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天方听亲卫进来禀报,说是林如海林大人家的公子前来拜访的时候,还有些惊讶。
那林海不是说只是几个下人带着孩子吗。
这林如海上辈子好似只有一个闺女。
怎的如今倒冒出来儿子了。
他上辈子一直在南边沿海,也没回京。
这些也不过是听别人说过一些,听过也就罢了。
倒是从来没往心里去。
从来没有过交集的人,很难留下印象。
若不是南安王一意孤行最终战败被俘,选了贾家的女儿充作郡主和了亲,他都不一定能记得住有这号子人。
更别提人家家里的事了。
这辈子自己不想在南边耗着,再被一群蠢蛋给拖累死。
这才想办法回了京城。
难道是自己接了这趟差事,改变了林如海的命运。
因为此次自己速度快,对方还没来得及下死手吧。
那么,林如海的子女跟着受益,倒也说的过去。
这么琢磨了一回。
心倒是安定了下来。
再想想,这能前来拜访,就证明年纪已经不小了吧。
怎么林海还说是孩子呢。
可见是做父亲的不放心吧。
顿时心里就不是滋味起来。
他孤家寡人一个,娘老子一个不在,连个亲近的三大姑八大姨都没有。
心里倒生出许多的羡慕来。
请他进来。
闻天方叹了一口气,放下手中的书,想了想才道。
既然答应人家家里的大人要照看这几个孩子,就不能推脱了。
看看是不是有什么难处,省的误了事。
林雨杨进了船舱,就见到一个身高七尺,面膛有些黑的男子,年纪应该在十七八岁,但明显看着异常的成熟稳重。
这就是靖海伯吗。
如此的年轻!他收敛脸上的神色,躬身行礼:见过伯爷。
闻天方一瞧,竟然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子,还真就是个孩子。
他飒然一笑,让林雨杨坐下,才道:可是有什么难处,尽管说便是。
林雨杨赧然的一笑:我们姐弟原本不知道父亲有此安排,是上了船才听管家说的。
一路有伯爷照看,小子这心好歹踏实一些。
说着,就示意林平将食盒送上,这是家里自己做的,比沿岸买的吃食,胜在干净。
聊表谢意,千万别嫌弃简薄。
不送金不送银,送来一个家常的食盒。
这就是连拒收都不能了。
闻天方愕然了一瞬就收下了,那就多谢了。
两人第一次见面,浅谈了几句,林雨杨就提出告辞。
闻天方将人送到了甲板上,直到看着他上了林家的船,才转身回来。
吃食的味道不错,比船上的厨娘手艺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最近能吃的荤腥,也就是江里打上来的鱼了。
靠岸补给,能采买到的也十分有限。
像是如此可口的,还真没有。
林家的船上,到底几个孩子。
闻天方问侍卫道。
林大人有一子二女。
听说那位大姑娘和刚才那位少爷,是才认回来的。
那侍卫将扬州关于林家的八卦,说给闻天方。
那边林雨桐和林黛玉,也津津有味的听着林雨杨说着关于这位靖海伯的事。
……这么高!林雨杨站起身,抬着胳膊比划。
十分的羡慕。
男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纪,就羡慕和向往别人的身高了。
林雨桐笑道:你每天多吃一碗饭,没事的时候,叫跳着伸手够门框上方。
要不了三两年,你也那般高了。
林如海本来就高,记忆里两个姨娘都是十分高挑之人。
没道理她和弟弟长不高啊。
男孩子到了发育的时候,长个子跟抽条似得,好似一夜间就拔高了。
林黛玉在船上跟长兄和长姐相处,如今也算是熟了。
从不知道看着稳重的兄长,也有十分幼稚的一面。
她笑道:我今儿看着哥哥吃饭,是不是能多吃下一碗。
饶了我吧。
林雨杨笑道:姐姐整天看着我吃饭,再来一个盯着的人,我哪里还敢动筷子。
林雨桐瞪了一眼,这孩子或许是小时候苦日子过怕了,如今越发厌恶素菜,偏爱肉食了。
这样营养不均衡。
就犹如林黛玉一样,见了肉恨不得就躲。
完全是两个极端。
都不许挑食。
林雨桐在船上的主要任务就是看着他们吃饭。
有人作伴的日子,并不难过。
有闻天方的照顾,一路也还稳妥。
林雨杨拜访了几次,两人也算是熟识。
刻意结交算不上,但是彼此有个交情,再见面也好说话不是。
这都是林雨桐吩咐弟弟做的。
