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告黑状

2025-03-25 21:48:11

果然都是兰心蕙质的,本宫看着也喜欢。

太子妃抬手让她们起来,眼光从芳如身上转到蕙如身上。

这两位可都是参加今次选秀的?昌平郡主笑着说:是,她们两个都过了初选。

太子妃眉毛舒展开,笑着说:那可真不错。

看这样的容貌举止,想来二选也是能过的。

咱们东宫现在也有些冷清,如今按制还差着一位良媛,三位承徽,太子虽不是很在意,但本宫一直心焦着。

原想着下回子选秀的时候帮太子殿下挑几个好的,没想到这回要借了三弟的光。

日后若是有缘,说不得两位妹妹能来咱们东宫。

芳如和蕙如都是面上一变。

郡主的脸色也有些发白。

本宫先行一步,郡主和两位妹妹请便。

说着,太子妃接了宫婢手中的花枝,纱裙微摇,没等受郡主和芳如蕙如的礼便离开了。

走出一段,她身边的心腹婢女忍不住小声问:娘娘可是说真的?什么真的假的?太子妃将花拿在鼻子下嗅了嗅。

奴婢怎么瞧着里头穿蓝裙子的小姐这么像七小姐说的那人?而且昌平郡主夫家好像就是姓沈的。

不是像,那就是。

太子妃冷笑一声,沈侍郎家的庶小姐,可是连姜侯世子都求不来的美人儿,又得荣王太妃的喜欢,也就老七那蠢材,才会在荣玉府对人家发难,被人家送回来禁了足,也是她咎由自取。

那娘娘您还?安平侯世子夫人她不愿意做,便来做我东宫的小小承徽好了,若是能将殿下服侍好,本宫自然也给她几分脸面。

太子妃抬手从花枝上掐下一朵花来,有本宫看着,倒瞧瞧她还怎么闹腾。

荣王府那些人既然不拿云家当回事,本宫就让他们瞧瞧,这个六小姐最后还不得乖乖地跪在云家女儿面前为奴称婢。

说着,葱葱指尖拧了又拧,将那娇艳的花儿捻成一团烂泥,随意丢在了路旁。

昌平郡主面色阴沉走在前头,芳如蕙如两个跟在后面都是心事重重。

婶子,刚刚太子妃的话,是什么意思?蕙如跟郡主向来亲近,此时便凑上前,挽住了郡主的胳膊。

她是想从你们当中选一个充盈东宫。

郡主眉尖紧蹙,倒打的好主意。

咱们沈家就是想离得他们远远的,他们还非要打咱们家的主意。

太子妃云氏颇受太子敬爱,东宫这两年一直未添过人,怎么这会就想起来还差着良媛承徽了?我得去和太后娘娘说说,需得防着她开口向太后要人。

云氏?蕙如眼角跳了跳,不期然想到一个人来。

太子妃娘娘与卢国公府有什么关系不?昌平郡主看看她:卢国公太夫人娘家姓云,兄长云凤鸣是滇州刺史,手中握着西南军权。

云妃是云凤鸣的嫡孙女儿。

也就是说,太子妃是卢国公太夫人的侄孙女,皇后的表侄女,李晟的表妹?不过云七小姐的父亲只是奉节行军司马,看她的气度,倒不是很像刺史府出来的孙小姐啊。

上回我在荣王府见到过一位云家七小姐,莫不是太子妃的妹妹?若是那样倒挺糟糕,李晟将她送回宫中禁足,以那位小姐的性子,必是要找娘家人哭诉的,究根结底,还是要恨上她。

云七小姐?昌平郡主想了半天,卢国公太夫人身边带的姑娘挺多,不过好像是有这么一位,但不是太子妃的亲妹妹,好像只是一个远房堂侄的女儿。

不管是远是近,总归都是姓云,自己打了云七小姐的脸,也就是打了云家的脸,太子妃若是心怀好意那才有鬼。

莫担心,咱们沈家是不能与那两边任何一方牵上瓜葛的。

约是看出了蕙如心中的不安,昌平郡主捏了捏她的手心,太后的意思往往代表着皇上的意思,你明白吗?没有哪个帝王愿意看到朝堂上起党争之乱。

如沈浩然三兄弟这样坚定地站在皇帝身边,而不搅入夺嫡之战的官员并不是没有,而是往往不能在风波中站稳脚跟,稍有不慎便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被拖到一边去。

