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到京都传来的消息后, 昭王身边的幕僚不由得叫了声好。
原本徐王、庄王与齐王才是参与皇位争夺战的主要势力, 昭王的出现, 必定会引来他们双方的防备和排斥。
哪怕双王存着利用昭王打击齐王的心思,也会利用希瑞尔这个人质牢牢控制着昭王的行动,不让其越雷池一步。
可事情发展到如今的地步, 徐王和庄王已完全没有了选择的余地。
凭着齐王之死,还未稳掌兵权的齐王世子打着复仇的名义,调动了手下所有将士们的战意,使得他们为自己效忠,徐王和庄王在怒意高涨的齐国将士面前, 且战且退, 狼狈不堪。
此刻, 两王早已没有了与昭王讨价还价的资本。
齐王手下的将士们都嚷嚷着要为自己的主君报仇,手刃仇人, 这彻底断绝了两王与齐王一系和解的可能, 如今, 摆在他们面前的就只有一条路, 不是生,就是死。
目前看来,比起成功的从齐王世子的手中夺得王位,还是被杀的可能性更大。
如今,徐王和庄王已经不指望登顶了,只想保住自己的小命。
那至尊皇座虽然诱人,但有那个命去争,也得有那个命去享才行。
如果说先前,他们对于登顶还抱有些幻想的话,在一次又一次被愤怒的齐军击溃后,他们的这些幻想已经完全被打破了。
恐惧和焦躁占领了他们全部的心神。
因为心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两王在对待希瑞尔的态度上,也有了较大的变化。
在这之前,希瑞尔只是被他们握在手掌心中,用来限制昭王和卫泽行动的一枚工具,而从齐国军队宣布要为齐王报仇的那一刻起,希瑞尔就是他们递交给昭王的一份投名状,他们需要善待希瑞尔,进而博取昭王的好感。
于是,最近几日,希瑞尔发现自己的生活标准直线上升,即使两王因为被围困后,物资渐渐匮乏,他这里的一应待遇,仍旧是最好的。
徐王和庄王哪怕每天忙得脱不开身,也会派人过来慰问他,了解他的需求,就差把他给贡起来了。
对于两王的态度变化,希瑞尔倒是不惊讶,谁让他是幕后推手之一呢。
原先两王与齐王之间虽说存在竞争,但若是没有他在背后激化双方的矛盾,齐王未必会被刺伤,两王与齐王一系之间的关系未必会紧张成这样。
甚至,若不是他派人在徐王和齐王世子耳边散步了某些言论,徐王未必会不顾庄王的意愿,直接将齐王杀了了事,齐王世子也未必会在明知道父亲将被行刺的情况下,减少保护在其父亲身边的人……一环扣一环,看似一切都是偶然,实则,都逃不过他人的精心算计。
希瑞尔只是以自己为饵,布下了这样一个陷阱,却没想到,接连有这么多的猎物落网。
照目前的情形看来,待他收网的时候,一切差不多也就该尘埃落定了。
不知何时,希瑞尔竟已经开始习惯了这样复杂、充满算计的生活。
一切,都只是为了让自己和自己的爱人过得更好一点。
在遥远的千里之外,昭王的下属们看到徐王和庄王给昭王递交的投名状,以及传送的种种资料后,自是心中大喜。
京中如今的局面对于他们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如今,徐王和庄王又主动提出给他们做内应,何愁成不了大事?昭王在得知这些消息后,却并没有感到欣喜,反而十分担忧。
如今京中的乱局,他不需多想,就知道,这是希瑞尔的手笔。
比起是不是能加快登上王位的步伐,他更担心的,是希瑞尔的安危。
两王与齐王一系会斗到如今这个地步,希瑞尔功不可没。
虽说他行事隐蔽,但只要做过这些事,便会露出痕迹来,届时,也不知道还会遇到怎样的危险。
