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司马威在文政殿里召见我,大殿上站着内务总管郑申,皇上没想到我和兰轩公主一起来,见到兰轩,皇帝本来很威严的面容松弛、平和了一些。
兰轩,你来文政殿做什么?父皇还有事,你先退下。
父皇,司马玥一点也不避讳殿上还有别人,你快下圣旨,让谭锦心当金兰殿的教引,他都答应我了。
哦?皇帝疑惑地看看我,谭大人果然愿意做兰轩的教引师傅吗?我左右为难,说是吧,这可真不是个好差事;说不是吧,兰轩肯定当庭和我翻脸,指不定又说出什么震撼人的话来。
我思忖片刻,只得回道:万岁,公主殿下对臣格外器重,认为臣博物致知、有教引才能,近两日一直对臣提起此事,臣虽深感荣幸、惶恐,但又怕有负万岁和公主的信任,因此才迟迟没有应允。
今日,臣陪公主到倚梅园骑马,公主再三请求,臣便答应了。
我这么说,虽是实话,可当中细节却全不是如此:皇帝是兰轩的父亲,自然深知公主的秉性,公主哪会什么再三请求,这话别说皇帝不信,宫里的任何人肯定也都不信,至于这再三请求是怎么来的,我不说皇帝也明白。
所以,这道圣旨下不下,是全在皇帝的一念之间,他若下旨我必须接着,若不下就是不想让公主继续和我胡闹下去。
皇上淡淡地看看我,对兰轩说:玥儿你先回去,今日父皇和谭大人还有其他事情商量,至于金兰殿的教引之事,容后再说。
兰轩不满意,拖着不走,最后还是被柴公公三两句话拉走了。
谭大人,这位是内务府的总管郑大人。
殿上,皇帝指着郑申对我介绍。
我向郑申见礼。
郑申也赶忙给我回礼,边笑说:近几日听闻皇上在昭通书院与敏斋的比试中觅得良臣,并格外倚重,今日得见谭大人真乃郑某三生有幸。
郑申说话如此客气,我自然知道这是场面上的官话,便周全地回他:哪里哪里,都是皇上英明神武,天下人才万众归心哪。
打了两句哈哈,皇上才提正事。
谭大人,你在斜堂街上的官邸已经修缮好了,朕正与郑总管商议要从宫中给你选派侍卫、婢女过去。
听柴公公说,你在昭通书院有两个仆从了。
那座宅子督造处报上来的折子说占地有四五亩,虽不大,却也不小了。
所以,想看看你需要多少人,也好让郑总管着手甄选。
多谢皇上隆恩。
我赶紧谢恩,锦心能有幸入朝伴驾,能得万岁赏识已是祖上积德,不敢再劳烦郑大人了。
我先时碰见文政殿的小印子,前两日还认识了一个叫彩娥的宫女,万岁若恩准,臣就要这二人即可。
我完全按照柴公公的意见,没有推辞,反而直接提出了自己看中的人选,这便是以退为进。
我若一味推脱,皇帝肯定不高兴,不如我直接点名,这种行为在郑申看,我是敢在御前提要求的人,那已经说明是心腹级别,在皇帝看,我完全没有心机,还有点恃宠而骄的劲头。
所以说,说话的分寸感要的就是这尺寸拿捏,多一分则长,少一分则短。
看来,谭大人已经有了合意的人选,那倒让我省事了。
郑申抬头,笑着对皇上说。
小印子可以;彩娥——彩娥是哪个宫里的?皇帝问我。
回皇上,彩娥原是朝凤宫里皇后娘娘的婢女,听说因为犯了错被打了板子,罚去司刑处做苦工了。
既是犯了错的宫女必然粗手笨脚不好使唤,朕看,你不如换别人的好。
皇帝听说彩娥是被罚到司刑处的,立刻就驳回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