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皇后2 > 第67章 明珠

第67章 明珠

2025-03-22 06:47:33

嘎吱——树枝被猛地踩断, 继而深深陷入石板缝隙间的泥土中,可见其人下脚的力度之大。

荀宴因这声响回神,低眸看向静楠, 却见她并未被吓着,反而在仰首看他,双目充满不解与担忧。

明明在被他牵着快走,但一点也没有埋怨,只是一直努力追赶他的脚步。

速度微缓, 荀宴意识到,小姑娘竟有了担忧这样的情绪。

他停住,俯身将她凌乱的鬓发往耳后挽, 双目对视之下, 他在这双清澈的桃花眼中, 看到了自己完完整整的身影。

静楠眼中的他,额头因隐忍而青筋微凸, 唇角抿直,整个人似火山将发,凶状毕露。

自从十二岁入京面圣,彻底明了自己的身份后,荀宴很少会有这等控制不住情绪的时刻。

但……他深吸一口气, 方才,他确实差点对孙云宗动手。

纵然孙云宗尚未恢复记忆, 或者说即便有了记忆后,他对静楠这个素未谋面的外甥女也不会有过多亲情。

站在孙云宗的角度, 他的做法其实很合理。

毕竟如果是他, 更在乎的也会是自幼一起长大的妹妹, 而非仅仅有血缘关系却无感情的外甥女。

哥哥生气。

静楠说的是一句陈述话语, 她踮脚摸摸他低垂的头,虽然不解,依旧在尽量安慰他,不气,不气。

她想了想,哥哥打他。

这个他,不知是否在指方才的孙云宗。

……我不气。

荀宴出口,方知声音已然转涩。

抱住这懵懵懂懂的小姑娘,荀宴垂首在她肩头再度深深呼吸,平息自己的情绪。

这件事,静楠有知情的权利。

等以后她不知从谁的口中得知,不如他现在原原本本地告诉她。

圆圆。

身畔便是一处矮坡,他干脆席地而坐,缓声道,哥哥有件事和你说。

静楠点头,被他带着坐下,认真地听荀宴讲述自己的身世。

于静楠而言,听自己坎坷的身世,其实并不会有什么感觉。

发生在身边的事她尚且需要旁人明显的情绪外露才能稍稍理解,那么只存在于讲述中的痛苦,她就更无法体会了。

从哥哥的话语中,她其实只听到了一个关键,哥哥不希望她回到爹娘身边。

荀宴当然不希望她回去,害怕的不是分离,而是静楠没必要经受的痛苦。

当个天真无忧的小公主就好,她不需要去领会那些,她本就一直不能理解的被抛弃、被厌恶的情绪。

纵使她缺了根情感上的弦,但那不是孙云宗等人可以将她当做工具的理由。

不过,此刻他还是问了句,圆圆想见他们吗?不知道。

静楠很诚实地回答他。

这个答案,荀宴隐约早有预料,问她:为何?哥哥不想,静楠就不见。

小姑娘这样说,静楠跟着哥哥。

先生所授的诗词中,有很多是关于父母,每次静楠看到,其实都不是很明白。

她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哥哥,一直以来能让她感受到温柔、爱的也都是荀宴、林琅等人,那些缺席的位置她不曾领略过,唯有点点好奇。

