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2025-03-26 16:02:57

接下来的日子,年紫涵就跟着那拉怡君学习打理府中琐事,府里的所有琐事都经年紫涵打理。

一时间,年紫涵的地位的屈居那拉怡君之下,就连先她一步入府的李奕君也望尘莫及,但李奕君也丝毫不在意,或许以前她还会失落,不满。

但是现在她希望她的三个孩子平安就足够了。

弘昀还是喜欢找武灏辰玩,武灏辰没事的时候,会教他折千纸鹤,或者画漫画。

刚开始,弘昀并不知道武灏辰画的什么。

只是觉得很稀奇,武灏辰慢慢教他。

他就学会了,有时候还会画Q版的人物。

然后拿给李奕君看,虽然李奕君看不懂儿子画的什么,但看儿子期待的眼神,她只是夸赞儿子画的好。

再说朝堂之上,太子被废,胤禩等人。

就虎视眈眈,康熙自然也知道他的这些儿子的心思,只是这皇位只有一个,他是皇帝,要为天下的黎明百姓着想,一个好的帝王关乎着整个社稷。

无奈,他将不可复立的太子放出,以此来压制胤禩等人,而太子许是认识到自己的错。

所以近来,恪守本分。

做到一个太子该做的事。

太子的所作所为,康熙看在眼里,心里还是很欣慰的,毕竟太子是他曾经的希望。

只是。

好景不长,这种状况,并没有维持太久,太子又变本加厉,经常打骂下人,康熙是睁只眼闭只眼。

但是,太子并没有收敛,反而更加放肆,最后他竟然结党营私,这彻底犯了康熙的大忌。

要知道,康熙是最讨厌结党营私的,最后,康熙忍无可忍。

下令,废除太子之位,幽禁咸福宫。

太子彻底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他后悔不已,只是,现在后悔也于事无补,康熙是彻底的被他伤透了心,因为赫舍里皇后的缘故,他对这个儿子,是费了心思,只是他始终辜负康熙的期望。

而武灏辰入府多年,却始终没有生下一儿半女,胤禛也不在意,只要武灏辰还在他身边就够了。

武灏辰跟了他多年,没有一儿半女,如果将来他先一步离去,他怕武灏辰会受委屈,他不想委屈她。

所以向康熙请示。

请封武灏辰为侧福晋。

康熙考虑了一下,还是同意了,武灏辰他是知道的,也见过一面,那姑娘真诚,没什么心眼。

是个不错的姑娘,也难怪胤禛喜欢。

同时,康熙也有些隐隐的担心,胤禛并不是普通男人,而且皇子,此生,不可能只有一个女人。

只是即便他是皇帝,也不能对儿子的家事指手画脚,只要无伤大雅,便随了他。

册封的旨意。

很快就下来,武灏辰倒是没什么表情,因为在她眼里,侧福晋也好,格格也罢。

她想要的,不过一个他。

雍王府此刻炸了锅,侍妾格格侧福晋。

都红了眼,当年的李奕君是因为生子有功。

胤禛才请封的。

年紫涵是因为有个总督哥哥,和一个巡抚父亲,武灏辰她凭什么,要家室没家室。

要长相没长相。

入府多年,连个孩子都生不出来,她却好命的晋为侧福晋,实在让她们心里不舒服,只是这些,她们只是私底下说说。

谁也不敢在胤禛面前多言。

武灏辰在房里悠闲的画的Q版人物图,胤禛忙完,看到就是这幅景象,武灏辰一脸认真的作画。

见胤禛进来。

武灏辰放下笔,过去行了一礼,道:爷。

怎么来了,忙完了。

你在干什么?这么认真。

胤禛过去,拿起桌上的画作,眉头一皱:这是什么玩意?没什么了,在画画。

见胤禛一脸嫌弃,武灏辰夺过画作,不满道:什么什么玩意,这么好看的画作,不懂欣赏。

人物是你那样画的?不然呢,你有你的画法,我有我的画法,开心就好,再说了,我觉得挺好的呀。

多可爱。

胤禛道:可爱什么可爱,四不像。

胤禛放下画作,忽然。

他似是想起了什么,道:我说最近弘昀最近怎么老是喜欢画一些奇怪的画,一定是你教的,简直误人子弟。

武灏辰嘟嘴,心里十分不满:我喜欢,你管得着,我觉得好就好,不要你觉得。

哼。

胤禛抬头,见武灏辰有些不高兴,他急忙哄道:行了,我今天来。

可不是和你吵架的,今天是和你说说。

晋位分的事。

你决定就好了,我又不懂。

武灏辰低头道。

别的女人,对名分什么的。

那么在意。

怎么在你这儿,你竟丝毫不上心。

那是别的女人,我不是,反正侧福晋,格格有什么区别?不都是小三。

又转不了正。

都一样了,除非你给我涨工资。

我就高兴。

一天天掉钱眼了,如此喜欢钱财。

有何用?武灏辰道:用处可大了,有钱就是王道,当侧福晋涨工资吗?那是自然。

位分提高了,俸禄也就高了,你连这个都不知道?胤禛无奈的说道。

武灏辰眼前一亮,抓着胤禛的手腕,道:你说的是真的?骗你干嘛?武灏辰喜滋滋的道:其实,钱不钱的,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

