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金爸这种的, 跟孩子怎么解释?解释不了!也不想解释。
等他们大点了,不用解释就能明白。
于是,孩子们心里就觉得家庭关系有点迷。
跟大姑那边亲近吗?挺亲近的。
可大姑的爸爸并不是爸爸的爸爸。
这就导致了慢慢的, 孩子真的跟孙国威更亲近起来了。
而且姚曼是真心大, 孩子说要过来玩,她就把孩子往过一扔, 不管了。
孩子在家小住三五天是正常的。
这孩子来了就是二叔婶婶的叫, 然后叫着叫着, 孩子的印象里,这就是二叔和婶婶吧。
林砚甚至都觉得,是不是大伯跟孙爷爷的姓,爸爸跟奶奶的姓。
林墨摇头, 那要是这样,孙爷爷就是爷爷……不是孙爷爷……好像也有道理!然后林砚又拿班里的同学举例, 杨天他妹妹姓周, 他说他妈妈带着他嫁给现在的爸爸, 然后生了妹妹……意思是,这个同学跟他妹妹是一个妈妈生的,但不是一个爸爸的。
林墨觉得这个话有点道理,那一个妈生的也是兄弟,对不?对的!他们自以为了解了真相, 对孙国威超级亲近。
估计孙勇平也没跟孩子细说过关系, 他也觉得这边大概是有某种血缘的,真就不见外的很。
可长时间了,林雨桐突然发现, 林砚把孙国威叫大哥,把林墨叫哥。
林墨把孙国威也叫大哥, 孙国威反过来把这俩叫老二老三。
她:………………干脆找四爷:孩子的认知全错了。
错了就错了吧!长大了自然就知道了。
长到多大算是大?四爷觉得,好歹得等到孩子上了中学再说。
说的时候,好似孩子上中学是特别遥远的事,可回过头来,也不过是一个眨眼的工夫。
一个眨眼,小升初该择校了。
择什么校?林雨桐直接就镇压,不去一中去哪?一中不是当年的一中了,如今的规模,在全省内,都属于其中的佼佼者。
这些年依靠科研,只是教辅之类的材料,别管是线下还是线上的,都发展的很不错,在国内的教辅书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那是稳稳的。
如此赚回来的就是钱呀!有了钱了,校舍翻新就不说了,分校设立了好几个,但最好的当然还是本部。
市一中后面的城中村到底是拆迁了,里面的小区划给一中,成了其附属的小学。
从原来的名不见经传的农民工小学,如今也成了争先抢着要入校的。
如此带来的好处就是,当时的小学占地,全都划给一中了。
一中统一规划,又相互置换土地,把学校连成一个正片。
为了接送孩子方便,不造成拥堵,新校区设计的相当先进,地下车库和空中广场车库并行,特方便。
老校长完成了当初的设想,退了。
老周在副校长的位置上,这几年也到了退休年限了,也给退了。
去年新校长到位,空降来的。
人家一来,就推荐林雨桐,把林雨桃给提上去了,成副校长了。
不知道的人呢,就说人家新校长相当敢用人。
可其实了,林雨桐掌握的是学校最重要最有话语权的部门,谁能弄来钱,谁就是老大。
哪怕不是副校长,谁敢小看了吗?现在成了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就真的比以前更好吗?可没法子呀,新人上台,钱袋子不可能叫旧人捏着的,腾地方是林雨桐预料之中的事。
而且,也该换地方了,她也是顺势而为。
就像是老周说的,你不能在这个地方一直呆下去了。
你已经把最重要的工作做了,且做到了最好,你只要在这个学校,谁都不能否认这一点。
可接任的人就很难了,做的更好,那是应该的。
你把路都铺好了,做好是本分。
可若是做不好,那不是你的问题。
老周是顾虑各种的考试改革不停的推进,对教辅这个行业,其实是很难把握节奏的。
新校长想叫自己腾位置,但能一次性把事情办成了,肯定是老校长和老周都出力了。
两人是在最后,再推了自己一把,把自己推了上去。