但这点点好奇,并不足以同此时的荀宴比较。

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哥哥。

听罢,荀宴定定看了静楠许久,道:嗯,跟着我就好。

孙云宗之事就此告一段落,在荀巧和钟氏回府后,荀宴亦将此事告知了他们,二人的反应与荀宴大同小异。

只是怒火稍减,更多的是担忧。

如果以后圆圆长大,想要去找亲生父母了……钟氏的话正是此前荀宴所想。

这会儿,荀宴很镇定道:不会。

嗯?夫妇二人疑惑,听荀宴淡道:不会,她答应了我。

***七月流火之际,荀宴在京城已待了两月,两月以来身份亦是大变。

一月前,皇帝于朝堂提出设大都督府,领统兵权。

由于提前同朱家通过气,遭遇的阻力只有陈家等人。

不足一半的阻拦让这道命令只停滞了半月,接下来,满上京皆知,将从京中各部门抽调人员组建大都督府。

大都督府独立于六部之外,享有所有兵马的统兵权,真正论来,它的前身应为曾经的枢密院上院,隶属天子,仅受天子一人管辖。

最初听到这个提议时,众臣心中都有种还是来了的感觉。

当今与世家间权力争扯,此消彼长,其中过程,必定使权力重新划分。

统领兵马的各员大将心思不一,享有调兵权的兵部却牢牢掌握在世家之手,陛下设这大都督府的意义何在,不言而喻。

如此想通之后,那么接下来,圣上未擢用任何世家子弟,而是亲选荀宴为大都督,就不是很奇怪了。

他们早就猜测,荀宴会另有位置,唯一没想到的,大约只有这位置之独特。

并非无人反对,但这反对,皆在圣上和太子一派的坚持下渐渐无声。

众人隐约明白,这位新晋大都督,和刚刚立下的太子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随后的事实映证了他们的猜想。

有人亲眼目睹太子与荀大都督于酒楼私会,密谈数个时辰,翌日开始,朝堂就有了风雨欲来的气息。

尚书令亲自出马,力谏兵部几位主官的几大罪处,并道当贬则贬,当罚则罚。

此举引起百官哗然,要知道这兵部可还有不少朱家、也即太子一脉的人。

他们自然无法理会朱家此时的感受,只觉得立了太子之后他们就疯了,难道不知世家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因为陛下立了太子,他们就认为自己可以独大了?无论其余官员如何顽强反对,该倒的还是得倒,毕竟在有心人眼中,那些人身上确实满是缺漏。

兵部几位一倒,迅速有人补了上去,令世家欣慰的是,补上去的依旧是世家子弟,只可惜随之被撤职的一些军中人员,如今空职除了陛下任选,权力都在大都督府处。

统兵、调兵,真比较起来,调兵权要远远高于统兵之权,毕竟统兵所管的大都是养兵之事,如新老兵的入伍退役、训兵、武器装备的更替……可惜此时无战事,连流民山匪都少有闹事,兵部空有调兵权而少有用武之地。

