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唇枪舌剑见机锋

2025-03-25 21:46:24

进宫谢恩,这是身为命妇最大的荣耀,但林熙却知道,明儿个少不得要话语间打打机锋,你来我挡的应对一番,毕竟她是谢家的主母,今日这么一场,她得让两位太后明白,谢家无有反骨,但同样的,谢家也不是任人可欺的。

有了这番心思,在与谢慎严亲热后的时间里,她没多少瞌睡,想了半天最后还是趴起来,摸出锁匙打开了箱子,将那肚兜拿了出来。

明个还要早去谢恩,有一套累人的流程,你还不赶紧歇着,翻腾什么呢?谢慎严听着她动静,索性撑身而起问她。

林熙把肚兜展平:叶嬷嬷当初拜托我帮她完成一个心愿时给我过一样东西,她说对于你和宫里来说,应该能助力你不少!她说着取来剪子,谢慎严直接把烛台拿到近前,看着林熙把肚兜上的线条剪开,最后从里面拿出一册绢布做的小册子来。

你看看吧!林熙说着递给了谢慎严。

这东西轻盈,装成了册,也不过巴掌大小,其上是字并非墨留,乃是用的针线缝制,密密麻麻的,却把内容清楚留下,这让谢慎严挑了眉:绣出这些东西来,那得花多少时间!叶嬷嬷给过我许多帮助,光小册子就给了不少,都是教我如何做人做事的,那些都是用的墨记载的,唯独这一本,乃是用的线,想来她也是怕墨久难保,才如此的。

林熙轻声说着,脑海里却映出在孤幽的灯火下,叶嬷嬷把所有那些见不得的人和事,用一针一线的方式留在了这上,她要记录下每一件事,只想用此成为为安国侯讨回清白的筹码……她拜托你的是什么事?谢慎严看了两页便已经面色凝重。

林熙凑到他耳边轻言:安国侯爷无辜牵连,她只想昭雪安国侯的清白。

谢慎严闻言捏了手里的绢布册子,嘴角泛着一丝笑:叶嬷嬷果然好算计,知道什么东西值什么价……他说着看了一眼林熙:你应承了?我应承她如果昔日渝哥儿在这件事上力有不殆。

或是身受迫害,必然求你出面推波助力或是拉扯一把!谢慎严点了点头:明白了!他说着伸手抓了衣裳穿戴起来。

你……我得好好看看这东西。

你且睡吧,等我想好怎么弄了,再和你说起,有了这东西,往好了说。

那叫如虎添翼,往过头了上说,便是催命符,我祖父书房里挂着一块匾。

上面只有四个字:过犹不及,所以这个分寸得好好拿捏,所以你先睡吧……谢夫子,谢夫人,您二位这边请!近了巳时,终于有黄门太监晃荡着拂尘,熏炉前来引领。

谢慎严同林熙一道跟随入内,走了半途时。

忽然又遇上了一个穿着五品太监服的人,林熙立时低头半避在谢慎严之后,她本就退着一步,此刻便是一步半了。

论理,林熙此刻封的是一品。

五品太监不算什么,可太监最高的品衔也就是正四品的敬事房大总管。

而身为五品的自然是伺候在皇上身边的副总管了。

你在这种人跟前耀武扬威,没什么好处,毕竟小鬼难缠,日后遇上点什么,碎念两句,就够你喝一壶的,因而林熙客气避让。

她这举动让副总管顿生优越,对着谢慎严也不觉得气短卑微了,一脸笑容上前:谢夫子,皇上知道您今日携尊夫人来谢恩,便想邀您过去一起对弈一局,所以……慎严明白,敢问总管大人,那拙荆……尊夫人照例去皇太后,太后以及皇后面前谢恩。

副总管一脸笑意,谢慎严淡然的点点头,继而转头冲林熙言语:过去之后替我向三后言谢。

是,老爷。

谢慎严嗯了一声,直接跟着那副总管就走,此刻黄门引着她继续向前,两人便在抄手游廊里分去了两处。

林熙明白,这就是各自攻守一处,但她已经做了万千的准备,谢慎严一早上在路上就教了她许多。

到了福安宫,黄门进去通传,立了约莫五分钟,里面传音出来,林熙便整了整身上的一品朝服,按照叶嬷嬷教的仪态,步步规矩的入内。

不急不缓,不骄不躁,平常之心带敬畏,乖顺皮相藏傲骨。

叶嬷嬷教的她记得,小心的步入到正中,这行走当中便偷眼扫了两侧,看见左下有年轻女子,头戴凤冠,身穿金色大衫陪着绣凤霞帔,便知乃是皇后朱氏,当下放心上前,对着正中先拜。

