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2025-04-03 17:24:43

呼啦啦一场大雪,铺天盖地而来。

但整个盛城的街道,却基本没有积雪。

有数不清的辽北军,在大街小巷清扫。

更有许多的百姓,自发的一起参与进来。

今天,是辽王下聘的日子。

明白是辽王娶妻的日子。

因为冲喜,时间安排的极为紧凑。

别院里堆着辽王府送来的聘礼。

这些聘礼,别说是娶一个王妃,就是太子娶太子妃也够了。

但金家的人,连面色都没变一下。

云家远的随从金甲,跟着送聘礼的一起去辽王府,看看那边准备的地方怎样。

这嫁妆过去总要安置好的。

沿路看着满城欢庆的情景,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感慨的。

这至少证明了辽王在辽东的治理是非常得军心和民心的。

越是靠近辽王府,街面上越是干净。

甚至有许多百姓将自家过年挂的大红的灯笼给挂了出来。

整个盛城,真的好像是要过节一般。

辽王府位于盛城正中心。

但占地实在说不上大。

外院占地倒是比内院大了很多。

前面三进都是外院,后面两进才是内宅。

中间隔着一处园子。

如今被大雪覆盖,也看不出什么模样。

倒是种着几行梅树,如今梅花开的正好。

满院子都是香气。

辽王府里的管家是抚养辽王长大的老太监常河,他陪着金甲看内院。

都收拾好了。

里面是重新粉刷过的。

家具都是现成的,里面的摆设也一应俱全。

金甲知道这位老太监在辽王心里的地位,所以,对他还是很客气,甚至带着尊敬。

但是看了地方,还是不由的皱了眉,不是我要为难府里,实在是这地方摆不开。

再加上天不好,这嫁妆该往哪里摆啊?这辽东两进的院子其实比其他地方的院子更大。

光是厢房,就接近整整二十间。

还算正房。

正房一进门就是待客的外厅,再往里,才是家常用的内厅,内厅的两侧,连着东西两个屋子,屋里连书房都带着呢。

再加上附带着暖阁,外面还有角房。

这样的格局,就算只有两进,也算不得小了。

至少就顶的上辽王府的库房。

这么大的地方,还搁不下?金甲里里外外的查看了一遍,就建议道:这样吧,将这屋里原有的东西,先收了。

等嫁妆进来,边往里面进,边往里面归置。

要是有库房,先收拾一个库房,要真是还放不下,只能往库房里放了。

常河一愣,有这么多嫁妆?不能吧。

金家的船连同人靠岸的时候,自家的人在呢。

正是因为心里有谱,才这么安置的。

可如今怎么听着,这船上的不是全部。

那些当然不是全部。

从赐婚的旨意下来,金家都已经开始往辽东分批运嫁妆了。

五娘看着眼前的嫁妆单子,摇摇头,实在太多了。

云家远笑道:这才多少。

老叔一个劲的说少了。

他笑道,你看着里面的珍宝玉石多,其实对咱们,那真没花费多少。

老祖在的时候,就买下不少矿山。

就拿那些翡翠来说吧,在突浑境内,就有好几座矿山,石头里开出来的东西,不花银子的。

这价值不是这么算的。

五娘摇摇头,这珍珠玛瑙玳瑁碧玺,都是整箱整箱的。

我三辈子也用不了这么多。

那就留着给我外甥女当嫁妆。

云家远又从怀里掏出一个匣子,这是娘临出门叫我给你的,你收好吧。

是老祖留下来的匣子。

里面放着军符的模子。

五娘没有拒绝,她明白娘的意思,这东西不定什么时候,就有了大的用处。

另外,金家在辽东的人,你归你调遣。

如果你遇到危险,这些人就是死士。

云家远将印信给了五娘,收好。

这些人,我不会叫他们参与到其他的事情里面去的。

云五娘跟云家远保证。

云家远点点头,你的安全重于一切,这是娘的意思,也是我的意思。

老叔连同其他人,也是这么看的。

第二天,大雪竟然停了。

太阳露出了头,阳光照在雪上,满世界都亮堂了起来。

因为是冲喜的由头在前面,城里的探子,肯定都盯着呢。

宋明远是不能亲自过来迎亲的。

天没亮,辽王府的唢呐仪仗就出门了。

紧跟着,一抬抬嫁妆,就绕着盛城,往辽王府而去。

街道有辽东军戍守,百姓站在两边,边看热闹边赞叹。

都知道辽王娶了为出身了得的王妃,但没想到这王妃的嫁妆那么丰厚。

光是家具,就抬了半天,紫檀的一套,黄花梨的一套,拔步床看着就是个移动的大房子。

衣裳布料,玩物摆件,金银玉器,皮毛药材。

无所不包。

而辽王府的聘礼,更是一点都没留的,全部又带了回去。

这位新王妃的背后的财力,真是叫人不由的不诧异。

云五娘坐在梳妆台前,自己上手,给自己画了一个大妆。

花冠戴在头上,让她整张脸都闪着亮光,身上的火红的嫁衣,金色的珍珠用金线镶在身前,正是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

