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 北平府古朴厚重的城门在视线里渐渐模糊。
一行商客驱着几辆货车,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商人没那么多讲究,一年到头出门在外的, 妻子女儿跟在身边也是常事, 是故这队伍里一群大老爷们跟着个小姑娘也不太打眼。
赵莃一身淡蓝色窄袖襦裙, 外头套了件深色袄子, 两条麻花辫乖顺的垂在耳侧,就是一乖巧的小家碧玉模样。
离幽州越来越远, 气候已渐渐回暖。
赵莃骑在马上,摆弄着身前的辫子,转头问道,我们什么时候分开走?罗成探出一只手解救下她原本顺滑漂亮的炸毛辫,顺嘴回道, 到山东吧!赵莃:你们会不会被发现?罗成毫不在意,可能吧, 离开幽州这么久了,要发现早就发现了。
不会有事吗?赵莃皱着眉,顺便把他顶替自己缠绕辫子的手指甩开。
罗成从善如流的收回手,在没翻脸之前, 只要不过分, 他们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说,我父王也没离开幽州不是吗?赵莃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那我和你们一起走不好吧?被逮到和北平王府的人一起, 谁知道又会惹出什么麻烦?罗成在她周身一扫, 谁会认得出你?赵莃一咽,确实, 自己女儿身本来见过的人就不多,又这么装扮一番,别的不说,来打探消息的探子怎么也认不出来的。
放心吧,别想那么多了,反正你要去登州,难得顺路不是!罗成笑道。
赵莃一叹,是啊,难得顺路。
话说那日从燕山回来,第二日她就又接到了镇南王府的信件,这回是她父王所书。
拆信的时候她还嘟囔着他们这一趟趟的,真不嫌麻烦。
镇南王的家书当然不止是问候女儿这么简单了。
信上提到靠山王杨林生辰将至,但她哥哥要准备成亲事宜,这时候不便远行。
镇南王府已经备好寿礼送往登州靠山王府,叫她回宁溯时与送寿礼的人马汇合,一道去登州府拜寿。
信的末端顺口提了一句赵旭的婚期,意在让她不用多在登州逗留,偏偏那日子,足足比她之前接到的消息晚了一个月。
她哥还真是……至于罗成,人家也是去拜寿的。
以靠山王和北平王府的关系,他们当然不会去上门找不痛快。
罗成这趟拜的是他舅母,也就是秦琼母亲的六十大寿。
因着这个,秦琼在几天前就已经离开了,北平王妃虽然不舍,也没多留他,只是要他代为向他母亲问好,并表示了到了日子会让罗成亲自去一趟。
事有赶巧,两人要去的还都是山东。
北平王府给秦母备了不少礼物,赵莃孤身一人,也就插进了他们的队伍里一块离开。
又是三日,山东已是近在眼前。
赵莃站在远处树荫下看着他们的车队在城门口接受检查。
只要不是特殊时候,要进这样的城防还是简单的。
拖拖关系,塞点银子,也就进去了。
赵莃看着他们顺利进城,这才调转马头朝另一个方向离开。
没办法,她还要去等他们镇南王府的车队一起进城,总不能不声不响的突然出现在山东。
罗成眯着眼,侧身停在城门内看着少女的身影渐行渐远。
直到……爷……罗文一脸为难的蹭过来。
气死了,张公瑾那厮实在阴险,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活每回都是小爷来做。
看见小王爷这么一副缠缠绵绵的不舍样,也不知道会不会被灭口。
果然,下一刻罗成眼刀就刷刷刷的往他身上飞。
罗文咽了口口水,小心翼翼道,爷,这里是城门口,再不走……就要被人赶了!他们又不能把小王爷一个人落下,这么一队车马堵在城门口,后面已经有不少骂骂咧咧的了。
罗成平淡的哦。
了一声,走了。
罗文:……跟着一起来拜寿的张公瑾笑嘻嘻的走过来勾着他肩膀,辛苦了,辛苦了。
罗文:…辛苦你大爷的!作者有话要说:断了这么久卡文卡得不行,今天磨了好久才写了这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