臣妇谢林氏叩见太皇太后娘娘,愿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口中念词,规矩叩拜,头磕三下,老态龙钟的声音传来一句免,林熙才应谢起身,略侧了身子对着太后又是一番如此,太后发了话免,林熙再次应谢起身,如此才对着朱氏叩拜了下去。

对着祖宗,乃是三拜九叩,对着这三位,今日也倒凑了个满。

礼数尽到,并未完,今日乃是谢恩的,是以她又再度跪下,高声叩谢封赏。

快起来吧!太皇太后招呼着言语,一旁的宫女上前虚扶了一把,太后招呼了一句赐座,太监便送来一张绣凳。

林熙规矩着言谢后,这才理了半裙屈膝而坐,只沾了半边屁股,实打实的遵循着礼仪规矩,之后双手轻侧在身旁,这一套动作行云流水自然而然,毫无半点做作与生硬,看得那朱氏眉眼高挑,太后温笑,而皇太后则是立时笑着言语:瞧瞧,这才是命妇的头脸,这才是一品夫人的样儿,日后她家谢夫子做了侯,她便是侯夫人,命妇中的一等一,横竖都是咱大周命妇中的头脸!林熙立时起身言语:皇太后真是虚抬了臣妇的脸,臣妇可不敢当!你安心坐着吧,不必一句一起身的,你是叶嬷嬷教养大的,便是我这一路,算我的嫡系至亲呢!皇太后一句话便给林熙归了队。

林熙岂会不知话中意思,立时起身笑言:能算到您这一路的嫡系来。

定是臣妇祖上烧了高香的,臣妇当真是好福气了!她这言辞让皇太后听着熨帖,便笑着点头,此时太后却是一清嗓子开了口:时光荏苒,一眨眼你都是有孩子的人了。

林氏啊,你还记得当年你到宫里来参加乞巧宴么?那时你同谢家的十四姑娘在一处,可叫本宫为难了,真不知是选你好。

还是选十四姑娘好!林熙淡笑不语,并不出言接茬—这话儿她可没法接,接不好就要栽进坑里。

她可没忘记当年她差点就当了绊脚石,更没忘了,她全然就是被当年的这位太后给算计去当坑的,这会儿她到卖好来了,难道她就真不知道十四姑娘是早定的人吗?那后来母后是如何选的啊?此时朱氏见林熙不接茬。

便张口递梯子,立时太后言道:最后啊,还是淑贵太妃拿了她的喜盒给了林氏,我想着她有此殊荣也不枉这一行,才安心点了谢家的十四姑娘。

也不知林氏可怨我不?原来是这样啊!朱氏转头冲着林熙言语:一品夫人当年原是如此败北的啊!林熙闻言一笑:是太后和太妃恩泽,看臣妇年轻。

怕臣妇不懂事,才有心照料,说实话,臣妇可比不上我那十四姑姑,她乃谢家嫡女,自小便是饱读诗书的,她的才华与本事,对的起那个巧字,是以太后与太妃当年抉择,臣妇可服气的很呢!谢夫人这话可谦逊过了,说实话,本宫当时看你,觉得你乖巧敦厚,是个温柔细弱的小姑娘,可谁料这一眨眼的功夫,你年纪轻轻的就做了谢家的当家主母,倒是雷厉风行起来,不但手段高明,治下也更严明啊!林熙闻言欠身冲着太后一弯:太后娘娘与谢家亲密无间,臣妇便也不怕丢丑了,哎,我凶狠起来这也是没法子啊,有道是:这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自打我成了当家主母起,前有刁奴盘算,后有小人撤退,我若温温柔柔的,岂不成了软柿子?我夫家满门都是饱学之士,更知礼义廉耻,家中人虽未为难,偏生那些吃了谢家好处还手脚乱抛的,一心生非,我是当家主母,就得看住这份家业啊,不然那对的起公婆信任,又哪能在谢家立脚?是以我才只能狠下心来,快刀斩乱麻,削了这些孽障,免得吃着我谢家的好,还生着我谢家的非,当我谢家是好欺的主吗?您说是不是啊,太后? 太后闻言尴尬的一笑,强自当自己没听出这话中影射之句:府大便生刁奴,这不稀奇,小门小户的可就没这些是非了。

