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嬷先坐。
俞嫣问:姜家是想将婚期提到什么时候?依姜家的意思,想将婚期定在四月初,立夏左右。
确切的婚期还要再算算吉日。
四月初?俞嫣惊了,今日已经是三月廿一。
俞嫣以前总想着走完六礼流程,再在吉日上挑来选去,等她嫁去姜家至少也是小半年之后的事情。
一旁的退红喃声:这是不是太急了?若当真距婚期只十日左右,很多东西恐怕就算能赶制出来,也必然匆匆忙忙。
退红抬眼望了俞嫣一眼,心道按照姑娘尽善尽美的拔尖儿性子,恐怕会不情不愿。
果然,俞嫣的脸色一下子不好看了。
她问:母亲答应了?苏嬷嬷慈善的笑容告诉了俞嫣答案。
苏嬷嬷柔声劝着:结亲自然盼着两家欢喜。
如今姜家这情景,我们若不同意,恐怕显得太无情了些,而且姜家是姑娘以后要生活一辈子的地方,这还未过门,最好不要留下隔阂。
俞嫣心里很不舒坦,她哼声质问:凭什么呢?就因为他救了我,我就非嫁他不可了?我就万事都要顺着姜家了?姜家再这么没有礼数,这亲我不结了!别以为他抱了我我就只能嫁他了!哼,想娶本郡主的人多的是!哎呦我的小祖宗。
苏嬷嬷道,这些气话在自己房里说说也就罢了,万不可在外面说。
俞嫣垂着眼睛,摆弄着搭在腿上的柔纱披帛,没吭声。
因她知道苏嬷嬷这话没错,她也的确不可能在外人面前这样说话。
当初是姜六郎连夜进宫请的婚,也同时说了要问问你愿不愿,若你无意这婚事。
他自当尽力为你周全名声。
是太后觉得这婚事很好,也没差人来府上问,直接将赐婚的旨意送了来。
我怎不知这些?俞嫣抬眸,一双滟泽秋水眸盈盈清皎,含着讶然。
之前你病着,旁人一提这婚事你就不爱听,谁还能不识趣地在你面前念叨?再说以前也是想着距离你出嫁还远,以后再说。
苏嬷嬷又言:姜家礼数周全,今日过来尽是商量之词、恳切之意,但又不强求,给足了咱们拒绝的余地。
姜六郎将话说得明白——这是姜家私心,若咱们家同意那是大善之举,若咱们家不愿,就当他今日未登门,一切仍按六礼流程来走。
俞嫣的脸色和缓下来,她小声问:他当真这样说?我还能骗姑娘不成?苏嬷嬷笑起来,酿酿,听嬷嬷的话,咱们就给姜家这个人情,到时候嫁过去,姜家也会承了这份人情。
于己于彼,都好。
不是长公主一意孤行连问都不问一句就替女儿答应下来,而是长公主太了解女儿的性子了,知道俞嫣纵使嘴巴上不愿意,心里也是同意的。
不管她表面上怎么骄纵,又确实是个识大体有分寸的人。
俞嫣没有接苏嬷嬷的话,将视线落在挂在窗棂上的风铃。
窃蓝小跑着进来,禀话:姑娘,姜家六郎已经到院门口了。
您见不见呀?不见!俞嫣侧了侧身,将脸一偏。
苏嬷嬷在一旁含笑柔声:不见就不见。
我去说一声。
说着,苏嬷嬷便站起身,要往外走。
诶?俞嫣又急急转眸望过来,她有点心虚地小声唤了声:嬷嬷……——不见会不会不太好呀?可是俞嫣好强要脸面,这个问题有些问不出口。
苏嬷嬷感慨小郡主到底还是个小女孩的心性,她慈爱地说:婚前见不见都有道理。
酿酿不想见就不见,没事。
俞嫣哦了一声,说:那我去看书了。
她又是一幅浑然不在意的神情,径直去了窗下。
待苏嬷嬷出去了,俞嫣终是忍不住偷偷从开着的窗牖望过去。
可惜庭院深深,根本望不到院门口的地方。
她手中握着一卷书册,久久不能看进去一个字。
虽然嘴上不承认,但是俞嫣心里明白自己对姜六郎是十分好奇的。
毕竟是她将要嫁的人,是要携手走一生的人。
她有着即将出嫁的闺阁女儿娇羞,也有着对美好姻缘的悄悄憧憬。
不行。
她不能这么一直避着。
她得去看一眼才行!若是姜六郎嘴歪眼斜不成样子,她才不要嫁。
理智在这一刻击败了姑娘家的矜持。
俞嫣放下书册,迈着不急不缓的步子往外走。
可她还是迟了一步。
她到时,苏嬷嬷正往回走,而姜峥已转身走远了一段距离,只留给她一个背影。
苏嬷嬷眸中笑意颇有深意,问:姑娘怎么出来了?我要去母亲那里。
俞嫣神情坦然。
正好我也要去给公主回话。
苏嬷嬷道。
俞嫣轻颔首,和苏嬷嬷一起去长公主的住处。