她是一直特别听老师的话,老周怎么安排她就怎么做,什么都做的很好。
到了现在了,以自己这个年纪,到了这个位置上,可以说真就是这些师长临走硬生生给托举起来的。
你说你不去?那不可能!还是得去的吧。
这俩崽子还想朝其他地方扑腾,扑腾什么呀?现在这择校可不比以前了,以前的民办学校从三四月份就开始选拔考试了。
现在早禁止了!就是按照片区划分的。
自家的学区就在市一中的学区之内,跑什么呀?现在这一部分择校,多是特长生。
允许招收一部分外区的特长生。
因为一中的艺术楼,如今特别有名。
因为当年的艺考生里,出去了几个一二线的小花小生,还有比较出名的主持人,这影响力大了,就很不一样了。
都知道一中这边的艺术特长教育特别成功,政策上呢,也多有倾斜,很多想来一中的孩子,都是想走特长生的路子进来。
别管是比文化课,还是走艺术生特招,哪个学校比一中更优?林墨和林砚小学毕业,身高一米六八,一直发育很均衡,谁也没把谁落下。
长的嘛,五官还是很想象,但两人的穿衣风格和气质既然不同,熟悉的人打眼一看,就能分出谁是谁。
带着俩买衣服,很简单。
往商场一站,林墨很随意,黑白灰,超级简单百搭的颜色就可以了。
他的衣柜里自打上了四年级自选衣服开始,就一直是这一款的。
林砚不一样,他喜欢一切明亮的颜色。
去买鞋吧,运动鞋放了那么一面墙,不到店里,远远的看见店里一双橙红色的颜色,在这一面墙上显得格外的瞩目。
林雨桐都不用问,一进店就指了一双跟上一季买的白鞋稍微有些差别的白鞋,这个拿一双40码的……然后林墨自觉的跟着小姐姐去试鞋了。
林砚举手,妈――妈――我看上……知道!林雨桐指了指那双闪亮的橙红色,那个最新款的,就那个颜色,也是40的,拿一双……林砚就乐了,是吧!妈,你也觉得那双最好看吧。
嗯!穿着那双鞋,你站操场上我只一眼就能瞧见你。
试好了,没问题,都能穿。
那新鞋就上脚了,不再往下换了,把旧鞋带回去吧。
他们现在的旧鞋,大伯娘要呢。
她就是大脚,本来就穿三八的鞋,如今不是胖了吗?三九的能穿,四零的垫着鞋垫也可以。
关键是这俩小子的鞋都是好些,没咋穿就小了。
给别人也没人稀罕,大伯娘要了,那就给了。
鞋买了,对林墨来说就可以了,能打道回府了。
可林砚不行,新品有一件亮蓝的,闪着暗纹星星的短袖,妈――妈――那件好看吗?那么亮闪闪的蓝?想要就给你买吧,但是我提醒你,在学校穿的机会不多。
一年好几身校服,春夏秋冬都有。
在学校就是校服,你买那回去穿不了几天就又小了。
林砚一脸的痛苦跟纠结,……穿校服一点都不人道!应该每周有一天展示日,每个人都穿自己喜欢穿的……少废话,要买就买去!那算了!林砚四处的看,抓了一顶粉色的运动帽扣脑袋上,这个不禁止我戴吧?嗯!如果你觉得有必要在教室里扣着一顶帽子,那就买吧。
林墨看了看,对不需要的东西他懒的买,倒是挑了几双黑白灰的运动袜,这个得买。
林砚瞧见了,把各种颜色的都挑了一双,彩虹袜一样。
林墨转脸又去选书包,中学生的书包得大点,在这里买的比较结实。
他选了一款黑色的,比较耐脏,看着也很上档次。
而林砚眼睛一亮,这个是可以带到学校去的,他指了指放在最上面的那个颜色,黄绿色的,我要那个……橙红色的运动鞋背一黄绿色的书包,你这个颜色搭配的太美了!四爷一看他家儿子选回来的东西就皱眉,这实在是不符合四爷的审美。
但四爷也不强迫谁都能具备跟他一样的审美素养,这东西是与生俱来的,学不来的。
就像是桐桐,她现在的审美境界提高了吗?没有!只是见识的多了,知道什么好看而已。
她要是懒的折腾,就是林墨这样的,简单不出错就OK。
要是她折腾起来,她只是知道花开富贵万紫千红有点俗,得避免而已。
因此,带孩子买东西,他是尽量少去。
买回来了,他尽量少看,不发表意见。