林熙笑着言语:太后这话有道理,可是我这几年庄子上的事也不少,小门小户也有斗嘴的琐碎,是以还是觉得老话有道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哎,我呀,既然在这个位置上,也就只能扛起来不是?再苦再难,就是顶着风言风语不也得做?林熙说着微微抬了头,眼神没直视太后的脸,却也明显的冲了她:太后您是过来人,当年先帝大行,若不是您和皇太后撑着,何来今日这般天下太平?不也是您二位守定了江山,助力陛下万代社稷的吗?太后悻悻的一笑没有言语,到时皇太后闻言笑了:你到会说,一转头,倒扯上我们了,我们又与你治家有什么相关了!林熙起身,轻轻一福:回皇太后娘娘的话,我们做女人的,以谁为榜?天下臣民当以皇室为榜,女儿家的自然是向着母仪天下的皇后学习,皇太后,太后,你们一直是臣妇心中的榜样,是你们用坚定的信念,高雅的仪态,亲切的言辞,让臣妇明白命妇该如何做,是你们的睿智果敢和护卫皇族的心,让臣妇明白护卫一个家庭应有的态度啊!臣妇谢林氏,真心叩谢二位娘娘对臣妇的感召之力,臣妇有生之年必然像二位学习,如何待人接物,如何恩威并举!她说着又是一个福身,但言辞却已经敞亮了她想说的话,太后的嘴抿了抿,皇太后则抬了手:免了吧,你这几句可把我们都夸上天了,哀家这张老脸啊。

都听的烫了!她说着冲边上一招手,此时宫女们送了茶果上来。

林熙接过,装模作样的抿了一下,水刚碰唇便放了。

难为林氏你如此把我们当榜样,不过有件事本宫不是很明白。

太后说着冲林熙目色凌厉起来:去年年岁跟前,你家中姊妹的婆家出了事。

随后你姊妹便去了,你和她好歹也是姐妹,怎么不多盯着她啊!你是不是对自己的姐妹太疏离了?林熙叹了一口气:疏离也是无法,嫁出去的姑娘是泼出去的水。

出嫁便从夫,什么都跟着夫婿一路,按说曾家和谢家也是亲戚。

可曾家人傲骨有才华不愿让别人说他们盘附谢家,是以两家之间亲近,也只限于我婆母同曾姨妈,何况我自进府,就忙着学规矩。

学礼仪,好不容易才有点头绪,偏家中老爷子遭遇横祸,就那么去了,别人也许到我们福气。

可我同夫婿,真心只愿家人平安。

其他一切都不重要,是以夫婿接手后立志护卫谢家以慰祖父在天之灵,我更是忙前忙后,后来我六姐出事的时候,恰逢我生产之日,等我知道的时候,我六姐已经殉情而去,我虽痛惜,却也对我六姐的忠贞不二深感敬佩!太后娘娘今日责怪我的疏离,我也深觉不好,这不前阵子已有所悟,便和我四姐也热络起来,到底一家亲的,不能再看着我四姐出事。

林熙说着还做足了样子擦抹泪珠,叶嬷嬷教过她什么是假表情,那么相应的,也知道如何作假来伪装。

果然皇太后看着林熙一副眼泪上涌,随后略见激动的模样,以为她是真心惋惜与期许善待,便是开了口:你这孩子,和叶嬷嬷一个性儿,带人忒真,忒实诚,生怕欠了别人似的,得一点好,就掏心窝子的还,你呀,还真讨我喜欢!能得皇太后娘娘的喜欢,这是臣妇祖辈上修来的福分,臣妇愿意一辈子都讨着您的喜欢。

皇太后闻言笑着点头,太后此时清了下嗓子又言:当年有这老侯爷与侯爷夫人的一场意外,庄家和谢家之间还能回到过去吗?林熙眨眨眼:臣妇是这样想的: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事在人为嘛,何况,那到底是一场意外,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我们谁能拦,谁能阻?与其为这过去耿耿于怀,老死不相往来的,不但伤的是姐妹情谊,亲戚情谊,更伤着我们的脸,毕竟这天下最难的事,不是谁能赢了谁,而是谁能容了谁?林熙说着看向了皇太后:我记得叶嬷嬷在教导我们几个姊妹的第一天,就对我们说了这样一段话:‘贤者,高才也,德者,高义也,能容难容者为君,因其大量放有王者之风,堪称君;小肚鸡肠者小人也,因其心胸狭窄,举止计较而嫌为小人。