俞嫣不需要故意张望,目视前方就能光明正大打量着姜峥的背影。
第一印象,他身量颀长,行动间也端正。
暖阳落在他的身上,将他菘蓝衣衫折出炫目的光。
姜峥并非一人而来,俞珂走在他身边。
他比俞珂高了一头。
俞嫣蹙眉——弟弟已经和她一样高了。
不知道俞珂说了什么,姜峥忽然停下脚步转过身来。
俞嫣做贼心虚般瞬间偏过脸和苏嬷嬷说话。
等她再回头,姜峥和俞珂已经走了不同路,身影消失在她的视线里。
她忽然觉得自己追出来的举动很好笑。
她虽然没见过姜峥,可姜峥曾是探花郎。
古往今来,探花郎就没有嘴歪眼斜的丑八怪。
俞嫣到了长公主那儿,长公主正在吩咐身边的人准备俞嫣出嫁要用的东西。
婚期匆忙,许多东西都要赶制。
比如嫁衣,长公主决定要用三十个绣娘日夜赶工。
母亲。
俞嫣闷闷地唤一声。
长公主回头,望向女儿,张开双臂,笑道:快让母亲抱抱,抱一回少一回喽!俞嫣瞪了她一眼,不高兴地说:您就恨不得早点把我打发了!长公主强势地将俞嫣拉进怀里摁住抱着,拍着女儿的背,笑道:母亲祝小心肝新婚燕尔甜甜蜜蜜,日后长长久久如胶似漆!松手,松手!俞嫣拍着长公主的胳膊,母亲的大珍珠链子硌着我了!长公主这才松了手,说:你也赶紧准备着。
婚期匆忙,给青序的寝衣不用做了,荷包可得好好做。
大婚第二日你跟着青序去向长辈敬茶,他身上得戴着你亲手做的荷包。
那么匆忙,糊弄一个就是了。
俞嫣微微抬着小下巴,神情傲然。
她又悄悄在心里将青序二字默念了一遍。
原来他的小字是青序。
·第二日,姜家和媒人再次登门,带着一车车令人咋舌的聘礼。
这一回,把问名、纳吉、纳征、告期的流程一日走完。
婚期定了,四月初二。
整个公主府一片喜色。
韶盈阁更甚,侍女们嬉笑着讨论姜家送过来的聘礼有多少,又有多好。
公主府本就是个金窝银窝的地方,今日姜家送来的聘礼竟比俞嫣长兄当年成亲送出的聘礼还要翻一倍。
侍女们的娇笑谈论传进俞嫣的耳中,俞嫣慢条斯理地合上丹青图册,懒洋洋道:我困了要午休,不要吵闹我。
侍女们立刻噤声,福了福身退下去,且将院子里说话的几个小丫鬟也请到远处去。
俞嫣躺在床榻上,暖暖的风从支摘窗卷起来,温柔地徐徐抚过她的如花娇靥。
怕扰她入眠,棂上的风铃已经摘了下来,可俞嫣还是睡不着。
她终是起身,快速穿了鞋子,走到博古架旁,踮起脚尖取下上面的一块拳头大小的鹿雕,将东西藏进袖中,匆匆出了韶盈阁,去寻俞珂。
俞珂正睡着,被俞嫣摇醒。
你是不是一直想要这个?回答我一个问题,并且帮我保密,姐姐就送你。
哈欠连天的俞珂一下子清醒了:姐,你想知道什么?快问!快问!俞嫣迟疑了一下,才开口:你、你见到姜六郎的那几回,他身上有没有荷包?哦——姐姐你——俞珂拉长了音。
不许笑!俞嫣一手指着俞珂,一手举高玉石质地的鹿雕,再笑我就把它摔了,让你得不到!好好好,我不笑,也不跟别人说!俞珂保证,我一共就见过姐夫两三次,他腰间不坠荷包,有一回戴着块玉佩。
我又不是心细的小姑娘哪会注意那么多啊。
要不你问兄长?同朝为官,兄长肯定和他经常见面。
俞嫣再问:那他身上衣衫有什么绣纹?俞珂努力回忆了一遍,一一说给俞嫣。
然后他摸了摸下巴,朝俞嫣伸手。
俞嫣轻哼了一声,才将小鹿雕塞进他手心。
临走前,俞嫣趁着俞珂不注意,用手指头戳了戳他的脑壳,哼声:还有,他还不是你姐夫!俞珂被戳疼了,瞪着姐姐往外走的背影,嚷嚷:姐,你这么凶巴巴的,小心嫁过去以后,姐夫揍你!俞嫣回头瞪他,俞珂立刻双手捂住自己的嘴。
接下来几日,公主府里所有人突然走路都带起风来,个个忙得不可开交。
唯独俞嫣日日悠闲地赏花品茶,偶尔身边人提醒她做荷包,她总是轻飘飘地敷衍:知道了。
然而,每个理当小睡的午后,俞嫣都一个人坐在软塌上,一针一线仔细逢着荷包。
哼,从她手里出去的东西当然要完美无缺,人人夸才行。
从支摘窗飘进来的微风徐徐抚着她的鬓发,陪伴俞嫣度过最后几日的闺阁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