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云三娘人在哪呢?宋承乾站起身来,问道。
李石哪里还敢隐瞒,就道:晚了,殿下。
人已经剃度了。
我问你,人在哪呢?宋承乾边往外走边道,你还真是下面没了那东西,你就不知道女人的心思了。
别小看女人。
我再告诉你一次。
靠着她们成事可能艰难了一些。
但是她们要是狠下心来,想毁了一件事,那我告诉你,那太容易了!这不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吗?李石不服气的嘟囔了一声。
不指着她成就咱们的事。
只要她不叫别人成事不就行了。
这世上就没有不能用的人。
端看怎么用了。
宋承乾说了一句。
李石紧跟在后面,知道宋承乾这是要出宫,就赶紧把披风递过去,道:今儿有些凉,又开始下雨了。
殿下将衣服穿好。
宋承乾看了外面的天,就道:不用!李石焦急的道:不行,会着凉的。
要的就是着凉。
蠢蛋!宋承乾嘟哝了一声,眼看要出东宫了。
李石又道:殿下,您还禁足着呢。
他建议道:我这就去请旨意去。
不用!今儿抗旨一回。
宋承乾淡淡的道。
李石终于有点回过味来了。
这事叫自己给办砸了。
如今殿下眼里没有着急之色,那就是说,殿下在意的并不是云家的三姑娘本身。
而是要朝众人表达一种态度。
今儿,这又是抗旨,又是淋雨,不就是一出苦肉计吗?跟云家三姑娘这一手釜底抽薪和苦肉计放在一起的连环计比较,可不是异曲同工。
主仆二人刚出了宫门,迎面就是大皇子平亲王宋承平。
他怒气冲冲的从马上下来,三两步就跨了过来。
李石要上前阻拦,被太子给暗暗的拦下了。
宋承平一把揪住太子的衣领,周围的人都吓呆了。
李石忙道:平亲王,你敢犯上!他敢抗旨,我就敢犯上。
宋承平没看李石,也没看周围任何人,只盯着宋承乾一字一句的道。
大哥,想怎么样。
宋承乾嘴角一挑,问道。
宋承平附在宋承乾的耳边,小声道:不是要算计吗?成了这样,你还要怎么算计。
三娘若是有什么不好,咱们俩没完。
这真不是我算计的。
宋承乾认真的道:我发誓,这不是我算计的。
你以为我会信你?宋承平呵呵一笑,就道:这天下可不止你一个聪明人。
想叫别人死心塌地的办法很多,你这样未免太下作。
北边已经乱了,大军压着边境线,战事一触即发。
我这时候,不想着安稳,还折腾什么。
宋承乾看着宋承平道:有人盼着乱!但这人不是你,也不是我。
你不希望三娘出事,我不希望这时候出现任何动荡。
大哥总说天下的聪明人很多,我想,还真有比咱们兄弟都聪明的人。
是谁?宋承平眼睛一眯,问道。
我也不知道会是谁?宋承乾眼里闪过一丝冷意,我比你更想知道这人是谁?宋承平慢慢的松开宋承乾的衣领,还细心的帮他抚平。
你最好说的是实话。
是实话。
宋承乾微微一笑道:我要去找三娘了。
大哥让一让。
一句话,又叫宋承平拳头握紧。
宋承乾翻身上马,扬鞭而去。
心里却道:这莽夫比以前可长进多了。
李石跟在宋承乾后面道:平亲王不会跟皇上告殿下的状吧。
不会,他也是跟父皇去闹的。
再说了,父皇也不会罚我的。
他心里也正恼着呢。
御赐的婚事,这么被人戏耍,心里不知道怎么恨呢。
宋承乾失笑道。
刚出了城门,天上就飘起了雨丝,风刮在人身上,还真是有些冷。
殿下,这不行。
太冷了。
李石又道。
啰嗦!宋承乾吩咐李石,叫暗处跟着的人都离得远些。
李石心里暗自懊恼,要是知道事情会发展成这样。
刚发现流言的时候,他就该禀报的。
如今悔之晚矣。
也不知道这云家三姑娘身上,有什么值得殿下如此的。
念慧庵。
掩映在嫩绿的枝芽中的念慧庵,在宋承乾的眼里是极为陌生的。
怎么能给她剃度呢?宋承乾语带埋怨的对这庵堂的师太道。
这姑娘进来,就自己将头发都绞了。
不答应她,又能如何。
在别处,倒不如在此处更方便呢。
那师太就小声道。
宋承乾无奈的点点头,道:人呢?换了一身衣服,如今就在大殿里跪经呢。
师太指了一处大殿,道。
宋承乾这才摆摆手,将人都打发下去。
自己抬脚往大殿里去。