我今日教你们,不求你们能贤,也不求你们为君,但绝不可做小人,睚眦必报,不择手段,是为耻!你们为人当以德为先,以君之心相守,能容难容之事才可大业!’当时她说完这话,我一直铭记在心,也努力去做,但到底人小,家中受些误解委屈便哭,总觉得气不忿,很想讨回来,可是嬷嬷却告诉我,守得住多少诋毁,才得的起多少风光,吃的其苦,必受其耀,她还说这是她昔日伺候在皇太后跟前,皇太后教她的道理呢!她这话最后几句借着叶嬷嬷的名头送到了皇太后的身上,皇太后闻言一愣,随即笑言:昔日不过一番感慨,她倒记住了,还教了你,倒也真格儿是嫡系了!林熙笑着福身,规规矩矩,但她却偷眼扫了一眼太后—这些话,她其实根本就是说给太后听的,她要她明白自己的态度。

太后阴阴一笑:看来我们的谢夫人很是能容难容之事啊?林熙转头冲她笑言:其实也未必,人嘛总有个底线,不触及了,倒也无视,老话也说兔子急了会咬人的嘛!我呀真是疼惜姐妹缘分,就好像太后娘娘和太妃,昔日也曾是姐妹佳话,如今的太妃已去,太后还处处拉巴着庄家,足可见您是个念情重义的人。

臣妇也是真心向要效仿,不想让外人道我们姐妹之间的闲话而已。

太后闻言捏了手里的茶杯。

她望着林熙,眼里却是笑意满满。

林熙明白自己的话会让太后有多么激动,可是与其让她以为自己好拿捏而死咬不放,自己宁可先下手为强—想咬我,你可要小心了。

我会崩掉你的牙!这话说的有道理,到底是叶嬷嬷带出来的,知道做人的规矩和道理,听你这么说。

我可放心了!皇太后此时言语起来,缓和了气氛,继而一招手。

身边的太监便捧着托盘到了林熙的身边,托盘里是一个玉件,乃是一个拳头大小的平安扣。

这是我赏你的,不知你明白其中的意思不?太后笑盈盈而问。

林熙沉吟了一下,微笑做答:臣妇大胆一猜。

若出错,还请皇太后包涵!嗯……玉为君子也,温和低调,从不出风头,而平安扣。

为圆,圆便是和。

便是满,它自身又是平安扣,想来 皇太后是希望臣妇在主家相夫的日子里,时时谨记:玉的品性,少是非,多温和,求一个平安圆满,求一个皆大欢喜!不知臣妇所猜对否,还请皇太后娘娘指正!皇太后呵呵的笑了起来,继而扶着身边的太监站了起来:你很聪明,很好,这才对得我嫡系的身份,拿着回去吧,日后好好相夫教子,你谢家定能随我朝千秋万代的!谢皇太后赏!林熙急忙跪谢,接了之后,又言告退,一一行礼。

在她行礼时,太后瞟了一眼朱氏,朱氏便在林熙告退时,忽然起身:儿臣也告退片刻,为着我那妹妹,我也得从谢夫人口中去问问我那妹夫的人品如何!皇太后笑着摆了手,朱氏立时出殿,召唤住了林熙,说着要她去前面游廊里说说话。

林熙耳朵又不背,殿里朱氏的言语,她听见了,但她很清楚,这是借口,毕竟渝哥儿什么人品,朱家过筛子一样的早查过了,哪里还轮得她费口舌?显然是太后还不罢休,想要留下她,再说教一番。

是以她从善如流,随着朱氏去了游廊,闲话的候着,而殿内,皇太后已经坐回了榻上,一摆手,屏退了左右,便是看着太后叹了一口气:过犹不及,懂吗 ?太后一愣:母后这话叫儿臣难受,儿臣也是不想日后皇上江山不稳。

