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2章 大宋反派(33)

2025-04-03 17:36:09

桐桐朝后一靠笑眯眯的看他:你真的要知道我的主子是谁?必须得知道。

这种事一个不好就能坏了大事,绝不是一个孩子几句话就能说服自己的桐桐转着手里的荷包,吐出了两个字:张耆。

谁?张者张大人,你不曾听过?这人蹭的一下站起身来,如何能证明?桐桐摸出一枚玉佩这是言里之物。

这人拿着玉佩看了又看然后抬头重新看桐桐:十二三岁年纪,并无明显喉结。

说是女子吧女子不能是这个样子:说是男子吧像是没长大的男孩子。

而今又拿出言里的东西那眼前这人是:言里的公公?他试探着问:太后娘娘还好?张看是太后的人,这是天下尽知的事。

当年先帝将太后藏在张者家整整藏了+五年。

要说太后最信任谁,只怕张耆尚在刘美之上所以,这一趟是太后的意思?可是,这是为什么呢?好没道理。

桐桐看了对方一眼,朝中请官家亲政的声音从未断绝…知道!这个当然知道。

好似天下太平,幼主就可做主了。

这人嘶了一声,这是想闹出点事端出来,转移朝廷的注意力吗?这事不能全信!桐桐又道:那你以为…桂场的事,郭副使与李元昊的事……朝廷就真的一无所知吗?这人面色大变:言中尽知?桐桐看他:郭家是官家的岳家可是呢?太后选郭家是为什么呢?可而今,郭家一言不发!既不能好好的听从太后调遣,也不明确的回应官家这是为何?这是不好表态!可这不表态,便是背叛太后。

太后想收拾郭家?也想给官家一个教训?这人又信了几分,一般人可不能把言里的事情说的那般详尽。

银子有人收走布帛交给你处置。

桐桐看他,二十万匹,价值二十万金。

便是我什么身份都没有,敢问阁下不心动吗?这人胡须一翘,没有言语桐桐又道:况且,李元昊要运走兵器铠甲,他必不敢叫人好好检查,若是有人追查,他跑的比谁都快。

那他带走的是什么,不全凭一张嘴说嘛!说是布帛就是布帛,谁能反驳?你跟李元昊做的是生意,又不是忠心于他。

各凭本事喽!难道阁下有钱不赚么?二+万金?可这东西销往哪里都会被查的!不能清理出去,那就是扎手的刺猬,迟早惹祸。

桐桐又笑了,阁下只管往夏州运就是了。

什么?往夏州运啊!东西丢了,最有嫌疑的当然是押着军械铠甲不好叫检查的李元昊。

既然黑锅已经背到身上了,他会介意多一层罪么?况且,从夏州过去,就是回鹘,河西走廊连着西域,这点东西往西边运,朝廷怎么会知道?怎么抓把柄?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这可真把李元昊和夏州坑慘了才这么想完这人就懂了,太后想对夏州用兵么?桐桐反倒是不答了,多余的莫问,问了我也不知。

