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2025-03-25 23:54:18

原来是他。

当初听闻他去做了和尚,朕渐渐地也就忘了这号人物。

皇帝停顿片刻, 想来他也是个有自知之明的。

太后讪笑:皇室待他卫家向来不薄, 他能入白鹿寺为我朝祈福, 也算是他的福气。

为显皇家天恩, 开国元帝并未对前朝子嗣赶尽杀绝,而是采用怀柔之策。

国破之时前朝太子才五岁,元帝念其年幼,对其封侯加爵,前太子虽然表面上风光,但实际上处处受限,完全就是一个牵线木偶, 一生都由不得他, 从成亲生子到病死家中, 一切都由皇室说了算。

作为前太子的独子,卫深本该继承皇家赏下来的爵位,同皇家指定的女子成亲,然后走上他父亲的老路, 成为皇室对外展示皇恩浩荡的最佳傀儡。

可是他没有。

他选择在十六岁那年出家, 投身佛门,彻底抛弃俗世的一切。

太后想起一事,看向皇帝:前几天正午与你在御花园散步的女子,是不是云昭仪?那日初见云昭仪,云昭仪脸上满是红疹,根本入不了眼。

前日草草一瞥, 惊为天人。

太后想起李嫔的死,忽地又觉得或许冥冥之中一切都是天定。

若李嫔没死,或许她早就离宫,哪里还能知道,原来宫里还藏着这么一个绝色尤物。

瞧那脸蛋与气质,天底下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了。

太后下意识抚上自己的脸,无论用了多少法子,依旧无法阻止皱纹的肆虐。

她需要世上最好的丹药。

以绝色女子的体肤提炼,方能做成返老还童的奇药。

皇帝余光瞥见太后的眼神。

这种眼神他很熟悉,小时候他曾窥见过无数次。

过去种种不好的回忆涌入脑海,皇帝攥紧衣袖,额头后背一身冷汗,他强忍不适,一字一字告诉太后:母后,云昭仪是朕的妃子,不是寻常宫女。

太后从自己的幻想中回过神,她勾唇笑了笑:母亲只是问一句而已,又不要做什么,瞧你紧张的。

说完,她上前拍了拍皇帝的手背,脸上笑容越发和蔼。

皇帝刚被她碰到,触电一般躲开,太后不满地皱起眉头,但也没有说什么。

九月十五,白鹿寺的僧人入宫做法,声势浩大。

宫妃们全都跑去看热闹了,云寐也在其中。

金鞍车徐徐往前驶来,庄严肃穆的僧人们跟随两旁。

高高的莲花座上一人闭眼入定,一袭青玉色九条大衣袈裟通肩而披,袈裟上的菩提刺绣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光从宝盖花口倾泻而下,薄薄地拢在这位年轻主持的身后,像是金光中映出一道佛影,圣洁威严,凡人轻易不可直视。