等穿到身上了,他觉得,冻不着冷不着,没光着屁股出门这就可以了,不用要求那么高。
反正长的也不磕碜,又是俩小子,怎么着都成吧。
林砚没有丝毫被鄙视的自觉,也知道在爸爸那里得不到这方面的夸奖,马上拿去给姥姥姥爷看,……是不是特别好看,我背着这个包,您接我的时候别管多少人,您是不是一眼就能看的见我?一看见我,您是不是就不着急了……小嘴一吧嗒,一件事他能夸出八个好处来。
林妈的审美都被带偏了,是好看!亮亮堂堂的,多好的。
又问,你哥哥买什么了?我哥哥总怕人把我们俩弄混了,什么都选不一样的。
这个理由是第一次叫他们选东西的时候,林墨告诉林砚的。
林砚深信不疑到如今,其实还有一个米色的,但是那个以碰就脏了,我哥没选。
林妈:………………这么自信的认知,她还是不要打破了,没事,你哥让给你的,你就拿着吧。
嗯!我哥真是老好了,可多东西都是让着我的,从小到大都是。
显摆完了,拎着东西三两步窜到楼上去了。
老林乐呵呵的看着林砚平安的上去了,这才扭脸看自家闺女,上了你们学校,这分班的时候是不是跟老师说一下,把哥俩分一个班……为什么非要绑在一起?初中又不分重点班不重点班,都是一样的。
按照成绩高低依次往过划拉的。
不可能把高分的学生放在一个班的。
最初的分班都是随机的,连个成绩都不会有。
好坏全凭运气的。
分好班了,老师才抓阄呢,看谁带哪个班。
林妈就觉得,你说你这妈当的,真不管?真不管!现在这中考比高考可难多了!你说你这当妈的,真是放心!林妈絮絮叨叨的,你看人家宝琼,各门课都请了家教,小升初衔接课程,人家该学都学了。
还有那个……红霞那闺女,请了好几个家教了……老程家的程度,初二了,每月请家教的补习费得好几千……我就发现你们两口子特别坐的住……老林就拦住话头,你少念叨几句,我看孩子学的挺好的,哪次没考到前头去?好好的补什么补,稳稳当当的坐着。
你闺女都副校长了,你还怕老师在学校不重视俩孩子?正说着呢,听见大根在外面跟人打招呼的声音,李院长,您来了?可不,来的是李院长。
四爷起身去迎,李院长,快请进。
对方也特别客气,金处长,打搅了打搅了。
是的!四爷被调到教务处,担任的是副处长。
但每周该上的课也没少。
这位来了,四爷直接带去小厅。
自家跟对方就是不远不近的处着,并没有多亲近。
而且,老林和林妈一见这位来就躲开了,多少都有些别扭的吧。
林雨桐跟过去倒茶,李院长才说来干嘛的,……主要是孩子就学的事。
房子在这一片,自然就划分到一中了,这需要说什么吗?李院长是这么说的,孩子的户口并不在我这里……而且,我本身是有M国绿卡的……是说在国内都没有他的户口,哪里来的孩子的户口。
晨曦当时上小学,是按照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给安排的。
那现在,她的户口在哪儿呢?一直跟着她母亲的户口,在城里的居住证一直是有的……那这个不影响什么,有居住证,可以就近入学,只是要提供一些父母双方的很多证明材料……这个我们有!林雨桐不想经手管这事,你来咨询了,我告诉你需要什么,剩下的你自己去跑好了。
她把该说的都说了,也没吐口说我安排这样的话。
好在李院长应该是习惯了国外那一套,对于不是很给面子的举动也没在意,确定了他准备的东西足够了,直接就起身告辞了。
一扭脸,见林砚在边上探头探脑的,她就皱眉:干嘛?有话进来说。
我要搬房间。
特别不好意思的样子,东西放不下……好的!不等他的话说完,爸妈同时开口:好的!马上,现在就搬。
走吧!上楼!林砚愕然,一扭脸,爸妈都朝楼上去了。
把两人的东西分开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全家老幼齐动手,一个来小时,搬完了。
再叫这小子跟他哥一屋住下去,一家子都担心把林墨惹烦了,回头拎着这小子给扔出来。