只要一想到希瑞尔是因为他,才会深陷如今的险境中,他就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见昭王忧心忡忡的,一直看他不顺眼的卫泽倒一反常态的安慰起他来:放心吧,小希可比你聪明多了。
他既然敢做这些事,必定有他自己的后手。
如今,只要你我稳住,小希就不会有太大的危险。
昭王想想,的确是这个理儿。
就算如今徐王和庄王知道他们是被希瑞尔算计了,又能怎么样呢?如今,他们想要活下去,就只能求着小希,求着他,量他们两个也不敢干什么。
至于齐王世子……昭王的眼中划过一丝冷光,他会赶在他对小希不利之前,先将他处理掉!不过是一个依靠父亲荫庇才能够统率齐军的世子罢了!若不是为齐王报仇这个共同的目标将齐军短暂到底凝聚在了一起,他以为他能够真正的统率齐军?做梦!虚的终究是虚的,今日,齐王一系的人马能够因为报仇这个共同的目标而齐聚在齐王世子的手下,他日,又会不会因为一些别的原因而背叛齐王世子?毕竟,齐王的诸多儿子中,齐王世子并不是最有才能的人,对于武将们来说,他们还有别的选择。
昭王没想到的是,在他还没有来得及出手对付齐王世子的时候,已经有人先一步出手了。
不知从何处传出了消息,说齐王世子一早就得到了二王要谋害齐王的消息,齐王世子为了激起底下将士们同仇愤慨的心理,同时也为了更加名正言顺的执掌齐军,对于二王的所作所为非但视而不见,还推波助澜。
证据就是,齐王世子在齐王遇刺的当天,恰好调走了齐王身边的一半守卫。
这件事原本在齐王的下属们看来,只是一个巧合。
可如今,却是怎么看怎么不对味儿了。
若果真只是个巧合,为什么齐王世子早不调人晚不调人,偏偏就二王派刺客来的时候把侍卫给调走了?究竟是二王趁虚而入,还是世子早有预谋,这个疑问,不断的徘徊在众多老将的心中。
他们这些跟随齐王打拼的老将,大多已经跟着齐王许多年了,对齐王有很深的感情,这也是他们一听说齐王遇害,就如此愤怒,誓要让二王血债血偿的原因。
若是齐王世子根本就不想他们想象的那么无辜,而是早就预谋的话……他们的所作所为无疑就变成了一个笑话。
齐聚在齐王世子的手下,共同讨伐二王,为过世的齐王报仇,结果罪魁祸首很有可能要算上齐王世子一份?这也太荒谬了。
如果齐王世子真的参与了这件事,对于这些老将来说,甚至比外人谋害齐王还不能原谅。
老将们会对传言产生怀疑,而不是坚定的站在齐王世子这一边,相信他,也不是没有缘由的。
原先的齐王世子,并不得齐王的喜欢。
齐王世子在齐王诸子中,资质只能算是中等,若不是楚帝坚持要立嫡子为世子,齐王妃娘家后台又足够硬,如今,还指不定是谁来做这个齐王世子呢。
一直以来,齐王世子与齐王之间的关系,都有些紧张。
这一次,若不是齐王妃娘家给齐王提供了重要的情报,立下了不小的功劳,齐王恐怕也不会为了嘉奖王妃而把齐王世子带在身边。
也许在齐王看来,把齐王世子带在身边,只是做个样子给齐王妃看的,有他在,大的决策上,怎么也轮不到齐王世子做主。
他决计想不到,他的一时疏忽大意,会酿成这样严重的后果。
齐王生前没有想到的事,在他身后,他的老伙计们都替他想到了。
因此,他们愈发不能原谅齐王世子。
不少人觉得,齐王世子已经是世子了,日后,待齐王驾鹤西去,什么都是他的,齐王世子又何必对他的父王下手?齐王手下的武将们却知道,齐王早有废立世子之心。
这件事,一直没有提上案程。
但若是齐王上位,也不过是迟早的事罢了。
齐王忌惮齐王妃娘家势大,又怜惜心上人,偏爱聪慧伶俐的幼子。
因为这件事,齐王妃一脉早先与齐王闹得很不开心。
