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州跟四爷碰了一下,这才道:对金总我是打心眼里佩服,在技术上有自主技术革新的坚持,此远见卓识,叫我尤为动容。
四爷:……行吧!这么真诚,咱也别那么小气了。
他端着杯子抿了一口,将菜往对面推了一下,尝尝。
许州抓起筷子夹了菜,这才道:我听说金总一直在电子领域下工夫,这个行业,美国领先,但是并不意味着苏国就落后。
八四年的时候,苏国的超级计算机,那可是全球冠军。
这才过去几年呀?他的技术一直保持着低调的领先。
再比如,他们在真空管微型化上,那技术在全世界来说,无出其右。
这一步领先,我敢保证,在往后的几十年中,苏国的电子管技术一定还是冠绝全球的。
四爷主动给对方倒酒,怪不得桐桐回家来对此人赞不绝口,他牛的可不止是技术,还有眼界和见识。
许州毫不客气的将酒杯端在手里,我猜一下,金总想去苏国,一定跟电子工业的技术有关。
是!关键是有些先进的东西,咱别说有了,就是想看到概论性的简介都难。
况且,对外公布的有真有假,很难分辨,有时候全信了,可能会被引入歧途。
比如,他们对外公布的说这个东西这个性能那个性能,咱听在耳朵里,啥概念也没有。
人家那一半真一半假的时候,咱只能按照全是真的去办。
也许这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真给做出想都不敢想的东西来也不一定。
但是,科学研究这是有个过程的,方向性错误导致的后果就是绕弯路。
许州点头,明白!金总想的没错,苏国在电子工业上的重视,绝对不在航空和军事工业之下。
毕竟,电子工业是为后两者服务的,它以后会成为一个基础。
说着就低声道,对方这么重视,不会因为局势动荡,就叫这一部分的资料有失。
便是他们国内的经济再困难,从事这个行业的专家,怕也是受到严格的保护的。
所以,要是图谋跟这个方面的人接触,引进人才或是技术,估计此去也是无功而返。
而能接触到的,多是能应用于民用的。
对于民用这一块,是咱们落后吗?未必!只是现在这个发展趋势,受市场冲击太大了。
四爷端着酒杯在手里转着,许州说的情况都是真的!他就问说,说实话,我也没想能拿到技术,或是能把人家这方面的人才给挖过来。
我就是去看看,若是能有幸参观一二,已然是荣幸之至了。
许州的眼睛跟四爷对上,看看……只\'看看\'两个字最戳人。
他想起老同学叫自己回来的时候,给自己看了一张照片。
那是一张将军踮着脚尖看别人家航母的照片。
那真的就是看看!而今一个搞技术出身的企业家,也说就是看看……看看而已。
他在脑子里搜寻资料,然后声音放的极低:七零年的时候,苏国在全球首次激发了准分子激光,这个金总知道吧。
知道!搜集的资料上有。
随后……说不清楚是具体哪一年,苏国制造出步进式光刻机。
它属于早期拥有光刻机的国家。
另外,据说他们研发了三进制计算机……但这只是小道消息,对外人家没有公布过。
三进制计算机这个……四爷第一次听说。
许州又点了点四爷放在桌上的大哥大,苏国有一整套的自动移动电话通讯的系统,在五十年代末,就得了金奖。
不仅如此,在五十年代,他们还对移动电话进行了减重,含电池的重量在内,比你手中这个要轻一些。
不仅轻,大小也只有两盒香烟那么大。
这是人家三十年前就有的技术了,而美国的公司,在十五年前,才在实验室里实现了这方面的突破。
也就是苏国这些年因为国内局势的原因,这些技术都没能转化成经济成果。
四爷从公文包里拿出了笔和本,这些自己也并不知道,都在说移动电话是美国人发明,原来错了。
不过是因为冷战时期,苏国的发明专利不受美国保护,仅此而已。
没错!就是如此。
许州就说,客观而讲,苏国和美国,在半导体这个行业里,迄今为止,可以说是各占半壁江山,他们同时有这半导体行业里的最高技术和水平,也是行业的标杆。
但是,苏国的情况,我回来之前也有所耳闻,不太乐观。
之后会怎么样,难说。
但是就现在而言,如果美国那边的路是死的,连看一眼的机会都没有。
那苏国确实是一个方向。
四爷将本子合上:这里面有国际关系的问题,咱们与苏国自从关系恶化之后,迄今没有恢复正常的邦交关系,又因苏国出兵J国,与咱们常有边境摩擦。
这使得去苏国难上加难。