皇太后的眉眼一挑:什么叫不稳?他谢家手里有兵权吗?悠悠众口虽能诋毁,但是我大周若是更替主君,他谢家焉能不蒙羞?我前阵子,身子不大爽利,想着你也不是一般的角色,自能处理好种种,却不想你为了清算,把人插了下去,如今到好了,人家捏着把柄,你满意了?我也没想到那林岚那般不中用!太后说着一脸不悦:谢家更是可恶,还留着那嬷嬷做甚?作甚?你能做初一,人家就不能做十五?皇太后埋了她一眼:林氏的话你刚才也听清楚了,人家是很乐意保着局面,与我们一路和气,我劝你少算计下去,谢家到底是世家,动不得,动了对皇上没任何好处,如今我们要的是稳,这江山大业,本就是相守最难,有它谢家在,护着围着,皇上也不至于手里没人不是?难道就由着她们不管了?制衡之道乃是均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而已,如果什么都计较的太过,那就过了头,触及了人家的底线 ,兔子也要咬人,你以为谢家真是兔子吗?差不多,摆摆威风,大家说好了,好好相处也就是了,何必鱼死网破?可是……没什么可是!皇太后忽然拍了桌子:我明话说给你,谢家动不得,谢家藏书乃国之瑰宝,他在还能传承,虽不得我皇室手中,却也在大周,在他谢家代代相传,生出饱学之士来暗扶着我大周皇业,若是动了他,一怒之下毁掉,那大周的瑰宝便无,日后便少了这样的贤能之人相助!为君者,求才若渴,求贤达而不眠求告,我们必须珍惜!他们无有搅动池水之心,何必咄咄逼人的逼他们起来,就这样大家一起把那些事掩埋过去,才是最好啊!可是他们和庄家亲近起来了啊!人家不说的清楚,姐妹情谊,姐妹亲和,堵着别人的嘴,我要是你,我现在就善待庄家后人拉巴着,人人都会相信你和太妃是有情谊的,才会少些言语说你毒害,即便大家心知肚明,但到底有不明是非者,更有子孙后代这不知情者,难道你希望百年之后,民间野史念你恶毒不成?与人为善,能容难容之事,不就是高德之君吗?谁还能动得了你?皇太后说着起了身:你算计人家的时候,也知道谢慎严的贤名玉郎,叫你下手极难,那你何不效仿之,也做个和谢家亲和的贤明之后呢?我还有几年活头?说于你这些也是希望你明白道理,还有,叶嬷嬷教出来的人,可不是好拿捏的!太后闻言撇了嘴:当年是您执意要善待她,真不知道这奴才怎么就讨了您的好!皇太后眨眨眼:因为她是个明白人,永远知道怎样自己才能活下去!她说着看了太后一眼:记住,不管叶嬷嬷会做什么,你都不能动她,不能牵连她,将来她归西了,你去讨了她的骨灰来,悄悄的和我的埋在一处就是,切记!啊?这……不该问的别问,你记住这是我要你做的唯一一件事!皇太后说着冲她摆手:行了,你去吧,非要单独会一会随你,只是我提醒你,现在的太平盛世属于的你的皇儿,你莫给他寻出事来!说着皇太后扬手招了人进来,扶着她去了内堂,太后在殿中左右转了半圈后,眼扫着外面,略待了片刻,这才走了出去。

朱氏和林熙已经废话不少,甚至都谈及到了渝哥儿当年小时候看着她们学礼仪的事,如今朱氏眼看着自己的婆母走了出来,立时松了一口气,冲着太后行礼,林熙自然而谈的跟着行礼。

皇后问的差不多了吧?问好了,替我妹妹放心了!朱氏说着一愣:哎呀,皇太后赏我的钗,我竟忘了拿!说着立时装模作样的告退了去了那边,太后便冲林熙一笑:陪我去御花园转转吧!第一百六十七章 芳华日老,锦绣一路 大结局虽是冬日,可御花园里,此时节依旧姹紫嫣红的—外间处处挂着假花绸带,应着景色,只有小的花圃苗园里,依稀能有几株真正的,却都娇贵的很,是以这寒冬腊月的,园子里也就一溜子应景的腊梅算是繁花似锦,造就着这一方的锦绣。

你说这腊梅如何?太后走到一株腊梅枝干下,看着它们轻问。

腊梅虽小,却是冬日之景,香气淡淡,即可赏目也能沁人心肺。

林熙浅笑而答,太后闻言从暖手里抽出手,以纤细的手指拨弄了一下嫩黄的花苞,那花苞立时在她的甲下翻身滚落于地,她的嘴角轻扬:啧啧,我只不过抚弄它一下,它便陨落,再是赏心悦目又能如何?到底归于泥,落于土。

林熙的眉微微一挑,半低了脑袋:人有生死,花有开落,虽花身弱不堪一击,但花香却在娘娘您指尖犹存,它便也死得其所。

所幸冬日里花开甚少,只有这一方腊梅守春,倘若这是繁花似锦的盛夏,院子里花开的多了,娘娘一时兴起拨弄两朵,可能便是指尖要受罪了。

太后转头看她:为何受罪?不过娇花而已,看着锦绣,实则狂风可扫。

是,可是很多花开的美艳,却是有毒之物,更有花下利刺,娘娘若要扫花见落,需要小心才是,免得扎手惹毒,反倒不如由它静静地开着的好。

牙尖嘴利!太后剜了林熙一眼:当年瞧着也不过一个乖巧的孩子,却不料走了眼。

林熙轻笑:御花园里百花齐放,小小花朵岂敢争锋?它不过想安安静静的守着自己的一方小小锦绣而已,它不碍着谁,也不算着谁,只是御花园里的花太多了,有些花霸道的很,明明地盘不小,却依然难容对她丝毫无碍的小花。