随之频繁出现在世人眼中的,自然是大都督府。

在大都督府和太子一派的配合下,众人眼见太子势力愈发高涨,渐渐的,已能稳稳压过二皇子了。

不似二人争储时,偶尔高下还能调换,现今二皇子再想和太子相争,已不再是件易事。

羽翼被逐渐斩落,二皇子愈发学会了韬光养晦,似已认清事实,在朝堂上对太子也恭敬起来。

一切事态,似乎都在慢慢稳定。

京官意识到,二皇子似乎真的已成过去,圣上为太子铺足了路,如果他们不想日后被太子秋后算账,如今就该表明态度。

想到表态,不少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现今炙手可热的大都督——荀宴。

然而无人能寻到人,再一细问,方知人已经去天水郡了。

………皇宫。

今日休沐,正是惠风和畅,皇帝本做了准备,带着他的小公主往镜湖边钓锦鲤去。

刚踏进乐安宫,他就脑袋一嗡,感觉要糟。

只见宫婢正手足无措地跪坐在榻前,不停地轻哄静楠,但越哄,那眼泪掉得越多。

殿下,别哭了……宫婢被这眼泪掉得心慌,完全不知小公主因何而哭,饿了,还是生病了。

无论她怎么问,面前人都闭口不答。

如果像其他小殿下那样哇哇大哭倒好,偏偏这样无声又不停地流泪,看着就觉得委屈万分,叫人心都揪了起来。

皇帝看得心痛,也心虚,他大概知道小圆圆为什么在哭。

三日前荀宴要回天水郡时,道不放心小姑娘一人待在宫中,提出了带她一起去的想法,被皇帝坚决拒绝了。

皇帝保证了会护好静楠,并下令让荀宴离开,禁止他再拖延。

当日,皇帝这样哄静楠:哥哥不会丢下圆圆的,他去办事了,可能要晚点,第二日才回。

第二日他道,哥哥事情没办好,许要拖延到第三日。

第三日他道,哥哥笨,还要等到第四日。

即便小姑娘当真是个傻子,被他这样连理由都懒得换地哄,也知道是在骗自己了。

鉴于静楠一直以来的乖巧,皇帝本以为小姑娘好哄,顶多会想一阵子哥哥,哪知道她这么倔,每日都要问一问。

直至今日,她应是终于意识到什么,才哭了起来。

陛、陛下……宫婢注意到他,心惊胆战地行礼,被皇帝大手一挥,退了下去。

慢慢坐到榻边,皇帝斟酌话语,圆圆,哥哥他……哥哥一词出来,面前小姑娘的眼泪掉得愈发汹涌了。

她仰起脑袋,整张脸蛋都被泪水弄得湿漉漉,鼻头都哭红了,哥哥不要静楠了。

这陈述语气听得皇帝揪心,断然反驳,当然不是,哥哥是被朕派出去办差了。

办差?静楠不解,断断续续地道:银子……都给哥哥了。

银子……皇帝陡然间想起那句五两银子一年的玩笑话,顿时哭笑不得,真是自己做的孽,可该怎么劝才好。

有银子还是不够的。

皇帝尽量用简单的话语道,要当官,就必须得办事,圆圆想不想哥哥当大官?不想。

皇帝被噎了下,心想也对,她根本不懂这些,便道:可是伯伯想。

小姑娘投来不解的目光。

圆圆知道吗,如果哥哥不当官,很多事就做不了,也会受人欺负。

他轻声细语,只有当了大官,才能把那些想欺负他的人,踩在脚底下。

踩?静楠呆呆地重复。

对,踩。

皇帝微微一笑,他必须要踩下很多人,才能站在最高的地方。

他的儿子,必须要站在山巅,受万人敬仰。

静楠依旧疑惑,这几句话的具体含义自然迷糊得很,唯一听明白的就是那句最高,想了想道:太高……静楠爬不了。

皇帝呵呵一笑,没关系,不需要圆圆爬上去。

不要。

这句话,静楠反而像突然懂了什么,要和哥哥一起。

对此,皇帝仅微微弯唇,没有发表意见。

但此刻见到小姑娘红通通的眼,他突然想到了什么,问道:就那么想见哥哥?嗯。

皇帝颔首,那就把哥哥召回来,让他和圆圆解释清楚,再离开。

当日午后,朝堂上下顿时都知晓了一事:因九公主思念大都督,陛下急召刚离京的荀宴回宫,在宫中哄了那位小殿下数日,才放人离开。

在众人眼中,荀宴已是极得圣心的一名新秀,等闲不敢掠其锋芒。

没想到仅为了九公主高兴,陛下就能令其放下正事,只为回京哄一哄人。

但这位小公主的受宠,才刚刚开始。

无论上朝或在御书房议事,圣上都不顾体统,将其带在身边寸步不离,甚至在关键时刻只因小公主咳了一声,便放置一切去传太医。

出行住在行宫时,因小公主对行宫处处都有的一种草木过敏,便令阖宫一起拔草,宫妃亦不例外。

秋狩围猎时,皇帝亲带小公主入围场,遇险时亦将小公主摆在第一位,强令侍卫先救公主再救他,因此自己右腿受伤,休养了两月才好。

小公主爱上凫水,皇帝便为其建了一座白露宫,整座宫殿便为巨池,开渠引入温泉,以便小公主畅游。

凡此事例,数不胜数。

很快,整个上京都知,当今对九公主爱若珍宝,无人可比。

甚至连太子比起来,也要稍逊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