皇上虽然不说什么,但不表示他什么也看不到。

或许,高高在上的他,才是看得最清楚的那个。

如果让沈家的女儿进了东宫,那沈家就再也无法独善其身,置身事外,想来上头那位也清楚的很。

虽然沈浩然只身居三品,但他身后站着的不止沈家的兄弟,更有沈国老当年的门下,在宗室里影响颇大的康郡王府,沈家长子又娶的是柳阁老的孙女。

沈家牵着一张大网,牵一发而动全身。

蕙如想通了这些,一颗心也放下了些。

殿门外,芳如和蕙如看见了教她们礼仪规矩的季嬷嬷,在宫里能遇到熟人,感觉便分外亲切。

二人忙上前给嬷嬷见礼。

太后和大长公主直夸两位小姐呢。

季嬷嬷脸上露出与在沈府时不同的慈霭的笑容,对郡主福了福说,郡主带着两位小姐快些进去吧,已经在摆膳了。

蕙如轻过季嬷嬷身边时,嬷嬷握了握她的手,掌心坚硬,被塞了个东西。

蕙如愕然抬头,见季嬷嬷对她微笑着点了点头,于是不动声色地将手抽了回来。

借着抬手掩唇的功夫,蕙如快速瞄了一眼手中被塞的一张纸片,上头用蝇头小楷端端正正地写着两个字告状。

这是何意?蕙如微微微眉,将这纸片儿捻成细团咬在了口中。

进得屋里,见太后,大长公主和皇后都在,太子妃正不知与太后说什么,逗得老太太笑得开心。

来,难得今儿这么热闹,你和这两个孩子也不用拘礼,就一起坐过来吧。

昌平郡主谢了一声,带着芳如蕙如二人坐在末位。

太子娘美目流转,看着蕙如笑了一声说:皇祖母,您这儿藏着这么漂亮的妹妹也不跟臣妾说一声儿,太子殿下自去年参政,每日都忙到更深露重的。

您也知道,臣妾没什么学问,东宫那些妹妹们也都只浅认得些字儿,殿□边少了这红袖添香之人,总是觉得清冷。

今儿臣妾斗胆,就请皇祖母做主,将这两个仙子般的妹妹赏一个给东宫里吧。

昌平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她知道太子妃将主意打在两个孩子身上,但以为那也是要等到选秀已过,尘埃落定之时,万没想到她转脸就向太后提出要求来,连个喘气的工夫也没给她。