小花为求自保,便只得长出利刺来相护,以求自保。

弱肉强食,这是道理。

没错。

可是御花园里岂能只有一种花做赏?就似牡丹娇贵,也少不得有芍药月季的来衬,这才能显出它的华贵来,若偌大的院落只有牡丹,就算它得了尊贵之名,却也因损其他花草生存之地,而得霸名。

恶名,使人诟病……放肆!林氏,你是在指责我吗?太后闻言立时冲林熙轻喝,林熙眨眨眼,既不摇头也不点头:娘娘何必动怒,我说的是花草之道罢了,不过娘娘既然如此想,臣妇便大胆言上几句:‘人也罢。

花也罢,知道收敛,知道分寸。

才能皆大欢喜,臣妇一家便如园中小花,比不了牡丹尊贵,却也有自己的锦绣芳华,人不断其生路,花不断其香魂,便能安乐自得,衬着那牡丹的荣华,否则,为求自保。

人能拼命乱其业,花也能生刺生毒,终到头落得不美,岂不是自寻烦恼!’太后闻言两步冲到林熙面前:拼命?拿什么拼?你有刀枪,有兵吗?林熙摇头:没有!那你拿什么拼?我有一张口,还有一双手。

我夫婿更有千万饱学之士仰慕之心,太后娘娘应该听过一句话吧:众口铄金抵毁销骨!这人心最爱是非,假若京城内传出流言,说朝华宫里当年病故的德妃惠氏并非死于心漏,而是死于喝了掺有夹竹桃碎叶的粥,您猜大家会不会乐于私下谈起?太后双肩已挑,她看着林熙有些激动:胡说八道!你怎么能信口胡言!是非流言这种东西,从来就不会远离了人的口与心,臣妇是可以胡说八道,信口胡言,毕竟小燕姑娘已死,这叫做死无对证,但是这个世道,很多时候,你以为已经做到好,却未必是,若有人站出来,告诉大家那天小燕的举动落在她的眼里,她目睹了全部,不知这流言因有此证,是不是就会成真呢?太后退后了一步:你……太后不必惊讶,我只是举例而已!林熙一脸的淡然:人要撒一个谎,就要用无数的谎言来弥补和掩盖,于是谎言就越多,越容易错漏百出,终归越想要掩盖越暴漏了自己,何必呢?断人生路,逼人不得安宁,别人可是会豁出命来的啊,倒是一根绳子可以扯起千条绳子来,岂不是作茧自缚?太后的眼里闪着一份慌乱,而她的眼角已经暴起杀意之纹,林熙见状立时言语:臣妇今日斗胆和太后您说起这个,臣妇自然早已做好万千应对,别说今日了,就是日后,我和谢家,林家乃至相关的人,有谁遭逢了变故,便会相当于扯起了那根绳,终到头能叫始作俑者自己捆住自己的手脚而大白于天下。

你是在威胁我?太后的眼里闪着一抹厉色。

你要这么理解也可以,但我更想说,这是再亮筹码,做一场交易。

交易?太后挑眉。

没错,只要您肯放下屠刀,作为大周臣民的我们,也愿意相守一个太平盛世和您的天下美名。

大家只会一如既往的歌颂您的贤德仁厚,不会有人知道二皇子并非死于意外落水,不会有人知道淑妃死于难产是有人做了手脚,不会有人知道……够了!不,别的可以不说,这个一定要说。

林熙向前一步,声音很低:不会有人知道先帝大行的真相,不会有人知道先帝曾立诏三皇子为帝,更不会知道四皇子登基背后的博弈……太后激动的抬手要捂上林熙的嘴,林熙却向后退了一步:娘娘不必激动,臣妇到底是臣妇,求的是一家安乐,锦绣芳华而已,其他的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你……太后左右扫看:你如何知道这些。

林熙不言,太后却也反应过来:是叶嬷嬷?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您可别动我们的宝贝,那会让我们注定拼个鱼死网破,我们不过是世家子弟而已,比不上你们皇族高贵,斗到最后。

谁更输不起,我想太后是明白人。

放肆,我乃堂堂太后,岂能由着你言语不尊?林熙眨眨眼:臣妇愿意同夫婿尊重所有可以庇护我们的人。

太后您美名天下,贤惠仁慈,会庇护我们吗?太后看着她:谢家的当家主母好大威风。

没法子,如同您会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也会为了我的家人在所不惜。

林熙说着抬头,毫不避讳的直直对上了太后的眼眸。

这一刻双方似较量一般,互不相让。

许久好。

太后捏了拳头:我怎么知道你是不是会从此成为我颈子上的刀?我说过,我们是无名小花,要的只是那一片的锦绣芳华,要的是一家人的安乐,其实谁为帝王,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方百姓能否得到惠泽,能否就此安居乐业!您总想着死人的口不会说话。

