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明月清风(14)

2025-04-03 17:35:32

东宫就这点事, 抬手就能处理。

关键是四爷得出京赈灾,是得先去应天还是?先去山陕,已经着人运送粮食了。

但是粮食肯定不够, 杯水车薪而已, 到了地方免不了要就地征粮……所以,这次出门时间可能比想象的要久一些。

那我知道了!变化无常的天气, 那真是出门带的衣裳得多些。

但天热了有的穿, 更得天冷了身上有衣。

但这玩意又不能太多,毕竟是要快马往山陕赶的。

叫四爷只管睡,她是一晚上没歇着, 给把出门的东西收拾好了, 早起天不亮就送四爷出门。

东宫还没人起呢,无所谓辞别太子。

各种药拿的最多, 还有各种的方子,都给四爷带上,这玩意是为了救命的。

长的跟豆芽似得少年,其实还是个孩子的样子。

你就是再强大的内心, 身体的自然规律你是不可逆的。

孩子的身体比起成年人来说,就是抵抗力更弱, 就是更容易疲乏,就是更不耐颠簸。

可这不是没法子吗?带着锦衣卫出门,也没你想的那么辛苦。

四爷朝外看了一眼,我不在, 你少掺和些后宫事,跟咱们干系不大。

知道!再多的不放心, 该走的还是走了。

林雨桐只能送到慈庆宫的门口,再就送不得了。

回身看看这个还在沉睡中的皇宫, 便有些明白为什么大清的皇子必须得早起了。

看到过大明的败,谁能不怕?亡了天下,当官的换身衣裳,一样的荣华富贵。

可皇家,却九死难一生。

所以,敢不怕吗?送了四爷回来,知道他这一趟得受罪,睡是睡不着的。

可睡不着也的睡呀,摁压了穴位,把昨晚缺的觉得补上。

睡起来饭还没吃到嘴里呢,崔映月就低声道:王成王公公来了。

哦,请吧!王成来是问四爷出门的事的,估计是太子起来了,反应过来什么也不过问,难免被诟病,因此打发了人来!可四爷这会子早出京。

林雨桐把出门准备的东西都一一说了,请王成代为转告太子,就说一切都好,请勿挂念之类的话。

王成特别有耐心的听完,这才带着几分替太子解释的意思道:太子爷这几日忧心的很,是辽东的事。

昨儿才得了消息说是有几位游击将军,本是奉命援救抚顺的,却不想其中有几人直到抚顺被攻下,都不见人。

因着救援不及时,叫人给钻了空子,将士死伤过万……皇爷之前下旨杨镐杨大人经略辽东,辽东的战报太子爷每日都要问的……林雨桐随意的那么一听,她知道杨镐这个人,有过功劳,也因为畏战逃跑过,更因为隐瞒大败的消息被罢官过。

