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重踏征程(97)

2025-04-03 17:35:30

半日的路程, 那就后半天走。

赶在天黑以后,到达泉城。

在走之前,先送四爷和方云, 叫他们带着两个孩子去山上。

山脚下有挑夫, 泰山巍峨,就在眼前。

一行人都不说话, 栓子左右看看, 别弄的就跟生离死别似得,不至于的。

他调节气氛,就问说, 那戏上演的, 古代皇帝都要在泰山封禅,不知道是不是?四爷就笑, 继而摇头,泰山封禅始于始皇帝,一统六国,巡幸到此地, 这才有了封禅。

后来,开创了汉武盛世的汉武帝, 曾五次在此地举行封禅仪式。

栓子就有点明白了,怕是一般没那么大作为的帝王都不好意思来封禅吧?四爷忍不住就笑,继续道:东汉的刘秀,因着光武中兴, 来这里封禅。

到了唐朝,李治有永徽之治, 所以来这里封禅。

之后又有开元盛世的李隆基,也在此进行了封禅仪式。

栓子觉得他懂了, 远的我说不上来,但是前清的时候,康乾也称盛世,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都来过?来过是来过,声势浩大的祭祀有,就是没有封禅。

四爷就道,唐之后是宋,宋朝的时候出了一位君王真宗,此人倒是勤于政务,只是一个檀渊之盟,是在宋与辽战争占优势的情况下签订的盟约,意在求和。

虽说之后,有百年不再起战乱,但用钱买和平的做法也叫北宋再不能居安思危,此后军备荒废……栓子叹气,历史还是有相似的地方的。

四爷看着长长的登山路,就道,也因此,到了明朝,再不封禅……哦!栓子点头,朱元璋瞧不上北宋那一套,感觉因为真宗此人,拉低了封禅的格调。

槐子心说,真宗是给脸上贴金,朱元璋一要饭的出身,讲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瞧不上那些虚头巴脑的。

……明朝皇帝不封禅,却也在此祭天。

四爷站在山路下没动地方,清朝沿袭了明的惯例,在此祭天,但不封禅。

清世祖顺治皇帝派官员祭祀了两次,圣祖康熙皇帝派官员来过七次,亲临过两次……桐桐抬头朝上看,四爷陪着康熙皇帝来过一次,跟着老爷子登顶了。

说到这里四爷不说了,栓子还纳闷,再没了别的皇帝来过?巴哥才道:乾隆皇帝……来过十次,有六次都登顶了……感觉乾隆皇帝好有钱!栓子就不问了,四爷也不说了。

该上山了!挑夫站在边上想搭话,看能不能揽活,这不,见没人说话了,就在边上道:……康熙皇帝来的多,乾隆皇帝来的更多,康乾盛世嘛,可大家却不知道雍正皇帝当了皇帝之后虽然一次都没来过,却给实实在在的办事了。

他指着前面,看见了吗?那是山门……是雍正皇帝时期重修的,还有那边的山道,都是雍正皇帝拨款打发人修的。

在雍正朝以前,百姓去山上进香,要缴香税,后来雍正皇帝给免了,叫百姓随便进出。

那有钱人给庙里布施,也不许官府提留,要把那钱全给庙里留着,叫整修道路,修缮房屋……先生太太们去上面看看就知道了,大殿里还挂着雍正皇帝赐的匾额呢,上面写着的是‘岱封锡福’。

岱封锡福……是啥意思?挑夫挠头:咱也不知道什么意思!桐桐的面色复杂,解释道:岱封锡福……是说,希望这泰山的神灵能够赐福给人间!别人恍然,四爷却抱着孩子回头跟桐桐笑,你去忙吧,我带着孩子走着上去,这几天就在山上……祈福。

