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青梅煮酒时

2025-03-25 17:18:36

御史。

宋初一看了一眼竹简上的字迹,沉吟了一些,冲景监行了个大礼,君上委以重任,怀瑾必不负所托。

景监回礼道,先生日后是君主近臣,大可亲自拜谢君上。

各国的政权大都借鉴了周朝,文官方面大体是卿事寮和太史寮并驾齐驱,卿事寮是有卿大夫、大夫之流组成,掌管国家政权。

而太史寮是服务于王室的秘书部,根据分工的不同主要有五史。

五史是指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和御史。

太史寮的主官为太史,属六卿之一,辅佐主官的官职承做小史,主要掌管邦国之志和世族世系。

内史也称为作册,主要职责是为君主起草机要文书,而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志,掌三皇五帝之书。

而宋初一所任职的御史,负责接受四方文书,也负责保管文件和典籍。

这无疑是高官,而且如此考验才学的官职,一般是由才学高博的长者担任,以宋初一的年龄很难有说服力。

宋初一不得不琢磨赢驷给她这个官职背后的意思,倘若他真想让她介入氏族之争中,怕也会给个内史之类的官职。

赢驷对《灭国论》的兴趣显然更大一些,所以并不打算真正把宋初一扔进这场漩涡中,但也不会防着她在一旁看热闹。

官职令一出,当晚便有人送来了冠服。

紧接着此事便如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到了所有朝臣的耳中。

次日清晨,宋初一便收到了各式各样的邀帖或拜帖。

赢驷顾及宋初一一路疲累,所以给了四日的休息时间,四天之后正式参加朝会,行御史之事。

宋初一不想把这几日浪费掉,均以舟车疲乏推掉了,闭门谢客,独自在家里酿杏子酒和梅子酒,忙的不亦乐乎。

寍丫从廊上匆匆跑来,先生,车将军来访。

茂密的树丛,传来宋初一的声音,让他进来。

片刻,车云一身黑色劲装大步走了进来。

到了走廊口,便见院子里梅子和杏树上硕果累累,宋初一正从树丛里钻出来。

看见车云疑惑的目光,转向寍丫道,准备酒具,端到树下。

喏。

寍丫躬身退了下去。

车将军请坐。

宋初一随意坐在了草地上,拂去身上的树叶。

车云淡淡一笑,便也爽快的在她身边坐了下来,外面风风雨雨,先生倒是自在的很?宋初一接过坚递来的汗巾,拭了拭面上的汗,笑问道,风风雨雨?先生真不知?车云不信。

经过一路上的了解,宋初一虽然看起来似乎不关心世事,但该知道的事情她可没有落下一样。

寍丫领着几名侍婢将酒具放在宋初一和车云之间,架上炉子开始煮酒。

宋初一起身在树上摘了一些青梅令人拿去洗过之后放在酒器中。

青梅煮出来的酒带着一种涩涩的果味,别具滋味。

正是青梅煮酒的好时节,宋初一亲自搅动酒勺,接着车云的话道,日下风风雨雨的事儿太多,不知道车将军说的是哪一件?自然是先生做御史之事。

车云道。

前任御史是出身儒家,一位六十九岁高龄德高望重的老者,四十年间断断续续至少做了有二十年的御史之职。

而宋初一只有十六七岁,从未在哪国任过官职,只是近来才声名鹊起,这种落差,怕是让人难以接受吧!宋初一也略略了解了一下情况,不过不管哪一国,任御史之职的人无不学识渊博,这个官职对于她来说也的确很有挑战性。

喝酒。

宋初一盛一盏青梅酒递给车云,不知车将军今日前来,所为何事?来讨酒喝啊!车云笑道。

在下家贫,将军要带财帛来才行。

宋初一抿了一口酒,她煮酒的手艺还是如往常一样,并未退步分毫。

好酒!车云赞道。

宋初一靠在树干上,端起酒闲适的品着,倒是真把车云当做酒伴了。

两人畅饮完酒器中的酒,车云正要趁着酒劲与宋初一聊几句,转头却发现她靠在树干上睡着了。

愣了片刻,车云起身离开。

树影斑驳的落在宋初一身上,院子里安静了许久,她耳朵微动,才缓缓睁开眼睛,看着车云离开的方向,手指轻轻摩挲着酒盏的边缘,若有所思。

关于车云为什么会在此时来,宋初一心里也有些谱,无非是为了新旧法的事情。

宋初一在魏国被追杀的时候,她就怀疑过车队中有老氏族的眼线,只是没想到,这个人可能会是车云。

但是即使有这种怀疑,宋初一也不会询问,因为现在处在被动位置的可不是她,想了解事情完全可以用别的方法。

先生。

季涣走进来,在她身边耳语几句。

宋初一面上浮起一抹笑容,请他们进来。

季涣离开之后,宋初一起身抚了抚浑身散乱的衣物。

不出片刻,一名麻布衣壮汉大步走了进来,络腮胡子几乎掩盖了整张脸,看不清面容,当时宋初一一眼便看出他便是别后大半年的池巨。

先生!池巨飞快的打量宋初一,发觉她除了长高了些,声音变粗了,别的竟然几乎没有变化,心底有些惊讶。

巨此事办事妥当!怀瑾拜谢了!宋初一甩开袖子行了个大礼。

池巨连忙伸手虚扶起她,是先生未卜先知。

先生如何未卜先知了?随后而来的季涣闻言不禁反问。

池巨呵呵一笑,并未回答。

这还要从宋初一给他的买地金说起,当时宋初一说盒子里有一个锦囊,待她走后再拆开来看。

那锦囊里说的并非是买卖秦国土地之事,而是宋初一令他们去齐国散布关于闵迟的言论。

先发制人,宋初一在怀疑闵迟的那一刻,便已经着手准备黑闵迟了,纵使他不下手,她的计划也不可能停手了。

对待闵迟,宋初一是抱着宁杀错不放过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