弹劾的人从来没断过,可这家伙不但没事,还给起复了。

在罢官那段时间,人家手里依旧有跟当时首辅沈一贯的书信来往,不用问都知道,上面有人保着他呢。

保此人的沈一贯就是构陷李贽的那位首辅。

当然,此人是死了几年了,但从这里可知道这个杨镐是个什么样的人。

朝堂上换来换去,首辅换了再换有什么用呢?本质的东西不换,屁用也没有。

吃了败仗了,皇上下令训斥了辽东诸将,叫他们要实心任事。

但这话一点用都没有,不拿钱粮来,这仗怎么打?杨镐经略辽东,去了之后必是得从朝廷要钱粮的,比之前催的还得更狠。

要不然,他也指挥不动下面。

王成在边上说着,林雨桐在这边听着,等闲也不插话。

等说完了,王成告辞了,林雨桐听出了几分意思了,王成这是有意在跟自己说前朝的事吧!他在通风报信!林雨桐还真就没拉拢过谁的想法,这个人是自己奔过来的。

她把这个记在心里,林雨桐叫人请了崔尚仪,商议东宫宴请的事,……我初涉宫殿,会的也不过是照章办事。

筵不尚华,这是太祖定下的规矩。

开国之初,宫宴菜不过五味,可是如此?崔尚仪无话可说,这话便是端到太子面前,太子也无话可说。

按照规定,食肉者大肉每日一斤,我可记错了?不曾。

林雨桐将手里的册子推给崔尚仪,你看,都有成例的。

我是新妇,年纪又小,唯一能做的,就是照章办事。

说商量,那是抬举我呢。

有这章程,崔尚仪还办不了事吗?崔尚仪觉得手里这册子咬手起来,这事还得放在自己手里去办。

简王妃倒是不跟太子去顶了,把女官推到了太子的对立面上。

这位王妃呀,当真是了得。

从里面告辞出来,崔尚仪就只能找王安,这事也只能王安出面才好办。

王安一听,倒是立马拍手,很该如此才是!说着就一脸的可惜,若是长孙得此妃,后宫安矣。

可惜!可惜!好生可惜!说着,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忙跟崔尚仪道,这事我去跟殿下提,必是不叫你为难的。

崔尚仪从里面出来,回头瞧了一眼,很是不解王安今儿吃错了哪一味药。

这人正事上不糊涂是真的,可也爱听奉承话,奉承话不到位就给办事,这还是头一次。

王安在屋里转了几圈,这事直接跟太子说,怕是难说通的。

还得找个能说通太子的人才行!太子听谁的话呢?李选侍!王安在太子睡了午觉之后,才去找的李选侍,……简王妃出彩,这是在东宫属官眼里的。

事实上,在前朝如此艰难之时,简王妃倡简,是对的!那些大人们也知道王妃是对的!但是,他们不会认同王妃管理东宫。

简王妃越是出彩,他们越是会着急。

一着急,免不了要上折子,您知道这些大人会跟皇上请求什么吗?什么?李选侍哪里知道这个,她只知道要吃什么,想要什么不怎么方便了。

处处都有规矩管着,抬脚动步都有人用绳子拽着一般。

之前正怄气呢,结果王安来说了这么一番话。

她哼笑一声:问我呀?这是我能知道的事吗?王安低声道,大人们不会夸简王妃贤德,他们只会认为是东宫缺少女主人!啊?李选侍愣了好一会子才反应过来,你是说,他们会建议给太子选继太子妃。

对呀!新选了太子妃,不就没简王妃的事了吗?李选侍这才急了,这可不行!皇上身体不好之后,太子就能继位。

太子可答应自己了,等将来要自己做皇后的!如今猛的出来一太子继妃,那还有自己什么事呀?王安心里冷笑了一声,这才继续道:杂家也觉得,选继妃纯属浪费机会。

李选侍听出王安这意思了,他也不赞成呀,那你说,怎么办?王安低声道:不给太子选继妃,改给长孙选妃,如何?李选侍合掌,对的!对的!长孙妃比简王妃尊贵,也更名正言顺。

如此,可避开给太子选继妃。

说着就夸王安,这事我去跟太子说。

王安,你很好!心是向着我的!这姿态没把王安给恶心到了,他出来常出一口气,跟等在外面的王成慢慢的往回走。

王成低声道:您何必掺和这些?王安摆摆手,长孙选妃、成家,就该出阁念书了,不能再耽搁了。

也是提醒皇上,该册封太孙了!册封了太孙,东宫就稳如磐石了!这是大事,怎么能说掺和呢?您直接跟太子讲,是一样的!王安摇摇头,不一样,若是这么一讲,太子必是要跟李选侍提的。

李选侍若没得到好处,怕是要给长孙下绊子的。

王成心里难受,扶着王安往回走,您为了东宫,可谓是尽心尽力了。

王安叹气,做奴才的本分罢了。

当天晚上,林雨桐就知道,李选侍跟太子提了要给朱由校选妃的事。

甚至连说了什么,她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这宫里就是如此,卖了谁都能换钱的。

李选侍跟太子的说法是,那简王小小年纪,野心是不小的!你看看,才多大点子年纪,就仗着皇爷宠爱,不将咱们放在眼里。

太子爷,这东宫是您的东宫,将来是长孙的东宫,简王妃年纪小,又仗着皇爷和皇后喜欢,咱们是管不得说不得!她又惯爱拿着鸡毛当令箭,动辄祖宗家法,叫人辩都无处可辩去!既然如此,那就找个更名正言顺的来,踢开她就是了!要是能叫他们出宫,我倒是真巴不得呢!咱们一年见不了两次面,彼此都安生。