可是却不知您的行径落在您身后人的眼里,他们看到的是在慈祥高贵之下如同魔鬼的您,你猜。

当事件层层被揭露时,您的执念会不会让您杀人如麻,您身后的人会不会为了自保推你落入深谷?太后的眼眸里闪过慌乱,林熙立时言语:收手吧,当年动手是为了自己不在倾轧里被人蚕食,而不得不奋起反抗才先下手为强,身为一个母亲,一个堂堂的皇后,自然是要为自己的嫡脉皇儿拼出一条血路来,我们都理解。

都懂,所以我们什么也不说,沉默的看着,因为您有您的立场……太后看着林熙:你,你明白?明白,但差不多了。

该停止了,不要用无休止的杀戮来逼得大家反抗,千万不要把您辛苦为自己的皇儿打拼下来的一切,都毁在掩盖这个心思上,掩盖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心照不宣,就是最好的掩盖,别的,做的再多都只能是此地无银。

林熙轻声说着:收手吧!太后有些犹豫,林熙再补几句:为什么我要说我六姐是死于殉情,那不仅仅是给我林家粉饰太平,而是我想帮你遮掩啊,官逼民反,书上可写过那麽多用锄头造反的过去,世家不是百姓,不用锄头,只用悠悠众口就能动荡朝堂文人,你断我谢家一脉,毁去的只能是已得业的你们,到时我们谢家没了,可你们还坐的住这个江山吗?还是您希望有朝一日,身在蜀地的安南王,身披龙袍坐回那张本就属于他的龙……不,不可以!太后立时摇头:我好不容易才打败了那个贱人,才为我的王儿固守这片疆土,我不可以让它毁掉,不可以!您既然能让安南王活着,来证明你们无有加害和篡改之举,来彰显你们的贤厚仁爱,那何以要咄咄逼人的逼着根本不想生事的我们呢?我是怕谢家有朝一日捧了那个……他已是安南王,现在的皇上是您的儿子啊,我们都是他的臣民,好好的安稳日子,我们不想要吗?谢家是世家,又不是官场上的谁,争名逐利到非要一搏,只要我们能安稳,谁会没事找事呢?林熙说着叹了一口气:若不是您做的太绝,我们何以会把那位嬷嬷放出来呢?各退一步,海阔天空,您做您的仁爱太后,享受世人敬重,我们过我们的安稳日子,不好吗?可是……太后蹙着眉,林熙眨眨眼:您别觉得我们捏了您的把柄就不痛快,您是太后,也曾是皇后,您应该见识过为君者如何制约手中臣子,让他们互相制约吧,大家不都是互相捏着把柄一代代熬过来的吗?太后抬手制止了林熙继续说下去,她深吸了一口气,猛然转身:你跪安吧!林熙明白她妥协了,于是她跪了下去:臣妇谢太后仁爱,臣妇定不负太后赏赐一品诰命之恩,有生之年必当为太后仁慈日宣夜诉。

太后摆了手,林熙起身告退,她离开御花园后,太后有些颓然的立在那棵腊梅树下,许久好才低声喃喃:幸好,她当年没入套做了三皇子的妃嫔,要不然,今日大宝。

未必在我儿之手……啪!云子被皇上按在了棋盘上,谢慎严立刻拱手:臣输了。

皇上瞪了一眼谢慎严立刻摆手,立时两边的太监凑上来数子,片刻后太监们沉默无声了。

几子?皇上瞪着谢慎严人却问着太监:朕赢了几子?一子。

太监小声作答。

此刻他们谁都没有先前的笑意,因为这已经是第四盘了,先前第一盘和第二盘,皇上赢了一子还高兴,但现在他们已经完全高兴不起来了,因为第三盘和第四盘,还是只赢一子。

朕用心下。

不用下,盘算着来,完全胡来,无论结果都是赢,但为何就是一子?他盯着谢慎严,要一个答案。

因为您是皇上。

谢慎严一脸淡色:而臣是谢家的家主。

这算你的臣服还是示威?两者皆有。

谢慎严不改淡色:谢家乃世家,受皇恩眷顾,自然臣服。

甘愿输给陛下,然世家亦有傲骨,千百年的传承容不得践踏。

故而只敢输陛下一子。

谢夫子好手段,一子却诛朕之心!皇上这话言重了,这一子并非诛杀之意,乃是温,温暖的温,臣乃谢家家主,非朝臣,不以官途是非而混淆视听,也不以派系党争而乱其心,臣只知道。