这几年是能作的怪他都作了,半夜腿抽筋,一嗓子疼喊出来,林墨是睡不成了。
得给摁好了,然后先睡着是别想了,搁在边上哼哼,直到他迷糊的睡了,这才行。
而且,这一疼,就可娇气:哥!给我拿水,我腿疼,够不着。
哥!空调关了吧,我觉得热。
……诸如此类,烦不胜烦。
林砚是那种夜里空调二十八度能睡的着的,但是林墨不行,二十六度不能再高了。
要是燥热了,林墨常不常的抱着被子一个人上地下室去睡去。
现在终于因为舍不得放弃他衣柜里那些奇奇怪怪的衣服,而主动要一个人住了,简直喜大普奔。
要上中学了嘛,开始各方面准备开学的事。
林雨桐的暑假也就没那么清闲了,高中的招生工作,你不参与吗?从录取到录取通知书到学生的手里,有许多工作要做的。
大夏天的,三伏天气,好似比前几年更热了。
小电炉骑着也不行了,也是现在停车方便,林雨桐有自己的车位了,进出开自己的车。
哪怕是地下停车场,这大夏天的,也是闷的。
从这里坐电梯,去办公室,就这么点距离,一身的汗。
这种天就适合在家里猫着,哪里也别去才好。
别管在外面呆了多久,反正一回家,先冲澡,然后换身舒服的衣服,这才算是活过来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老太太就念叨呢,这是如今日子好了,早些年可不敢想能有如今这日子。
坐办公室的还怕热,那当农民的可该怎么着哟!老太太这几年身体挺好的,就是耳朵稍微有些背。
牙齿也不行了,里面的牙掉了好几个了。
说给种牙吧,老太太年纪大了,不乐意受那个罪。
就一直这么着呢!跟着小儿子住,闺女几乎天天来,然后大伯那边每周来一次,吃顿饭。
老太太瞧着儿女都在身边,心理安稳,越发的活的舒服自在了。
这天晚上,林雨桐一点来钟起来,主要是林砚一个人睡,她还是不放心,半夜得起来看两会,才能安稳些。
看了孩子,都好好的,这就准备回屋了。
要进屋子了,觉得楼梯那边亮了起来,她就退回去,这是谁把一楼的灯打开了吧。
她干脆直接下去,看是怎么了。
结果一下楼,见老太太在客厅里转悠。
她把脚步放重,怕吓着老太太,等老太太看过来了,她才问,奶,你找什么呢?我梦见你爷爷了。
老太太追着问,是不是到啥日子了,没给你爷爷烧纸?什么日子?现在能有啥日子?林雨桐算了一遍:农历的话……快六月六了,该奠汤了。
记着呢,我爸昨儿还说,叫大根叔那天陪他回老家一趟,就不折腾我大伯了,他早起五点走,赶在天热就回来了。
给我爷爷奠一壶茶,您放心吧……那就好!那就好!林雨桐正要劝老太太去睡,听到脚步声,一扭脸瞧见四爷拿着手机,站在楼梯上,面色似乎不对。
她的心咯噔一下,先哄老太太去睡,走吧!您别惦记,我送您回屋。
老太太一扭脸,也瞧见四爷了,把你也吵起来了?没有!四爷跟着下来,桐桐怕孩子不安稳,出来看看,这时间久了,我还当怎么了。
没事,您睡吧。
老太太往房间去,今晚上不知道怎么了,心跳的厉害。
林雨桐给老太太按摩手上的穴位,一边按摩一边宽慰,几分钟的时间,老太太睡安稳了,肯定夜里醒不了,她这才看四爷。
四爷朝外指了指,两人从里面出来。
怎么了?林雨桐急忙问。
四爷朝里看了一眼,低声道:大伯半夜心梗发作,送到医院……人没了。
啊?大堂哥刚打来的电话,不敢跟老太太说,也不敢跟爸说,怕把爸给惊着。
四爷摩挲桐桐的肩膀,这种没了亲人的感受还是不一样的。
林雨桐深吸一口气,只觉得腿软手麻的,太突然了!这几年,都不让大伯去地里干活了。
四爷把大伯安排在古今园的安保办公室,就是在里面对着一整面墙的监控。
冬暖夏凉的,每月拿那点钱,足够他和大伯娘的开销了。
前年小龙再婚了,再婚的对象是个没结过婚的姑娘,只这姑娘是个六指,别的都挺好的。
而且还是在大学里念了大专的,在学校跟小龙认识了。
