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融写了副上联,让全场的人大眼瞪小眼,阎兴很诧异地看着那几个字,张口结舌半天答不上来,他不得不扭过身朝自己阵营里的人求助,可大家谁都没见过这么古怪的上联,没有人出来助阵。
十几分钟后,阎兴微微摇头,说道:这上联从未见过,不知毕学子可有典故?或请直接赐教下联,阎某便甘拜下风。
毕融为难起来,他哪里知道下联,这几个字是他临上场前我告诉他的,下联还没来及说呢。
皇上和不远处看台上的人都好奇,只听上面有人高声发话:昭通学子可有下联,快快报上,此局即算胜出。
阎兴和敏斋的人都眼巴巴地瞪着毕融,毕融没办法,转过身向我求助。
我只得出面解释,从暖棚出来,深吸一口气到了空场位置,朝皇帝所在的位置施礼。
皇上,这个上联是草民出的,私下里也曾让学子们对下联,如今看来,他们还是没对出来啊!哦?原来是谭学士所出的上联啊,不知可有下联啊?皇上兴致很高,问我。
万岁,下联当然有,并有一民间的典故。
讲来讲来!我开口,讲了一个自己听来的小故事。
传说以前有个秀才,屡试不中,家境贫困无以为继,实在没办法决定到集市上卖豆芽谋生。
秀才的豆芽长得好,也长得快,卖得特别好。
集市上有另外一家卖豆芽的很是嫉妒,便问秀才:你的豆芽怎么卖相这么好?可是有什么妙法栽培?秀才笑笑回答:没什么,我只是每天对着我的豆芽念一副对联,于是它们才长得这么好。
卖豆芽的人家不信,想着什么念对联肯定是秀才骗他的,于是,便在一天休息的时候偷偷跑到秀才家去看,隔老远果然就听见了秀才在大声吟读对联。
那副对联就贴在秀才家的门口:长长长 长长长 长长 长长;长长长 长长长 长长 长长。
众人听了我的小故事,再听到原来是民间酸秀才为自己的豆芽所作的对子,感觉有趣的很。
皇帝哈哈大笑,说道:既然,这对联两边的学子都没对出下联,这一联可就不算了。
那这第一局,对哑对昭通学子出错,判敏斋胜出。
昭通第一局失利了。
因为敏斋赢了,所以第二局的主动权还在敏斋手里,我们的人这边开局失利,有些着急。
第二局,敏斋派出两个人,武元成和洛化,比的项目是骑马射箭。
武元成和洛化,两个人都是敏斋学堂里刀马功夫最好的,骑术、射术数一数二;这次还是硬骨头,我不知道昭通这边哪些人是这两人的对手。
场外牵来两匹马,还有一个黑色的大袋子,也不知道里边装了什么东西。
武元成先上马,很快转了两圈;随后,洛化也上马,两个人的骑行距离一前一后,很快就拉开一大段距离。
这时,武元成手执弓箭做好姿势,而洛化则伏在马背,从那黑色的袋子里掏出一个东西猛力向上一扔,原来是一只活蹦乱跳的小雀儿。
雀儿被放飞,扑棱着翅膀在头顶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