锦翔看被女子制止了,慢,宫主说为了避免婚宴不愉快,太子殿下还是宴后再打开为好。
好。
本太子就陪你玩一把。
给本太子看紧它,本太子倒要看看是何物。
告辞!女子三人作揖行礼转身走了。
太子开始向一众宾客敬酒,第一位便是主厅的皇室宗亲。
见到新面孔不禁疑惑地问:这位是?靖轩介绍说:这是你隐退多年的三王叔,和婶娘。
二人识趣地向锦翔行礼:见过太子殿下圣安。
锦翔连忙阻止:三王叔和婶娘多礼了,该是侄儿向你们问安才是。
你是国之储君,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的。
否则别人会说我仗着长辈之名藐视君上呢。
三王叔言重了。
您能来参加侄儿的婚礼是侄儿的荣幸。
谁敢乱嚼舌根?来,侄儿敬您一杯,希望您和婶娘福寿安康!那三叔就祝你夫妻恩爱,多子多幅。
二人一饮而尽。
太子向宾客敬完酒时天色已暗宾客们已纷纷离去了,众王爷家眷也纷纷回府了,太后已先行回宫。
靖轩和锦云,锦溢则应了锦翔的请求留宿在太子府,众王爷则到八王爷的雅楼相聚去了。
众人离开后太子便把红衣宫送来的礼物打开,先打开大的礼盒,见到里面的东西连忙叫住了正准备离开前厅往梅院去的靖轩,靖轩转身疑惑地走到他面前,看着盒里衣服疑惑地问:这是?这是母后做的衣服。
当真?这件衣服是用五彩蚕丝做的,这五彩蚕丝是儿臣从江南带回的,此物百年一产,儿臣带回来的数量不多,母后便把它织成布匹做了此衣,说要给三弟穿,可是,在她做给三弟的衣服中,儿臣从未见过五彩蚕丝做的衣服。
还有,母后喜欢梅花,她做的衣服纽扣都是梅花形状并且每件的第二个纽扣都会用不同的针法钉,她说,那是最接近人心的扣子,不能掉,好比我们做每件事情不能掉以轻心,也代表她爱我们的心用不褪去。
竟有这般故事!看看另外那个是什么?锦翔把另外的那个锦盒打开,靖轩看到里面的东西后一把抢了过去拿起里面的东西激动地说着:是她,一定是她!锦翔看到他手中的同心结时也明白了,那是他们的定情信物,敏娴独创的辫法,里面有他们的发丝。
朕要去寻她。
说着便要往外走,锦翔忙拦住他,父皇且慢!现天色已晚,你还是先别去了。
再者,您也不知母后具体在哪里,我们现在知晓她在红衣宫便好,待儿臣命轩月宫的人打探清楚后再请父皇定夺,我们寻了这么多年,也不急于这一时半刻。
靖轩听完锦翔所言冷静了下来,他这些年一直在等她的消息,深入骨髓的思念让他几乎夜夜不能安寝,眼下终于有了线索,他十分迫切地想要去寻她,但是锦翔言之有理,天色已晚且线索不多,眼下确实不适合盲目地去寻她。
锦翔接着说:三弟这是第一次在府里过夜,一定很不习惯劳烦父皇陪陪他吧,这么多年,您似乎不曾好好与他说过话。
朕知晓了,你也早些安寝吧,明日再做行动。
言毕便往内院去了。
锦翔到轩月宫命人查明敏娴所在后再赶回新房,在嬷嬷和宫女的指引下完成一系列的仪式后碍于宁淑有孕在身便与宁淑相拥而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