谁为帝王谁是主,好生助力一方天下,使其臣民安乐,他日皇上大行之后,史书镌刻字字赞美之词,这便是谢家的荣耀。

是以这是我们臣服之心,然臣并非愚忠,若皇上有所不殆,为臣者该谏言,该提醒的自当提醒,只为皇上能得个流芳百世,然此必有傲骨,是以输于一子,便是我们世家随在您的身后,不离不弃助力与您,这是我们忠于您的方式,以温以敬,而非阿谀媚上。

皇上闻言忽而抬手屏退左右,当殿里只有他们两人时,皇上轻声言语:你们会真心辅佐于朕吗?谢慎严淡淡一笑:皇上,臣这不是输给您了吗?皇上愣了一下,随即呵呵的笑了起来:如此说来,是朕多虑了。

为天下者,贤者居之,皇上您用自己的才智和手段将盛世延存,天下太平,臣想不出有什么不真心辅佐的理由。

可是当年……皇上,臣的年岁只比皇上虚长几岁而已,当年?臣那时可不是家主啊!谢慎严说着眨眨眼的一笑,皇上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谢夫子,有你此话,朕可安眠!朕要赏你,给你封……别啊皇上,臣已是谢家家长,他日还要继爵,这封赏就免了吧,赏无可赏,臣这一家可不要坐卧不安了,还是就这样吧,皇上若特别想赏赐臣下,不如赏这一个云子于臣,让臣永远和皇上之间,有这一子之温可好?皇上点了头,亲手拿起一枚云子落在了谢慎严的手心里:一子之温,朕会永远记得!……宫门口的甬道处,林熙终于看到了向她走来的谢慎严,她很想过去拥抱他,但是她还是忍住了。

没有言语,只有彼此的双眸相对,继而在黄门的引导下出了宫,坐下了马车直奔回府。

如何?在马车上,她依偎在他的怀里轻声询问。

谢慎严亮出一子:成了。

他说着冲她一笑:你呢?应该也是成了。

应该?没有十足把握吗?谢慎严微微蹙眉:太后是聪明人,恩威并举她应该明白投鼠忌器的道理……她明白,但到底这是她的心结,我想,她应该还需要一点时间。

她说着主动搂了他的脖颈,轻声言语:你知道吗?我从来没有觉得有哪一天,我似今天这般,一身骄傲。

谢慎严闻言一笑:我也没觉得有哪一天有此时的快活,你呀,总算学会主动抱我了!林熙闻言一愣,随即羞红了脸,全然缩进了他的怀里:谢谢你,让我脱胎换骨。

她声音不大却也能让他听的清楚,他没有去疑问这个人,而是紧紧地拥了她:我们要好好的相守一辈子。

嗯!她认真答应。

你还得再给我生几个孩子!嗯!她埋的更深,像一只鹌鹑。

他摸着她的发髻,轻声言语:你把叶嬷嬷接进府里来吧,这样我以后也能名正言顺的为她所求助力一把 。

林熙闻言立时惊讶的抬头,还没说话,谢慎严就开了口:不过,不能急,过几年吧,什么时候熬到皇太后去了,再动手吧!林熙点了点头。

车马到了府上,夫妻两个将下了马车,便有黄门骑马追了过来。

谢慎严立刻捉了林熙的手,瞧望应对,那黄门下得马来,手捧一个卷轴,满面笑意:一品夫人,洒家可追上您了,这是太后赏赐之物,叫小的给送来的。

说着他一招手,伸手的两个小太监立刻上来,就在谢府的门口打了开来,但见其上四个大字:锦绣芳华。

林熙看着这四字,内心的一点担忧彻底消失,她明白这是太后的答案。

……这幅字被谢慎严亲自动手裱好做了框架挂于内堂,林熙看着那字一脸笑色,她身为谢家的主母,做出了她最好的答卷。

芳华日老,你我却要一路锦绣。

谢慎严说着拉上了她的手,林熙笑着点头,而后红着脸在他的耳边轻声言语,谢慎严随即一愣,哈哈大笑:太好了,小宝要多个兄弟姐妹喽……【最新最全的起点潇湘晋江红袖腾讯文秀等完结VIP小说,尽在雪麟小说书屋:http://shop72063246.taobao.com/ ,http://shop.paipai.com/8898856,雪麟小说书屋随时欢迎你,这里有小说分类打包下载,请加唯一客服QQ:3660145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