只问阁下,应还是不应?若是不应,那就只能请曹玮曹将军找将士扮演一把马匪了。

曹玮驻守陕西延边,之前被丁请诬陷有过几年沉寂。

丁谓贬谪之后,他又被派来戍边。

此人一生无败迹。

他父亲是北宋开国功臣,他死后还是宋朝的二十四功臣之一。

另外,赵祯的第二任皇后曹氏,是曹玮的侄女曹家武勋起家,家中人丁兴旺。

光是曹玮这一辈儿,就有兄弟八人。

可以说,曹家在北宋的地位,当真是非比寻常。

这人心里又对这少年信了一层,因为曹玮重新回延边,也就是这两个月的事。

消息这般灵通,且对这些将领这般熟悉的,来头自然不小。

总之,一半信此人,一半利益驱使,他应承了一干!桐桐叮嘱:到了大辽境内再动手!小心些,莫要打草惊蛇。

此次使团朝廷派了富弼和涪陵县公。

富弼你知道,他是晏殊的女嫣,而晏殊是官家的先生,所以,富弼自然是心里偏着言家的:涪陵县公,你怕是不了解,他是官家的伴读,在言中与官家叔侄相称。

是能在官家病重守在官家身侧之人,官家信重非常。

且此人心思深沉,观察仔细,看起来文质彬彬,厚道端正,可其实心里颇有城府。

一点风吹草动,他都能洞悉。

所以,不要去试探,省的弄巧成拙。

然后她又给这人露消息,来了多少车马,带了多少东西,护送的禁军谁是统领,如数家珍。

此人顾虑再无,至少知道这是神仙在打架,他只是跟着捡漏而已。

说妥当之后,桐桐就神隐了。

退了客栈的房舍,消失在了榷场里李元昊知道人走了,还想着怕是真多想了,人不是走了吗?他还特意问了一句:去哪了?掌柜的回了:叫人盯着,只说是原路返回了。

回去了?那就别管了,只看咱们的事怎么办吧四爷跟着使团,远远的看见桂场的时候就开始撩开帘子,他估摸桐桐就在人群里猫着呢。

可扫了一圈,没看见!这是自己没找见呢?还是她不在?没见着还好说,要是不在……那就坏了。

不定又干什么去了。

富弼还问说:没见过榷场是这样的。

咱们回程的时候得在这里修整几日,县公得闲了可以转转,无碍。

四爷应承着,再张望了两眼,还是没有任何信号,告诉自己她在。

可等进了榷场,过这关隘的时候,四爷发现土墙上有两道记号。

这记号必是桐桐留下的!只是一道是进来的,一道是出去的。

这怎么不等自己来,她自己倒是跑了呢?岁币押来了,自是要跟辽国在榷场交割的。

三千人马不能带出去,岁币只能交给辽国的护卫押送。

而使团则带三百护卫,护送他们继续出使辽国。

这几乎是没有什么争议的,银子、布帛查验之后,清点了数目,然后交割完成。

为了不节外生校,自是不能太过停留。

真就是简单的修整之后,这就上路了。

四爷继续上了马车,想在棰场里找寻桐桐呆过的痕迹,可情,人家什么也没留下。

她怎么这么乖呢?乖的人心里发毛!这要是不折腾出点什么都不像是她。

因着心里有疑惑,所以他一路都警醒着呢。

还特意说紫毫,匕首呢?拿来我防身。

啊?紫毫递过去了,会有狼吗?要是狼反倒是不可怕了走出了半天,天慢慢的暗沉了,也该埋锅造饭了。

四爷啃着干粮,闻见烤羊味儿膻气的很,不想吃。

膻气吗?紫毫使劲的闻了闻,挺好的呀,比京都的烧羊要香的多。

四爷心说,羊是现杀的,很新鲜,这没毛病。

可调料呢?哪怕是从辽国带出来的,有人真想动手,她也能摸进去给加一把料。

就这两天吧,要是两天的路程内没事,那就是自己猜错了。

她没想干嘛!要是真想干嘛,比在这两天之内。

当天是真没事,结果第二天再吃饭的时候就不对了,四爷在马车上继续啃着饼子喝煮开的水呢,就看见紫毫正吃着呢,开始坐在那里前后晃悠,就跟喝醉了一样了四爷赶紧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用手扶住额头。

紫毫晃晃悠悠的,主子,我怎么看着您晃悠呢……四爷朝外喊:富大人…富大人……有人暄算……富弼听见了,他这会子看什么都是重影,耳朵里嗡嗡嗡的像是耳鸣了一般四爷没听见回复,外面这会子乱糟槽的。

他说紫毫,闭眼,靠着!闭眼果然舒服了!四爷听见疾驰的马蹄声,连忙从帘子的缝隙里朝外看去,就见一片尘土飞扬之后,人近了。

好家伙,各色衣着的人都有,都蒙面而行,只露着一双眼睛,谁是谁都分辨不清楚。

四爷想从里面分辨桐桐的身影,可压根就不能够。

这些人极其迅速,好似分做两拨,一拨带着银子迅速离,一拨拉了装着布帛的马车,朝西边狂奔。

隐隐约约,听见那号令声像是马匪。

怎么会是马匪呢?她才早来几天呀,从哪认识马匪去?他正疑惑呢,马车帘子被人一把撩起来了,外面骑在马上似笑非笑的不是桐桐还能是谁?四爷指着她:你给我等着。

桐桐轻笑一声,伸出手掌,里面放着一颗药丸:吃了。

四爷不吃,以眼神示意:你给我说清楚。

桐桐就觉得他什么都不知道是最好的!于是,手一抬,直接捂住了嘴,那药丸直接化了,然后四爷啥也不知道,直接靠马车里睡着了。

桐桐下去,给用按风盖严实了,这才下来。

而今这些人是晃晃悠悠什么也看不清楚的,天旋地转站也站不住。

不过,这天晚上就该好了。

四爷醒的时候紫毫正晃荡脑袋呢,好似好了一些了……主子您呢?无碍!四爷赶紧将披风拉起来,他急切的下马车去看,未管伤人,但押送来的岁币都被弄走了,一点都没剩下富弼脸色都白了,这可如何是好?四爷低声道:交割给辽国了,与我们何干?可才从榷场出来两日,逃的了干系么?四爷回头去看,那就从榷场查,看看到底是谁闹的鬼!我也想知道,她到底是从哪借来的人手,尾巴是不是扫干净了。

尾巴当然是扫干净了!桐桐看着眼前的中年人,陈相公,自此咱们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了。

这人正是赌坊后院的人,姓陈,叫陈彦川。

陈家的生意做的极大,不仅往北做,通过夏州也往西边做,更有远洋船只出海做营生。

他在陈家其实不算是拿事的!但他要是出事了,一定牵扯陈家陈彦川看桐桐:何意?桐桐指了指正往夏州去的一串马车,合作嘛,二一添作五,谁也别亏了谁,对吧?你不是言里的人?桐桐就笑,事成了,你也赚了,这不就完了吗?除非你能干掉我,否则最好烂在肚子里。

说着,扭头看他,记住,若是你四处找我,那我就先干掉你;但若是我要用到你,再来找你,那一定是好事!好事?恶鬼敲门差不多!该死的,竟被一个小子给闹了!才这么想完,可转念一想,不对呀!这是个小子吗?这不是!这分明就是个Y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