我看呀,长孙娶妃之后,很该如此!把简王推到宫外去,眼不见心不烦。

朱常洛翻身,选妃,这不好跟皇爷提的。

此一时彼一时嘛!李选侍从这边缠到那边,再不济,就说要冲喜!冲的什么喜?难道为了这个事,堂堂太子和长孙都要病上一病!这不是胡闹吗?太子和长孙的身子若是不好,人心是要乱的。

李选侍忙赔笑,您想哪去了?妾是说……王才人!王才人?嗯!李选侍低声道,王才人身子不好,要不中用了,难道做儿子的,不能为了亲生母亲冲喜呀?说着,眼泪就下来了,您想想王恭妃她老人家,当年何等委屈,如今想起来,妾还是心里难受……王恭妃是朱常洛的亲生母亲,宫女出身。

一辈子不得宠就罢了,关键是被郑贵妃欺负的不成的样子。

动辄就拿她做宫女的时候勾引皇上,在太后的寝宫里这样那样的事说嘴……各种精神和肉体的折磨,王恭妃早早的没了。

当时人都要不行了,朱常洛才敢去看亲生母亲。

母子俩在病床上,临终都没能说上一句话!为啥呢?因为害怕!王恭妃说,郑贵妃肯定派人监视我了。

然后朱常洛就真闭嘴了,直到他的亲生母亲断气,都没再开口跟亲娘说一句话。

李选侍这么一说,朱常洛就坐在灯下垂泪,罢了……罢了……回头我试着问问几位大人的意思,看看这事行不行的通?肯定行的!李选侍马上高兴了起来,您放心,王才人那里妾去说。

两人在屋里说的话,林雨桐跟听了一个现场直播似得。

但这事她还真不反对!要是朱由校大婚之后,把自家踢出皇宫,自己就自由了!很多事做起来反倒是方便了。

因此,她对此事,真就是乐见其成的。

叫王才人装病是吧?可以!咱不拆穿。

于是,第二天王才人病了,林雨桐一点也不奇怪。

去看望了,隔着帘子看了一眼。

人家不见,林雨桐也不凑过去。

这种连太医也不要,就是去领个药而已,估计喝药也是做给外人看的。

反正,戏做的很热闹!先是长孙去给亲生母亲侍疾,再是长跪如素。

宫里都是长孙至孝的名声。

然后,东宫这边动作频频,折子一道接着一道:选妃!选妃!选妃!给长孙选妃。

这事唯一麻烦自己的就是得时不时的关心一下装病的婆婆,就这点事。

这天天去,王才人估计有点烦了,关键是去的太早了,连着去了五天,当婆婆的先不乐意了,……没精神,就是想歇着。

你也别跑了,每日了你一来,我这心里怪慌的……成吧!人家那么不乐意见自己,那您要什么,需的什么,打发人告诉我一声。

嗯!去吧!人一走,一妇人就把王才人扶起来了,走了!您起来转转吧。

王才人长吁一口气,我怕她的很!第一次见她,她还是秀女,我就觉得她好生厉害。

谁也不怕,一点也不怯场。

这妇人嘴上应了,就从边上的宫娥手里拿了个小匣子来,……这是咱们特意求来的,回春丹!知道您必是在屋里闷的,这到底是有碍身子,为了长孙,咱是没法子。

但身子还得当心的!回春丹养身极好,这里有三丸……哟!这怎么好意思呢?这么贵重的东西!瞧您说的!这妇人扶着王才人的手,咱们将来还指望着您呢。

林雨桐是真不知道王才人好好的在吃丹药,实在是如今这丹药不算是稀奇!自家这边收礼就收了很多丹药呀!你不舒服?人家送你丹!到了端午的节气了,人家还送你丹。

这玩意很多人在用,你要说这玩意有毒,谁信你呀?!这还就是非有钱人吃不起的东西。

凡是送丹给你的,都是真的想巴结你的人。

这点事谁都没当正事跟林雨桐提过,结果谁知道没过两月,好似王才人真给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