若有神灵,请他赐福给人间。

挑夫大哥也不是没事干,这不是还有行李呢吗?带上去吧。

桐桐抱了抱孩子就还给四爷,看着四爷抱着孩子一步一步的朝上走去。

良久,她才转过身来,然后迈步就走。

两个人,相背而行,一个去祈福,一个去杀戮。

回来泰城,这就能走了。

本来准备了三辆马车,这就有三匹马。

桐桐和巴哥一人一匹马,剩下的小道带着槐子和栓子,他们用马车随后。

白天,路上走的并不太快。

沿途好些百姓,拖家带口的,什么都没带就从城里逃出来了。

这出来之后要去哪里,他们应该也还不知道。

这是方便逃出来的人,还有不方便或是没法逃的,这城里还有多少?只怕是大部分都在家里猫着不敢露头。

家里有吃有喝,这还好。

可没吃没喝的……又该怎么办?小老百姓,出门找水弄粮食就有可能会丧命,这得是什么日子?!天擦黑了,城就在眼前了。

此时,城已经封锁了,不太好进去了。

这就更断了百姓逃出来的可能了。

下马,进了一个村子,过去的时候沿路留了记号,方便小道他们寻找过去。

村子里已经没人了,破旧的小院大门敞开着,里里外外的看了,连菜窖都看了,显然,家里没藏人,主人家带着家当逃了。

马栓在后院,扔了些草料,边上好久不用的猪槽子倒上水,两人就利索的离开。

泉城的城墙,是明朝修建的老城墙了。

近几十年几乎没有修缮,绕着城墙外走,是很容易找到城墙的缺口的。

当然了,即便是缺口,也有个两三米的高度,对于一般人来说,想要翻过它也是不容易的。

但对于桐桐和巴哥来说,这不是障碍。

迅速的翻入城中,为了节省之间,唯一能去的地方就是万众的药铺。

巴哥知道药铺的大致位置,他带路,在小巷子里来回的穿梭。

这座城,夜里除了远处不时传来的枪炮声之外,死寂一片。

那枪声响着,那些还吃奶的婴孩,怕是大人都不敢叫啼哭的。

绕到药铺的后门,轻轻的敲了敲,两长两短。

铺子里安安静静的,没有应答。

巴哥没叫桐桐动,只静静的等着。

好半晌,里面有一些轻微的走动声,似乎有人贴在门里侧,听着外面的动静。

巴哥这才道:京里来人了。

里面试探着问了一声:巴哥?是我!里面的人明显放松了,呼吸声和动作声,在外面都能听到了。

门从里面轻轻的打开,而后露出一张年轻的脸来,快!快进来。

等看到随后进来的林雨桐,他显然不认识。

黑灯瞎火的也看不见,只看出来是个女的。

他只打量,别的倒是不好问。

结巴才道,是林三娘。

啊?啊!林……林先生……林雨桐拍了拍他,带路吧。

这小伙子才反应过来,把门关好往里面走。

一边走一边以特别小的声音道,咱们这铺子,要存药品和药材,尤其是贵重些的,再加上天天进账有银钱存着,当时就挖了地窖和密室。

这也是巴哥当时提的要求。

这个桐桐知道,这是跟四爷商量过的事,每个铺子必须配备的东西。

第一,足够的药品和物资储备。

第二,安全的藏身之所。

如今咱们的东西派上用场了……你们跟我来。

后院的仓库是明面上的仓库,存的东西不少,但是价值不高。

储物柜的背后,推开那一扇木板,就是狭窄的过道,过道是斜坡,一路往下,弓着身子一直往下,转了两个直角弯灯光才稍微亮起来。

里面的人都一愣。

林雨桐也被眼前这情形给弄懵了。

这空间不小,但里面不是物资。

里面塞的满满当当的,一个挨着一个的都是病号,且都是重伤的病号。

有几个人在里面忙碌着,给这个喂药,给那个喂水。

带路的年轻人喊了一声,朱大哥。

一个三十上下的人转过头来,看见巴哥和林雨桐愣了一下,先对巴哥一笑,而后上下打量林雨桐,一个‘林’字马上叫出了口,但随即把名字给咽下去了,他急忙过来,从这个身上那个身上的往过跨,脚尖点地的那种。

过了他就小声解释,……都是在街上被乱枪扫射受的伤,我们冒险把还能救的,给弄回来了。

林雨桐点头,问说,有不好处理的伤患吗?都是外伤,取了子弹之后,咱们的药基本能控制。

那就好!这个朱大哥朝外指了指,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外面去。

又从里面出来,就直接坐在麻袋装的草药堆上。

巴哥这才跟桐桐介绍,这是泉城掌柜,朱光明。

担任掌柜的,都是党内同志。

林雨桐知道这人是自己人,但是对方不知道林雨桐是党内的同志。

所幸谈的事不关组织的事,巴哥只跟对方说,有泉城的地图吗?还有你们最近知道的消息,有多少人,分别盘踞在哪里……对方这才恍然,带着几分钦佩的看林雨桐,然后不住的点头,一边起身一边道:有!我这就去拿。

地图很详尽,朱光明点着地图,哪里是做什么的,他都交代的很清楚。

一晚上的时间,一人啃了三个窝窝,全程都在听朱光明说城里的情况。

天亮了,又听到轻微的敲门声。

林雨桐以为是小道和槐子到了,谁知道朱光明去开门,然后回来说,是个姓胡的女人,说是来找林先生的。

胡木兰?来的可够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