宫人们议论纷纷,大多是在讨论这位新主持,哪里见过这样俊的和尚,瞧一眼便让人觉得面红耳赤,不敢再看第二眼。

身边紫砚惊讶道:娘娘,这不是正是……云寐含笑做了个嘘的手势,抬眸往前看去。

就在她看过去的一瞬间,宝座上的人忽地也睁开眼,仿佛心有灵犀一般,他转过眸子往宫道边一瞄。

人群中,她嫣然巧笑,温柔的眉眼,朱红的唇瓣。

她接住他的目光,小巧的唇轻轻张开,无声喊了他的名字。

——卫深。

虚灵心头猛跳。

她穿了粉色的绣桃裙,鬓间一只翠玉步摇随风轻晃,雪肤花貌,般般入画。

他面上平静如水,心中兵荒马乱。

终于又见到了。

他的心魔在此,他不再打算成佛。

虚灵迅速收回视线,两人之间的暧昧对视旋即结束,快得几乎让人捕捉不到,旁人只当是眼花。

先是一场法事,法事做了七天七夜。

而后是一场讲经,中途休息的时候,虚灵回殿,尚未褪下袈裟,便听得身后一人轻步往前的声音。

他立在原地没有动,假装不知道身后的动静。

如他所料,他的眼睛被人从后面遮住,软软的声音凑近他的耳畔:猜猜我是谁?虚灵的唇角衔起一抹淡淡笑意,还能是谁?她绕到他的身前来:卫深,你一点都不好玩。

她比他矮上许多,他垂眸去看,看见她长睫如扇,琼鼻白巧,脸颊两边抹了胭脂,红彤彤晕开,又娇又艳。

他假意装作她脸上有飞虫停驻,伸手拂了拂,指腹从她脸上滑过,沾了胭脂,他蜷缩手指,柔声道:这个时候晒得很,你来做什么,横竖过两日我是要去你宫里讲经的,何必今天就跑过来,闹哄哄的,热得慌。

她求了皇帝,说要听经文,皇帝自然应下。

云寐双手抚上他的袈裟,手掌心滚烫地贴着,一点点摩挲袈裟上的刺绣:反正我闷在宫里也无事做,倒不如过来瞧瞧你。

瞧了你,我心里头也就舒坦了。

他没有推开她的手,怔怔地看她:怎么,在宫里过得不舒坦?她撅嘴唔一声,像小时候那样习惯性地往他怀里一扎,额头顶着他的胸膛,双手垂在身侧晃在空中,嘟嚷:倒也不能说不舒坦,只是没人说话。

他轻描淡写问她:皇帝不和你说话吗?她往前蹭了蹭,贴在他怀里没有离开:皇帝很喜欢我。

只是我不知道,他能喜欢我到什么程度。

他问她:你想要什么程度?她笑了笑,自然是任由我为非作歹。

他想起她之前的豪言壮语,细细呢喃:还是想做皇后?她直起身子,双手抬起,环住他的脖颈,他不得不低下腰与她贴近。

他听见她的声音又轻又浅,透着一种势在必得的自信:先做皇后。

她眼里仿佛盛满碎星,耀得人心神荡漾。

忽地她想起什么,踮起脚凑到他耳边悄声说:卫深,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哦,皇帝还没碰过我呢。

