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瑶忙对姥爷道:姥爷,是不是咱们算错帐了,有人喊咱们呢。
[ ~] 老柳头勒住驴,回头看,就见一个青年已经飞快地跑到了跟前,到了驴车旁边深深作揖,道:岳丈到了家门口,怎么也不去告知一声,小婿也好侍奉一顿便饭。
秀瑶这才知道他就是孙大成,小姨定亲的人家,看他偏上的个子,穿着得体,皮肤白净,模样挺耐看的,尤其一笑还有个酒窝。
老柳头摆摆手,今儿是来买树苗的,不是串亲戚的,咱们有日子要走动呢。
他说的是定亲的那些固定程序,两家在成亲前还是要走动的。
孙大成笑道:爹,那是媒人走动的,您老人家上门的时候可少,您可要给大成这个机会,要不您就这么走了,我娘该打我。
秀瑶见他这就叫上爹了,不禁抿着嘴直乐。
老柳头还是不肯,其实他是真不想去,虽然这是自己闺女女婿家,可这女婿跟他孙子年纪一般,那亲家也年轻的很,他去了不那么得劲。
孙大成却热情得很,那么短短的时间已经变换了几个称呼,越来越近乎,再说下去,老柳头都要是他亲爹了。
老柳头招架不住,也不知道怎么拒绝,只好带着秀瑶赶着驴车跟孙大成去他家。
秀瑶心里暗自高兴,恰好去看看未来小姨夫家什么样,现在这么一打眼,小姨夫人不错,不知道小姨未来的公婆如何,婆婆厉害不,不必像姥娘那么明事理,但是绝对不能像嬷嬷那样挑剔难伺候。
孙大成在前面领路,逢人就问好,人家也都打趣他,孙大郎,这是你老丈人啊。
孙大成乐呵呵地道:是呢,有空家里来坐坐。
很快就到了一座宅院前,秀瑶打量了一眼,宅子就是常规的坐北朝南,大门在东南角,黑油大门,在南院墙的位置还开了铺子门,粉墙黛瓦,墙外种着榆、柳,看起来很气派。
秀瑶断定是家境殷实的人家。
早有一个老仆人出来帮着卸了驴子,牵去喂上,亲家的牲口自然要喂精饲料。
孙大成的爹娘也迎出门口来,见了老柳头热情地寒暄着往家里让,亲家,可真是稀客呢,来买果树怎么不让人捎个话儿来,哪里还用跑啊,让大郎给送过去就好了。
老柳头笑道:那怎么能行,这趟真没想叨扰的,谁知道大郎不知道听谁说的,就去追俺们。
孙大成笑道:我在前头儿跟人说话呢,恰好果园子回来说有位柳老爹买果树,我就问了问,说是杨柳村来的,开始我也不知道是爹呢,我就想追上去瞧瞧,既然是杨柳村的,又姓柳,那就是一家人,哪里知道近前一看,还真是爹呢。
哈哈。
几个人说笑着,进了屋里。
秀瑶悄悄打量着,孙家宅子在普通农户家算是不小的,前面院子是铺子院儿,中院正房是待客厅,供奉着关二爷,两边厢房闭着,后面还有一进院落。
她听着孙大成娘说等成亲了,小两口住后院,他们老两口就来住中院,心里想着这对公婆还不错,也算是小姨好运气。
她因为是小孩子,问了好就吃点心糖果也不必跟大人说什么,只悄悄地打量这家子看,觉得孙大成为人爽朗,看起来像个阳光小伙子,爹娘也挺爽气的,男人说话声音亮堂,女人笑得不忸怩。
秀瑶都记着,回家好跟小姨仔细说说。
吃饭的时候,孙大成娘笑道:亲家,听说老二的姑娘也今年成亲,怎么不先让孩子小姑成亲,反而让侄女走了头里去?老柳头笑道:还不是她小姑为孩子打算,说自己反正拖了两年,也不差再拖俩月,这就到年底了,让丫头在她头里出嫁。
孙大娘看了儿子一眼,笑了笑,孙大成脸颊微红,可能是因为喝了酒,红扑扑的,见娘看他,他咧着嘴嘿嘿地直乐。
孙大娘嗔道:你看这个傻孩子,当着你岳丈的面,怎么也得机灵点。
孙大成高兴得有点过头,忙端起酒杯,爹,俺再敬您一杯。
老柳头笑道:不能喝了,还得赶车家去呢。
孙大成呵呵道:喝多了就住下,家里有地方。
孙大娘直笑骂傻儿子,孙老爹也嗔他,又劝老柳头多吃,让秀瑶别拘束。
秀瑶胃口本来就不大,就算在姥娘家吃好饭也不会比在秦家多吃太多,到了这里来做客,更加注意。
吃了一会儿她就饱了,说去院子消消食儿。
她看孙家院子里栽着几株海棠花如今开得正好,一株垂丝海棠,一株西府海棠,开得都很娇艳。
她走过去细瞧,这时候孙大成从屋里出来,喝得脸颊绯红,他冲她直乐,小妹儿,你喜欢那花,我帮你剪一枝你舀回去插着。
秀瑶笑道:你不能叫我小妹儿呢,我小姨以后要嫁给你,你就是我小姨夫。
孙大成呵呵地乐着,摸了摸头,从怀里掏出一只绣花的荷包,递给秀瑶道:这个,你,你舀回去。
秀瑶明知故问,是什么东西?给我的?孙大成脸更红了,给,给你小姨的。
秀瑶咯咯笑起来,好吧,我帮你给小姨,不过我得看看是什么。
万一是什么不好的,唐突了小姨,她可要跟着受罚的。
孙大成呵呵笑着,没什么,你看,你看好了。
说着又掏出一只荷包,这个给你。
哟,还有跑腿钱?秀瑶接过来看了看,里面是一只小小的银锞子,另外还有一只小银镯子,秀瑶忙道:小姨夫,这个我可不能要,太贵重了。
孙大成挠了挠头发,这个,这个不贵重,你刚来我家,给你见面礼。
是你大娘给你的。
秀瑶冷汗,这小姨夫,又弄差辈分了,她也懒得纠正他,见是长辈给的,就收下了,另外小姨那里面是一对累金丝宝葫芦耳坠子,非常精致,秀瑶就蘀小姨收下。
反正他们都定亲了,年底就成亲,应该没啥问题的,又不是跟外人私相授受。
孙大成又让老仆舀了大剪刀来剪了大大的一枝海棠花,又让老仆挖了一株小花苗,也让秀瑶带回去栽着。
晌饭之后又歇息了个把时辰,老柳头就告辞,知道他得回家呢,孙家也不强留。
孙大成就把他买花木的钱还给他,另外收拾了一篮子麻鸭蛋。
老柳头一扬头,你们这是干啥,买苗子是俺买苗子的,跟你们可没关系。
孙大娘和孙老爹笑道:亲家,这可就见外了不是。
是人家三郎听说你是俺们亲家,自己送回来的,根本不是我们去花钱换回来的。
老柳头还是不许,这可不行,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一件事归一件事,这事儿不行就是不行。
死活不肯要,孙家见状也只得作罢,但是那篮子鸭蛋因为是自己家的,非让老柳头带回去,他也拒绝不得只得让放上驴车。
秀瑶小心翼翼地扶着鸭蛋篮子,抗着海棠花,冲一直送出村来的孙大成摆手,小姨夫再见。
孙大成笑呵呵地道:慢走,再来玩儿啊。
等看不见岔口村了,秀瑶笑道:老爷,小姨夫人很好啊,我看他们家人也挺好,我小姨也好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