这么突然发难,自己又没去跟太后求告,万一太后应了……冷汗瞬间流出来,浸湿了她的后背。

太后也没想到太子妃会当着昌平郡主的面提出这个要求来,神色微一怔,眼中渐有怒意出来。

刚才太子妃在她面前隐约透出这意思时,她已经推到了皇上的身上,没想到这个孙媳妇这么不知好歹,当着郡主的面再次提出来。

这是要她拿出个明确的意思来吗?太后抿着唇,看向了坐在一侧的皇后。

皇后温婉地笑着,对太子妃说:你这孩子,知道你是喜欢沈家的妹妹,但东宫何其重要,也不是随便就可以添人进去。

总得让你皇祖母好好看过,确认人品妥当才好点头。

皇后这么一说,那便是许了这事,如果太后不应,那便是沈家姐妹人品不妥当,没有入东宫的资格。

入东宫为妾的资格也没有,又如何能被选去为三皇子妻室?沈家姐妹中,是必要有一人送去东宫才行了。

皇后凤目微微眯起来,眼睛在芳如和蕙如脸上看来看去。

芳如是嫡女,但太后话里话外已露出口风属意于她,是不大可能的。

蕙如虽是庶女,但深得沈老夫人宠爱,又得荣王太妃青眼,若是能让她嫁入东宫,不止沈氏一脉,便连荣王府,与太子的联系也会多出一层。

皇后唇角微微翘起,怎么算都是太子这方得利。

太后脸色微沉,若是直接开口拒绝,那便是连皇后的面子也一并要驳了。

她知道皇上的意思,不想让沈家牵扯进两宫之争中,皇后这么做,无非是想拉拢沈家……蕙如突然跪了下来,对着太后磕了个头:臣女求太后娘娘,皇后娘娘恩典,许臣女出宫回家。

她这么一来,让大家都吓了一跳。

大长公主坐在一旁,未等皇后开口,抢先问了一声:蕙丫头这是怎么了?蕙如低着头说:臣女惶恐,臣女有罪。

大长公主眉头微蹙,抬眼看了看在坐的皇后与太子妃,和声对蕙如说:好好说话,你说你有罪,到底是什么罪?臣女有蔑视皇家之罪。

这罪名却是大了,昌平郡主吓得连忙跪在她一旁:这孩子什么也不懂,嘴里胡说,是昌平管带不力。

不关婶婶的事。

闭嘴!昌平郡主带着怒气小声说,这里是什么地方,怎么可以胡乱说话!太后摆摆手道:昌平你起来,让这丫头说话。

蕙如对着太后磕了个头,抬起头来时面上却没有什么惊惶失措的地方,声音清楚,不高不低:前些日子臣女在荣亲王府为嘉陵县主贺寿时,在花园中偶遇了一位云家七小姐。

一提云家,太子妃面上色变,连皇后也有些神动。

太后看了她们一眼,对蕙如说:你继续说。

是!臣女的婢女无意间冲撞到了云七小姐,七小姐身边的丫头便教训了她。

这本也理所应当。

只是那丫头见我过去,便指着臣女的鼻子,叫臣女给七小姐下跪,并磕三个响头认罪。

这话一说出来,在座的众人都惊了。

沈蕙如是沈侍郎家的小姐,跪天跪地跪长辈跪夫婿都可以,怎么要受个丫头的指派去跪另一家小姐?臣女便问云七小姐是何人,七小姐说,她父亲乃是奉节道行军司马,姑祖母乃是卢国公太夫人。

七小姐说,若臣女跪下磕头认不敬之罪,她便可放过我。

臣女于是又问,她可有品级可有封号可有诰命……蕙如口齿清楚,声音清越,这一番话说下来让太子妃和皇后连插嘴的空儿都寻不到。

臣女想,七小姐在家有父母教导,又跟着卢国公太夫人一起进京,约是不知道京中境况,被身边的丫头撺掇鼓动才会在荣王府里骄横起来。

于是臣女斗胆,教训了七小姐的贴身侍婢。

今日见了太子妃娘娘,才知道云七小姐是娘娘的妹妹,蕙如冲撞皇亲,实在惶恐。

说完,蕙如将头深深埋下去,额头触地再不肯起来。

郡主还是头一次知道这事,已气得浑身发抖。

原来她只想着太子妃是想将沈家拉到太子那边,没想到这中间还有故事,这哪里是拉拢,分明就是要将蕙如拖入东宫挟怨报复好细细折磨。

郡主立刻拉着芳如又跪了下去,昂首道:昌平未尝闻京中贵女可以随意让官家女儿下跪磕头的,想来这位云家七小姐是仗着皇后和太子妃娘娘是她娘家人,便可恣意行事了。

蕙如年纪小,不懂事,只知道女儿膝下亦有黄金,为了沈家声名也不能任意受人折辱。

若是云七小姐不甘心,我昌平身为她的婶母,自当代侄女儿受罚,亲自去与七小姐赔罪如何?太子妃汗也下来了,她怎么也想不到,这位沈家六小姐居然有这么大胆子,敢在太后面前将这事给揭出来。

经她这么一说,太后必定以为自己存了什么腌臜念头要对沈蕙如不利。

偷眼一瞧,果然见皇后面带怒气,正在狠狠地瞪着她。

吓得太子妃立刻跪了下来连声喊冤:这事臣妾一点也不知道啊!七妹妹只不过是个远房的堂亲,这种事她怎么会与臣妾来说?太后深吸了一口气:蕙丫头,你所说的都属实吗?身旁可有人看见?蕙如磕了个头说:当时有荣王爷家小公子在,他亲眼得见。

因为义愤,连七小姐叫他表弟他也不肯应,七小姐为此啼哭不已。

什么表弟!她是荣王家里哪门子表亲!太后一拍桌子,连皇后也赶紧跪了下来。

云氏你回东宫好好约束管教你那些不着调的妹妹们,没事就少出宫,出了宫也不许借着宫里的名头胡来!跑去荣王家里认亲戚……哼。

太后冷笑了一声道,别把一些八杆子打不到一块儿的人都当成亲戚,免得坏了太子的声誉。

太子妃汗出如浆,跪在地上连连告罪。

沈家的女儿你就不用再惦记了,哀家自会帮她们找个好人家嫁过去。

太后一句话,完全断了皇后和太子妃的念想。

紧绷的神经这时才能放松下来。

皇后和太子妃刚刚站起身,就听大长公主坐在一旁轻声笑了起来。

你这孩子,胆子可真大,居然就这么不管不顾地来告御状了。

福宁大长公主眯起眼睛,目光扫过太子妃和皇后的脸,悠然地说:本宫倒很是喜欢。

我膝下一直没有个孙女儿,沈蕙如,你可愿意再认个祖母?作者有话要说:喵~~~~~今天一更略粗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