我喜欢侧福晋这个身份,挺好的。

口是心非。

胤禛在心里吐槽,武灏辰不好意思的笑笑。

武灏辰升为侧福晋,李卫也因为胤禛的举荐,封为兵部尚书,择日任职。

这对于他来说,也是喜事一件,一直以来,他都想为民出力,现在终于得偿所愿,只是,在雍王府,他待了这么久,也是心又不舍。

上任那天,胤禛亲自相送,只是令他遗憾的是,武灏辰由于身份原因,并没有去送他。

这样也好,省的他不知所措,李卫离去,武灏辰感觉府里空了许多。

西北战事吃紧,康熙准备在众多儿子中选取一个可靠的。

封为抚远大将军。

朝臣都在猜测。

这个抚远大将军王,极有可能是未来的储君,就连八爷党也是这么认为。

在所有皇子挤破头去争夺这个大将军王的时候,胤禛表现的极为冷静。

朝臣的猜测他也听到了,他只是淡淡一笑。

胤祥坐不住了,于是就去了雍王府,胤禛在府里悠闲的抄写佛经,越到这个紧要关头。

就越要冷静。

四哥,都这个时候,你还有心思,抄写佛经,皇阿玛要在众兄弟中,挑选一个抚远大将军王,八哥他们几个都在争夺,你倒好,跟个没事人一样。

胤禛只是笑了笑,道:十三弟,你呀,还是太年轻,皇阿玛想要借机挑选储君没错,但是也得看看这个人,够不够格。

我不明白。

朝堂上的事,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皇阿玛的心思,也不是我们轻易就能猜到。

胤禛道。

胤祥不解,他孤疑的问:四哥,你的意思是。

西北战事吃紧,皇阿玛借此机会,以挑选抚远大将军王为由,观望各位皇子的表现,越到这个时候,就越要冷静,以退为进,你可懂。

胤祥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胤禛也不勉强,胤禛知道康熙的心思,所有,他步步为营。

其实,活了两世,胤禛对于帝王之术,已经轻车熟路,上辈子,康熙就是以这种形式考察这位皇子。

所以,在众位皇子争夺大将军王的时候,胤禛提出选举十四为大将军王,赢得了康熙的好感。

康熙封胤祯为大将军王,出征西北,群臣相送,好不热闹,众朝臣议论纷纷。

只有胤禛事不关己,这次,年羹尧也被封为四川总督,负责粮草押运。

年羹尧这一世。

也不再想上一世一样,对胤禛忠心不二,他要为自己谋后路。

前世,他对胤禛忠心耿耿,却换来谋逆的下场,他以为是有人看不惯他们年家盛宠,所以伺机报复,直到最后一刻,他才明白,兔死狐悲。

功高盖主,胤禛容不下他。

胤禛对年羹尧,是彻底的不信任,所以他早就做好万全之策,若他认真办差,他可以看在年紫涵的面上,不为难他,继续重用他。

如若他生有异心,就别怪他不客气。

最后,西北战事,大获全胜,胤祯也倍得康熙的器重。

大家都在猜测,胤祯离皇位不远了,只是帝王心深不可测,康熙早已定好了继承人。

胤祯固然能力出众,只是他太过单纯,很容易被人利用,而且现在的大清,今非昔比,需要一个铁腕手段的人来治理,很明显,胤祯不是这个人。

康熙心里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能透露,这也是对他的保护。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身体越来越差,太医束手无策,康熙也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为此,他派人将废太子接到养心殿。

多年父子未见,毕竟疼爱多年的儿子,康熙心软了,现在他能做的,就是保证,新帝登基后,不会为难他?在康熙驾崩的前一夜。

他召见胤禛,也就是他心中皇位的继承人。

他在康熙五十三年就开始注意他,果然胤禛没有让他失望,他知道胤禛有夺嫡之心,只是他看破不说破,康熙有时候也难得糊涂。

终于,康熙身体油尽灯枯,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永远闭上了眼睛,李德全拿出遗诏,由皇四子胤禛继承皇位。

号雍正皇帝。

康熙大丧后,大封后宫,佟佳贵妃为皇太后,德妃为太妃,嫡福晋那拉怡君被封为皇后,侧福晋年紫涵为年贵妃,侧福晋李奕君被封为齐妃,侧福晋武灏辰为宁妃,格格钮钴禄依灵为熹妃,耿熙雯为裕嫔。

刘玉莹为刘常在。

册封典礼上,其他的嫔妃都跪拜胤禛,武灏辰也准备跪拜,被胤禛阻止。

因为她不只是他的嫔妃,更是他心里独一无二的,众大臣,嫔妃虽心有不满,但还是一言不发。

武灏辰有些不自在,但更多的是感动,胤禛给她的是独一无二的。

只是他这行为,却给她树敌不少,但她不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谁怕谁。

册封典礼后,一切恢复了平静,胤禛刚刚登基。

还有好多的事务要忙。

无暇顾及后宫。

所以,那拉怡君尽可能的打理后宫。

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进了皇宫,远离以前的雍王府。

武灏辰有些不太习惯。

宫里处处都是规矩,尤其是,她现在不是四贝勒府的武格格,也不是雍王府侧福晋。

而是大清的宁妃。

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代表着皇家的颜面。

唉,太难了。

武灏辰被册封后,安置到了钟粹宫,同住的还有兰漪,本来兰漪的身份就比较尴尬,原以为这次能一起被册封,谁知却连个答应都没有捞着。

胤禛知道她的心思,只是今非昔比,他已经不再是以前的胤禛了。

也不可能和她有什么。

他曾让那拉怡君为她寻一个好人家,却被兰漪婉拒,这么多年,她的心一直在胤禛哪里,已经容不下其他人了。

那拉怡君有些后悔,当初她误会胤禛对她有意,为了丈夫,她将她留下,可是后来她才知道,不过是个误会。

她在想送走兰漪,就不是那么容易了,都怪她,只是千金难买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