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种情况也只是暂时的苏延卿去深市之后, 梁淑琴可见得忙碌了起来。
虽说烤烧烤的事情不用梁淑琴负责, 由梁成弘一手负责。
但是店里要有人负责进货算账, 苏远志现在也能吃能哭了, 一天到晚根本离不了人。
好在有苏秀兰有时候能够帮着梁淑琴看着一点小儿子,才让她多多少少有空能喘口气。
苏延卿上次去深市进货一共花了二千多块钱, 衣服卖完之后,扣除成本之后,赚了差不多有小一千块。
加上这几天店里的营业额, 梁淑琴手边又有了将近五千块钱。
不过这次苏延卿去深市进货的时候又拿走了三千块。
现在梁淑琴自己手里还有两千多快钱供她花用。
前段时间,梁淑琴他们又是买房子, 又是买电冰箱的,家里的财政就一直处于赤字状态。
如今手边有了多余的钱之后, 虽然梁淑琴也不敢多花, 担心之后大哥大嫂他们要买房子钱不凑手, 到时候问她借的话她没钱也不方便。
不过虽然太过昂贵的东西梁淑琴不敢买,但是给家里的老人孩子各自添置一套衣服还是能够承担得了的。
一听说要去买衣服,苏大友说什么都不愿意出门。
又买衣服啊,你给几个孩子们买吧, 我衣服还多着呢, 这次就不买了。
照苏大友看来,他自己都已经是个老头子了, 如今又得了病, 还能活几年都不一定, 买那么多衣服还不是浪费。
梁淑琴知道苏大友顾虑什么, 她轻声劝道:爸,这天气都热了,你也该买两件汗衫换着穿了。
之前苏家条件不好,苏大友夏天的短袖都是缝了又穿,穿了又缝的,这样的衣服在乡下穿一穿倒是没什么,在省城穿却是不行了。
毕竟他们家做的是饮食生意,这要是客人看到店里的人穿得既不干净,又不得体的话,还能有什么心思在店里吃东西消费。
见苏大友坚决不愿意去买新衣服,梁淑琴只能把这话跟他一样说了一遍。
一听自己的穿着,可能会影响到店里的生意之后,苏大友才不怎么情愿的跟着他们出门了。
然而这次出门,还让梁淑琴发现了自家几个孩子的各种问题。
首先就是苏秀兰,这孩子也不知道是不是之前的苦日子过得最久,所以她花钱的时候格外谨慎。
买衣服的时候梁淑琴都说了,让几个孩子都放心大胆的挑自己喜欢的衣服。
但是苏秀兰选的都是百货大楼里最便宜的衣服。
要单说价格便宜也就算了,她还只选了一件。
虽说孩子懂得节约是件好事,但是看着太过懂事的大女儿,梁淑琴心里又免不了觉得心疼她。
最后还是梁淑琴做主挑选了两条卖的好的裙子让苏秀兰试了,见她穿着好看之后,梁淑琴直接拍板试的两条裙子都要了。
一听她说两条裙子都要,苏秀兰立马急了,急忙开口说道:妈,我穿不了两条,只买蓝色的那条就行了。
你这孩子,就两条裙子怎么就穿不了了,穿一条换一条,不是刚刚好吗?苏秀兰苦着一张小脸:可是去年你给我做的裙子我也还能穿呀,所以真的没有必要两条裙子都买。
看着大女儿屹然一副铁公鸡的样子,梁淑琴也担心要是真的把两条裙子都买回去了的话,估计今天晚上小丫头要心疼得睡不着了。
梁淑琴指着柜台上的两条裙子对营业员说道:那好吧,我们就买一件,不过不要蓝色的,要白色的那件。
白色的裙子要比蓝色的贵两块钱,但是苏秀兰穿着更好看一些。
其实苏秀兰自己也比较喜欢白色的那条裙子,不过刚才她听营业员姐姐说过价格之后,就觉得蓝色的那条也可以。
梁淑琴拿着票据交过钱之后,营业员也很快就把裙子装好递给了她们。
梁淑琴接过袋子就递给了大女儿:自己的衣服自己提。
苏秀兰拎着袋子,雀跃的点了点头。
看着高兴不已的大女儿,梁淑琴在有些头疼的摇了摇头。
就苏秀兰这种会因为三五块钱改变自己喜好,从而委屈自己的性格,梁淑琴觉得以后自己还要好好的给她扳一扳。
至于苏秀梅,也有她的问题,那就是爱攀比。
给苏秀梅选衣服的时候,她就一直要买梁淑琴他们隔壁小卖部老板家女儿穿的公主裙。
原本梁淑琴也觉得苏秀梅喜欢公主裙挺好的,不过一听二女儿说要买这条裙子的原因,是因为她的玩伴有一条一模一样的之后,她就不觉不怎么好了。
无奈孩子太小,根本不介意什么撞衫不撞衫的问题,打定主意就非要买那条公主裙,弄的梁淑琴也深感无奈。
捱不过小女儿的一再哀求,梁淑琴劝过几次没有效果之后,也只能无奈的掏钱买下那条公主裙。