她是打小跟她妈妈改嫁的,家里对她也不怎么重视。
她妈不是个有能为的人,性子软,继父呢,脾气暴躁的很。
毕业了大城市立足不易,回到小地方吧,那家里又着实不喜欢。
再加上小龙经过一次婚姻之后,人也稳重了。
刚开始在学校是给小龙打工,勤工俭学嘛。
接触的时间长了,彼此有了好感。
这姑娘一毕业就跟小龙结了婚,当起了老板娘。
还在新校区那边改良了他们的小铺子,除了之前的一日三餐之外,她还添了许多小姑娘喜欢的各种零嘴专卖,生意比之前好了不知道多少。
去年又添了个孩子,是个小子,取名林书。
可以说,如今这日子就很不错了呀!怎么这么突然的,就心梗了。
老太太先瞒着,但得跟爸说的。
林雨桐瞬间拿了主意,起身往主卧去。
轻敲了一下房门,林雨桐直接推门。
光一照进去,老林彻底醒了。
他坐起身来,怎么了?林雨桐把灯给打开,看着坐着的老林,您不能着急……你奶奶怎么了?老林急着下床要去看看。
林雨桐一把给摁住,我刚给我奶奶按摩了,把我奶奶给摁睡了,今晚都没事。
那是谁怎么了?你大伯还是你小姑?老林伸手抓床头放着的裤子,手哆嗦的把裤子拿不起来。
林雨桐一边给摁着,一边道:我大伯……心梗……老林大口的喘息,林妈不停的给抚着胸口,别急!不难受了!大哥都七十了!以现在看,不算长寿,可这个年纪没了,俩孩子的事都办完了,孙子孙女也都有了,孩子们也都安家立业了……老林的眼泪唰一下就下来了,可妈还活着,他咋能走了呢?好歹把妈送走了,他才能走。
这不是生生要了老太太的命了吗?先瞒着老太太吧!林妈给拿衣服,赶紧穿,得去瞧瞧。
林雨桐就道,妈,你得跟我奶在家,我们跟我爸去……要不然,都走了,我奶该疑心了。
嗳!去吧!去吧!回来跟四爷换了衣服,从车库里开车就走。
到了小区外面,王若开着车正等着呢,家里有孩子,藤藤还走不了,只小姑在车上坐着呢。
林雨桐就下去接了小姑坐这边来,然后吩咐王若,你跟藤藤先安顿家里,这边有我们。
王若马上道,我跟我爸妈打了电话了,他们骑着电摩一会子就到了,有他们管孩子,我跟藤藤随后就到……瞒着老太太呢,别说露嘴。
记住了。
到医院的时候拉人的车走定好了,还是得回老家。
大伯娘都快哭死过去了,蓉蓉抱着孩子,是大龙跑来跑去的,病的太急,小龙离的远,还在赶来的路上。
真就是亲人来了,只能看一眼遗容。
小姑当时就不好了,人整个的往后倒。
老林到底是忍着,只问大龙事情怎么安排的。
四爷一来,大龙都不管了,只守着他爸不动地方。
都怨我,夜里带什么夜市呀!晚上人挺多,十点多才算是夜市开始了,人散了得凌晨三四点。
我爸是老想帮忙……叫他睡也不去!今晚上我爸睡的早,六点换班回来,吃了饭睡下的时候还不到七点……夜市呢,我们也没叫他。
十二点前后呀,他自己醒了,醒了就出来,跟我说做梦梦见爷爷了,还跟我叮嘱,说是六月六无论如何得回去一趟。
我说我记住了,停一天生意回去,叫他进去睡他的去。
结果他睡去了,生意也没做成,下了一阵过云雨,夜市就散了。
我这收了摊子,就都睡吧。
收完摊子跟我爸去睡,中间就隔了十来分钟……夜里一般是我妈陪孩子睡楼上,不管下面咋忙,她顾着孩子。
夜里收摊了,我就下面跟我爸睡,蓉蓉上去跟我妈和孩子睡的,少开一个空调省电呀!我这一进去,我爸果然醒着呢。
我进去那个裤衩,准备去冲澡的,结果就一个冲澡的工夫,我爸起来不知道干啥了,我进去的时候人就在地上躺着呢……七十岁了,一辈子劳心劳力的!能说啥呢?这大热天的,办丧事。
折腾回老家,三天把丧事办完了。
大伯娘也明白道理,我也就先不去看老太太去了,就说我们给小龙看孩子去了。
小龙又盘了个窗口,忙的很……拖吧,瞒过一天是一天。
那除了这个还能怎么办呢?怕孩子说漏嘴,林墨和林砚,连同藤藤家的丫丫都没叫孩子去。
这几天,老太太总说心慌,林妈哄呢,您呀,就是家里少了三口人,您不安稳。