为着这件事,齐王手下的将领们平时也没少劝他。
只是,无论怎么,齐王与齐王世子这对父子的心结都已经结下了。
若是齐王世子果真有这个机会,他定会除去齐王,自己上位!疑心一旦埋下,往往就很难消除。
齐王手下的将领们跟随齐王世子,本就不是屈从于他这个人,而是为了替齐王报仇罢了。
如今既得知齐王的大仇与齐王世子脱不了关系,又怎么会继续为他效力?凝聚起来的士气,当下便消散了不少。
那些武将们自发的一分为二,一面盯住二王,一面盯住齐王世子,哪边都不肯放过。
接到消息的徐王与庄王却是松了口气。
无论如何,只要那些人别再盯着他们严防死守就行,好歹让他们迎来一个喘息的时机。
你这主意真是不错,没想到我们的人按照你吩咐的,把传言往外一方,那些老将们就立时信了。
徐王满脸笑容地看着希瑞尔,目光中皆是赞许之色。
原先他们也不是没有对齐王和齐王的那些下属们使过反间计,只是,就没有一次成功的。
可见,这反间计是否奏效,也要看是对谁使。
不过,你是怎么知道,齐国的那些老将会信的?徐王问。
希瑞尔抿了抿唇:齐王与齐王父子不合……这件事,在齐国可不是什么秘密。
徐王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还以为,你早就知道这一切呢。
最后这句话,他说得颇具深意。
显然,希瑞尔不同寻常的表现,还是引起了他的怀疑。
徐王哪怕再怎么头脑简单不堪大用,他也始终是一位诸侯王。
能够在楚帝的手下安安稳稳活到今天,没被削藩也没被砍头,他自然也有属于自己的城府。
希瑞尔走后,庄王看着徐王的模样,只有冷笑:该聪明的时候不聪明,不该聪明的时候反倒精明起来了。
某些人,就喜欢自作聪明,是不是自我感觉还挺良好?你这是什么意思?徐王的眉头紧的几乎能够夹死苍蝇。
虽然双方多数时候处于合作状态,但他一直觉得庄王有些瞧不起他,从两人初见时,他就隐隐有所感觉。
后来,两人险些闹翻,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说真的,如果不是为了自身,徐王真的很不愿意跟庄王合作,庄王给他的感觉,实在不太好。
庄王见徐王非但没有想明白,还一副不服气的样子,摇了摇头:这样搞不清局势,哪天你横死街头了,我都不会觉得奇怪。
不待徐王出演反驳,庄王便再度开口:你是不是以为,没有了齐王手下将领的威胁,昭王对我们的援助就可有可无了,所以,你也不必再对卫凌希客客气气的了,是吗?有什么不对?这个京城,本就是你我率先攻进来的。
既然如今能够对我们造成威胁的齐军自己已经先乱了起来了,我们为什么不能拿住昭王和卫泽都很重视的人,限制他们的行动,跟他们谈条件?徐王理所当然地道。
你还真觉得,有了人质在手里就是万能的么?那你之前怎么没想着扣住卫凌希,威胁昭王和卫泽替我们攻打齐军?因为你也知道,被胁迫行事,终究不能让人放心吧?那个时候,生命正受着威胁,你自然不敢去赌昭王和卫泽究竟会看在卫凌希的份儿上尽多少力。
可是现在,难道你认为咱们就能够高枕无忧了吗?齐军那边的压力虽然小了,但咱们若有什么异动,第一个扑上来咬住咱们咽喉的就是他们!甭管再怎么样,你都是杀害齐王的直接凶手,这个事实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只要你在一天,齐军就不会放过咱们!在这种情况想,你如果还要肆无忌惮的得罪昭王,那我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