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那个粗线麻布的大包袱用力一甩,背在了自己的肩膀上,里面可是我和小姐的全部家当了:每人两身换洗衣裳,包括身上这身男仆的装扮,一共是三身衣裳,还有二百二十两纹银,是我从两可那里暂借的,我的银子都在药铺里,拿不出来。
我估摸着,这么多银子我们俭省着花也能对付个大半年了。
出了谭府的围墙,走不多远就到了一条斜街,两边很高的围墙,中间的道路还不到丈许宽,两边都是青砖的建筑,房子都很破旧。
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脚下不时有小片污秽的积水,巷子很深,幽深幽深的那种,让人瘆得慌。
小姐紧拉着我的手,我问她:这里是什么地方?怎么这么破旧啊?小姐非常小声地回答:我也不知道,我没来过这里。
不过以前听府里的管家说,府衙附近有一个旧巷子,里面住的都是穷困潦倒的人,不知道是不是这里?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贫民窟?好像也没那么恐怖,我壮了壮胆,既然走进来了,好歹也不能再退回去呀,若是再回到谭府后墙附近,万一被人看见抓回去怎么办?我拉紧成成碧小姐的手,扶正自己肩膀上的包袱,安慰小姐说:走路要挺直腰板,抬头平视,我们现在穿的是家丁衣服,一般人不会留意的!小姐听了我的话,也挺了挺腰身,紧跟着我。
巷子很深,住户也很密集,一道道的门,也不知道这里面住了多少人家。
我们走了半天不见有人出来,大白天的也不知道人都哪去了,连动静都听不见。
我正想着,忽然见到一个窄窄的不深的小胡同,胡同边上一道门突然打开,一盆水从门内哗啦一下泼到街上,我赶紧往前用力一蹦,这盆水差点泼我身上。
再看地上的水,肮脏的很,就跟洗下水的水似的。
谁啊?怎么泼水不看有没有人?我瞥见那门开着,泼水的人却不露脸,故意嚷了一句。
门边,一个妇人走出来,手里拎着一个黑了吧唧的破铜盆,呦,今日稀奇,怎么街上还来了两位小哥?那妇人一出来,从她身后立刻就冒出了三个孩子的脑袋,都探头探脑地看我。
妇人伸手拍了一下最大个的孩子,骂了一句:小猴孙子,还不回去!我说,你们两位小哥是干什么的?来我们乌衣巷做什么?原来这里叫乌衣巷。
我朝小姐使了个眼色,准备跟这位大嫂套话。
我走了过去,对她说:这位大嫂,我们两兄弟刚来郸城府,是补锅焗盆的匠人,一时找不着落脚的地方,胡乱转进这里的!呦呵,看不出还是有手艺的!你们要不嫌乌衣巷腌臜,随便哪个院子也能住下人!妇人很爽快的说。
那,不知大嫂你住的这所院子还有没有空闲的屋子呀?我打量着,这里面有人家住,还有小孩子,除了条件不好外,应该不会有其他岔子。
不行不行,你们两个男人可不能住进来。
我们院子刚见了红,怕招了晦气。
妇人摆摆手,指着对面的一个比较宽大的黑色木门说:你们去那家问问,她家宽敞,也许能收留你们!说完,脸上还带出讳莫如深的笑容。
见了红是什么意思?小姐在我身后小声问了一句。
却被妇人听见了,回过头嘲弄着笑我们:你们还真是两个没经事的,就是有人生了孩子,快走吧!我和成碧小姐退出了小胡同,那妇人又把门嘎啦一声关上了。
我决定碰碰运气,在这个乌衣巷住肯定是最省钱的,比我之前计划的住旅舍、租民居更划算,而且,谁也不会想到我和小姐会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