都说了,您儿子是单位上组织退休职工旅游去了,三四天就回。
思业刚好陪着校长去京城开会去了。
人家那大学,可不归省里管,开会都是去京城的。
桐桐呢,是教育局安排的,去人家国家级名校学习人家的管理模式去了,她好歹也是副校长了呀。
老太太还念叨呢,藤藤也忙呀?不得学习去吗?她哪一年暑假不培训呀?林妈就道,桐桐她姑,得带着丫丫去参加培训班,课有时候安排在晚上,回来就不早了,顾不上过来转。
都忙!老太太就问,那这个周,都不过来吃饭了?大热天的,别叫折腾了吧?林妈就转移话题,叫两人陪你玩玩麻将?不了!不知道怎么了,就是觉得乏的很。
然后回屋睡着去了。
人一进去,林妈背身眼泪就止不住。
到了这个岁数,最怕的就是这个。
七十岁的儿子了,要是没这个老妈在,其实这个丧事人是能接受的。
只这几天时间,老林瘦了一圈。
回来就上吐下泻,不得了了。
老太太着急呀,别出去跑了,老实在我眼跟前呆着。
老林心里难受,看见老妈心里更难受,就是热的中暑了,吃也吃不进去,回家就好了。
老太太又操心,得跟你大哥打个电话,他尤其爱逞能。
林雨桐赶紧拦了,那个……正是晌午午休的时候,晚上吧,晚上得闲了,给我大伯打个电话。
四爷梳洗换了衣服,把这些年家里人拍的视频都搜集起来,把大伯的音频单独录下来,然后剪辑,再重新打论拼凑组合。
也把大伯的影像从里面单提出来,配合音频,偶尔有口型对不上的地方,也没事,说是网络卡顿也行,老太太不是很懂,也看不了那么仔细。
过了两天,六月六了,老太太又提给大伯打电话,林雨桐就说,我打……我给大伯打……大伯的手机没敢叫停费,得一直通着,大龙保管着,四爷弄的音频给大龙发了一段,老太太打那个电话,就叫他接起来放音频。
林雨桐为了安老太太的心,起身给四爷发了视频邀请,四爷用另一部手机放大伯的之前的视频。
她拿去给老太太看,您有啥要叮嘱的……那边的大伯左顾右盼的看,笑盈盈的好似正在干嘛。
老太太说,老大,六月六要回去的……妈……我知道……把草要拔了,坟头不能没草,但也不能光长草…………您别操心……有我呢……老太太这边还要说啥,就听那边道,妈我还忙着呢,您自己玩吧……然后挂了。
老太太就嘟囔,总说叫我自己玩,我玩什么呀?不知道这么着到底是能瞒多久。
老林去奠汤回来,老太太有絮叨,你跟你哥一起回的?嗯!我哥挺忙的,小龙那边得要个看孩子的,两口子忙不过来。
又这么远……小龙忙啥呀?这不是又租了个窗口吗?放暑假还要忙?老林:………………愣了一下继续往下编,那新窗口得重新装修,不趁着暑假忙,开学更没时间了!不小的年纪了,啥时候能歇下?老太太操心的呀,不过现在这个理由是真信了。
可这到底能瞒多久呢,林雨桐觉得应该能瞒挺久的,半年?一年?瞒一天算一天。
这么胆颤心惊的过了一个来月,阳历的八月中旬吧,天有了早晚了,其实算是凉快了。
可老太太一天比一天吃的少了。
到了今儿,早起半碗粥,中午呢,说是不想吃。
电视也不看了,戏也不听了,谁叫打麻将也不去了。
俩孩子过去闹一闹,去打搅一下,老太太总是打发孩子回屋去玩,说她困了。
那这情况绝对不对。
老林就看闺女,给你小姑打电话,叫来一趟。
必是什么地方露了马脚了,叫老太太察觉了。
小姑一来,就往老太太屋里去,妈,您这是咋了?要不,跟我回去住几天?老太太躺着不动,就是总梦见你大哥!您看您……小姑艰难的道,叫我大哥安心的忙他的,您要是想我大哥了,给我大哥打个电话……视频也行……老太太坐起来,我都九十了吧?嗯!九十了!你大哥都是七十了。
你们也都六十好几的人了。
嗯!我们这个岁数,家里还有个老妈,那是福气。
老太太又躺下,你爸这老东西呀,是真聪明!走的不早不晚,啥恓惶都不用受,他那才是真享福……我呀,就是没你爸聪明。
活的太久了,受罪呀!。