对于红楼中没出现过的这么一位人物,就不意味着他不重要。
红楼里关于贾家之外的叙述,都极为含混。
而林雨桐却深刻的知道,这个世界并不是只有贾家的。
总的来说,这一路走来,也不是没有收获。
除了结交了这么一位天子的近臣信臣,姐弟俩跟林妹妹,也算是熟悉了起来。
等到了通州的码头。
就有贾家的下人来接。
这次来的倒是贾家有头有脸的人物,赖大家的。
林雨桐没有见,只让平嫂子去打发她。
尽管会住到贾家,但并不妨碍自己先回林家的宅子。
宅子年前就让人收拾了。
住人还是可以的。
宅子里留了下人,如今也在岸上等着。
姐姐。
林黛玉有些紧张,咱们不去外祖家吗。
哪里有拖着行李,带着一船的下人去亲戚家的道理。
林雨桐安抚道。
外面,平嫂子看着贾家带来的几顶轿子,眼里闪过不屑。
真把自家小主子当成了打秋风的不成。
她皱着眉头,为难的道:这一整船的行李,也得容我们搬回家啊。
难道林姑老爷要回京不成。
赖大家的吃惊的问道。
要不然怎么会搬家。
平嫂子一笑:哪里就回京呢。
都是小主子们惯常用的东西。
赖大家的就有些咋舌。
一时倒是难住了。
这时,从船舱里出来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郎,一身织云锦的袍子,披着狐皮的披风,头上戴着白玉的发冠。
长得眉清目朗,端是出彩。
都说家里的小爷宝玉如何生的好,可如今见了这位,才知道什么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就见那小爷吩咐林家接人的下人搬行李,不一时又有一队兵卒过来帮忙。
就见那少爷笑着同一个身穿伯爷服的男子说话,看起来极为相熟。
让这一队人护送你们一程吧。
闻天方对林雨杨道。
林雨杨看了船舱一眼,这官兵都是要押送税银的。
这把人抽掉出来,万一出了差错,不仅连累了这位伯爷,自家也落不到好啊。
这事他还真不敢拿主意。
闻天方见了林雨杨的动作,下意识的朝船舱看了一眼。
只瞥见仓房门口一双镶着珍珠的红色绣鞋和一截天青色的裙摆。
林雨桐见人看过来,赶紧往里躲了。
既然人家已经发现了,又是善意的帮忙,她也没有拒绝,直接出声道:那就多谢伯爷了。
又扬声对弟弟道:伯爷自然是以公事为重的。
这队帮忙的兄弟,只怕是伯爷的侍从。
你谢过伯爷的好意就是了。
林雨杨这才恍然。
这随从只负责这位伯爷的安全。
如今调他们干什么,都是闻天方的私事。
他躬身行礼:那就多谢了。
闻天方深深的看了一眼船舱方向,这姑娘大概就是林家的长女了。
倒是个聪慧又通透的人。
说好了等安顿好林雨杨会上门拜访,两人客气了一通,就此作别。
那赖大家的想过来搭话,林雨杨只做不见,回了船舱。
不一时,扶了一个天青色衣裙带着帷帽的姑娘出来。
后面跟着的人,被紫鹃搀扶,赖大家的就知道这是谁了。
前面那位就是林家的大姑娘。
后面的就是林黛玉了。
她想上前,但林家的下人层层叠叠,她根本就靠不过去。
直到看着人上了马车,她才凑到马车前。
给大姑娘请安了。
赖大家的在马车外福了福身,笑道:老太太正在家盼着呢……林雨桐不跟她啰嗦,直接道:刚来京城,还没有进家门。
等收拾妥当了,就去给老太太请安。
赖大家的一急,不过还没等她说话,就见又有几个体面的妇人被带了过来。
这一听还了得,居然是张学士府上的人。
舅爷爷身体还好。
就听那位大姑娘如此问候。
她这才恍然,张老大人是林姑老爷的舅舅。
看来这林家在京里也不是非贾家不可。
看着林家的车队浩浩荡荡的走了。
赖大家的才恍然,这得赶紧回去跟老太太说说。
贾家的众人被老太太唤来,只说有远客到。
贾宝玉喜得无可无不可,不停的着人打听走到哪了。
不想等来却只有急匆匆的赖大家的。
怎么。
船没到吗。
贾母急忙问道。
王夫人嘴边闪过一丝嘲讽的笑,这般急巴巴的,也不见得人家领情。
这不是就叫人给撅回来了。
贾宝玉顿时就变了脸色:定是这老奴又出去作威作福,惹恼了林妹妹。
所以,她就不来咱们家了。
这都是什么昏话!赖大家的一口气差点没憋的晕过去。
这贾家上下,还没谁这么不给自己脸面。
王夫人眼里的戾气一闪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