三娘一身灰色的尼姑打扮,头上戴着一顶同色的小帽。
显然,这一头的青丝,真的被剃去了。
一张如芙蓉一般的容颜,在这身打扮的衬托下,叫人瞧不分明。
三娘!宋承乾心里还是被震撼了一下,你……有什么事,就该叫人告诉我一声。
咱们商量着办。
你这是何苦。
还真舍得弃我不顾。
也许被逼到了墙角,三娘此时比任何时候都清醒。
殿下,何必强求呢。
以前是我看不破,强求了。
殿下请回吧。
东宫里还能有一个无发的侧妃不成。
你睁开眼睛来看看我,再说这些话也不迟。
宋承乾站在三娘的身前,看着云三娘。
这姑娘长相艳丽,穿着什么也遮挡不住她的美貌。
柳叶眉,一双桃花眼。
那闭着的双眼,眼皮颤颤巍巍,要睁开又不敢睁开的,那浓密的眼睫毛,仿佛还挂着没擦拭干净的泪水。
挺翘的鼻子,嫣红的嘴唇。
无一处不美。
好端端的一头青丝,她也下得去手。
三娘!宋承乾呼出一口气就道:你是不是恼了我。
云三娘捏着佛珠的手一紧。
恼了他吗?也许吧。
宋承乾将云三娘的小动作全都看在眼里,才道:你可知道,战事马上就要起了。
辽王……父皇本来是打算将他长留在京城的。
可也因为北边不稳,不得不放他回去。
你是个聪明的姑娘。
这放了辽王回去,无异于放虎归山。
但没有这头猛虎的震慑,还真不行。
我是一国太子,我的大部分精力,都得放在国事上。
不管父皇愿意不愿意叫我接触政、事,但是一国太子该有的责任,该干的事情,我从不推诿。
我不可能像是别人一样,陪着你花前月下,想着你是不是不开心了。
我需要你能够独挡一面。
在我这里,没有什么家事,只有国事。
我希望你能挑起担子,而不是遇事就退缩。
你此次的做法,可谓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如今,你还要继续下去吗?你该知道的,能做成这事的人家,多半都是想家里出个太子妃的人家。
这样人家的姑娘,我敢相信吗。
我希望你在我的身边,防着这些别有用心的人。
你对于我来说,是不一样的。
自己对于他来说,是不一样的。
这话真的很动听。
三娘抬头看了一眼宋承乾。
见他衣衫轻薄,而且已经湿透了。
看来他说的话,也未必就是假话。
这是真的着急了。
想到这里,就不由的皱了皱眉,道:殿下,还是找见静室,先将衣服换了吧。
宋承乾一副恍然状的低头看了自己的身上一眼,出来的急!不耐烦下面的人啰嗦。
三娘点点头,心里涌起暖意,就道:还是先换衣服吧。
宋承乾见她坚持,就心里一松。
好!我不换了这衣服,却反叫你担心了。
我还是听你的话吧。
说着,只叫了李石进来。
李石就道:奴才跟着主子出宫,没有带备用的衣服来。
这是侍卫们路过街上随便买的。
殿下凑活吧。
成了!你下去吧。
宋承乾挥挥手,叫李石下去了。
等李石退下去,宋承乾看了三娘一眼,就解了衣服,道:找什么静室。
这里就咱们两人,我在这里换就罢了。
你听,外面的雨又大了。
三娘连忙背过身去,从脸到脖子都染成了粉红色。
宋承乾只做不知,哆哆索索半晌,就道:这哪里挂住头发了,三娘帮我瞧瞧。
三娘只不回头,道:我叫了外面候着的人来伺候吧。
我都穿好了,你搭把手就好。
宋承乾好整以暇的道。
三娘一扭头,就见宋承乾光着膀子笑嘻嘻的看她。
哎呦!三娘的脸都烧了起来,赶紧回过身。
宋承乾一笑就把衣服递到三娘的手里,道:我从小到大,就没自己穿过衣服。
快过来帮忙。
叫外面那些人看见我衣衫不整的跟你在菩萨面前,就不好了。
三娘的心神,确实被他扰乱了。
她勉强稳下心神,才转身过去,将衣服往他身上套。
男子身上特有的气味铺面而来。
她不敢抬眼,只能靠着摸索。
等摸到人的肌肤上时,赶紧又缩了回来。
突然,身子被宋承乾抱住,它低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三娘,跟我回去吧。
三娘的心跳的如同鼓锤,她压下已经到嘴边,就要答应下来的话。
慢慢的推开他,轻轻地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