外面太冷,一件火红的狐皮披风穿在身上,那柔顺的毛衬着她的脸莹□□嫩。

盖头上绣着龙凤呈祥,流苏的四角坠着夜明珠,五娘觉得,这夜明珠都比自己诱人。

等盖头盖在了头上,上了花轿,云五娘才真有了嫁人的感觉。

一路晃晃悠悠,她倒是不着急。

这迎亲的花轿,里面挺暖和。

小抽屉里还放着小碟子,碟子里放着点心蜜饯,是给自己垫肚子的。

轿子在城里绕行,外面是喧闹之声,想来看热闹的人一定不少。

走了有大半个时辰,才停了下来。

宋承明一脸苍白的被扶着出来,得有两个人架着才能走。

也不知道是怎么弄得,脸色苍白,眼窝深陷。

外面的百姓看见宋承明,一时就欢呼了起来。

前几天还听说辽王病重,昏迷不醒,没想到今儿,在人的搀扶下也能起床了。

这就是好转了吧?至少证明冲喜还是有用的。

云五娘觉得轿子一震,轿门就被人一脚撞开了。

紧接着,外面伸进来一只手,干净,修长,有力。

云五娘将手递过去,他就一把拉住了,还在手心里挠了挠,示意他没事。

当然知道你没事!五娘轻轻的哼了一声,只有身边的宋承明听见了。

云五娘这一现身,只一身的嫁衣,就叫周围响起一阵抽气之声。

这就是一个移动的金库啊。

宋承明心道:光是这身嫁衣,他都得给府里多调百十个护卫来。

当然了,好看也确实是好看。

只是这好看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将新娘子接进去,宋承明还是坚持自己拜堂。

然后将一切交给下面的人处理,他跟着新娘子进洞房了。

毕竟他是重伤之人,谁还能要求他陪客不成?屋子里已经归置好了。

云五娘被安置在床上坐了。

宋承明将人都打发下去,才掀开了五娘的盖头。

五娘抬头,宋承明眼里还真是划过一丝惊艳。

还行吗?五娘指了指他的胸口。

宋承明往后面一靠,还没那么脆弱。

云五娘也没那么些讲究,直接起身,将身上的大衣服都脱了。

你去暖阁的炕上躺着吧。

说着,就直接过去,伸手扶宋承明起身,给他将外面的衣服都脱了,叫他光着膀子,只穿着里裤裹在被子里。

宋承明调笑道:这么急着洞房?嘴上还能花花,要不是看他身上都是汗,脸也是真白了。

还当他真没事呢。

五娘不由的白了他一眼。

香荽就在外面伺候,云五娘扬声道,下两碗羊肉面来,就别整那些席面了。

吃的舒服最要紧。

香荽应了一声,不一时,就端来两碗热面,奶白的羊肉汤,一根根金丝面纤细,上面撒着香菜末。

切了一盘红油牛肉,一盘子烤好的鹿肉,一盘子凉拌三丝,一盘子蒜泥茄子干。

紫茄已经叫了常江来,将宋承明家常穿的袍子拿了进来。

这是王爷的?紫茄拿着手里棉布袍子,问道。

常江楞了一下,是啊!王爷家常的衣服就是这样的。

说完,他才猛然醒悟,脸色有点红了。

毕竟这棉布的衣服,小地主家都已经不穿了。

香荽瞪了紫茄一眼,就接了过来,面无异色的给云五娘送了进去。

云五娘只看了一眼,顺手拿在手里,转身扶宋承明起来,给他穿上。

香荽出去,开始翻箱倒柜,将咱们的人都叫起来,赶紧给姑娘和咱们自己,先做几身简单衣服出来。

紫茄小声问道:辽王府至于这么穷吗?春韭接过话,这有什么?跟将士同甘共苦不是说说的,这跟钱财无关。

按香荽姐姐的话做吧。

一路上姑娘宁愿啃干粮也不愿意搞特殊,姑娘的态度在那里放着呢。

紫茄叹了一声,咱们姑娘这个日子……少啰嗦。

香荽翻出几匹大红,紫红,水红,桃红的细棉布来。

先用这些吧。

大婚是喜庆的事,这颜色也还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