他先是一惊,而后面色绯红,急慌慌低下脑袋。

她百无聊赖地脱掉鞋躺上他下榻的地方,双手枕在身后。

他往前一看,见她已经合上眼,像是要小憩的样子。

他敛起神色,认真问她:需要我帮你吗?她睁开眼,笑着看他:帮?你能怎么帮?虚灵走到她榻边坐下,刚一坐下,就被她勾了手,她玩闹似地绞着他的手。

他缓缓道:也许我能让皇帝与你同房。

他如今是主持,说的话皆有分量。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向来是皇家的行事风格。

她抿嘴轻笑,仰起上半身伸出一只手点了点他的额头:不是你想的那样,皇帝不碰任何人,就连他的亲吻与拥抱也只给过我一人。

他明白过来,点点头。

她重新躺下,没有躺回枕头边,而是枕着他的腿。

卫深。

嗯?要是当年你没有遁入空门就好了。

一句话,搅得他心头大乱。

半晌。

虚灵恢复素日淡漠神情,他伸出手拂了拂她的鬓角,轻而易举地将话题转移,试图哄她入睡。

她睁着眼不肯睡,卫深,我来你这,你怕不怕?他自然知道她在说什么,轻声道:这里没有宫人,全是我从寺里带来的僧人,你安心入寝,不会有人闯进来。

她有意捉弄他:要是有人闯进来了怎么办?你会为我开杀戒吗?他含笑不语,抚上她的眼角,遮住她的眼睛:快睡罢,不然一会脑袋又疼了。

她趴在他腿上睡了一会。

没睡多久,也就一炷香的时间。

等她睡醒,前来听讲经文的宫妃们正好回来,她从里殿而出,混入人群中,重新坐回原本的位子上。

又坐了一下午。

他在上头讲经,目不斜视,余光瞥见她歪在人群里,一双桃花眼又黑又亮,紧紧地凝在他身上。

她哪里是来听经的,她是来看他的。

清心寡欲的主持忽地退到一旁,让其他人代替继续。

众人纳闷,好端端地,主持怎么不开口讲经了,是哪里不舒服吗?一连三日,皇帝每每去朝华殿,都寻不到人,宫人们的答复只有一个:昭仪娘娘去听经文了。

宫妃们喜欢听经文,乃是情理之中。

皇帝心里有事,坐不住,最终还是跑去专做讲经之用的大成殿寻人。

彼时讲经刚好结束,其他人渐渐散去,皇帝刚到,便见云寐手里拿一卷经文,神情认真地向新主持寻求解惑。

皇帝没有多想,牵起云寐便往外面去,云寐皱眉,不太高兴:皇上,臣妾还没和虚灵师父说完话呢。

皇帝:过几日朕让他到你殿里,你想说多久就说多久。

他心里埋了事,不太踏实,必须现在嘱咐她:这些日子你别乱跑,好好地在宫里待着,无论是谁邀你前去,都不要去。

他想了想,加了句:尤其是母后的传召,你绝对不能应。

她问:为什么呀?皇帝神情阴郁。

他隐隐察觉母亲要做什么,他的母亲早已疯魔,无论她做出什么事,他都不会觉得稀奇。

他从来没有反抗过他的母亲,可是这一次不一样。

他知道自己没什么本事,当上太子做上皇帝,全是拣来的好运。

后宫前朝皆被人把持住,他自己的意愿早就不重要,他胆子小的很,不敢做肆无忌惮的昏君,只能颤颤巍巍地周旋平衡。

他唯一能放开手去做的,就是选个喜欢的女人陪在自己身边。

皇帝牵起云寐的手,云昭仪,你听朕的话,在太后离宫之前,一定要安安静静地待在自己宫里。

云寐待他,已经不像从前那样小心谨慎,她度量了他的心,最大限度地在他心中游来游去。

她的不满写在脸上,皇帝视而不见,哄她:朕抱你回去。

大庭广众之下,他不顾身份,拦腰将她抱起。

云寐哼一声趴他怀里,视线却是对着大成殿的殿门口。

皇帝看不见她的小动作,自然也就不知道,此时他的宠妃正笑着朝殿门口的主持招了招手。

虚灵呆呆地站了一会,日头烈得很,晒得他两眼发昏。

皇帝的猜想果然成真。

太后确实对云寐动了心思。

她传人入宫做法事,本就是为了借僧人之口警告云家姐妹,后来无意中窥见云寐的美貌,她便立马换了主意。

这位云家小女儿,向来不受云成的喜欢,虽然后来疑似攀上萧衢,但萧衢定是瞧着她能魅惑皇帝,所以才愿做她的靠山。

像萧衢这样的人,无利不起早,如果云寐不再是宠妃,就没有了利用的价值,那么久而久之,萧衢自然不会再帮衬她。

一个没有靠山的宫妃,就算意外失踪,也不会有人疑心。

太后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好,横竖皇帝不会忤逆她的心意。

接下来第一步,便是要让云寐背上祸乱后宫之名。

当然了,不能由李家人出面,得找个无懈可击的人来做这件事。

虚灵是新主持,又是前朝太子的独子,她这个太后想让他做点什么说点什么,轻而易举。

他若拒绝,她便可以扣他一个谋逆的罪名。

太后将虚灵传来跟前,同他嘱咐一番,将其中利害一一道来,软硬兼施。

虚灵没说话。

太后:只要于后日朝会讲经打卦时指着朝华殿的方向,说一句妖气横生国有大难就行。

虚灵问:非说不可吗?太后:非说不可。

虚灵不再拒绝,应下:好。

等后日朝会时间一到,千幡万经,朝臣们往两旁自动让开,虚灵身着袈裟,坐于莲花座上。

太后端正而坐,等着虚灵的预兆之语。

虚灵的声音如玉珠般落下:妖气横生,国有大难。

众臣喧哗。

立刻有人问:妖在何处?虚灵伸出手,轻轻往正前方一点: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众臣看过去。

虚灵指的,不是别人,正是当今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