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大殿里,除了四爷和林雨桐一问一答的声音,就都没人敢说话。
其实,大家都盼着这是个皇子,大家彼此都心安。
谁知道真的生了个公主。
连殷老二都小心的看四爷的脸色,四爷这会子只顾着高兴了,他急匆匆的掀开帘子,就走了进去。
产房还没有收拾利索,钱氏正在给刚出生的孩子穿衣服。
四爷见林雨桐没事,就低声道:你歇着,我看看咱们家大闺女去。
说着,就伸手接过小衣服,娘,我来。
钱氏哪里敢让他动手,但是四爷是真的会做。
经验丰富着呢。
照顾过三胞胎,年老的时候还照看过孙子,对照顾孩子,他是真心不陌生。
孩子的胳膊跟大人的手指一样粗细,四爷轻轻的给孩子穿戴:我们大公主长的可真俊。
胡说!刚生下来的孩子根本就不可能有多好看。
以前那些剖腹产的孩子,那头的形状最起码还是好看的。
那自然顺产下来的孩子,反倒因为产道的原因,很多都是尖脑袋。
林雨桐刚才就看了一眼,实在是没看出来什么地方特别的好看了。
四爷现在的长相偏于硬朗,而自己的长相也绝对不是叫人眼前一亮的美人。
基因在这放着呢,美能美到哪去?一屋子人看到四爷对孩子的态度,这才道贺。
四爷叫人打赏了一番,回头见林雨桐在吃红糖荷包蛋,就笑道:咱们大闺女就叫掌珠如何?掌珠?掌上明珠。
直白,浅显,但又是最好的堵住下面那些乱七八糟揣测的办法了。
林雨桐就笑:好!就叫掌珠。
当天,四爷就昭告天下,皇家的大公主诞生了。
林雨桐吃了点东西就睡着了。
孩子由奶娘喂了奶,就抱出去给殷老二看了。
我还给我大孙女想好个名字,你怎么就给取了呢?殷老二抱怨的对四爷道。
四爷愣了一下:要不,你老给取的名字,就当小名叫着?也成!殷老二低头看着孩子半眯着的双眼,就道:咱们以后,就叫稀罕了。
叫啥?四爷愣了一下,以为自己幻听了。
稀罕!殷老二重复了一遍。
这还真是——挺好的。
稀罕,少见的,稀有的,珍贵的,喜爱的。
跟掌珠有异曲同工之妙。
成!咱们自己家里,就叫稀罕吧。
四爷说着,就碰了碰孩子的脸蛋。
等林雨桐醒过来,孩子的小名都已经叫开了。
恐怕宫外都已经传开了。
大公主的闺名叫掌珠,小名叫稀罕。
她抚了抚额头,看了睡在一边的孩子。
还真是怕别人不知道自家有多宝贝这丫头,宣扬的恨不能满世界都知道。
见林雨桐醒了,苏嬷嬷才道:娘娘,承恩公夫人来了。
这是说金氏。
请进来吧。
林雨桐坐起来,靠在一边的软枕上。
外面正在下雨,淅淅沥沥的,窗户开着,倒是不那么闷热了。
金氏进来,先看了林雨桐,觉得怎么样?有没有哪不舒服?林雨桐摇头:都挺好的。
生的也顺利,您别担心。
可得好好的养着。
金氏说着,就扭头去看孩子,听说给大公主取名掌珠,稀罕。
我跟你爹,这心里可就放下了。
说着,又絮絮叨叨的说起了做月子的禁忌,把早早准备的孩子穿着衣服又都拿出来给林雨桐一一看了。
知道你这里不用人伺候,我就不留着了。
林雨桐应了一声:家里也离不开您,以后想来就来,家里离皇宫也不远。
金氏又看了一眼孩子:这是自然,不看你我也得来看看孩子。
林雨桐就笑,我还当你不稀罕咱们稀罕呢?呸!金氏瞪眼道:我这是为了你,也会是为了孩子。
咱们女人啊,在这世上不容易。
就是贵为公主……林雨桐看了睡着香甜的孩子:您放心,这孩子会自由自在……若不能叫孩子随心所欲,自己和四爷真该一头撞死了。
孩子的洗三,办的很热闹。
四爷说好的,什么贺礼都不收。
吕先生就道:皇上,臣这次就倚老卖老了。
您叫臣一声先生,可臣这先生给弟子的孩子一份礼,皇上总不能拦着。
方长青就笑道:说句大不敬的话,咱们跟皇上相识于微末,如今只当是亲朋故旧上门给孩子添一份礼,您再推辞,可就见外了。
众人七嘴八舌的,四爷只得笑着应了。