不过梁淑琴还算是公平的,小女儿这一条公主裙的价格,就远远超过了大女儿那条裙子的价格,所以梁淑琴有给苏秀兰买了一双好看的小皮鞋,搭配刚买的裙子穿正好。
苏博明的衣服就好买了,小家伙现在根本没有自己的审美,都是梁淑琴拿他她试过之后,觉得好就直接买了。
几个孩子都还在长个子,买了衣服也穿不了两个个季度,所以梁淑琴也没一下子给他们买太多,每个人都只买了一套就差不多了。
反倒是苏大友,一天都在店忙前忙后,现在天气这么热,身上的衣服汗湿得也快,梁淑琴一口气给他买了两件汗衫和两件短袖,足够他这个夏天轮换着穿了。
上次苏延卿进货回来,梁淑琴就自己留了两套好看的衣服,所以这次她就没有给自己买新衣服了。
买过衣服之后,梁淑琴又领着他们在外面吃过中午饭之后,才回店里准备晚上开店要用到的食材。
自从天气热了店里增加了炒田螺之后,梁淑琴她们下午的工作就多出了一项剪螺蛳屁股。
这养在盆子里吐过沙的螺蛳,要一颗颗把尾巴部分剪掉之后再下锅爆炒,剪掉尾巴之后,螺肉更加入味不说,吃螺蛳的人才能用嘴把螺肉吸出来。
晚上店里的熟客见今天烤烧烤的人不是苏延卿之后,笑着打趣梁淑琴。
老板娘,你男人又出去挣大钱去了呀。
梁淑琴又忙着算账收钱,又要忙着收拾上一桌客人留下的竹签和盘子,听熟客这么打趣,乐呵呵的点了点头。
可不是嘛,这人人都说深市好,我家那口子就总想出去见识见识。
客人重重地拍了拍大腿,附和道:哎呀,你这话可说对了,这深市现在可不就是不得了了嘛,就深市那边流过来的吃的用的,不管哪样都紧俏得紧。
这样也好,就现在我们吃的穿,总类比以前可多多了,价格也差不多。
如今大家想买衣服也不用再到处凑布票了,只要舍得花钱,什么样款式、质量的衣服都能在市面买到。
这以前城里的人买什么都要凭票据购买,虽然比乡下挣工分的农民要好过不少,但也没有现在这么滋润。
现在城里的工厂都有宿舍,但凡是厂里的工人,做满一定的年限之后,都能分到房子住。
虽然往往分到手的房子又窄又小,但是好歹也算是有个地方落脚,不用怎么为住房问题发愁。
这工人每个月的工资都是稳定的,一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也足够一家人维持不错的吃穿了。
不过梁淑琴知道,现在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
随着之后私人的工厂越开越多,公家兴办的工厂,将慢慢在市场上完全丧失竞争力。
除了少数几家国家全力扶持的工厂以外,其他大大小小的国营工厂到最后都会以关张收场。
到时候将有一大批的工人同时下岗,到时候这些下岗的工人,只能领着微薄的补贴,各自谋求别的出路和发展。
这些问题虽然不久之后就会发生,不过对于梁淑琴来说,到时候除了会对她的烧烤生意多多少少有些影响以外,其他倒是没什么影响,毕竟她婆家、娘家都没有做在做工人的亲戚。
梁淑琴现在唯一犯愁的,就是自己该怎么说动梁成弘跟着她开烧烤店。
毕竟梁淑琴自己的日子好过起来之后,就总想着该怎么把娘家的兄弟也扶起来。
不过梁成弘是个倔驴性子,虽然晚上赵湘湘也有跟他沟通交流,但是看起来没什么效果。
不过梁淑琴知道,自家大哥并不讨厌烤烧烤。
这一点只从每当有人夸奖店里的烧烤味道好的时候,梁成弘就格外开心、自豪就能看出来。
头两天梁淑琴还只让梁成弘负责烤烧烤,采购螺蛳都是她背着苏远志去的。
毕竟梁淑琴也想着自家大哥对省城附近的乡镇都不熟悉,担心他出去之后找不到地方。
梁成弘也心疼小妹大热的天还要背着孩子往乡下跑,主动提出要跟着梁淑琴一起去乡下买螺蛳。
好在梁淑琴他们家的炒田螺已经卖了有一段时间了,梁淑琴店里用的螺蛳,是在省城不远处的乡下买的。
那里有很大一条小溪,生长的野生螺蛳螺紧实,吃起来别有一番味道,店里每桌客人几乎都必点一份。
细细算起来的话,一次买百八十斤螺蛳的话,也只够店里买三、四天。
摸螺蛳的老人是第一次见到梁成弘,他指着木盆里的螺蛳有些紧张的说道:老板,这次的螺蛳个头都大,螺肉指定也差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