许州关注技术比较多,至于政治上的事懂的比较少。
他给四爷斟酒,愿闻其详。
说到底,就是老大跟老二争霸,老二眼看超过了老大,转脸又跟老三翻脸了。
老大为了辖制老二,跟老三缓和了紧张的关系。
七十年代,跟美国建交的契机,就是美国也在寻求辖制苏国的办法。
两人就这么从技术,到国际形势,再从国际形势,回归到各国的工业方面的发展,谈的很投契,竟是一直谈到人家酒店打烊。
四爷叫人给许州订了酒店,亲自给送到房间。
反身要走了,许州突然想起来了,金总,我倒是有个办法,你看能不能试试。
什么办法?只一点醉意的许州将门关上,把徐斌等关在门外,这才道:苏国的电子工业主要集中在它的加盟国中,尤其是白苏。
它的计算机科学院主导开发研究,而对应的,他们有自己的计算机生产集团,主管生产。
可以说,整个苏国,九成以上的相关研究和生产都在白苏的明克斯完成。
我知道您出身工大,工大几乎都成了三生的人才培养基地了。
你与学校的关系必然亲密,能否通过民间渠道,甚至于相关的学术邀请,去一趟呢?这些消息,在国内绝对找不到,也没有相关的途径去获取这样的信息。
之前跟那个苏国的二世祖往来,对方对这些根本就不关注。
就如同大街上随时拉个人,问他们咱们国家哪里发展什么工业一样,谁没事关注这个干嘛?除非恰巧他从事相关行业或是认识相关行业里的人。
四爷跟许州握手,谢谢!许教授的消息对于三生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许州摆摆手,有用就行!回头我收集相关的信息,传真也好,邮寄也好,送到您手里。
我是真的很钦佩金总,也真的非常欣赏林工这样的女性。
人跟人的缘分嘛,我现在是有三分遗憾,七分庆幸。
遗憾的是,出现的晚了,错过了林工。
庆幸的是,还能交到你们这样的朋友。
四爷:……好吧!朋友!当然是朋友。
以为去收拾情敌去了,结果跟情敌谈的投机,竟然回家的时候都已经凌晨两点了。
桐桐躺在沙发上睡了一觉了,这才听见外面的车响。
开了门去迎,结果一身的酒气。
她抬手扶了,叫徐斌他们赶紧去休息,何姐、蒋师傅这些人,人家也能踏实的睡个觉了。
把人给扶回来叫坐沙发上,怎么这么晚呀?从来没有过这种情况。
四爷松了领带,接了桐桐递过来的水:没喝多。
那么长时间了,酒喝着散着,能醉到哪里去?谈的有点多,你说的对,此人确实有独到的地方。
看吧!我就说吧。
我倒也不是怕你欺负人家,对这种人,不好下手的。
我只是没想到,你们谈的这么投契。
他提了一点,说是可以以大学对大学,试着能不能促成学术交流。
四爷点头,这个可以试试!但是,他不太懂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桐桐示意他:先喝水,把水喝了再说。
四爷把水喝了,像是他说的主导研究开发的大学,民间来往很难,一定是严格把控的。
在两国邦交不正常的情况,这个事想成是绝对不可能的。
为什么之前跟那个二世祖来往呢?就是因为正常途径做不到。
就算是勉强去了,接触不到咱们想接触的,那折腾什么呢?再叫人给警惕了,反倒是不好。
我其实一直在等,等一个契机。
桐桐坐在边上,给他把水续上,你觉得两国关系正常化离的不远了。
苏国跟美国争霸,在苏国短期内更换了三个领袖之后,国内的形势恶化的比他们自己想象的快的多。
说到底,还是被渗透了。
这已然是在争霸中落了下风了。
这种时候……桐桐低声道,苏国也会想跟咱们修复关系,把倾斜到美国的天平再给扯回来。
对!从战略上来说,美国一家独大对谁都不是好事。
苏国不能倒!两国的关系必然能修复。
桐桐就明白了,你在等修复关系的那天?应该会很快!它熬不住了。
四爷一脸的笃定,再等等,三五个月,最多一年……结果也就是两个月,苏国最高级别领导前来访问。
桐桐一早看到报纸,就急着喊四爷:等到了!四爷急匆匆的从楼上跑下来,报纸上刊登的是访问时间。
桐桐朝四爷挑起大拇指:你能抢老道的饭碗了,这卦算的,准极了。
四爷就笑,说桐桐:给我收拾东西,我今天飞京城,去见黎老。
想把学术交流摆在明面上谈?四爷\'嗯\'了一声:能光明正大干的事,我从不偷偷摸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