等晚上,林雨桐靠着床上,看着苏嬷嬷在一边盘点。
还真别说,都是好东西。
林雨桐看着抱着孩子的四爷,指着一匣子由玉石雕刻成的花卉道。
四爷瞄了一眼:给孩子收着吧。
你要是喜欢,以后找了好玉石,叫人也给你做。
说着,就抱着孩子在屋里转悠开了。
放着她在摇篮里晃悠就行了,哪里能天天这么抱着。
林雨桐心疼四爷,有这会子功夫,你多睡会。
要不歇在前面,这孩子一哭,你又睡不成了。
不看见你们,我才睡不踏实呢。
四爷将孩子往摇篮里一放,顺便就躺在边上,一只手拉着摇篮,晃悠着孩子。
苏嬷嬷看着一家三口闭着眼睛都睡了,这才悄悄的带着丫头们退出来。
不是亲眼见过,绝对不会知道皇上到底有多稀罕大公主。
亲自给换衣服,亲自给把屎把尿,亲自哄着睡觉。
疼成这个样子,林雨桐专注的做月子,专注的养孩子。
掌珠不算是一个难带的孩子,奶娘也都是预备的,平日里,都是林雨桐亲自喂养。
但除了喂奶和晚上睡觉,大部分时间林雨桐都是见不到的。
殷老二和钱氏天一亮就过来,白天都是他们在照管孩子。
今年的夏天,好似格外的热一般。
还好到了七月中旬,最热的时候,孩子也满月了。
前线还没消息传回来?林雨桐提着食盒去前面给四爷送饭,见四爷看着地图皱眉,就不免问道。
四爷摇摇头,没那么快!他失笑道:至少还得半夜来月,进了八月,估摸着差不多了。
不管好消息,还是坏消息,总会有消息的。
说着,他就指了指桌子上的折子,你看看,这是三郎主持的杂学考试的情况,虽然跟预想的有差别,但也算不错了。
第一次嘛,好好的安置了,也算是千金买马骨了。
林雨桐拿起折子,就不由的笑了。
还真是各行各业的都有。
有木匠,按照三郎的描述做出手动的风扇的。
有铁匠,做出弹簧和螺丝的。
有会制作烟花的,能做出各种图案和字体的。
还有石匠,能一眼认出各种石材,并估计出大小重量的。
有泥瓦匠,看一眼,就能估算是建筑物到底倾斜了大概多少度角的。
各有各的拿手绝活。
最让林雨桐意外的是,还有两个神算子,一边报数,他们一边计算,六七位数都不见算错的。
挺好的!林雨桐笑道:这两个神算子直接给个七品,放在户部的计量司里,也算是有了专长了。
至于其他的,我看不如放在匠作坊里,由大哥领事,叫三郎监管。
看看能不能做出什么东西来。
两位亲王管着,足见重视。
三郎又有好点子,只要提供创意,他们就有了研究的方向。
每年也不过几万两银子的研究经费罢了。
何乐而不为呢。
四爷点点头,我也是这个意思。
这个杂学考试啊,就放在匠作坊,由三郎管着。
一年四季,有人想考,就叫他考。
只要三郎认可这人的能力,都可以留下来。
回头我跟三郎交代一声。
总有一天,能成了规模的。
现在还有许多人只怕根本就不信皇上真的会给他们官做。
有几个成功的例子以后,就能吸引更多的人了。
四爷说着,就拿了另外一份折子:你再看看这个。
还是三郎的!林雨桐就失笑,还真是不可小看了。
结果折子上说,请求朝廷专门拨一笔资金,将手动风扇投入生产。
这些工坊,可归在户部或是工部名下。
林雨桐就道:那就赏这个第一个做出来的工匠纹银百两,另外赐宅子一座。
准了三郎所请吧。
虽然不见得能盈利多少,但总得迈出第一步。
四爷看了一眼在一边整理文书的方长青,都记下来,按照皇后说的办吧。
不想给三郎的旨意还没有下下去,三郎就进宫了。
臣是来请旨赐婚的。
三郎进来,开门见山的直接说了这么一句。
可林雨桐和四爷却懵了。
求赐婚?谁家的姑娘啊?一点都没听说。
怎么……怎么这么突然?林雨桐开口问道,谁家的名媛?三郎苦笑一声:还没看好人选。
没看好人选叫咱们怎么赐婚?三郎抬头:反正,皇上和娘娘看着给赐个人吧。
臣这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